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地区集雨水蓄水池水质监测与净化处理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遥感指数的石漠化治理成效分析——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基于遥感指数的石漠化治理成效分析——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第33卷第2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No.2 2021年6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Jun.2021 doi:10.3969/j.issn.1672–6146.2021.02.017基于遥感指数的石漠化治理成效分析—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侯自航1,杨贺2,曹丹1,靖磊1,胡文敏1,王忠诚1,陈向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摘要:石漠化治理成效统计不足造成的成效巩固困难、治理技术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以湖南省石门县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2000~2017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获取该区的I NDV、I BS及I NDR指数及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植被、裸岩和裸土情况,并根据研究区林场石漠化的现状特征,对比分析了石门县不同年度的石漠化治理成效。

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间石门县植被覆盖度以2009年为节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2009年之前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2009年之后,其石漠化程度有所上升;(3)石门县石漠化区域由斑块式分布逐年转向集中连片式分布,且两处林场的分布变化更为明显。

结果显示,石门县斑块化分布的石漠化区域已得到有效治理,但集中连片式石漠化面积有所增大,后期仍需优化治理模式、加大治理力度。

结合石门县现有石漠化情况及经济信息,利用遥感手段分析石门县石漠化治理成效,可为当地环境调查及资源利用提供依据,对大区域石漠化治理改善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遥感指数;对比分析;Landsat影像;GIS;石门县中图分类号:K9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46(2021)02–0083–07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based on remotesensing technologyHou Zihang1,Yang He2,Cao Dan1,Jing Lei1,Hu Wenmin1,Wang Zhongcheng1,Chen Xiang2(1.College of Forestry,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2.Hunan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control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consolidating the control effect and the lack of pertinence of control technology.The control mode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in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This article selects Shimen County,Hunan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uses Landsat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2000to2017to obtain the I NDV,I BS and I NDR indexes of the area,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three types of parameters,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tudy area.The vegetation,bare rock and bare soil conditions in Shimen Count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different years of the effect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Shimen County from2000to2017taking2009as the node shows the trend of rising first, and then falling;(2)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efore2009,but the control process has slowed down afterwards;(3)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Shimen County has changed from patchy to concentrated and continuou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forest farms has changed more obviously;the patched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Shimen County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but the area of concentrated and contiguous rocky desertification has increased,and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Increase governance bining the exist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situation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 of Shimen County,using remote sensing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resource通信作者:王忠诚,**************。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岩溶石漠化治理的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按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岩溶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监测与评价,其他区划单元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840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LY/T2191 西南岩溶石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232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LY/T1757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GB/T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GB/T20465 水土保持术语SL277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59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GB/T 16453.1-16453.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577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3 监测指标以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为对象,按照工程实施及政策执行情况、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9个类别进行监测,包括43个监测指标,详见表1。

表1 石漠化治理监测指标4 监测形式采用定点跟踪监测和不定期专题调查等形式。

4.1 定点跟踪监测以省(直辖市)、市、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单元为对象,对石漠化治理工程进展、政策执行及产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定点跟踪监测,每年进行一次。

4.2 专题调查主要针对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专题调查,不定期进行,参照GB/T23233。

5 监测方法5.1 工程实施及政策执行情况5.1.1 工程进展通过对治理工程实施县进行定点监测及调查,核实(1)计划石漠化治理面积和(2)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

在监测范围内,根据不同石漠化程度,分别设置固定监测样地,执行LY/T2191。

对石漠化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以沾益县官

对石漠化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以沾益县官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h o w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a n d wa t e r c o ns e r v a t i o n me a s ur e me n t s a f f e c t i n g r o c k y d e s e r —
中图分 类号 : S 1 5 7 文献标识 号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9 4 2 ( 2 0 1 7 ) 0 8 — 0 0 8 9 — 0 5
As s e s s me n t o n Ec o l o g i c a l S e r v i c e Fu n c t i o n o f Di fe r e n t S o i l a n d Wa t e r Co n s e r v a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s f r o m Ro c k y De s e r t i ic f a t i o n Ar e a Ta k i n g Gu a n ma i d i S ma l l Wa t e r s h e d i n Zh a n y i Co u n t y a s a Ca s e
t i i f c a t i o n a r e a ,e x p l o r e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s o i l a n d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K a r s t a r e a ,t h e r o c k y d e — s e r t i i f e a t i o n i n Z h a n y i C o u n t y o f Y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h a d b e e n s e l e c t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s e r v i c e f u n c t i o n o f w a t e r c o n s e va r t i o n a n d s o i l i mp r o v e me n t a f t e r t a k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me a s u r e s i n 5 r u n o f p l o t s o f s o i l a n d wa t e r

