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摘要】超高层建筑所承载的人员量较大、楼层较高,因此对火灾等危急情况时消防等设施的持续供电要求较高,漏电火灾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疏散人群。
由于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和普通建筑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特殊的关键性设计处理,照建筑行业及电气安装设计中的规定及标准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的结果上,达到安全可靠,全面合理,节能节电的目的。
引言:超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的高层建筑而言,层数较多,供应电能的可靠与否以及消防安全疏散等要求也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需要的建设用的资金投入大,需要的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也比较多,所以,其设计的复杂程度也比一般高层建筑要高很多。
1、供配电系统1.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根据现在国家规范的要求来说,超高层建筑需要按一级的负荷要求供应电能的有应急照明、客梯电力、电话机房、保安和排污水泵等用电设备,还有其他的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和消控中心等消防用电设备。
其他一般照明、空调、风机等用电设备可按二级负荷供电。
10kV的电压等级是供电电源一般采用的电压等级,并且往往由来自同一或不同变电站的两段不同母线引进10kV电源。
两路电源同时供电,分列运行,每路电源均应能承担工程中全部用电负荷。
为确保超高层建筑中消防等用电设备的可靠供电,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的高要求供电,保证超高层建筑持续、稳定、安全的供电,另外可设置一组柴油发电机以作为备用电源,增强消防等用电的可靠程度。
1.2变配电所的设置变配电所的所址选择宜接近负荷中心,应方便进出线,不应在厕所、浴室等经常有积水场所的正下方。
超高层建筑地下部分主要用电负载为风机、水泵。
地上部分以中央空调、风机、水泵等为主要用电负载。
因此,在地下室可设置变电所给地下室设备供电,当地下室较大时,可分散设置变电所,供电半径不超过规范要求时也附带地上部分一起供电。
从变配电所引至屋顶需要用电的设备所需的输电费用仍是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合理的。
而对于那些高度较高的超高层建筑物,上部的避难层和屋顶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多了许多用电设备,设置单个的变配电所供电可靠性较差,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在避难层、设备层和屋顶设置配电所、变电所,但应设置设备的垂直搬运及电缆敷设的措施,与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同时运行,以达到配电要求。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国内外发展现状1.3本文的工作第二章住宅建筑的负荷计算第三章住宅楼层的供配电措施第四章照明系统设计第五章弱电系统设计第六章消防系统设计第七章防雷系统设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城市人的生活队伍,随之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住房需求日益增加,然土地资源有限,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低层住宅建筑逐渐减少,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的出现缓解了土地资源过少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不同,高层建筑的出现一方面让人们对居住空间、建筑结构、公共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对住宅的电气安全和使用功能有了更多的需求。
因此,住宅的电气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电气设计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也就是电能的分配问题。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一个稳定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在当今全球资源紧张的局势下,一个好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现状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论文

浅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摘要】节能减排是我国目前推行的重要工作,国家已经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并且给各地政府、各企业下达了明确的节能目标。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耗能行业,建筑电气作为建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节能效果对建筑总体节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节能相关措施提及一些个人看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节能在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电气设计1. 前言目前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资源紧缺现象,我国虽然物大地博,可是人均占有量非常少,人数众多导致了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
在我国,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关系到入住后主要的耗能产品,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
2.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节能注意事项1 建筑物的功能性需求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我们首先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照明、空调、消防设备的使用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论节能措施。
1.1 照度标准的合理设定照明度的选择是电气照明设计的重要点。
照明太低,直接印象人们的视力,若是在工厂、车间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太高的亮度是一种不节能的浪费。
设计中,应根据设计项目,严格应按照《建筑照度设计标准》(gb 50034-2004)选择参数、照度。
1.2 照明方式的选择在满足设计标准照度的前提下,我们为节约用电,通常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三种方式。
1.3 照明设备的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是电气照明设计的重要环节,被照物面上的照度与照射距离有很大关系,灯不宜装得太高,那样会增加灯具用电瓦数。
1.4 高效光源的使用灯的效率越高说明达到同一设计照度用电量越少。
作为设计工作者,我们应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绿色光源。
如发光二极管灯,led 灯被称为“绿色光源”,较白炽灯所耗的电力仅为其20%。
led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光光纤得以广泛应用,现在已经在建筑物立面装饰、室内装饰等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论文摘要:我国是建筑施工大国,每年新增大量的建筑面积。
做好建筑电气设计,对于实现整个建筑电气设计行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电气设计更加合理化,降低电路能耗,使电路长时间安全运行,节约电气设备的资本投入,电气设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责任感,从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不断从设计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建筑电气设计作出更大贡献。
