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

合集下载

初一政治 我国资源环境状况

初一政治  我国资源环境状况

对湖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
我国垃圾污染的危害
我们最后扔掉的将是
地球!
土地沙化,你有哪些想法?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 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 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 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 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 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 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 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 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21 世纪初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达到3436平方公 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第二目】
我国的资源 环境状况
资源Βιβλιοθήκη 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环境资源
阳光、地热、空气、水等
生物资源
动物、森林、草场等
土地资源
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
矿产资源
能源、各种矿物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 比较齐全,人均占有量小,总 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买菜、购物多用购物袋,少用 塑料袋
•不乱扔废弃物
•选用节能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4.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我国环保举措: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 划》、《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计划》、退耕还林、 还草、天然林保护、退田还湖、 计划生育、关停治理污染企业、 限塑令的施行、、、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挑战。

水污染中国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据统计,中国约70%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河流和湖泊已经变成了污水排放的废物场。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排放都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种水污染不仅威胁到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非常严重。

大量的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和煤烟都导致了严重的雾霾问题。

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经常爆表,甚至达到了极度危险的水平。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备受关注。

大量的化工厂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土壤中毒物质的积累,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安全带来了威胁。

土壤污染不仅使土壤贫瘠和产量下降,还可能对水源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由于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环境灾害。

政府努力和改革尽管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但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并投入大量资源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除了政府的努力,公众的参与也是关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教育也在中国得到了加强,通过提高环境意识和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展望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中国需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论述,从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以及垃圾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一大环境挑战。

由于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原因,中国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在中国,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早逝的人数每年超过百万。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确保其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还推广电动车等低排放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中国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用水的增加,中国的水资源供应逐渐不能满足需求。

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断水的情况。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其次,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鼓励人们减少用水。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水资源的调配,通过引水工程将水源调配到干旱地区。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又一个焦点。

由于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垃圾填埋等原因,中国的土壤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农业生产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来保护土壤环境。

此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对化肥的使用,以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垃圾对土壤的污染。

四、垃圾问题垃圾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到达极限。

垃圾围城的现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课件汇总

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课件汇总

国家还专门制定了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小结:
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严峻的,但只 要通过个人、国家、社会的齐心协力,自 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落实环境保护的 行动,就一定会共同拥有美好的家园。
矿藏资源 (能源、各种矿物)
土地资源(农用土地、城市土地)
资 源
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社会资源
壮丽的山河、辽阔的草原
我国的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
总量大 种类比较齐全
人均自然资源少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空气、土地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又是 人们生活的环境要素。假如有一天我们发现水已 不再清新,土壤已变得贫瘠,如果我们不去节约, 不去保护资源,不合理利用、开发资源我们的生 活又会怎样呢?
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水污染、白色污染、沙尘暴、草原退化
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白色污染 危害 危害
沙尘暴 草原退化
危害
草原退化的原因
草原连年干旱、草原人口剧增、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乱开滥垦
草原退化的现状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中度为主、比例增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国面临着严 重的环境问题
从天堂到地狱只需10年
1992年和2002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
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 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 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人口、资源与环境一、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问题的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l3.7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

③正面临着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①人口数量大,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消耗加速,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给社会带来就业难、出行难、买房难、看病贵、读书难等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

②文化素质偏低,一方面使我国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增加了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口日益老龄化,增加了养老、福利、医疗、社会保障事业的压力。

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资源问题的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②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③资源分布不平衡。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环境问题的现状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1.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①人们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对贫困的计划生育户采取优先扶持的政策,才能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多样的地形,因此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拥有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等土地类型,这些土地资源是中国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其支流中。

然而,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也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森林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等地区。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2%,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工作。

能源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其中,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但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

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

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的资源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资源情况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的资源种类有煤炭、天然气、铁矿、铜矿、铝、锌等金属矿产、水泥、建材、化肥等工业原材料、粮食、棉花、油脂等农产品,此外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林木资源、矿泉水资源等。

其中,能源资源是中国最关键的资源之一。

煤炭是资源最为丰富,产量最高的能源矿产,几乎占到了所有矿产产量的一半。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是一个极为紧缺的资源。