对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对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摘要 : 本 文 主 要 分 析 了岩 溶 地 区 石 漠 化 综 合 治 理 及 其 生 态效 益 评 价 中 常见 的 一 些 漏 洞 和 存 在 问题 , 阐述 了在 当前 形 势 下 , 加 强 岩 溶 地 区石 漠 化 综合 治 理 的 重要 性 , 针 对 目前岩 溶 地 区石 漠 化 综 合 治理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研 究 。 笔 者 通 过 研 究 , 总结和 归纳 自身 多年 工 作 经验 , 提 出一 些 加 强岩 溶 地 区 石 漠化 综 合 治 理 的 对 策 。希 望 通 过 本 文 的分 析 能 帮 助 相 关 治 理 单 位 提 高岩 溶 地 区石 漠 化 综 合
岩 溶 地 区石 漠 化 综 合治 理 研 究 暗斯 特 发 育 的 石 漠 化 地 区 , 人 地 矛 盾 比较 突 出 , 应 该 进 行 统 一 规 ( 一) 综 合 治 理 研 究 方 法 划、 因地 制 宜 对 这 一 部 分 土 地 进 行 坡 改 梯 , 沿 等高 线布设 , “ 大 弯 岩 溶 地 区 石 漠 化 具 体 的研 究 方 法 主 要 有 六 点 : 1 、 文 献 和 实 地 就 势 , 小弯取直” , 达到“ 保水 、 保土、 保 肥” 的 目的 , 提高土 地单产 。 在 坡地 上每 隔一定 间距 , 沿 等 高 线 在 外 围 调 查 勘 探 相 结 合 。2 、 同有 关 部 门配 合 进 行 资 料 的 收 集 , 主 要 包 括 应 用 经 济 植 物 窝 技 术 , 自然环 境 、 社会经 济 、 土 地 利 用 等 方 面 的 数 据 资 料 。3 、 结 合 前 任 种 植 茶 叶 等 地 埂 植 物 灌 木 或 者 是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 在 里 面 种植 粮 经 过 多年 耕 作 后 形 成 植 物 埂 , 达到减小 径流坡 长 , 保 持 水 工 作 者 的 相 关 资 料 进 行 参 考 。4 、 在 以前的基础 上 , 结 合 当 地 的 环 油 作 物 , 境 建 立 配 套 的 工 程 措 施 。5 、 对 治 理 的 流 域 进 行 生 态 效 益 评 价 土 的 目的 。 ( 3 ) 轻度 石 漠 化 生 态 治 理 技 术 与 模 式 :流 域 内 以 草 地 畜 牧 业 研究。 发展模式兼具生态农 业发 展模 式 , 主要整 治技 术和模 式有 : 进 行 ( 二) 岩 溶 地 区石 漠 化 研 究 现 状 和形 的恶 化会 导致 土 地 石 漠 化 和 沙 漠 化 , 最 明 显 防 护 林 与 草 地 交 叉 种 植 兼 经 济 效 益 好 的 农 作 物 进 行 种 植 。将 经 的特征是景观变化 。 济果 、 木、 林、 牧草进 行立体 复式配 置栽培 , 同 时 开 发 新 的 高 产 种 岩 溶 石 漠 化 综 合 治 理是 一 项 时 间 长 且 复 杂 的 巨 大 工 程 , 而 且 植 技 术 和 套 种 模 式 , 实 现草 畜配套 , 开 发 和 推 广 豆 科 绿 肥 和 牧 草 在 综 合 治 理 方 面 不 仅 技 术 方法 不 完 善 , 而 且 技 术 推 广 相 对 于 不 用 的高 产 种 植 技 术 。 ( 4 ) 潜在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与模式 : : 1 、 土 壤 改 良与 生 物 培 情 况 的石 漠 化 地 区 来 说 也 存 在 着 不 兼 容 的 问 题 。 目前 还 没 有 形 肥技术和模式 : 实 施 以改 土 为 主 导 的 配 水 、 配肥 、 良种 良法 栽 培 系 成系统 的、 科 学 的 专 门针 对 性 的治 理 研 究 体 系 。 提 高粮 、 经作 物产 量 , 解 决 农 民 收 益 问题 ; 进 行 石漠化土地 的形 成 是 多种 因子 相互 作 用 的结 果 , 再 结 合 地 列 组 装 配 套 技 术 , 质、 气候 、 水 文 及 人 类 活 动 长 期 影 响 下 的 产 物 。石 漠 化 土 地 形 成 不 同土 类 性 状 及 肥 力 特 征 调 查 , 中 低 产 田土 主 要 进 行 改 良 、 培 肥 坡 改 梯 工 程 与 生 物 措 施 配 的驱 动 因子 可 以 分 为 三 大 类 : i 、 自然 环 境 类 因 子 , 。2 、 社 会 经 济 的科 技 措 施 及 种 植 配 套 技 术 示 范 推 广 ; 套设施 , 梯 化 土 的 培 肥 示 范 。2 、 立 体 农 业 与 高 效 旱 作 技 术 和 模 类 因子 。3 、 土地 利用 类 因 子 。 式: 通过混农林业复合经营模式 , 进行水 土保持及土地 整理 、 农 作 ( 三) 总 体 思 路 和 分 区 原 则 进行适 宜果 树 和药材 生态结 构 的建立 、 改 善 耕 作 石 漠 化 的形 成 主 要 来 自外 界 的 干 扰 和 内部 脆 弱 的 环 境 两 方 物 的 品种 改 良、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_冯汉华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_冯汉华

