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解析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2 供 电 系统 方面 的设 计
2 . 1 具 体 的供 电 要求 分 析
对于超高层建筑 而言 , 在进 行电气设计 的过程 中, 必须优 先对 其供 电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一般 情况下需要两路以及两路 以上的市 电电源 , 同时 还 必 须 另 外 架 设 一 路或 多路 的 备 用 电源 或 者 是 应 急 电源 。
8 M V A以下 ( … ‘ 路l O k V ) l 6 MVA 以下 ( 一路 2 0 k V ) 4 0 M V A以下 ( 一路 3 5 k V ) 1 0 0 MVA 以下 ( 一路 1 1 0 k V)
分别工作 , 相邻 电源设联络
三 用 一 备
2 . 4 高 压供 电配 电 系统 分 析
1 前 言
随着科技 的不断发展 以及 电气技 术不断地创新, 我国超高层建筑相
关 的 电气 设计 进 入 了一 个 高 速 的发 展 时 期 , 笔 者 在 针 对 超 高 层 电 气 所 运 用的设计方法进 行一 定的要 点总结后, 将 自己的几点见解 以及体会进行
置 应 该 实现 良好 的配 合 契 合 度 。
2 - 3 浅 析 电源 主 要 的 运行 方式
电源主要的运行方式以及数量 , 笔者建议按照表 1 所 示执行 。
表 1 电源主要 的运行方式以及数量 电源数量 两路 电源 运行方式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

超高层建筑论文电气设计论文【摘要】超高层建筑所承载的人员量较大、楼层较高,因此对火灾等危急情况时消防等设施的持续供电要求较高,漏电火灾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疏散人群。
由于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和普通建筑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特殊的关键性设计处理,照建筑行业及电气安装设计中的规定及标准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的结果上,达到安全可靠,全面合理,节能节电的目的。
引言:超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的高层建筑而言,层数较多,供应电能的可靠与否以及消防安全疏散等要求也较高,因此,超高层建筑需要的建设用的资金投入大,需要的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也比较多,所以,其设计的复杂程度也比一般高层建筑要高很多。
1、供配电系统1.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根据现在国家规范的要求来说,超高层建筑需要按一级的负荷要求供应电能的有应急照明、客梯电力、电话机房、保安和排污水泵等用电设备,还有其他的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和消控中心等消防用电设备。
其他一般照明、空调、风机等用电设备可按二级负荷供电。
10kV的电压等级是供电电源一般采用的电压等级,并且往往由来自同一或不同变电站的两段不同母线引进10kV电源。
两路电源同时供电,分列运行,每路电源均应能承担工程中全部用电负荷。
为确保超高层建筑中消防等用电设备的可靠供电,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的高要求供电,保证超高层建筑持续、稳定、安全的供电,另外可设置一组柴油发电机以作为备用电源,增强消防等用电的可靠程度。
1.2变配电所的设置变配电所的所址选择宜接近负荷中心,应方便进出线,不应在厕所、浴室等经常有积水场所的正下方。
超高层建筑地下部分主要用电负载为风机、水泵。
地上部分以中央空调、风机、水泵等为主要用电负载。
因此,在地下室可设置变电所给地下室设备供电,当地下室较大时,可分散设置变电所,供电半径不超过规范要求时也附带地上部分一起供电。
从变配电所引至屋顶需要用电的设备所需的输电费用仍是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合理的。
而对于那些高度较高的超高层建筑物,上部的避难层和屋顶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多了许多用电设备,设置单个的变配电所供电可靠性较差,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在避难层、设备层和屋顶设置配电所、变电所,但应设置设备的垂直搬运及电缆敷设的措施,与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同时运行,以达到配电要求。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有新要求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有新要求超高层建筑因其建筑高度高、建筑面积大、功能多样复杂导致电气各系统异常复杂,是民用建筑电气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设计项目,一直为少数顶级设计院所垄断。
关于超高层建筑电气,刚刚实施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民标”)GB51348-2019给出新的要求和规定。
1负荷等级及电源“民标”第3.2.3条规定,150m及以上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负荷应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并在附录A列出。
第3.3.12条又规定,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宜按照超高层建筑内的不同功能分区及避难层划分设置相对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2、变电所在变电所方面,“民标”第4.2.3条规定,民用建筑宜按不同业态和功能分区设置变电所,当供电负荷较大,供电半径较长时,宜分散设置;超高层建筑的变电所宜分设在地下室、裙房、避难层、设备层及屋顶层等处。
图1所示的变电所设置正符合此规定。
第4.10.6条规定,当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向结构专业提出荷载要求并应设有运输通道。
当其通道为吊装孔或吊装平台时,其吊装孔和平台的尺寸应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设置在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备层的变电所,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当采用单相变压器组成三相变压器时,单相变压器容量不大于800kVA时可不专设运输通道。
随着超高层专用变压器研发成功,超高层建筑变压器上楼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阅:超高层建筑变压器上楼又有新的解决方案!3、低压配电在低压配电方面,“民标”也有新的要求。
