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阅读附答案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阅读附答案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阅读附答案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

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

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15.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14.A、C(A.没有用比喻。

C.“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错,应是“思归而不得的忧愁”。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15.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

(2分)②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2分)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3新高考」吴潜《望江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2023新高考」吴潜《望江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2023新高考」吴潜《望江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9分)望江南[宋]吴潜家山好,好处是三冬。

梨栗甘鲜输地客,鲂鳊肥美献溪翁。

醉滴小槽红①。

识破了,不用计穷通。

下泽车安如驷马,市门卒②稳似王公。

一笑等鸡虫。

【注】①小槽红,一种红曲糯米酿制的酒。

②语出《汉书?梅福传》:“变名姓,为吴市门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梨栗甘鲜”“鲂鳊肥美”紧扣“好”字来写家乡物产之丰饶,勾画了一幅风俗画面。

B.词人认为做个农人乘坐轻便板车在田间劳作或者做个看守市门的小吏也和贵族一般惬意。

C.上片“醉滴”和下片“一笑”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作性,流露了词人借酒浇愁的苦闷。

D.这首词语句浅白有味,雅俗相宜,善用对偶,自然生动,将故乡田园生活描写得很温馨。

16.本词蕴含的情感很丰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C16.①“甘鲜”“肥美”表现对家乡物产丰饶的喜爱;②“输”“献”表达对乡民辛勤劳作的赞美;③“醉”显示对纯朴乡情和民风的恋念;④“识破”显示内心对得失不计较的豁达;⑤“安如”“稳似”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⑥“一笑”体现对权贵的蔑视。

【解析】15.C.“流露了词人借酒浇愁的苦闷”错误,体现的是诗人安享田园生活,蔑视权贵的情感。

故选:C。

16.“梨栗甘鲜输地客,鲂鳊肥美献溪翁”,家乡出产梨子、栗子等甘鲜的食品,又有渔翁送来各类肥美的鱼。

“甘鲜”“肥美”代指家乡物产,表现作者对家乡物产丰饶的喜爱;“输”“献”表明家乡百姓的劳动换来了这些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乡民辛勤劳作的赞美;“醉滴小槽红”,酒喝醉了,洒在杯外。

表面是醉于酒,“醉”实则显示的是对纯朴乡情和民风的恋念;“识破了,不用计穷通”,看破名利,不再计较穷通得失,“识破”显示内心对得失不计较的豁达;“下泽车安如驷马,市门卒稳似王公”,我的下泽车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安稳,隐居乡间无名无利身心安然似王公贵胄。

高三高考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①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③试新茶④。

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②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③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④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景色,“风细柳斜斜”为读者形象地展现了“春未老”的图景。

B.下片中的“咨嗟”意为叹息,与李白《蜀道难》中“侧身西望长咨嗟”所流露的情感相同。

C.“寒食后”点明时间,此时正是清明时分,可以另取榆柳之火,以此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

D.全词情景交融,通过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表现了作者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

2.“超然”一词是如何贯穿全词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B【解析】李白的“咨嗟”既是对蜀道之难的感慨,又饱含着对友人的劝诫和对国事的隐忧;而本词中的“咨嗟”则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和欲归不得归的无奈。

2.①台名“超然”:作者将楼台拟名“超然”,并登台作此词;②景色“超然”:作者登临超然台上远眺,满城春色尽收眼底,烟雨笼罩千家万户,一片超然脱俗之景;③心境“超然”:清明无法归乡,词人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我调适解脱苦闷;“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3点6分)【参考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

《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

《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江南》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江南》阅读答案1●望江南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1)赏析“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中蕴含作者的感情。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阙的后面三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望江南历年中考题

望江南历年中考题

南通市语文中考古诗赏析题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2007)雪梅卢梅坡①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诗人。

②降(xiáng):服输。

③阁:同“搁”,放下。

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①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2分)②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2008)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2009)竹石郑燮①▲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

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①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

应填▲。

(1分)②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

诗人在赞美竹的▲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分)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2010)①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分)答:(20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春草[宋]刘敞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6.“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7.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6分)(2012)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6.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2分)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望江南(答案)

望江南(答案)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南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望江南》中表现独处深闺的女子盼夫失望的句子过尽千帆皆不是
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肠断白蘋洲,描绘了女子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3.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南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女子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表面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

望江南·超然台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阅读答案附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本词在修辞上运用了与两种手法。

(2分)(2)本词的标题为超然台作,请具体分析全词是如何围绕这一标题来展开的。

(6分)参考答案10(1)拟人通感对仗(或对偶) (任写两种)(上片春未老;上片风细句中将触觉转换为视觉;下片休对句中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与且将句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严格对仗)。

(2)①着力描写了超然台上看到的景色:暮春时节,柳条轻拂,站在超然台上远望,春水荡漾,春花满城,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②抒发了登上超然台后产生的愁思:寒食节前后,应当是返乡扫墓之时,但作者却欲归而不能,表达了思亲而不可得的无奈和怅惘之情。

③表达了作者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感慨: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

于是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吧!(每点2分,观点及简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或概括为两点:一为登超然台所见之景,二为登超然台所抒之情,包括无奈怅惘和豁达超脱两方面。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解析:上阕写登上超然台所见到的城中的景色。

头两句点明季节特色,春虽已到,但尚未老。

三四两句直叙登台远眺所见。

最后一句以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作结。

这五句全是写景,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

下阕作者因景生情。

先是点明了作者登超然台的具体时间,那就是寒食清明时节。

清明节又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从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思乡之愁,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这样的日子。

但他无法回家乡,于是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叹息一番,无奈地说:不要对老朋友说什么思乡之愁,倒不如用新火煮新茶来聊以自慰吧!休对且将,这是无奈的,但也是最好的、最实际的一种解脱办法。

“望江南 王琪”阅读试题及答案

“望江南 王琪”阅读试题及答案

“望江南王琪”阅读试题及答案
望江南
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①,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②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注释】①迥:遥远。

②素娥:嫦娥
8.上阕中的“圆缺几时休”中的“圆”与“缺”分别指词中的“冰吐鉴”与“”。

(1分)
9. 对全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咏月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下阕借景抒怀,全词意境悠远。

B.整首词营造了温馨浪漫的秋季夜色的氛围。

C.“天上共悠悠”中“悠悠”一词表现了词人绵长的忧思
D.这首词借月的圆缺不休表达了对人世聚散、悲欢离合的感慨。

参考答案:
8. (1分)玉沉钩
9. (2分)B。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望江南阅读答案
篇二:望江南阅读答案
《望江南李煜》阅读答案(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热★★★★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

(3分)
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分)
答:
[1]
篇三:望江南阅读答案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眼望水中那开满白色苹花的小洲,怎不令人愁肠寸断。

【主旨】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亲人远归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