广东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探讨冯汉华1,熊育久2,3(1.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州510520;2.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摘要:根据2005年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危害及其成因,以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该区域石漠化治理的总体思路与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建设农村新能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建立石漠化监测预警体系。

关键词:生态保护;石漠化治理;岩溶地区;粤北中图分类号:F323.22:P58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6075(2011)01-0015-05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Area inGuangdong Province and its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FENG Huanhua 1,XIONG Yujiu2,3(1.Forestry Survey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China ;2.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water security in Southern China of Guangdong High Educatio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control measur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which the follow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prevent rocky desertification from worsening ,such as to recover vegetation ,control soil erosion ,develop new energy for counties ,adjust agriculture structure ,establish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 rocky desertification.Key word: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ontrol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karst areas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石漠化概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1]。

石漠化地区过滤收集路面雨水的公路利用系统

石漠化地区过滤收集路面雨水的公路利用系统

1国内外雨水收集研 究进展 . 11 .国外雨水收集利用情况
雨水利用 已成 为国际上普遍 重视 的课题 。国外城市雨水 利 用较 早 ,且 已形 成一定 规模 。近 2 年 来 ,美 、法 、德 、 O 日、澳 等经济发达 ,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 的国家,均将城市
纵 向排水管 ,纵 向排 水管周围用反滤织物填 充 ,反滤织物上
2过滤收集路面雨水系统设计 .
21 .设计 思 路
国的发展 ,从根 本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 的蔓延。大规模 收集
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 为关注的新技术。 表 面上看来我国石漠 化地 区的水资源比较丰 富 ,但是 由 于 石漠 化地 区的特殊地形结构 ,夏 、秋季节 大量 白花花 的雨 水流 走 ,特别是公路上 的雨水 。如果能够在 公路 收集 雨水技 术上有新的突破 ,把这些流 失的雨水 收集起来 ,将对缓解供
雨节水灌溉 工程 ”。但我 国的雨水资源化及其应 用方面的研
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缺 乏较 为系统 的综合利 用理 论与实例研 究 ,只局 限于屋面雨水收集 或者城市道 路雨 水收集 ,没有考 虑到公路雨水 收集 也是一个很好 的雨水收集场所。在许 多城
市 ,一方面城市生产 、生活及 生态环境 建设缺 水现象 日益突 出,另外一 方面 因缺水导 致城 市 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恶化 ,而
我国 自上世纪9 年代起 ,北京 、上海 、南京等城市开始 0 结 合 自身情况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 的研究和应用 ,呈现出
了许 多收集雨水 的成功范例 ,如 1 9 年在甘肃 省东部 干旱地 95
区实施 了 “ 2 雨水集流工程 ” ,在 内蒙古则实行 了 “ 1 集 11 12
的项部 形成 集水 沟的结构 ,在集水沟上每隔一定距离设 有可

