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_MS研究

126
0. 039
-
112
0. 036
-
136
0. 26
-
154
2. 760
1. 04
168
0. 073
0. 14
154
0. 068
-
154
0. 041
-
152
0. 150
0. 21
154
0. 062
-
154
-
0. 35
154
1. 289
3. 08
154
0. 227
0. 27
150
0. 095
-
138
取生姜适量, 切成 4~ 5m m 厚的薄片, 切碎, 置挥发油
提取装置中, 加水适量, 加热回流提取 5h, 分离出挥发油, 取 少量无水 Na2 SO4 干燥后得棕黄色挥发油。两产地生姜挥
发油的提取结果见表 1。 表 1 两产地生姜挥发油
产地
质量( g)
挥发油性状
得率( % )
广西
568. 0
棕黄色
2-甲氧基- 1, 7, 7-三甲 基二环[ 2. 2. 1] 庚烷 ( 2-m et hoxy-1, 7, 7-t rimeth ylb icyclo[ 2. 2. 1] hept an e)
分子式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 8H 16 O C10H 16 C10H 16 C 8H 16 O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6 C10H 18O C10H 16
C10H 18O
22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核心提示: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 aldehyde)、d-龙脑(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生姜的药理作用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可显着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着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着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mg,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2.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着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TXB2及PGS 的量,降低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着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可显着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着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5g/kg 或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 值显着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5. 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着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6.其他作用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生姜油提取实验报告

1. 了解生姜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生姜油的提取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比较不同溶剂对生姜油提取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生姜油是从生姜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油脂,主要成分包括姜烯、姜酮等,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促进胃肠蠕动等。
生姜油提取通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该法利用水蒸气将生姜中的挥发性成分携带出来,再通过冷凝分离出生姜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生姜、无水硫酸钠、无水乙醇、蒸馏水、碘量瓶等。
2. 实验仪器:挥发油提取器、电子天平、烧杯、冷凝管、温度计、电热套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新鲜生姜,清洗干净,晾干水分。
2. 将生姜切碎,放入挥发油提取器中。
3.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调整提取器温度,控制水蒸气蒸馏过程。
4. 收集蒸馏出的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5. 过滤干燥后的液体,得到生姜油。
6. 比较不同溶剂(如无水乙醇、蒸馏水)对生姜油提取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姜油提取成功,颜色为淡黄色,具有生姜特有的香气。
2. 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对生姜油提取率的影响,发现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提取率最高。
3. 生姜油中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酮等,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胃肠蠕动等多种药理作用。
1. 生姜油提取过程中,水蒸气蒸馏的温度和溶剂的选择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提取率最高,可能与无水乙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好的溶解性有关。
2. 生姜油中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酮等,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生姜油提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避免过度加热或溶剂挥发,以确保提取效果。
七、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生姜油的提取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2. 不同溶剂对生姜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提取率最高。
