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农学植物生理与生化真题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光合作用)【圣才出品】

第5章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
[2014研]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答案】A【解析】CO2补偿点是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时的外界CO2浓度,即此时净光合速率为零。
2.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
[2014研] A.4molB.6molC.8molD.12mol【答案】A【解析】如图5-1所示,每光解1mol的H2O,需要2mol的光量子。
图5-13.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
[2014研]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答案】B【解析】光呼吸过程中,在线粒体中,两分子的甘氨酸会在甘氨酸脱羧酶复合体的作用下脱去一分子二氧化碳和氨,生成一分子丝氨酸。
4.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原初电子受体是()。
[2013研]A.P680B.QAC.AoD.Pheo【答案】D【解析】高等植物系统Ⅱ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Pheo),系统Ⅰ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原初电子供体是PC。
5.参与植物光呼吸过程的三种细胞器是()。
[2013研]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B.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C.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D.内质网、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答案】B【解析】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不仅进行CO2的同化,还存在依赖光的消耗O2释放CO2的反应,被称为光呼吸,也称为光呼吸碳氧化循环。
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中完成。
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吸收O2,在线粒体中释放CO2。
6.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
[2012、2008研]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C.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光呼吸是伴随光合作用发生的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由叶绿体、过氧化物体和线粒体三个细胞器协同完成。
(414)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课历年真题及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农学门类联考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2008 -- 2012目录目录 ..................................................................................................................................................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天地农大BBS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试题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 ~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10-2011-2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2]
![2010-2011-2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2]](https://img.taocdn.com/s3/m/8611bad749649b6648d7479e.png)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B卷姓名:学年学期:2010-2011-2 学号:考试时间:2011-07-01 班级: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蒸腾拉力2.光补偿点3.光合作用中心色素4.植物激素5.植物生长大周期6.光周期诱导7.春化作用8.呼吸跃变9.衰老10.逆境蛋白二、填空题(在下列对应的“空格处”填上最合理的答案,每空1分,共20分)1.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相对体积为初始质壁分离体积的(1)1.5 倍,此时细胞的水势为(2)0 MPa。
2.能够证明离子的主动吸收过程中有载体参与的实验证据有饱和效益和(3)竞争效益。
3.植物组织在衰老过程中,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所占比例会(4)上升/增加。
4.光呼吸的整个生化循环过程是在(5)叶绿体、(6)过氧化体和(7)线粒体三种细胞器的参与下完成的。
5.小麦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8)甘油酸-3-磷酸/ PGA ,参与催化的酶是(9)RuBP羧化酶/ Rubisco 。
6.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激素是(10)生长素,促进植物休眠的激素是(11)脱落酸,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12)乙烯。
7.英文缩写“BSC”、“LAI”对应的中文名称分别为(13)维管束鞘细胞、(14)叶面积系(指)数。
8.土壤氮素供应充足时,会使根冠比(15)下降;土壤干旱时,会使根冠比(16)上升。
9.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17)茎尖生长点,感受光周期的部分时(18)叶片。
10.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的品种,其抵抗低温的能力就越(19)强。
11.在干旱条件下,与不耐旱品种相比,耐旱小麦品种体内累积的游离脯氨酸的量更(20)高/ 多。
三、单项选择题(根据题意选择1个最合理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物质中与保卫细胞水势变化有关的是()。
A. 草酰乙酸B. 苹果酸C. 脂肪酸D. 甘油酸2.光合作用中的碳素同化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2010农学联考植物生理生化真题

2010年考研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真题2010植物生理和生化简答实验论述题植物生理:简答题:1,如何确定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即必需元素的标准,目前已确定的植物必需元素有哪些2,光和同化物分配规则3,树木在进入冬天之前适应寒冷的生理变化实验题:生长素,植物分裂素,脱落酸的生物鉴定方法论述:肉质果实的成熟生理变化;植物光合碳同化途径的特点;答案: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答题要点】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条标准:(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所能代替;在其缺乏时,植物会出现专一的、特殊的缺互症、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才能恢复正常;(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例如酶的组成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
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确定了以下16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G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