前言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很多的设计,其中比较关键环节是电气设计。
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满足建筑物的功能,为建筑物的各种服务功能提供充足的动力。
电气设计一般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分为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强电一般包括动力配电、照明配电等,弱电包括电话、电视、楼宇自控等。
现代化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室内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电气设计也由以照明为主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使得配电设备、电气线路设计越来越复杂。
1某项目工程概况项目(以下简称A项目)地处某省某市,为一座超高层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设三层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房;首三层裙楼主要为商业,裙楼四层为屋顶花园及架空层;五层以上分为A、B、C、D四栋塔楼,均为超高层建筑,其中,A栋为酒店,B、C、D 楼均为住宅,最高的A栋屋顶标高为129.85m。
2电缆电线选择目前在我国的输电系统中,电缆电线的老化和过载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其导致的电气火灾也数不胜数。
电缆电线中的可燃绝缘和护套材料不仅仅只是做火灾的助燃剂,它燃烧后所放出来的有毒气体也会危及到正在逃离火灾现场的人员或是正在阻止火势蔓延的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现在一般工程对于一些重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泵、消防电梯以及应急照明等在发生火灾时的应急设备,需要在火灾时持续稳定地工作,所以消防主干线供电回路已选用矿物绝缘的防火电缆,消防支线则已选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电缆做成的电线,以消除在火灾是用电线路被烧坏而无法持续供电的问题。
而另外,一般的动力设备和普通照明回路仍使用普通电缆及护套,当发生火灾时,这些电气览及护套就会烧着,放出烟雾和有毒气体,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应选用低烟无卤的环保电缆,以减少这些护套在火灾中被烧着而放出有毒气体,致使在火灾中逃离的人们难以逃出火灾现场。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

浅谈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摘要:超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各个环节,并掌握好设计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技术,从超高层建筑一开始就确定好自己的位置,然后整个超高层建筑电气的建设过程中都保证质量。
本文对长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殊性,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对我国的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超高层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必须控制好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掌握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1、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定义,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给出了明确的说明,由于城市化和商业化的不断发展,将大于100m的建筑物都划为超高层建筑。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出现要晚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发展速度却比西方发达国家快,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城市的人口越来越聚集,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缺,那么可供人们居住的住房也就越来越少,这个时候超高层建筑就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各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例如广州新电视塔、北京国贸三期、深圳地王大厦、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而且新建的超高层建筑更是向着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齐全的方向去不断发展。
2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2.1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特点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比较高,电的输送路径比较长,电荷的负载比较大,所需的变配电系统结构也非常复杂。
超高层建筑一般为办公地点,所以人员一般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的时候比较难疏散,这就对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各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一般在超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的时候要将低压配电线路的长度控制在150m以内,在设计过程中假如发现超高层建筑的供电有不满足的时候,应该使用一些中压发电机组,同时在一些避难层等场所设置新的变电所。
关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探讨摘要: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是个技术含量高,系统复杂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设计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更好的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
本文以某工程电气设计为例,主要介紹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及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一、工程概况某综合楼,地上十六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8564m2,建筑高度66.8m,框架结构。
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房,首层、二层为商场,三层、四层为办公室及辅助用房,五至十六层为民用住宅。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
二、配电系统的设计1、高压配电系统该工程采用双路lokv电源供电,电源引自附近供电部门开闭所二段不同母线,采用电力电缆埋地引入总变配电室,二路电源同时供电。
此外该工程设有两台有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及重要负荷应急备用电源。
每路电源容量为1250kva,总安装容量为2500kva,两路10kv电源引入变配电室后,每路电源分别供l台干式变压器用电,两台变压器在低压侧之间设联络。
每台变压器平时各带57%用电负荷,当一路市电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可以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用电。
保证重要负荷的使用。
变配电室设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并采用防水防潮措施。