第7.2.3条规定,超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除满足7.2.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长距离敷设的刚性供电干线,应避免预期的位移引起的损伤;2在考虑地震影响时,固定敷设的线路与所有重要设备、供配电装置之间的连接应选用可靠的柔性连接;3设置在避难层的变电所,其低压配电回路不宜跨越上下避难层;4超高层建筑的垂直干线可采用电缆转接封闭式母线槽方式供电。
超高层办公楼的电气设计

建筑科技95超高层办公楼的电气设计徐爱军,殷皓健(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是越来越宝贵,建筑业寻求向空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本文就本人在超高层办公楼电气设计的一些设计要点和体会做一个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超高层;供电半径;电气;照明;质量;设计1 超高层建筑的供电方式 超高层建筑的供电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电压等级:超高层的引入电压的电压等级应结合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上位供电部门的供电情况综合考虑。
一般都采用中压进线,电压等级有35kV,20kV,10kV 三中模式,对于特大型超高层建筑群可以采用110kV 供电。
主要是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中压电网和总的负荷容量确定电压等级。
本人设计的二栋超高层办公楼一栋采用20kV 供电,一栋采用10kV 供电。
(2)变电所的设置位置:在考虑变压器设置位置时需重点考虑供电半径和垂直搬运通道。
建筑高度在150m 以下时变电所一般设置在地下室,但不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尽量靠近垂直竖井的附近;建筑高度在150m-200m 之间时,需要做使用功能和建设成本综合比较,是否在地上上部设计分变电所。
当建筑高度大于200m 时在地上上部裙房、避难层、设备层、屋顶等处设置分变电所。
在建筑上部设置变电所时要考虑几个主要问题:(1)搬运通道问题,高度较高的变电所设备基本利用垂直电梯搬运,电气专业要和土建专业协调轿箱的尺寸,控制变压器容量大小,变压器容量宜控制在1250kVA 及以下。
(2)变电所所在的避难层层高问题:屋内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当有梁时, 距梁底不宜小于0.8m。
建议房间最低净高(梁底/楼板底):3.4(4.4m)(如当地供电部门有要求时应满足要求),避难层的变电所进出线建议采用上进上出。
(3)防水、减震和防噪问题:变电所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厨房火其它经常有水并可能漏水场所的正下方,当变电所的直接上、下层及贴邻处设置病房、客房、办公室、智能化系统机房时,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商业综合体及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探讨

商业综合体及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探讨摘要:以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利和商业中心及金丰公寓为例,介绍商业综合体及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概况,对10/0.4kV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照明及节能。
1 引言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人员越发密集,土地资源越发珍贵,超高层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商业综合体结合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名片。
因本人的工作原因能接触并参与设计此类工程项目较多,积累了一些商业综合体及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经验,下面以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利和商业中心及金丰公寓为例,介绍其电气设计要点。
2 工程概述利和商业中心及金丰公寓项目位于中山市古镇镇同兴路与华安东路交汇处,广珠城轨古镇站西侧,项目总用地面积23199.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358.39平方米。
本项目南侧为利和广场-世界灯博中心,东侧为幸福华庭商住小区。
本工程含3种功能建筑:(1)地下三层:地下负一二层为车库,其中负一层设局部地下超市,负二层为人防车库,负三层为水泵房;(2)利和商业中心超高层塔楼地上共60层:总高295米,地上一层至五层为商业综合体,设有商业、电影院、餐饮及宴会厅、康体健身、KTV等,六层为架空层。
超高层塔楼分为五个避难层,分别位于10F、21F、31F、41F、52F,8F~38F为商业及灯饰展销,39层及以上为酒店客房、酒店配套会所及高级餐厅;(3)金丰公寓1、2幢共27层,首层设置公寓住户大堂,六层为架空层,,7~27层为公寓。
3 建筑电气设计要点3.1 10/0.4kV变配电系统本项目变压器安装总容量27260kVA,其中地下三层、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塔楼(以下简称公建部分)安装容量为24400kVA,归入住宅用电的公寓变压器安装容量为2860kVA。
公寓变压器由临近小区住宅公共开关站引来一路高压电源,主塔楼一层设置公寓高压配电房,馈电后引回相关开关站形成支环。
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摘要】新形势下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的设计、配电系统的设计、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防雷、接地与安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设计等方面,这些设计内容都是好与坏都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好与坏。
本文就主要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做以及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控制系统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新形势下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比较多,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以及注意的问题。