云南东部块泽河流域石漠化特征及治理

云南东部块泽河流域石漠化特征及治理

2018年第&7卷第2期2&7~242页云南地质C N5&- 1041/P I S S N1004-1885云南东部块泽河流域石漠化特征及治理黄琴辉\侯丽2,张华2(1.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17; 2.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昆明,650216)摘要:云南东部的块泽河流域是滇东岩溶较为发育的地区,其石漠化分布面积820 km2,占整个流域 面积的20. 71%,该区石漠化有整体上集中、局部分散不均匀的分布特征。

石漠化已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危害。

通过调查,流域内分布的石漠化与地质、地貌、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与工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针对本区的石漠化,应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修复,对土地等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

关键词:石漠化;形成原因;治理措施;云南块泽河流域中图分类号:P9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 (2018) 2-237-6块泽河流域位于云南省东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55.5'~104。

49.5',北纬24。

54~25。

48.6\行政区划 属曲靖市的富源县和罗平县,流域总面积3963. 42km2。

块泽河属南盘江二级支流,全长163.7km*1]。

流 域大部分为岩溶石山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一些地区植被退化乃 至消亡*2],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等环境地质问题发生,最终形成了连片分布的裸 露石漠,并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文根据 “断陷盆地地表、地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调控”及“云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勘查与开发示范”成 果,对块泽河流域石漠化分布特征、危害及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目前国家开始 推进第二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系统回顾本世纪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漠化治理工作,总结经验和梳理问 题,对指导今后的治理工作意义重大[3][4]。

安化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与做法

安化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与做法
渠 I I . 7 k m、 拦 沙坝 2 6座 、 蓄水 池 2 2 9口 , 坡 改 梯 水利 水保 工 程, 就是 解 决 “ 漏水 、 缺水” 问题 的主 要 手 7 4 . 9 h m , 整修 山塘 1 0 0口。项 目总投 资 3 2 8 8 . 8 3万 段之一 。当前 , 项 目区 已经建 成 引水 沟渠 1 6 7 7 0 m, 元, 其 中 申请 中央 投资 3 0 0 0万 元 , 地方 配 套 2 8 8 . 8 3 拦砂 坝 1 6座 , 蓄水 池 1 7 4口 , 维修 山塘 1 0 8口 , 完成 万元。 在试 点 中 , 安化 县注 重实效 , 以点带 面 , 以点推 坡改 梯 4 2 h m 。 这 些水 利水 保工 程 的建成 , 有效 地 发 广, 以点 交流 , 确保 办点 任务 的落 实 。 挥 了“ 留水 、 保水 ” 的作用 , 改 善 了项 目区生产 生 活用
【 关键词 】 安化县
水土保持
石漠化治理
成效
做 法
安化县 自 2 0 0 7年 被 确定 为全 省 岩溶 地 区石 漠
土层瘠 薄 , 土壤 的粒 度过 细 , 对 水 资源 的截 留能 力 极
化综 合 治理试 点 县 以来 , 在县 委 、 县 政府 的高 度重 视 低 , 植 物 以岩缝及 溶 蚀坑 中 的土壤 为依 托 , 构成 了藤
土地 5 7 5 9 9 h m , 非 石 漠化 土地 面 积 3 8 2 6 4 h m 。全 化 土地 面积 4 8 7 0 h m ,占总面 积 的 2 9 . 7 %。主要 建
县石漠化土地 按程度分 , 轻度 1 5 1 6 3 h m , 中度 1 6 5 8 7 设 内容 为封 山育 林 3 3 6 4 h m ,人 工 造林 1 3 2 8 h m , h m , 重度 9 2 7 7 h m , 极 重度 1 1 9 7 h m 。 由于石 漠化 人 工 种 草 7 0 h m , 草地 改 良 3 3 h m ; 新建棚 圈 3 9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漠化地区集雨水蓄水池水质监测与净化处理研究陆夏铭(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摘要:基于我院环保专业学生在东兰县三弄乡全洞村连续四年对雨水蓄水池中的酸碱度、浊度、大肠菌数、菌落总数和总硬度五个指标进行监测得到的数据,采用简单易行,处理效果佳,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的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对村民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饮用水水质质量要求。