2、低压系统采用tn-s系统配电,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平均功率因数在0.95以上,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失压脱扣器。
所有低压开关脱扣器额定电流与开关的框架电流相同,且脱扣电流可调。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v/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配电,根据负荷性质确定供电方式,对于重要负荷及容量较大的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
对于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动切换。
为防止电气火灾,在库房、住宅入户处等重要部位电源设总漏电保护装置。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论文摘要:超高层在设计中要注意其重要及特殊之处,主要是供电干线长,消防要求高,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在设计中应遵循规范,并灵活运用方法来进行合理设计。
引言: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建筑设计工作者都应当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电气设计的水平,使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下面以本人做过的工程为例,探讨一下超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
1、工程概况本项目是集商业、办公、住宅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本期设计范围包括:4#、5#塔楼及其裙房、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44574㎡。
5#楼为一类超高层建筑,共34层,建筑高度150m,在塔楼的第19层设避难区;4#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共25层,建筑高度99.5m。
两栋塔楼建筑功能均为办公,一、二层局部商业。
地下共3层,其中地下三层设有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4个二等人员掩蔽所和1个战时发电机房),平时为I类停车库。
本工程电气设计主要包括:10KV供配电、10/0.4KV变电所、电力、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2 、强电系统设计2.1负荷等级的确定及供电电源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送风、应急照明、计算机系统用电、通讯用电、客梯用电、生活水泵、排污泵、航空障碍照明、Ⅰ类汽车库、机械停车设备等为一级负荷;扶梯、商业照明用电等为二级负荷;其它非消防负荷为三级负荷。
在地下一层1#.2#变配电所设10KV开关房,由市政供电网络引进两路独立10KV高压电源,同时供电。
10KV配电系统为单母线运行,两路进线同时供电,环网供电,两路进线在二期的3#变电所10KV开关房进行联络。
2.2变电所及发电机房2.3电缆的选择及敷设2.3.1普通电缆4#、5#楼普通配电线路选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预分支)电缆。
2.3.2消防电缆应急及消防负荷配电主干线:4#办公楼选用耐火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预分支)电缆,5#超高层办公楼选用矿物绝缘电缆,支线选用耐火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基于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

基于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摘要:超高层综合体项目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代表,对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气设计在超高层综合体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保障建筑物内部的电力供应和分配,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此,以下对基于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电气设计引言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是建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而其中的电气设计则关乎到建筑物正常运行、人员及设备安全以及能源消耗效率等多个方面。
在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电气设计中,需根据建筑结构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布置电气线路、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以满足大规模商业、办公及住宅功能,并确保供电稳定性、能源节约与安全可靠性。
1超高层综合体项目的概念和意义超高层综合体项目是指集商业、办公、住宅和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群。
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具有以下概念和意义:1.城市空间优化:超高层综合体项目以垂直发展方式,通过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和立面空间,有效优化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
它能够提供更多的建筑面积,弥补水平发展的空间限制,并满足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求。
2.综合性功能集成:超高层综合体项目集商业、办公、住宅、娱乐等各种功能于一体。
它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商业服务和办公场所,还提供了高品质住宅和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3.能源效益和可持续性: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通常注重能源效益和可持续性。
它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绿色建筑材料、太阳能利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实现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城市交通和交流便利:由于超高层综合体项目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它提供了便捷的城市交通和交流条件。
人们可以通过地铁、公交、停车场等交通设施方便地进入和离开项目区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探究
摘要:通过探讨超高层建筑的高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防雷及接
地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弱电系统设计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使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超高层电力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供配电;防雷及保护接地;弱电系统设计;
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术语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 关于高层建筑供电系统设计方面的探讨
2.1关于电力负荷的确定
在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最好是要依据高层建筑的性质和高层建筑的规模来看,相对应的,来明确建筑的相关电力负荷的等级,并且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最好要结合当地的供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而再来确定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等级和容量。