3. 生姜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核心提示: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 、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Citral) 、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 、壬醛(Nonyl aldehyde) 、d- 龙脑(d-Borneol) 等. 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 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 、姜萜酮(Zingiberone) 的混合物. 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 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 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生姜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 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 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 生姜煎剂(10%)1.2mg/ 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 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B -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 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mg, 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 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 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2.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 正常人口嚼生姜1g( 不咽下) ,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 1.489kPa(11.2mmHg) ,舒张压上升 1.862kPa(14mmHg). 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TXB2及PGS的量,降低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 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 5 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 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 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5g/kg 或10g/kg,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 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HBsAg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 3 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 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5.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 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C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 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6.其他作用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 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 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 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姜酚和姜醇的研究成果

姜酚和姜醇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是常用的中药材,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
药用部分为新鲜根状茎,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1].姜的化学成分可归为3类[2]:精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
姜精油是指从根茎中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几乎不包含高沸点成分,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外观显示为透明、浅黄到桔黄的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姜的香气部分风味取决于其精油成分,香气成分主要有姜烯酚、姜醛、姜醇、姜酮、樟烯等十几种芳香物质,精油量是衡量生姜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3-].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对姜精油的组成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为有效鉴定其成分,分析前多采用液相色谱(LC)法将姜精油分为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甚至将含氧化合物进一步分成若干组分。
姜精油成分主要为萜类物质,如单萜类α-蒎烯、β-水芹烯,倍半萜类的α-姜烯、β-红没药烯等[5].这2类物质的含氧衍生物大多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
由于过去对姜风味成分和药效成分及其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了解不够清楚,亦或是成分名称翻译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了一些姜成分的名称混淆不清,其中姜酚与姜醇尤为严重,甚至通用,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实际中二者并非同种成分。
姜辣素的主要成分为姜酚类(gingerols)、姜烯酚类(shogaols)、姜酮类(zingerones)、姜二酮类(gingerdiones)、姜二醇类(gingerdiols)等不同类型[6].孙亚青等[7]利用蒸馏萃取法(SDE)从姜中萃取生姜精油,通过GC、GC-MS技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精油的主要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
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姜精油中姜醇的相对量为%.另外,对于姜醇的报道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Word版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核心提示: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 (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 aldehyde)、d-龙脑(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生姜的药理作用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 3mg,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2.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 值显著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5. 