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寻址范围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中考试试卷⼀、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计算机系统是由⼀个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2. 随⼤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硬化的趋势,现在已经可以将许多复杂、常⽤的程序制作成固件,从功能上说是软件,从形态上说是硬件。

3.在计算机系统中,数的真值变成机器代码时有原码表⽰法、表⽰法、补码表⽰法和移码表⽰法。

其中浮点数的阶码主要⽤采⽤移码表⽰,以利于⽐较两个指数的⼤⼩和对阶操作。

4.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通常采⽤由⾼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构成的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CPU能直接访问⾼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但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

5.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进制数据的位数,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6.形成指令地址的⽅式,称为A.___指令寻址___⽅式,有B. __顺序____寻址和C. ___跳跃___寻址。

7.⼀个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应当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程序控制四⼤类指令。

8. 对存储器的要求是A. ___容量⼤___,B. _速度快_____,C. _成本低____。

为了解决这三⽅⾯的⽭盾,计算机采⽤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9.⼀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这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中通常由操作码字段和地址码字段字段组成。

其中__操作码____字段表征指令的特性与功能。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1.某计算机字长16位,它的存贮容量是64KB,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 B )。

A. 64KB. 32KC. 64KBD. 32 KB2.. 双端⼝存储器在__B____情况下会发⽣读/写冲突。

A. 左端⼝与右端⼝的地址码不同B. 左端⼝与右端⼝的地址码相同C. 左端⼝与右端⼝的数据码不同D. 左端⼝与右端⼝的数据码相同3. 寄存器间接寻址⽅式中,操作数处在__B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6一、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1.某机字长8位,采用补码形式(其中1位为符号位),则机器数所能表示的范围是______。

A.-127 ~127;B.-128 ~+128;C.-128 ~+127;D.-128 ~+128。

2.在______的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可以和主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因此可以不使用I/O 指令。

A.单总线;B.双总线;C.三总线;D.以上三种总线。

3.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6KB;B.16K;C.32K;D.32KB。

4.中断向量可提供______。

A.被选中设备的地址;B.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主程序的断点地址。

5.Cache的地址映象中比较多的采用“按内容寻址”的相联存储器来实现。

A.直接映象;B.全相联映象;C.组相联映象;D.以上都有。

6.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______。

A.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B.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C.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D.采用时钟信号,不采用握手信号。

7.在磁盘存储器中,查找时间是______。

A.使磁头移动到要找的柱面上所需的时间;B.在磁道上找到要找的扇区所需的时间;C.在扇区中找到要找的数据所需的时间。

D.以上都不对。

8.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中,相容的信号是______的信号。

A.可以相互替代;B.可以相继出现;C.可以同时出现;D.不可以同时出现。

9.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______。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CPU周期;D.执行周期。

10.CPU不包括______。

A.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IR;C.地址译码器;D.通用寄存器。

11.寻址便于处理数组问题。

A.间接寻址;B.变址寻址;C.相对寻址;D.立即寻址。

12.设寄存器内容为10000000,若它等于0,则为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选择题:1.双字节⼀般指(C )⼆进制数。

A.1位B.32位C.16位D.8位2.在主机中,能对指令进⾏译码的器件是(D )。

A.存储器B.ALU C.运算器D.控制器3.若⼀个数的编码是10000000,它的真值是-127,则该编码是(D )。

A.原码B.移码C.补码D.反码4.在I/O控制⽅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C )。

A.PPU⽅式B.DMA⽅式C.中断⽅式D.通道⽅式5.在浮点数的表⽰范围中,(B )在机器数中不出现,是隐含的。

A.阶码B.基数C.尾数D.符号6.指令系统采⽤不同的寻址⽅式的主要⽬的是( D )。

A.提⾼访问速度B.简化指令译码电路C.增加内存容量D.扩⼤寻址范围7.若标志寄存器Z=1 ,表明(C )A.运算结果为负B.运算结果为1 C.运算结果为0 D.运算结果为正8.寄存器间接寻址⽅式中,操作数在(B )中。