除此之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其中有一些化工产品需要使用铝、锌等金属矿产,这些金属矿产同样也是中国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资源状况开始出现变化。

中国的环境状况中国是一个拥有较大人口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国家,其环境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大气、水质、土壤、森林等多个领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煤炭的燃烧,工业排放以及机动车辆尾气等都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问题也开始突显,这一情况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此外,当地矿山的开采和水库的扩建等工程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动物栖息地的丧失。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环保措施与展望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问题。

包括对企业的监管、引导社会制定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及建设新的生态保护区等等。

在能源方面,中国正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变。

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正逐渐扩大,这些新型能源将不会像化石能源那样对环境产生副作用,有助于减少机动车辆的污染和大气污染。

同时,中国还必须重视国家资源环境评估的运行,通过国家资源环境评估规划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环境现状

中国环境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环境现状,并分析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化、交通拥堵和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

中国许多城市常年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不佳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空气污染还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水污染水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未经充分处理,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水源污染事件,给居民的日常饮用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水污染还损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土壤污染中国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料的倾倒和农药的使用。

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积累在土壤中,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土壤污染,但问题仍然严峻。

四、生物多样性损失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独特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然而,过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和过度开发导致了生境破坏和物种灭绝。

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正面临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中国重要的环境挑战之一。

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能源生产和消耗、工业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给农作物、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六、环境管理与保护尽管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实施,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以及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等都是中国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举措。

然而,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来解决中国环境问题。

结论中国的环境现状严峻,但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资源及其环境状况迎接新世纪时更值得关注的咨询题进展经济,需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因地制宜,开发中西部地区一、自然资源和资源爱护适度开发、适度消费、最少丢弃1.1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爱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农业高效和可连续进展的重要环节!图1.1.1 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jpg 29KB)【1】北方地区:平原多,宜农耕地多,宜林土地多,煤炭、石油多,热量少,水分少。

【2】南方地区:平原少,宜农耕地较少,宜林宜牧土地多,磷矿、有色金属矿多,热量多,水分多。

【3】西北地区:沙漠广,宜农耕地少,宜牧土地多,煤炭、石油多,洪涝多风沙,热量少,光照强。

【4】西南地区:山地多,宜农耕地少,宜牧宜林土地多,水能丰富,气候潮湿,热量少,光照弱,垂直地域差异明显。

图1.1.2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jpg 37KB)图1.1.5 中国土地资源的差不多特点图示:表1.1.3 中国近年来的受灾面积1993 48.83 5.11995 45.82 4.8表1.1.4 中国近年了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面积年份流失面积(万平方千米)治理面积(万平方千米)1982 121 44.41990 136 53.01993 179 59.01995 163 66.91.2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爱护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良好、高效的农业进展,甚至丧失差不多的生存条件!项目国不(年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覆盖率(%)总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均面积(平方米)总蓄积量(亿立方米)人均蓄积量(立方米世界1985年4086.64 8400 3100.0 77 27.3①30.1②1990年4027.569 7600 3100.0 58 27.6①29.6②1992年3879.796 6962 3100.0 56 26.0①28.6②注:①世界陆地总面积14950万平方千米②有定居人口的各大洲面积13584万平方千米表1.2.2 1978~2000年亚洲、非洲、中南美洲森林面积的变化大面积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自然灾难之一。

在全世界40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区中,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起,其中因雷击起火约2万起,人为火灾约为18万起。

大面积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最严峻的自然灾难之一。

在全世界40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区中,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起,其中因雷击起火约2万起,人为火灾约为18万起。

表1.2.3 中国森林资源的变化资源情形清查时刻森林面积(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亿立方米)1949年76.0 7.9第一次清查(1973~1976年)122.0 12.7 95.3 第二次清查(1977~1981年)115.2 12.0 102.6 第三次清查(1984~1988年)124.6 12.98 105.7 第四次清查(1989~1993年)133.6 13.92 117.85 2000年打算144~154 15~16 126.60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①宜林区广,森林树种丰富1994年中国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63.03万平方千米,中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6%。