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6.其他作用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干姜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Y A N G X i n , WAN G Q i u - h o n g x , WA N G Y u e , K U A N G Ha i - x u e ’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i n e , Mi n i s t y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 He i l o n g j i a n g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P h a r ma c o d y n a mi c Ma t e r i l, a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 T 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o f v o l a t i l e o i l c o mp o n e n t f r o m z i n g i b e i r s r h i z o ma we r e s t u d i e d .
化
S u m2 3 9No . 0 8
学
工
程
师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2 0 1 5年第 O 8期
褫 一 斌
DO I : 1 0 . 1 6 2 4 7  ̄ . c n k i . 2 3 — 1 1 7 1 / t q . 2 0 1 5 0 8 1 6
生姜产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生姜产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王丽娟*,陶静,陈玉龙(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摘要:对新鲜生姜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7株纯系微生物,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香浓郁的菌株,利用GC-MS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的香气成分主要为3-羟基-2-丁酮(44.08%)、3-(1,1-二甲基乙基)-噻吩(5.4%)、3,4-二氢-8-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6.19%)、1,2-苯二甲酸丁基二甲基酯(5.68%)等。
所有挥发性成分中酮类和酯类所占比例最大,酮类有10种,占总含量的50.94%,酯类有7种,占总含量的17.73%。
关键词:生姜;内生真菌;挥发性成分;GC-MS中图分类号:TS2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973(2012)11-0099-04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EndophyticFungifromGingerandAnalysisofVolatileComponentsWANGLi-juan*,TAOJing,CHENYu-long(SchoolofFoodandBioengineering,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act:Seventeenstrainsofpuremicrobeswereisolatedandpurifiedfromtheendophyticfungiinfreshgingers.Oneofthemwasselectedasasamplebecauseofitsfragrantmetaboliteandspeedygrowth.ThemetabolitewhichwasanalyzedbyGC-MSshowedthatthefragrantcomponentsweremainlyfrom3-hydroxy-2-butanone(44.08%),3-(1,1-dimethylethyl)-thiophene(5.4%),3,4-dihydro-8-hydroxy-3-Abasedisocoumarin(6.19%),1,2-phthalatebutyldimethylester(5.68%).Amongthevolatilecomponents,theproportionofketonesandestersisthebiggest,theketonesisoftenkinds,accountingfor50.94%ofthetotalcontent;theestersisofsevenkinds,accountingfor17.73%ofthetotalcontent.Keywords:ginger;endophyticfungi;volatilecomponents;GC-MS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us)是指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与讨论
3 种生姜油经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 分析 ,定性定量地鉴定了水蒸汽蒸馏油中 46 个 ,冷榨油 50 个 ,超 临界 CO2萃取 61 个成分 (表 1) 。 2. 1 3 种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比较
水蒸汽蒸馏油的主要成分为 α: - 蒎烯 (3. 36 %) 、莰烯 (11. 36 %) 、6 - 甲基 - 5 - 庚烯 - 2 - 酮 (1. 34 %) 、β - 水芹烯 (16. 27 %) 、柠檬醛 (1. 94 %) 、芳香 - 姜黄烯 (4. 19 %) 、α- 姜烯 (34. 63 %) 、α- 金合欢烯 (5. 97 %) 、β - 红没药烯 (5. 72 %) 、β- 倍半水芹烯 (9. 80 %) 。
1期
余 珍 :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117
0. 17 % , 0. 88 %和 0. 66 % , 与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 ,1995 ;0samu ,1980) 将姜醇作为主要成分的 (后一文献报道 姜油中含姜醇 20 %) 报道不相符 ,这可能是来自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姜油之故 。 2. 3 生姜油中的辣味成分及其结构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1998 , 20 (1) :113~118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余 珍1 巫华美2 丁靖垲1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昆明 650204) (2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阳 550009)
摘要 用 GC/ MS 方法 ,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用 3 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姜油的化学成分 ,分别鉴定 了 46 ,50 ,61 个化合物 。蒸馏油主要含有单萜 、倍半萜烯类化合物 ,未见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 。冷 榨油和超临界 CO2萃取油除倍半萜类化合物外 ,主要含有辣味成分 ,含量分别为 18. 61 % , 23. 09 %。 冷榨油及超临界 CO2萃取油较好地保持了生姜的特征辛香气及辣味成分 。 关键词 生姜 ,挥发性化学成分 ,超临界 CO2萃取 ,辣味成分 分类号 Q 946
