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亲爱的同学:七年级下学期学习旅程就要结束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积累了许多知识,丰富了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现在到了展示你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只要你调整好心态,心情愉悦的审题,认真地与作品对话,正常发挥你的水平,就能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31分)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3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驼铃古道与沙山漫漫、碧草连天为伍,牧歌悠悠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相伴……美丽的草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一直以来心中有个愿望,去辽阔无(yín)的大草原骑马驰骋(),体验那份豪迈,徜徉在碧草花海中,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闲适。
那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美,草原儿女扬鞭策马时的骠悍,马头琴伴出情歌的温柔;那里更有我心中长久以来(yíng) 绕在心的一个瑰丽的梦。
于是我带着满怀的憧憬走进内蒙古,张开双臂,扑入这一片坚实而温暖的土地,让自己的心与草原的芬芳,沙漠的温柔,奶茶的甘甜,烧酒的浓烈,深深地陶醉于这片美丽神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遐想()驰骋()无(yín)(yíng) 绕(2)解释文中的词语。
(2分)徜徉:憧憬:(3)认真读下面的句子,仿照句子的结构,请你再补充两句。
(2分)草原的芬芳,沙漠的温柔,奶茶的甘甜,烧酒的浓烈,,。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一项是()(2分)(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展开了嫩芽。
(2)我和同行谈起这件事,大家的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自然,前后互相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反映过度B、逐渐反应过渡C、逐步反应过渡D、逐渐反映过度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我们明白她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B、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quán shì()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乙】艰难方显勇毅,mó lì()始得玉成。
我们克服疫情影响,___________(统筹,统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丙】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___________(驱赶,驱散)疫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quán shì( )mó lì( )(2)给【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的词语注音。
阴霾..( )..( )承载(3)从【乙】【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两文字的空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 。
(韩愈《晚春》)(4)人生难免经历挫折和失败,千万不要灰心,因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到的“_______ ,______”告诉我们困境中常常蕴含希望的哲理。
(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轻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陛.下(bì) 羞怯.(qiè) 嘲.笑(cháo) 截.然不同(jié)B. 莅.临(lì) 废墟.(xū) 余晖.(huī) 力不暇.供(xiá)C. 字帖.(tiè) 田垄.(lǒng) 诘.问(jié) 惊心动魄.(pò)D. 炽.热(zhì) 蔚.蓝(wèi) 俯瞰.(kān) 心有灵犀.(xī)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揭开了古蜀国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B.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 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时隔三十余年后再次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考古名角”。
C. 三星堆遗址6 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 件。
数件造型奇特的珍贵文物在过去前所未见....,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
D. 对于这样的说法,考古专家们却不以为然....,表示三星堆遗址中不可能出土类似的太阳神鸟金箔,因为太阳神鸟金箔是金沙文明所独有的。
3. 下列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汽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
B.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B. 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
【情境主题】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全国版(一)(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卷首语:远处青山横卧,山间云雾,美不胜收;漫步在绿野间,清风拂面;泛舟湖上,波平如镜。
这一刻,真正拥有了安逸的心灵,这一刻,迎来了灿烂的阳光。
阳光、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副自然、优美的图画。
同学们,学校举办“登山临水·感悟自然”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山光水色的无穷魅力!一、积累(17分)【山光水色中孕育着中华民族磅礴的精神力量】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小题。
(9分)千年流淌的汨罗江,从亘.古走来,孕育了屈原炽烈而坚贞的爱国精神;奔腾万里的长江,从世界屋脊到江南水乡,塑造了文天祥的坚韧品格;掀起万丈狂 lán 的黄河,为中华民族筑起一道天然屏 zh àng,哺.育了光未然的一腔爱国热情……《离骚》《过零丁洋》《黄河颂》……一篇篇经典流传至今。
先哲经典记录的中华文脉源远流长,投射出的家国情怀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的精神力量。
(1)字形相似,读音不同。
(1分)汉字中形声字居多,但读音不能生搬硬套。
如“亘.古”“恒(héng)心”“残垣(yuán)"“盘桓(huán)”的发音各不相同。
(2)口语误读,需要牢记。
(4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字音常常被误读,如“哺.育”“憎恨"沏(qī)茶”等。
(3)借助部首,巧学归类。
部首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字的含义,如“狂lán”是指巨大的波浪,故“l án"应写作;左耳刀旁是由“阜(fù)"字演变而来,“阜”字本义为“土山”,故部首为左耳刀旁的字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屏 zhàng ”“险峻”等。
(4分)【答案】(1)gèn(2)bǔ zēng(3)澜;障【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提示: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使用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不超位、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7)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8)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写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10分)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一个民族只有永bǎo ①(A.葆; B.保)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今天我们站在百年新起点,更应(甲)(A.爱惜; B.珍惜)当下,好好地把握住青春,做一个(丙)的人。
党和国家之于青年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② (A.cān ; B.shēn)天大树,撑起一片天。
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乙)(A.积聚; B.积累)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②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 乙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淀(diàn)沉着(chén)B. 气氛(fēn)愉快(yú)愉悦(yuè)C. 奋进(fèn)奋力(fèn)奋发(fèn)D. 领略(lǐng)留恋(liú)留恋(l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篮球打得也好。
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研究解决。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消瘦(xiāo shòu)振奋(zhèn fèn)炫耀(xuàn yào)B. 漫步(màn bù)翻译(fān yì)融化(róng huà)C. 突破(tū pò)美丽(měi lì)混乱(hùn luàn)D. 纷纷(fēn fēn)振作(zhèn zuò)拍摄(pāi shè)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路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膝盖。
D.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
5.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景象的一项是()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天涯何处无芳草,人间处处有花香。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粒种子的旅行在山间,在田野,在路边,有时我们会在地上发现一些形状各异的种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2.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卡上。
