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李煜望江南翻译及赏析(五代李煜望江南)

李煜望江南翻译及赏析(五代李煜望江南)

李煜望江南翻译及赏析(五代李煜望江南)创作背景: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词人通过此词表达了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李煜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望江南·闲梦远注释: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某ián)江面渌,满城飞絮(某ù)辊(gǔn)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

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

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南国:一般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里指南唐国土。

正芳春: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

芳春:美好的春天。

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也泛指乐器,这里指各种乐器共同演奏。

江面绿: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

绿,也作“渌”,水清彻的样子。

飞絮:飞扬的柳絮。

辊:有本作“滚”(gǔn),翻滚,滚动,转动。

轻尘:指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

忙杀:犹言忙死。

杀:同“煞”,形容极甚。

忙杀,《花草粹编》、《全唐诗》等本作“愁杀”。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bó)孤舟,笛在月明楼。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

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

李煜诗词赏析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望江南阅读答案

望江南阅读答案

篇一:望江南阅读答案
篇二:望江南阅读答案
《望江南李煜》阅读答案(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热★★★★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

(3分)
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分)
答:
[1]
篇三:望江南阅读答案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眼望水中那开满白色苹花的小洲,怎不令人愁肠寸断。

【主旨】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亲人远归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第一篇望江南李煜: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望江南·闲梦远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

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

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

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

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

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

“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

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

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

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

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

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

“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

词人并未直接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

“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

《望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望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望江南·幽州九日①汪元量②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捻琵琶。

【注】①幽州,元都城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汪元量∶原为南宋官延琴师,在 1276 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被元兵俘虏,遣送到幽州。

阅读题目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三句写重阳节词人心绪如麻,夜不能寐,沉思默想一直到月沉西山,长夜中响起的角声也似在诉说悲伤。

B.上片写景运用视听结合和拟人的手法,衬托了深夜的寂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也暗示出词人身在官舍的心境。

C.下片"绮席"两句写词人讽刺以前在南宋拥金枕玉的"美人",忘了亡国之痛,陪着征服者饮酒赏花,醉生梦死。

D.末句"和泪捻琵琶"动作描写真切,把感情外化为有形,呼应上片"悲""愁",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15.词人为什么会"肠断裂"?请简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14.C15.①故国不再、亡国被俘的屈辱。

面对被囚禁的境况,怀想旧日南宋宫廷的繁华,深感悲痛。

②佳节思亲、夜不能寐的孤独。

重阳节在旅馆思念家人,长夜无眠,搔首长叹。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望江南》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二」望江南金德淑阅读答案赏析,这是南宋女词人金德淑所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唯一存留下来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亡国之哀,堪称“亡宋之挽词”。

原文:望江南・春睡起金德淑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望江南・春睡起字词解释:①燕山:在大都(今北京)东北面。

②缟带:白绸带,丧服外系的带子。

阑珊:将尽。

③玉楼:楼房的美称。

《忆江南·多少恨》李煜.拼音版

《忆江南·多少恨》李煜.拼音版

忆y ì江ji ān ɡ南n án ·多du ō少sh ǎo 恨h èn【五w ǔ代d ài 】李l ǐ煜y ù多du ō少sh ǎo 恨h èn ,昨zu ó夜y è梦m èn ɡ魂h ún 中zh ōn ɡ。

还h ái 似s ì旧ji ù时sh í游y óu 上sh àn ɡ苑yu àn ,车ch ē如r ú流li ú水shu ǐ马m ǎ如r ú龙l ón ɡ。

花hu ā月yu è正zh èn ɡ春ch ūn 风f ēn ɡ。

【作者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注 释】望江南:《全唐诗》、《词谱》等均作《忆江南》。

梦魂:古人认为在睡梦中人的灵魂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还似:一作“还是”。

上苑:封建时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车如流水马如龙:意思是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驰过,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龙一样走动。

形容车马络绎不绝,十分繁华热闹。

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花月正春风,意思是形容春天鲜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风微拂的情景,描绘春光的明媚。

【白话译文】有多少遗恨呀,都在昨夜的梦魂中。

梦中好像我还是故国君主,常在上苑游乐,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驰过,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龙一样走动。

李煜诗词赏析全集(3)

李煜诗词赏析全集(3)

李煜诗词赏析全集(3)《忆江南·多少恨》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赏析《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

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全词语白意真,直叙深情,一气呵成,是一首情辞俱佳的小词。

《望江南·闲梦远》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赏析《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

词人选取春秋两季景色为代表去着力描绘,采取梦幻的形式,将虚景与实景融合为一,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捣练子令·深院静》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赏析《捣练子令·深院静》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通过描绘深院小庭夜深人静对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者的悠悠情怀。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赏析《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是一首描写男女欢爱的词,写的是一个繁花盛开、月光淡淡的夜晚,一个少女与情人幽会的情形。

《梅花》李煜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赏析此诗首联起句“殷勤移植”语,即指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瑶光殿之西”的“曲槛小栏边”。

《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

《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

《望江南》阅读答案《望江南》阅读答案9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江南》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江南》阅读答案1●望江南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1)赏析“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中蕴含作者的感情。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阙的后面三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译文:
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读出了什么?
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
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
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答: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赏析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来了。

二句似直且显,其中却萦纡沉郁,有回肠荡气之致。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三句均写梦境。

还似二字领起,直贯到底。

往日繁华生活内容纷繁,而记忆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游上苑。

在无数次上苑之游中,印象最深的热闹繁华景象则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此语用在这里,极为贴切。

它出色地渲染了上苑车马的喧阗和游人的兴会。

紧接着,又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在实际生活中,上苑游乐当然不一定都在花月正春风的季节,但春天游人最盛,当是事实。

这五个字,点明了游赏的时间以及观赏对象,渲染出热闹繁华的气氛;还具有某种象征意味象征着在他生活中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春风得意的时刻。

花月与春风之间,以一正字勾连,景之袱丽、情之浓烈,一齐呈现。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从表面看,似乎这首词所写的就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要着重表达的倒是另外一面处境的无限凄凉。

但作者却只在开头用多少恨三字虚点,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
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托。

正因为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景象在他的生活中已经不可再现,所以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

由于词人是在梦醒后回想繁华旧梦,所以梦境中花月正春风的淋漓兴会反而更触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悲慨。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全词仅五句二十七字,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作者以反写正,以乐写悲,以欢情写凄苦,昔与今的对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也蕴寓了极深的用意,引人回味。

全词一笔即成,语白意真,直叙深情,是一首情辞俱佳的小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