17.【答题要点】(1)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源到库由某一源制造的同化物主要流向与其组成源-库单位中的库。
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
(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各有其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通常是一些代谢旺盛、生长速率快的器官或组织,它们既是矿质元素的输入中心,(3)就近供应一个库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减弱。
一般说来,上位叶光合产物较多地供应籽实、生长点;下位叶光合产物则较多地供应给根。
(4)同侧运输同一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相同方位的幼叶、花序和根。
18.【答题要点】(1)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201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0考研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真题及答案五、单项选择题:22~3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1961 年,F.Jacob 呾 J.Monod 提出了()。
A.中心法则B.中间产物学说C.操纵子学说D.诱导契合学说【答案】C【解析】A 项,中心法则学说由 Francis.Crick 于 1958 年提出。
B 项,中间产物学说由 Brown 呾 Henri 提出。
C 项,操纵子学说是 F.Jacob 呾 J.Monod 在 1961 年提出。
D 项,诱导契合学说是 1958 年由D.E.Koshland 提出的。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有D-型呾 L-型两种,其中D-型氨基酸通常存在于()。
A.胰岛素中B.抗菌肽中 C.细胞色素 c 中D.血红蛋白中【答案】B【解析】氨基酸中不羧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个氨基,这个碳原子上连的集团或原子都丌一样,称手性碳原子,当一束偏振光通过它们时,光的偏振方向将被旋转,根据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呾右旋即D-型呾L-型。
而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
ABCD 四项中,只有 B 项丌属于天然蛋白质。
谷氨酸有 3 个可解离基团,其 pK1=2.19,pK2=9.67,pKR=4.25,它的等电点是()。
A.3.22B.5.93 C.6.43 D.6.96【答案】A【解析】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
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
因此,等电点的计算公式为 pI=(pK1+pKR)/2=(2.19+4.25)/2=3.22。
一殌双链 DNA 包含 1000 个碱基对,其组成中 G+C=58%,那么该双链 DNA 中 T 的含量是()。
8% B.42% C.29% D.21%【答案】D【解析】DNA 双链中碱基配对遵循互补原则,A 不 T 配对,C 不 G 配对,所以 A=T, C=G;又 A+T+G+C=100%,计算得出 T 的含量是 21%。
201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0.1mol·L-1的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阈值()。
A.等于0.1MPaB.大于0.1MPaC.等于0MPaD.小于0MPa【答案】D【解析】将一植物细胞放入某种溶液中,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水势等于溶液的水势。
溶液的Ψw=Ψs=-RTC,0.1mol·L-1的蔗糖溶液的Ψw一定小于0MPa。
2.在温带地区,只有到秋季才能开花的植物一般是()。
A.中日性植物B.长日性植物C.日中性植物D.短日性植物【答案】D【解析】在温带地区,秋季是短日照,因此只有到秋季才能开花的植物一般是短日性植物。
3.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既能传递电子又能转移质子的传递体是()。
A.PCB.PheoC.FdD.PQ【答案】D【解析】在类囊体膜上光合电子传递链是由PSⅠ、PSⅡ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等单位组成的,其中在PSⅡ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之间有质体醌(PQ)、在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和PSⅠ之间有质蓝素(PC)进行电子传递。
PQ是既能传递电子又能转移质子的传递体:一方面负责把两个电子分两次传递给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另一方面还负责把两质子输入类囊体腔中。
4.植物由暗中转到光下后,叶绿体基质中()。
A.pH升高,Mg2+浓度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增强B.pH降低,Mg2+浓度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C.pH降低,Mg2+浓度升高,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D.pH升高,Mg2+浓度升高,RuBP羧化酶活性增强【答案】D【解析】叶绿体基质中的pH和Mg2+浓度是调节Rubisco(RuBP羧化酶)活性的重要因子。
基质中的pH和Mg2+浓度随光、暗而变化,光驱动H+从基质转运到类囊体腔,与H+进入相偶联的是Mg2+从类囊体腔转运到基质中。
2010年专升本考试农学、园艺专业《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答案

陇东学院2010年专升本考试农学、园艺专业课程专业课试题答案第一部分:植物生理学(100分)一、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20分)。
1、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一般冬性禾谷类作物和某些二年生的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
2、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
3、糖酵解:在细胞质内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简称EMP。
4、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
5、冻害与冷害: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冷害是指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植物细胞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有自由态和束缚态。
2、证明根压存在的证据有吐水和伤流。
3、缺氮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老叶上,植物缺钙的生理病症首先表现在嫩叶上,4、植物成花诱导中,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叶的生长点。
5、植物生成ATP方式有两种作用,一是光合磷酸化,二是氧化磷酸化。
6、干旱通常可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三类。
7、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8、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__水分_ 、_温度__ 和 _氧气_。
9、某种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g,其蒸腾系数为500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分)1、植物叶片的颜色常作为(C )肥是否充足的指标。
A.PB.SC.ND.K2、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这种现象是(B )运动。
A. 向性B. 感性C. 紧张性D. 偏上性3、植物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长根,这种现象称为(D )现象。
A.再生B.脱分化C.再分化D.极性4、下列中( B ) 方法可克服植物暂时萎蔫。
A.灌水B.遮荫C.施肥D.增加光照5、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的激素是。
2010年期中考试答案