关键词:集雨水蓄水池;水质监测;净化处理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3-0108-01DOI:10.16647/15-1369/X.2019.03.063Study o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of rainwater storage reservoir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Lu Xiaming(Guangxi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social practice service team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hole village of Sandong Township, Donglan County, the pH, turbidity, coliform count,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rainwater reservoir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The data obtained by monitoring the five indicators of total hardness are simple and easy to use,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water purification treatment system with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cleans the drinking water of the villagers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Key words: Collecting rainwater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urification treatment1 项目研究的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河池等地大石山区里的村民们喝水只能靠“天”的恩赐——雨水,一年的降水就是一家人的希望,村民利用屋顶或者山坡将雨水收集到政府援建的水柜里。

没有任何净化处理的水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污染物的流入滋生各种细菌、病菌,这样的饮用水给村民的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如感染肠道疾病,传染乙肝病毒等。

仅广西百色、河池两个地区至少有5万个水柜的水质质量未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质量的要求,20余万人仍未解决“生命源头水”的问题[1]。

通过现场取样监测水质质量状况,对雨水水质安全性评估以及采取合理的净化措施,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

2 集雨水蓄水池水质监测2.1 水质监测项目及测定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GBT 5750.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质分析质量控制(GBT 5750.3-2006)》等标准,结合蓄水池水质特点,确定酸碱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浊度、总硬度为监测项目。

具体的测定方法如下表1。

表1 蓄水池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序号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检出下限标准1pH值玻璃电极法0.01(pH值)GB 6920–86 2浊度分光光度法3GB13200-91 3菌落总数平皿计数法--GB 5750.12–2006 4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GB 5750.12–2006 5总硬度EDTA法 1.0mg/L GB7477-87 2.2 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50.12–2006),五个水池除了酸碱度基本全部达标外,其余的四个指标浊度、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总硬度连续4年均有超标现象。

主要原因为蓄水池大多是无盖的,且位于地下或半地下,树叶、烟尘等物品会落入水中;牲畜直接饮用;地表水冲刷地面后将垃圾及动物、人等排泄物带进蓄水池导致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建筑用水直接取水,导致水泥、石膏等落入蓄水池导致水中悬浮物、酸碱度和总硬度增加。

加盖的集雨水蓄水池水质较无盖的优一些。

3 集雨水蓄水池饮用水净化处理工艺3.1 工艺流程采用简单易行,效果持久有效,方便维护和管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流程,将水质净化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水质净化处理工艺流程如下:3.2 过滤沉淀池过滤沉淀池由一个100L的铝合金桶或塑料桶加工而成,内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分别为过滤层,上层底部由纤维滤料组成,中间层是絮凝沉淀层,最下层是二次过滤层。

滤料的材料为安顺纤维球滤料,纤维丝性能质地轻,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损,耐腐蚀,不吸水。

明矾的作用是絮凝作用,是一种化学药品,易得且价格低廉。

3.3 消毒池消毒池由一个100L容量的塑料桶改装而成,利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来消毒,主要是杀死水质过滤处理后水中的仍存在的病原性微生物,使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达到饮用水标准。

4 水质监测及净化处理费用预算(1)净水处理费用由净水处理装置设备费、纤维球滤料费、药品(明矾、二氧化氯)费、水管及阀门费、人工安装费等组成,合计人民币约为800元。

(2)经费来源。

向社会公布需净化水质的水柜,让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爱心人士“认养”,帮助大石山区的村民建立净水设备,提高饮用水质量;争取政府的“扶贫”资金进行援建;村民自筹经费等。

5 结语在新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大量可靠的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研究,制定出的蓄水池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微(下转第110页)2 自动站供电系统实际应用数据采集终端接收来自STS、UPS、高气压电离室电源参数数据,每1分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服务器。