对于国内高层建筑来说,它们的电源一般主要是采用l0kv的电源,对于超大型的高层建筑(群)也有些是采用35 k v的电源,有
时候甚至会采用110 k v的电源。
对于电源回路数而言,我们应该要尽量根据电力的负荷等级要求来进行相关的选取。
比如说一级负荷的要求,是要由两路独立的电源对其进行供电;而对于二级负荷的要求,则是由两个回路的电源来进行供电,但是不一定要求是相互独立的。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来说,它不仅包括了高压供配电系统,而且还包括着低压供配电系统。
而对于一个好的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技术方面的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到工程投资这个方面,还有怎样对其运行管理等等多个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2.2关于供电电源及电压的相关确定。
在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之中,为了使得供电系统达到更加合理的状态,应该尽量要根据负荷的等级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各级负荷的供电电源来说,要使得它们达到设计规范的规定。
用电单位要根据用电的容量、用电设备的特性、供电的距离等等因素来进行考虑。
2.3变配电所的布置。
对于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来说,它们的负荷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很大的一部分是一、二级负荷,所以常常要求变电所的规模要比较大。
总配电所最好是设置在地下层内,因为变配电所要靠近用电负荷。
对于高层建筑的总变配电所来说,管线进出的程度会比较多,有高压也有低压的电缆。
2.4对于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形式的采用确定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高压系统采用10kv的高压来进线,结线型式运用单母线来运行,变压器低压则采取的是单母线分段结线,变压器的低压则要设置应急母线段,用来保证在应急的情况下能够使得一级负荷进行供电。
2.5关于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要正确选取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最好采用补偿无功功率的措施,要尽量减少电压偏差,要降低系统的阻抗,最好使得三相负荷比较平衡。
2.6关于应急电源设备的选取。
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如果是能够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则可以选取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专用线路,而使得其是出于独立于正常电源的装置。
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选取那些蓄电池静止型的供电装置,来进行不断供电。
2.7对于功率因数的方法的确定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就是提高变压器和电动机的负载率到
75~80%,以及选择本身功率因数较高的设备。
对于非线性负载电路(在通信企业中主要为整流器),则通过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将畸变电流波形校正为正弦波,同时迫使它跟踪输入正弦电压相位的变化,使高频开关整流器输入电路呈现电阻性,提高总功率因数。
3 超高层建筑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中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防雷等级的定性,按照(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2第八,九条复核计算。
在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
次数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度h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ae=[lw+2h(l+w)+πh2]×10 6 由于现有专业电气设计软件,有的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是按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来编制的,在做超高层建筑防雷计算时应该注意。
经过计算超高层建筑大多为二级以上防雷建筑,防直击雷措施应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规范》的要求设置。
屋顶应设置防直击雷的避雷针和避雷带相结合的防雷网,屋顶所有金属管道设备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在做接地时不应该忘记航空障碍等设施。
防侧击雷措施,每三层的均压环要确保与建筑物主体钢筋的连通性,在预计雷击活动频繁的地区,还应考虑在楼层区域均压环处设置浪涌保护器,以解决局部泄放雷电流引起的过电压问题。
超高层建筑的接地保护,应该采用防雷接地与弱电系统共用接
地极的,共用接地方式。
电源系统应该考虑设置三级浪涌保护装置,弱点信号线缆系统在引入建筑处设置浪涌保护器。
4超高层建筑弱电系统设置
智能网络系统是超高层建筑的神经系统,其规模大、节点多,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应按照(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附录a~j的要求配置。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厂设计主要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
机房工程建筑环境等设计要素构成。
信息网络系统要根据各类网络业务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实用和安全为原则来设计。
采用以太网等交换技术和相应的网络机构方式,设计可采用二层或三层的网络机构。
系统桌面用户接入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10/100/1000mbit/s信息端口。
主干网络根据需要采用树干光纤传输网络,根据工作业务需求配置服务器和信息端口。
超高层建筑机房工程在设计中应满足(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7.3条的要求。
有大量引出电缆的通信接入设备机房,应设在建筑物底层或地下一层。
对于群体建筑,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宜设置在中心位置。
楼层弱电间应独立设置,上下位置垂直对齐,弱电管道井在穿越楼板的位置应做防火封堵,楼层弱电间和弱电管道井均应按耐火等级为一级考虑,各工作区的净高不低于2.5m。
超高层建筑应分功能和系统设置机房,信息中心设备机房、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设备机房、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消防安防监控中心机房、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机房、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等。
5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高速发展,现代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它们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在这些新建的高楼大厦之中,它们都装备着各种的机电设施。
但是,我们也知道,目前高层建筑
火灾隐患相对来说比较多,而火灾事故死亡人员大部分是因为烟雾窒息,因此,高层建筑的供配电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所以我们对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翁双安.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
[2] gb 21714.2—2008·雷电防护第二部分:风险管理[s]
[3]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