2010年《植物生理学》期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水势:1摩尔水的化学势或11摩尔水的自由能。
2. CO2补偿点:光和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当光和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CO2补偿点。
3. 双光增益效应:长波红光之外再加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和效率的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
4. 比集运量: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积上所运转的干物质的数量。
5.5、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的比值叫做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简称为RQ。
二. 简答题(共30分)1. 为什么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的固定CO2?(14分)要点:在植物解剖结构上,(1)C4植物叶片具有花环状结构,便于CO2的收集,可使植物保持较高的CO2浓度;(2)且光合作用的产物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运输系统发达,无反馈抑制现象。
在植物生理学上来看,(1)C4植物具有C3和C4两条生化途径,而C3只有C3一种,(2)所需酶不同:C3只有PEP羧化酶,而C4植物既有PEP羧化酶,又有RUBP 羧化酶,且PEP羧化酶比RUBP羧化酶对CO2的亲合力要高;(3)C4比C3光呼吸弱,由于RUBP羧化酶即可加氧,又可加羧,取决于[CO2/O2],而PEP羧化酶只能加羧。
(4)C4植物对CO2的吸收类似于CO2泵,提高了植物体内的CO2浓度,同时其CO2补偿点低,而光照强度饱合点又高,抗性强。
2.简述PPP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8分)要点:1)提供NADPH22)提供原料。
3)提供植物的抗病力。
4)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3.简述韧皮部有机物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8分)答案要点:在输导系统两端存在的由同化物的浓度差异而产生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推动筛管中的液流流动。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风干种子是靠什么吸水?( B )A.ψS B.ψm C.ψp D.CO2和H2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哈尔滨咨询QQ3147634
16.【答题要点】
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条标准:
(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所能代替;在其缺乏时,植物会出现专一的、特殊的缺互症、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才能恢复正常;
(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例如酶的组成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
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确定了以下16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G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
17.【答题要点】
(1)同化物分配的总规律是由源到库由某一源制造的同化物主要流向与其组成源-库单位中的库。
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
(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各有其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通常是一些代谢旺盛、生长速率快的器官或组织,它们既是矿质元素的输入中心,(3)就近供应一个库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随着源库间距离的加大,相互间供求程度就逐渐减弱。
一般说来,上位叶光合产物较多地供应籽实、生长点;下位叶光合产物则较多地供应给根。
(4)同侧运输同一方位的叶制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相同方位的幼叶、花序和根。
18.【答题要点】
(1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ABA含量增多,生长停止。
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分裂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
植物进入深度休眠后,其抗寒性能力显著增强。
(4)保护物质积累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膜起保护作用。
可增加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水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可进一步转化为其它保护物质(如磷脂、氨基酸等)和能源。
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多。
脯氨酸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防冻剂或膜的稳定剂,对植物适应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验题:10分。
哈尔滨咨询QQ3147634
19.【答题要点】
生长素的生物鉴定:生长素能促进禾本科植物胚芽鞘的伸长。
可用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
将小麦胚芽鞘对生长素敏感的部分切成一定长度的小段,将其浸在激素中,芽鞘切段的伸长即可证明是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鉴定:细胞分裂素有促进萝卜子叶增大(鲜重增加)的效应。
催芽使种子萌发,使用激素培养子叶,生长即为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的生物鉴定:ABA能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精选小麦种子浸种催芽,切取胚芽鞘中间段,使用激素培养,抑制生长处理即可证明为ABA。
四、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0.【答题要点】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色、香、味均发生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果实变甜
未成熟的果实中贮存有许多淀粉,所以不甜,到成熟后期,淀粉被水解,形成了可溶性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另有一部分有机酸也变为可溶性糖。
可溶性糖的增加,是果实变甜的原因。
2.酸味、涩味消失
未成熟果实有酸味是由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涩味是由于细胞液里含有丹宁造成的。
随着果实的成熟,有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变为糖,另一部分与钾、钙离子结合,形成有机酸的钾盐和钙盐,所以酸味下降,甜味增加。
而丹宁则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无涩味的物质,或凝结成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因此,涩味消失。
3.香味产生
随着果实的成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具有香味的物质,这些香味物质包括两类,一类是酯类物质,包括脂肪族的酯和芳香族的酯,另一为是醛类物质。
如香蕉中的特殊香味是乙酸戌酯散发的;桔子中的香味是柠檬醛散发的。
4.果实变软
果实变软主要是由于果肉细胞壁中层的果胶质变为可溶性的果胶,果肉细胞相互分离所致。
此外,果肉细胞中的淀粉粒消失也是果实变软的一个原因。
5.色泽变艳
随着果实的成熟,果皮中的叶绿素逐步被破坏。
而稳定的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
如果有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就呈现出红色或红黄色。
21.【答题要点】哈尔滨咨询QQ314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