世界有木本植物20000余种,中国有8000余种,占世界40%,其中乔木树种2800种,占中国木本植物35%,而纬度与中国相近的美国仅有乔木树种810种。

②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蓄积量少1992年世界森林覆盖率26.0%,而中国只有13.4%,居世界第120位。

1992年世界森林总蓄积量为3100亿立方米,而中国仅有93.1亿立方米,人均7.9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的14%。

③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表1.2.4 中国森林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形比较要紧林区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森林蓄积量占全国总蓄积量的比重(%)南方集体林区36.1 19.0 东北林区24.8 30.7北方林区20.0 11.4西南林区19.1 38.9④森林资源破坏严峻表1.2.5 中国80年代森林资源消耗量及其构成打算内消耗量打算外消耗量合计总消耗量(万立方米)6800 22610 29410 占总消耗量的比重(%)23.1 76.9 100.0表1.2.6 世界要紧国家草地面积比较(1990和1992年)面积(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比重(%)人均草地面积(平方米)1990年1992年1990年1992年1990年1992年世界3402.07 3424.32 22.8 22.9 6439 6145表1.2.7 各地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爱护区网的自然爱护区的数量和面积(1990和1994年)表1.2.8 中国自然爱护区进展情形1991 708 56066650 5.541993 763 66184000 6.801995 799 71850000 7.201997 926 76979015 7.991.3 矿产资源及其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废弃矿山的复垦,都与农业紧密有关!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①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表1.3.1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与世界的比较世界发觉矿种中国发觉矿种中国探明储量的矿种1978年1321993年165 162 1491994年170 168 152表1.3.2 中国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要紧矿种居世界第一钒、钛、锌、钨、铋、锑、稀土、菱镁矿、萤石、硫铁矿、重晶石、石膏、叶蜡石、汞居世界第二钼、煤、磷、石棉、石墨②某些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中国大于3%的富铜矿只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0.7%,富磷矿只占全国磷矿总储量5.9%,富铁矿只占全国铁矿总储量17%。

中国不足或稀缺的矿种:铬、铂、金、金刚石、钾盐、石油、天然气、铜、银、硼表1.3.3 中国富铁矿储量与要紧国家的比较③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50%。

矿产资源开发的有效利用率仅3 0%左右,而乡镇矿山不足10%。

开展综合利用的国营矿山不足国营矿山综述的10%。

攀枝花铁矿的伴生矿:钒、钛、钴、镍、锰、铬、锆、铜、钼、铅、锌、铋、钨、碲、镓、硒。

白云鄂博铁矿的伴生矿:铌、钽、镧、钍、铈、铜、铅、锌、镨、铷、钐、铕、铽、镝、钇。

金昌镍矿的伴生矿:铂族元素、铜、钴、金、银。

④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表1.3.4 中国要紧矿产资源的分布锑矿探明储量湖南、广西、贵州、云南80磷矿探明储量贵州、云南、四川、湖北70铜矿探明储量江西、西藏、云南、甘肃54⑤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肃中国当前矿产资源的形势是:地质勘查资金短缺,操纵储量不足。