若答在试卷上,将被视为无效。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14分,每题2分)1.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殷红(yān)似的(shì)俯瞰(kàn)气冲斗牛(dǒu)B. 修葺(qì)踱步(dù)譬如(b ì)目不窥园(kuī)C. 羸弱(yíng)污秽(suì)肚脐(qí)怏怏不乐(yàng)D. 钥匙(shi)伫立(chù) 皑皑(kái) 鲜为人知(xiǎn)2.请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A. 拖沓选骋烧灼张惶失措妇孺皆知B. 渴慕遨游嗥鸣弱不经风礼上往来C. 默锲懊悔俘掳锋芒毕露千钧重负D. 点缀钦佩堡垒以身作则任重道远3.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不以为然”中“然”的意思是“对的”。
B. “疲惫不堪”中“堪”的意思是“忍受”。
C. “深恶痛绝”中“恶”的意思是“凶狠”。
D.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中“喻”的意思都是“明白”。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他对农村生活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B. 接到上级的命令,她不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父亲,承担起了扶贫攻坚的目标。
C. 面对学习环境的变化,使他能主动克服最初的不适,踏上新的学习旅程。
D. 在这条河上,摆渡人每天来回摆渡20余次,20年中免费运送50万人次过河。
5.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口的巨人。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冗.杂(rǒng ) 陡峭.(xiāo)简陋.(lòu)诲.人不倦(huì)B.契.约(qì) 俯瞰.(gǎn) 烧灼.(zhuó) 悲天悯.人(mǐn)C.拯.救(zhěng) 糟糕.(gāo) 愧怍.(zuò) 忍俊不禁.(jìn)D.震悚.(sǒng) 粗拙.(z huō) 挚.友(zhì) 姗.姗来迟(shā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咳嗽商酌赢弱耀武扬威可歌可泣B.矜持幼稚毡鞋目不窥园至死不懈C.渺小惆密钦佩血气方刚不耻下问D.严谨概率模拟仙露鲸浆如释重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是闻过则喜,勇于自我批评,还是讳疾忌医,坚持错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去掉“妙语连珠”)B.“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兴衰”改为“兴盛”)C.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他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自己的92岁生日。
(把“不再”改为“再次”)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去掉“使得”)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亲爱的七年级同学:一年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
仔细审题,冷静作答。
我们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动笔吧!你们的语文老师A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无误..的是( B )A、亢.奋(kànɡ)戛.然(kǎ)阴霾.(lí)B、花蔓.(màn)告罄.(qìnɡ)疮痍.(yí)C、庇荫.(yìn)缀.行(chuò)弛.担(chí)D、.砭.骨(fá)云鬓.(bìn)胡骑.(jī)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A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就罩住了。
A、撑放捆拿扯B、支撒系牵拉C、支放套牵拉D、撑撒系拿扯3、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A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D )A、《福楼拜的星期天》莫泊桑小说巨匠法国B、《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D、《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墨翟战国5、根据提示或要求写出相应诗句。
(每小题1分,共计6分)①《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
②《竹里馆》写夜寂人静,明月相伴的是:,。
③《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④《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⑤《江南逢李龟年》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铺垫的是:,。
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
6、.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7、.下面文段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句子是(C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敬,();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示悲痛(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A、(3)(2)(1)(4)B、(1)(3)(2)(4)C、(2)(3)(1)(4)D、(4)(3)(1)(2)8、请你为学好语文献上一个点子。
(2分)我的想法:二.阅读(共30分)(一)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人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人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旁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速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丰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深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的腰鼓!9、.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2分)(1)没命:(2)明晰:10、.“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这句话中“茂腾腾”一词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2分)答:11、文段赞美了什么?(2分)答:12、文段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静景?写静景有什么作用?(2分)答:13、文中加点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答:14、横线上的句子写出了安寒腰鼓的什么样特点?(3分)答:15、波浪线上的句子的含意是什么?(3分)答:(二)阅读文言文《狼》选段,完成8—13题。
(14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3分)(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5)盖.以诱敌()(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 又数刀毙之。
C. 借旁近与之。
D. 于舅家见之。
18、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3分)我的理解:19、这段文字主要写了(用四个字表示),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狼的本性。
(2分)20、“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1、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2分)三、写作(50分)22、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要求600字以上。
(1)深藏心底的要求:在横线上补全题目,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2)泰戈尔说过:“天空虽无翅膀的痕迹,但鸟已经飞过;纵使天空了无痕迹,但我已飞过。
”对这两句诗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我曾经飞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①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说真话,抒真情。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B卷四、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8分)《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3、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24、有人将“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稍稍作了点修正,把它改成为“江山代有传人出,各领风骚没几年”,你认为改得好不好?为什么?(5分)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4分)看戏叶君健①时间是晚上八点。
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
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
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
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
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
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25、注音(2分)膨胀.___潮在涨.___26、释词(2分)婀娜:铿锵:27、分别说说下列两个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4分)①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
作用: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作用:28、从第④段中找出6个量词(3分)29、精读第④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回音”既然“听不见”,又怎么能“淹没”“狂暴的歌声”?30、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31、课文为什么写观众的表现具体详尽,写剧情却十分概括?(3分)32、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3分)六、名著阅读(共7分)在苦难中长大——《童年》33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