市电正常是STS输出保持在UPS供电,因为其输出电压波形稳定,当市电中断时,UPS后背电池开始供电,保障正常供电,同时STS会将切换参数推送至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将结果传输至运维系统,运维系统发出告警信息,当市电恢复后,STS会将输入参数告知服务器,并通知运维系统,故障解除。

当UPS故障时,STS会自动将输出切换为市电路,并将切换参数推送至数据终端,数据终端将结果传输至运维系统,运维系统发出告警信息,UPS故障恢复后,STS会将输入参数告知服务器,并通知运维系统,故障解除。

当STS出现故障后,高气压电离室内置电池会为高气压电离室持续供电,保证高气压电离室工作正常,数采终端会工作异常(停止工作),远端服务器可通过判断数据连续性,得出STS故障结论,并通知运维系统发出告警信息,STS恢复正常后,会将输入参数告知服务器,并通知运维系统,故障解除。

通过三重保障(高气压电离室内部供电系统、STS转换系统、UPS)可保障高气压电离室数据采集系统持续供电,并通过3路运行参数,让故障判断更为具体化,例如STS工作正常,而高气压电离室供电异常,可准确判断STS与高气压电离室间,供电线路存在异常。

3 自动站供电系统运维3.1 定期对自动组供电系统各单元运行参数进行检查根据供电系统各单元的故障频次确定巡检周期,定期安排运维人员对各单元运行参数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异物阻塞设备风冷通道、有无导线裸露或接触不良,对供电系统安置环境严格管控,使其温度、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对巡检查过程作详细记录,特别是出现故障时对故障状态详细描述,为后续运维总结分析奠定基础。

3.2 做好防雷工作统计数据资料表明,80%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为与系统相连的供电单元上感应的雷电冲击过电压造成的,因此,做好供电系统的防护是整体防雷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供电系统对雷击浪涌极为敏感,为了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符合相关标准的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同时为供电系统各个重要链路数据接口配备性能卓越的信号避雷器,以保障供电系统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

3.3 UPS主机维护(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主机必须在空载状态下启动,避免带负载启动,主机启动后对负载逐一加载,循序先重负载后轻负载原则,否则容易形成冲击电流过大,导致瞬态过载,造成UPS主机部分开关器件不可逆损坏;(2)对主机荷载功率及实际负载功率进行精准匹配,一般实际负载功率控制在荷载功率的60%~80%以内;(3)负载类型上,UPS主机避免存在感性负载,防止其在开关瞬间产生反电动势电压,造成主机元器件击穿,减少设备使用寿命。

3.4 UPS后背电池组及设备内置电池日常维护日常巡查详细记录电池运行参数,如温度、电压等,查看其外观是否存在漏液、短路隐患等现象;定期对电池进行放电时间检查,确保其满足后背需求,并对电池内阻进行测量,绘制内阻变化曲线图,分析内阻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新旧电池不能混用,这是因为新旧电池内阻存在差异,容易发生充电不均,导致电池寿命大为缩短;电池组要避免过充或过放故障发生,过充或过放均会使电池寿命大打折扣。

3.5 备件齐全充足根据日常巡检和故障统计,配备充足备件;做好备品备件使用和故障分析并做好下年备品备件预算;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1]。

4 结语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是国家掌握全国辐射环境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供电系统是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正常运行的能源保障。

选择合理、可靠的供电架构是保证监测自动站供电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同时日常对供电系统的巡检、运维也极为重要。

总之,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只有供电系统的合理配置与巡检制度的严格执行,才能保障自动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1]钮云龙,杨维耿,王侃,章昕欲,昌维希,赵俊.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及工作规划[J].辐射防护通讯,2016,36(06):21-25+29.[2]王林兵,何湘宁.UPS的分类、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动态预测[J].电工技术杂志,2003(10):21-24.[3]李道本.数据中心UPS交流电源接入方案的探讨[J].电气应用,2018,37(17):58-64.[4]王泽德泓.浅谈不间断电源UPS原理及其维护检修[J].数字传媒研究,2015,32(06):88-91.收稿日期:2018-12-05作者简介:曹鹏涛(1982-),男,汉族,硕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核与辐射监测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