一、供电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是供电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确定变配电所的高低压主结线方案和变配电所的数量、容量、位置和结构形式,功率因教的补偿措施,对于变电所高低压开关柜的选择也要注意,要选用性能较为稳定的设备。
供电设计的基础是负荷计算,计算结果包括总的计算负荷、一级和二级负荷的计算负荷。
计算负荷是选择电气设备的依据,也是用来确定总的供电指标,为确定变配电所的数量和容量等提供依据。
高层建筑一般均采用两路10kv供电电源,高低压系统主结线以单母线分段、互为备用、自动切换方式为主。
自备电源目前仍以柴油发电机组为主,但是由于燃气轮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吸音低、震动小、点燃成功率高、故障率低等优点,为了进气和排气方便,宜将机组设在地上层或屋顶。
二、配电系统设计照明光源的选择应根据所使用的场所不同,合理地选择光源、显色性、寿命、起动点燃和再启热时间等光电参教。
本着节能的原则,应优先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灯具。
高层建筑的照明配电系统多采用混合配电方式,应急照明系统一般与正常照明分开独立自成体系,由两路电探或两回线路供电自动切换。
电力系统设计包括各种机泵等动力设备的供电,设备的起动及控制等内容。
在高层建筑中有的动力设备的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如电梯和各种消防用机泵;有的动力设备的单台容量大如空调机组和空调用水泵等。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解析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关键技术解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也在加快,建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对建筑电气设计是个巨大的挑战,电气设计直接影响到了用电的安全性和建筑物功能的实现。
在开展电气设计时,要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立足国家政策,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前言电气设计往往需要设计人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技术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员素质不一、设计不规范、设计缺乏效率等,这些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面对并解决问题,为建筑电气设计更上一层楼做出贡献1工程概况金圆大厦为金圆集团的总部大楼,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区金钟路与圆二路交叉口西南侧。
总建筑面积约11.8万m2,建筑层数为地上45层,地下4层,机动车位391个,建筑总高度215.6m。
2夜景照明超高层总部大楼一般在大楼顶部或者整栋大楼设有夜景照明工程,用于宣传企业的形象,这个也是总部大楼的一个特色。
经笔者调查,部分其他已建总部大楼项目,夜景照明用电设备负荷容量一般都在600~1200KW,而普通高层建筑仅在建筑轮廓设置线条灯,线条灯设备总容量一般约为50KW~100KW,两者容量差距极大,变压器的容量和位置应充分考虑这部分的负荷。
本项目在4层设置1台50KW配电箱、28层设置1台23KW配电箱、屋顶层设置1台40KW配电箱和6台144KW配电箱,总共合计977KW容量。
本项目在28层3#配电室内设2台1250KV A和2台1000KVA变压器的容量,可满足夜景照明供电的要求。
本项目在屋顶层分散设置LED灯具DMX信号控制器,采用五类屏蔽线接入灯光控制系统主机;按区域分别设置144个格栅屏信号控制箱,通过光纤接入灯光控制系统主机;9个夜景照明配电箱,通过E1B-2×2×0.8总线接入灯光控制系统主机。
灯光控制系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夜景照明配电箱内设手、自动转换开关及天文时钟控制开关,在检修或特殊情况时,可采用就地手动控制功能。
超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超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当今超高层建筑数量也不断增多。
超高层住宅由于施工量大、施工工艺繁琐等特点,这也增加了电气设计难度。
为了能够保证超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质量,本文结合某工程案例,探究超高层住宅电气设计要点。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引言当今很多新建工程都是以高层、超高层建筑为主,超高层住宅是指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由于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其电气设计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人员密度高、火灾危害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问题,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提高了扑救难度和人员疏散难度。
虽然超高层住宅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居民对建筑环境也更为熟悉,但也要十分的注重电气设计工作。
我国《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或层主在35层以上的建筑做出了详细规定,从自备电源、用电负荷等级、导线选择、防雷、照明、消防等几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所以超高层电气设计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保证超高层住宅的用电安全。
1.工程概况某工程为地下4层、地上38层的超高层单元住宅。
地下1-4层为储藏室、车库、电气房、设备间。
地上1-38层中,14层、27层为避难层,其余全是住宅,地上建筑总面积为17704㎡(不含14层和27层),地下建筑总面积为2469.4㎡,避难层建筑总面积为976㎡,建筑总高度为115.2m。
每层设计两个电井,地下4层到机房层向下贯通,地上每层都有连廊贯通。
结合电气设计要求,每层都设置了电表箱,每户配电箱容量为8kW。
2.强电设计主要包括200V/380V配电系统、接地安全系统、照明系统、防雷系统。
其主要表现在:2.1地下层电气用房(1)进线方向本工程在南侧设置变配电室,为了能够尽可能缩短供电距离,决定在建筑南侧进线,在建筑楼梯南侧设置电气房。