由于后备储量不足,进入90年代石油开始进口;到本世纪末,煤炭将消逝生产能力1.9亿吨,铜、铅生产能力将消逝40%,铁、锰生产能力将消逝10%。

表1.3.5 1990年中国矿石年产量、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地区年产矿石(亿吨)与世界产量之比(%)居世界位次人均量(吨)世界190 100 3.8中国18 9 3 1.7原苏联45.6 24 1 15.0美国41.8 22 2 20.0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充足的能源是进展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条件!2.1常规能源表2.1.1 中国同世界水能资源大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比较项目年发电量装机容量总量占世界% 1990年人均量(千1990年1990年人2.2新能源表2.2.1 要紧核电国家核电站装机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1990和1993年)2.3能源咨询题和能源利用的前景表2.3.1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的变化表2.3.2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的变化表2.3.3 中国同要紧国家煤炭产量比较表2.3.4 中国同要紧国家发电量比较表2.3.5 中国同要紧国家原油产量比较表2.3.6 中国几种能源产量的增长及居世界位次三、农业生产和粮食咨询题面对日趋猛烈的国际竞争,扬长避短,必须进展高效率、特有的优势产业!3.1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咨询题表3.1.1 世界小麦、玉米、稻谷生产前三位国家比较(1980、1991、13.2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咨询题表3.2.1a 中国要紧农产品产量增长(单位:万吨)表3.2.1b 中国要紧农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表3.2.2 中国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1952、1980、1990、1995,3-2-2.jpg 5.14kb)3.3 关注环境、耕地状况与粮食及食物安全3.3.1 中国的人口.耕地咨询题人口持续增加:表p13 公元前2205年至公元1947年的中国人口变化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表p15 中国历代耕地面积(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47年)3.3.2 中国的耕地状况表p111 表7.5 全国及各大区高、中、低产(公斤/亩)耕地面积(万亩)表p112 表7.6 全国及各大区高、中、低产区灌溉面积比例表p113 表7.8 全国及各大区各类耕地面积(万亩)表p116 表7.10 全国及各大区的沙化耕地面积表p117 表7.11 1976年至1992年的盐碱化耕地面积表p118 表7.12 全国及各大区的盐碱化耕地面积表p120 表7.14 全国及各大区1991年耕地有效养分(N、P2O5、K2O)平稳情形(万吨)p127表8.4 我国中低产耕地的光能利用率表8.5 我国高产地块耕地的光能利用率3.3.3 中国的耕地地力咨询题我国耕地的贫瘠化养分平稳指数表7.1 3 p119 全国耕地养分平稳指数中低产耕地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大:表p19 全国及各大区高、中、低产耕地比例(%)表p20 全国及各地区耕地等级及分布耕地物质生产能力提升困难:表p21 全国及各地区中低产耕地类型及占全国的比重(%)耕地地力的退化:表7.1 耕地退化类型的划分系统p1083.3.4 经济利益取向对耕地爱护失控的阻碍耕地比较利益低下对中国耕地爱护失控的阻碍:表p34 各类用地的亩产值效益比较3.3.5 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爱护的阻碍p38,p65我国都市用地情形分析:表4.3 我国都市的建设用地变化1,表4.4 p66我国都市的建设用地变化2,表4.5 1985-1994年各地区都市扩展情形表4.8 现有都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4.9 不同规模都市的人均用地比较我国大都市扩展用地分析:表4.10 24个都市的扩展都市扩展用地的构成:表4.11 (以广州市为例)建制镇用地分析:表4.13 1993、1994年我国建制镇新增占地情形村镇建设占用耕地分析:表4.14 村镇建房占用耕地情形,表4.15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3.3.6 中国的耕地评判1、耕地地力评判资料P1312、耕地的适宜性划分FAO《土地评判纲要》的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中国的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3、物质生产力等级评判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力运算p136(土地资源光温生产力运算、土地资源光温水生产力运算、土地资源光温水养分生产力运算)表9.2 土地资源物质生产力的类型体系p137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4.1 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4.2 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表4.2.1a中国要紧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表4.2.1b 中国要紧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表4.2.2 中国要紧非能源工业产品产量与要紧国家比较(电视产量单位:万台;人均:台)表4.2.3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增长(里程单位:万千米)(年份:1949、1960、1980、1990、1993和1995年,里程单位:万千米)表4.2.4 长江流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和耕地面积表4.2.5 中国工业污染状况注:污染状况最新数据(1998年)可参见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统计公报污染状况最新数据(1998年)可参见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统计公报图4.2.11 中国的工业污染区及监测站分布五、人口与都市5.1 人口的增长和分布表5.1.1 世界人口平均密度最大、最小的国家(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部地区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少;2)平原、盆地地区人口多,山地、高原地区人口少;3)农耕地区人口多,林牧地区人口少;4)温顺潮湿地区人口多,洪涝冰冷地区人口少;5)开发历史较久地区人口多,开发较迟地区人口少;6)沿江、滨海、临铁路干线地带人口多,交通不便地区人口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