20 卷
见详细报道 。本文对采用蒸馏法 、冷榨法及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的 3 种生姜油进行了较详细的化学成分分 析及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样品来源 水蒸汽蒸馏 、冷榨生姜油均为云南省昆明香料厂产品 ;超临界 CO2萃取油由贵州生物研究所制备 。
1. 2 超临界 CO2萃取生姜油的制备 原料为市场售新鲜食用生姜 ( Zhingiber of f icinale Rosc. ) 。仪器为日本 A KICO 超临界 CO2提取仪 。萃
冷榨油为 :癸醛 (1. 16 %、) 芳香 - 姜黄烯 (8. 66 %) 、α- 姜烯 (28. 68 %) 、α- 金合欢烯 (6. 68 %) 、β- 红没 药烯 (6. 91 %) 、β- 倍半水芹烯 (10. 74 %) 、姜油酮 (6. 02 %) 、姜烯酮 (8. 48 %) 、4 - (3 - 氧代 - 4 - 十二碳烯 基) - 2 - 甲氧基苯酚 (姜油酮同系物) (1. 66 %) 。
1期
余 珍 :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115
图 1 生姜油辣味成分质谱图 Fig. 1 Mass spectrums of the pungency components of ginger oils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超临界 CO2萃取油为 :己醛 (1. 51 %) 、柠檬醛 (12. 88 %) 、芳香 - 姜黄烯 (2. 24 %) 、α- 姜烯 (25. 56 %) 、α - 金合欢烯 (6. 22 %) 、β- 红没药烯 (4. 34 %) 、β- 倍半水芹烯 (9. 47 %) 、姜油酮 (9. 99 %) 、姜烯酮 (8. 54 %) 、4 - (3 - 氧代十一烷基) - 2 - 甲氧基苯酚 (1. 49 %) 、姜辣素 (1. 00 %) 。
从 表 中 可 看 到 , 水 蒸 汽 蒸 馏 、冷 榨 、超 临 界 CO2 萃 取 的 3 种 姜 油 中 姜 醇 的 含 量 都 很 少 , 分 别 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Abstract Three ginger oil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 MS. 46 , 50 , 61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in these three oils.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of each oil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team distilled oil are monoterpenes and sesquiterpenes , the pungency components of ginger have not been found. Besides sesquiterpene , the other two oils contain mainly the pungency components , the total content is 18. 61 % in the cold pressed ginger oil , and 23. 09 % in th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ed ginger oil , respectively. These two oils preserved the typical spicy odor and pungency of ginger. Key words Zi ngiber of f ici nale ,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 ,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ed oil , Pungency component
1997 - 04 - 16 收稿 ,1997 - 05 - 30 接受发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14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生姜 ( Zingiber of f icinale Rosc. ) 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全国各地广为种植 。其根茎芳香而辛辣 ,为传 统的调味用辛香料 ,同时又作驱风散寒 、健胃止吐 、抑菌等药用 。其精油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 ,如点 心 、糖果 、烤制品 、调味料等加香 。从 60 年代以来 ,前人运用薄层色谱 ( TLC) 、气相色谱 ( GC) 、高效液相色谱 ( HPLC)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 GC/ MS) 等分析技术对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文献也有许 多报道 ( Ekundayo et al , 1988 ; Baranowshi , 1985 ; 陈毓亨等 ,1980 ;奥田治 ,1980 ; Masada , 1975) 。由于受当 时分析条件及技术的限制 ,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及准确 ,低沸点成分的鉴定较多 ,而代表生姜特征辣味的物 质除姜辣素 (又名姜醇 ,gingerol) 、姜烯酮 (又名生姜酚 、姜烯酚 ,shogaol) 及姜油酮 (又名姜酮 ,zingerone) 外 ,未
取条件 :萃取压力 200 kg/ cm2 ,萃取温度 50 ℃;分离压力 20 kg/ cm2 , 分离温度 30 ℃;气体流量 3 L/ min 。姜 油得率为 0. 3 %。 1. 3 色谱 —质谱分析
3 种精油不经处理 ,在相同条件下直接做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仪器为英国 V G 公司的 FISONS MD800 GC/ MS/ DS 联用仪 。色谱条件 :SE - 54 石英毛细管柱 (30 m ×0. 25 mm) ;柱温 80~220 ℃,程序升温 3 ℃/ min ; 进样温度 230 ℃;进样量 0. 2μL ;分流比 50∶1 。质谱条件 : EI - MS , 离子温度 250 ℃;电子能量 70 eV ; 灯丝电流 0. 4 A ;质量范围 35~350 ;扫描周期 1 s ;数据处理采用 LAB - BASE 系统 ,用 NBS 谱库检索 ,并参 考文献 ( Yukawa , 1973 ; Heller et al ,1980 ;) 加以确认 。定量采用面积归一化法 。
分析数据表明 ,由于提取方法的不同 ,3 种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都有明显的差异 。蒸馏油主要含有单 萜 、倍半萜烯类化合物 ,还有 6 - 甲基 - 5 - 庚烯 - 2 - 酮 、柠檬醛等 ,未见生姜的辣味成分 ,如姜油酮 、姜烯 酮 、姜辣素及其同系物 。这可能是加热蒸馏使这些成分被破坏的缘故 。冷榨油与超临界 CO2萃取油相比较 主要是化学成分含量上的差异 :冷榨油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为 61. 67 % ,姜油酮等主要的辣味物质 为 18. 61 % ;而 CO2萃取油 ,倍半萜类物质为 46. 83 % ,辣味成分为 23. 09 %。冷榨油和超临界 CO2萃取油都 具有生姜的特征辛香气及辣味 ,质量明显好于蒸馏油 ,其中又以 CO2萃取油为最好 。 2. 2 生姜油中的姜醇 ( Zhingiberol)
The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resh Zingiber off icinale
YU Zhen1 WU Hua - Mei2 D IN G Jing - Ka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