(2)电气房位置住宅有4层地下空间,其中3层为地下车库,所以要充分考虑车库标高再确定电气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摘要:文中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要点及其能源管理系统,为相关电气设计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中压供电系统电气设计能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精心进行节能设计, 应用节能技术, 选用高效节能设备, 实现超高层建筑的最大节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 设计人员应进一步理解节能设计的巨大作用, 努力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尽各自的最大力量。
一、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
1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
计算准确与否,对合理选择设备,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作用。
超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2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根据国家规范,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超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具体数量应视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
两路独立电源运行方式,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另外,一些特别重要建筑的一级负荷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 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
国内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电压,都采用10kV 标准电压等级
3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1)高压配电系统:超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 电源同时供电。
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
(2)计费方式,采用高供高计。
但在低压侧,仍装设计费电度表,以满足后期使用时计费要求的灵活性。
(3)为减少变压器台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一般都大于1000kVA。
为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正常时变压器并列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
(4)高压系统采用放射式系统,低压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公用站房及大型重要设备均由变电所采用放射式供电,楼层配电干线采用树干式供电,配电干线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每层配电则为混合式系统。
4变电所位置的确定超高层建筑的用电量相当大,在确定变电所位置时,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
这对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二、超高层建筑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一般包括办公照明,公共照明,火灾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以及泛光照明等。
办公照明一般都是三级负荷。
公共照明主要是每层公共走道和楼梯间照明,根据民规要求超高层公共照明应为一级负荷,火灾应急照明根据高规和民规规定应为一级负荷,低压采用专用消防配电干线,且要求末端切换。
火灾应急照明主要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及安全照明等,其中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应按照高规9.2条和民规13.8条执行。
航空障碍照明根据民规规定应为本建筑最高负荷一级负荷,一般宜优先考虑太阳能航空障碍灯,应装设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且水平及垂直距离不宜大于45 米。
四、防雷与接地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入侵,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
其中避雷带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引下线利用柱子柱内主钢筋(不少于两根%%C16),引下线上下焊通,向上与屋面接闪器可靠连通,向下与基础内钢筋网连接;建筑45m 以下外围结构圈梁中的连通主筋应每两层连成闭合回路作为均压环,建筑高度45m以上外围结构圈梁中的连通主筋应与每层圈梁连成闭合回路作为均压环,并应同防雷( 框架梁)、承台内钢筋连成一个电气通路,构成一
个闭合环;接地极利用所有构造柱基础内钢筋网。
2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等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1 欧以下。
电源总进线设置一级过电压保护器,重要设备配电箱设有二级过电压保护器,最末级配电箱根据需要可设三级过电压保护器。
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报警规范中第3.1.1条规定超高层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为特级,系统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及火灾漏电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室一般设在一层,并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的具体内容如下:
1 消火栓灭火系统发生火灾时,打破碎玻璃按钮,由消火栓直接启动消防泵,同时通过模块把消火栓位置返回消防控制室,消防泵启动后,通过模块把运行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消防泵也可由模块控制启停,必要时消防控制室也可通过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消防泵启停。
.
