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第二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 专题撬分练12-2 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4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①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
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
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
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②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
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⑤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你那被雾染着的发梢和围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温暖的哈气。
⑥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
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不得不暂时忘掉脸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语文】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阅读学案2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语文限时训练一、(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4分)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
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
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
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
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
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
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
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
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
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
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
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
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
2018高考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第二讲 散文类文本阅读 专题撬分练12-2 含答案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基础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寒色龙应台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
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
这么难的题啊。
做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
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
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
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
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
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
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
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
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
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
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
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
近年来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散文的主要特征有: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一)读懂,才能做题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12-3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英语老师谢宗玉①早晨,阳光照进教室,照着一颗颗晃动的脑袋和一张张开合的嘴。
我们在晨读,我们在大声晨读.别人读的是英语,我对英语不感兴趣,我在读语文.英语老师从后面走进教室,我没觉察。
他冷不防从我手中把书抢了,反手就甩了我一个耳光。
同时骂道:你妈拉个巴子!一教室沸扬的声音就这样被他突如其来的耳光给掀哑了,大家愣愣地看着我俩,早晨照进来的阳光这时也有些茫然无措的样子。
②英语老师扭过头叫道:你们停下来干嘛!然后一教室芽一般的声音又怯怯冒出来,顷刻间又是一片灿烂。
英语老师拍了一下手,..没事般地走了。
③他没事一般,我可不行,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俯下身把语文课本拾起。
然后伏在课桌上,一动也不动,我能遏止自己的哭声,但止不住的泪水却从我的指缝里快速渗出来。
虽然我知道错了,一三五的早晨该读英语.但我的过错难道就该由这记毫无商量余地的耳光来惩罚吗?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快了.我从没有被人打过耳光,更没有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下受辱,我满脸火辣辣的,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羞耻!我感觉我那个叫自尊心的东西,在这个早晨,就像被一把无形的快刀,给拦腰斩断了。
④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不声不响低着头进出教室。
而在心中,仇恨的水草却疯了般昂扬生长.是的,我要报复,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让我当众丢丑的家伙!我要用最直接的方法报复,我要痛快淋漓地拿刀捅了他!……我低着头,一声不响,就这样在自己的幻想中把内心捣鼓得壮怀激烈。
那被拦腰斩断的自尊心在伤口处来。
我最终还是失去了寻刀杀人的耐心,似乎又长出了细嫩的芽儿..英语老师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逃过一劫。
我后来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超过他,再来羞侮他!⑤但很快就有一事,让我很快进入了两难境地.那天英语老师闯进教室,对教室里的三个同学说:下午帮我去挖薯吧.你,你,还有你,来,把书收起,我们这就走。
⑥三个同学其中一个就是我,英语老师仿佛早就忘了两个月以前发生的事.但现在他既然点到我了,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心中的仇恨。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押题专练(含解析)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鹤陆蠡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缨冠,羽毛洁白。
“大概是白鹤吧。
”他说。
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
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他们告诉我这是枪伤。
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
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
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
复拿水和饭粒放在它的面前。
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
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
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
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
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
书本上也不曾提起。
“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
”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把鱼放在它的前面,看它仍是趑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
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
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
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
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鹤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
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散文阅读专题专项增分练

专题二(2)散文阅读散文阅读(一)(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是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
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散文阅读》(12-2)ppt课件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 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 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 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 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 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 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 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命题角度一原ຫໍສະໝຸດ 概括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 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且做且思 例 1 QIEZUOQIESI [2015· 山东高考 ]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
其文化衰落的原因。(原文见学案一考向二[且做且思]例 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奋战抗争,欢快得意。 顶风破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冲过急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点。先要确定
答题区间,再整合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题目已经给出答题区 间是第③④段,如针对“顶风破浪”进行概括时,应该先筛 选“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 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 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等关键句,然后再进 行提炼、概括。
考向
考向一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 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概括;既可针对全文,也可针 对局部。内容涵盖层意概括、情感概括、原因概括等。 [命题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基础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
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
这么难的题啊。
做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
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
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
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
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
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
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
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
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
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
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
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
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
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
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
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
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
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
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
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
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
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
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
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
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
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
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
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
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引自李煜被俘入宋后所做《望江南》一词: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1.作者从哪几个人生阶段写出自己对“家”怎样的感悟与理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