2 喷淋灭火系统发生火灾时,报警
阀动作,由报警阀直接启动喷淋泵,同时通过模块把报警阀动作信号返回消防控制室,喷淋泵启动后,通过模块把运行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喷淋泵也可由模块控制启停,必要时消防控制室也可通过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喷淋泵启停;同时将着火层的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的动作状态返回消防控制室。
3消防水炮系统消防水炮为成套设备由水炮配置智能火灾探测器,信号阀,水流指示器等,其联动控制主机设于消防控制室,发生火灾时,系统检测到信号通过消防模块联动启动消防水炮系统加压泵,且模块把运行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必要时消防控制室也可通过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系统加压泵启停。
4 正压风机发生火灾时,正压风机通过模块自动启动,并把运行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必要时消防控制室亦可通过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风机启停。
5 排烟风机发生火灾时,排烟风机通过模块自动启动,同时把运行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室, 通过模块停止排烟风机运行,必要时消
防控制室亦可通过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风机启停。
当风机上的2 8 0 度防火阀熔断时,模块接收其熔断信号,由消防中心停止排烟风机。
6 板式排烟口平时常闭,火灾时通过消防模块自动开启,并联动开启相应排烟风机,当管道温度超过280 度时,排烟口关闭当,所有排烟口都关闭时,联动关闭相应排烟风机。
7正压送风口正压送风口平时关闭,火灾时,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下两层的送风口。
8 防火调节阀(平时常开)发生火灾时,消防模块联动关闭。
9电梯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一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切断客梯电源,消防电梯待命。
10消防广播当发生火灾时,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火灾应急广播与警报装置应分时播报,先鸣警报8~16s;间隔2~3s后播放应急广播20~40s;再间隔2~3s依次循环进行直至疏散结束。
11 应急照明公共走道、电梯前室及楼梯间照明电源均接自应急照明配电箱,火灾时,切断相应回路电源,自动点亮带蓄电池的应急灯。
12火灾漏电动作报警系统本系统采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控制室设有其监控主机,各分区设有监控单元,每个配电回路设有探测器,任一配电回路发生火灾漏电,监控主机及其对应的监控单元都会发出警报,且显示故障地址和故障原因及发生故障的时间,也可通过消防中心确认后,联动断开相应配电回路的断路器。
六、超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
在前面所说的供配电、照明及防雷等内容都涉及节能内容,作为设计工作者应在设计中精心考虑,选用最节能的设计方案,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后,再选定节能设备,以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
结束语
超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防烟及排烟设施、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电动的防火卷帘及门窗以及阀门等消
防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参考文献
[1] 安国文. 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若干问题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3)
[2] 吴正平. 超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浅析[J]. 电气应用. 2009(11)
[3] 刘宇辉,彭均,杨明. 超高层建筑节能与智能化系统浅谈[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9(07)
[4] 张红霞.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J]. 福建建材. 2009(06)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