A.寄存器B.存储器C.堆栈D.CPU9.DMA接⼝(B )。

A.可以⽤于主存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 B.内有中断机制C.内有中断机制,可以处理异常情况 D.内⽆中断机制10.计算机主频的周期是指(A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作周期D.存取周期11.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部件是(D )。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12.使CPU与I/O设备完全并⾏⼯作⽅式是(C )⽅式。

A.程序直接传送B.中断C.通道D.程序查询13.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64KB,若按照字节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B )A.8K B.16K C.32K D. 4K 14.⽬前我们所说的个⼈台式商⽤机属于( D )。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型机 D.微型机15.冯·诺依曼机⼯作⽅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指令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16.CPU的组成中不包含( A )。

2021年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1年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机器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8MB.16MBC.16MD.8MB2、关于Cache的3种基本映射方式,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Cache的地址映射有全相联、直接和多路组相联3种基本映射方式B.全相联映射方式,即主存单元与Cache单元随意对应,线路过于复杂,成本太高C.多路组相联映射是全相联映射和直接映射的一种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D.直接映射是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的一种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3、假设机器字长为16位,用定点补码小数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范围是()。

A.0~(1-2-15)B.-(1-2-15)~(1-2-15)C.-1~1D.-1~(1-2-15)4、常用的(n,k)海明码中,冗余位的位数为()。

A.n+kB.n-kC.nD.k5、在定点机中执行算术运算时会产生溢出,其根本原因是()。

A.主存容量不够B.运算结果无法表示C.操作数地址过大D.栈溢出6、某机器I/O设备采用异步串行传送方式传送字符信息,字符信息格式为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和1位停止位。

若要求每秒传送640个字符,那么该设备的有效数据传输率应为()。

A.640b/sB.640B/sC.6400B/sD.6400b/s7、下列关于总线说法中,正确的是()I.使用总线结构减少了信息传输量II.使用总线的优点是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可以同时传送III.使用总结结构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IV.使用总线结构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条数A.I,II,IIIB.II,III,IVC.III,IVD.只有I8、在计算机系统中,表明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A.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D.累加寄存器9、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s,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l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

2021年内蒙古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内蒙古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内蒙古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机器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8MB.16MBC.16MD.8MB2、连续两次启动同一存储器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

A.存储周期B.存取时间C.存储时间D.访问周期3、在C语言程序中,下列表达式中值为True的有()。

I.123456789=(int)(float)l23456789Ⅱ.123456==(int)(float)1234561Ⅲ.123456789-(int(double)123456789A.仅I、ⅡB. 仅I、ⅢC.仅Ⅱ、ⅢD. I、Ⅱ、Ⅲ、4、float 型数据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格式表示。

假设两个float型变量x和y分别存放在32位寄存器fl和f2中,若(fl)=CC900000H,(f2)=BOC00000H,则x和y 之间的关系为()。

A.x<y且符号相同B.x<y符号不同C.x>y且符号相同D.x>y且符号不同5、关于浮点数在IEEE754标准中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I.浮点数可以表示正无穷大和负无穷大两个值Ⅱ.如果需要,也允许使用非格式化的浮点数Ⅲ.对任何形式的浮点数都要求使用隐藏位技术IⅣ.对32位浮点数的阶码采用了偏移值为l27的移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6、控制总线主要用来传送()。

I.存储器和1/O设备的地址码II.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III.所有存储器和1/O设备的控制信号IV.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A.II、IIIB. I,III,IVC. III,IVD.II,III. IV7、下列关于多总线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靠近CPU的总线速度较快B.存储器总线可支持突发传送方式C.总线之间需通过桥接器相连D.PCI-Expressx16采用并行传输方式8、假定机器M的时钟频率为200MHz,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为12s。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练习题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从器件角度看,计算机经历了五代变化。

但从系统结构看,至今绝大多数计算机仍属于()计算机。

A 并行B 冯·诺依曼C 智能D 串行2、冯·诺依曼机工作的基本方式的特点是()。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 堆栈操作D 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3、在下面描述的汇编语言基本概念中,正确的表述是()。

A 对程序员的训练要求来说,需要硬件知识B 汇编语言对机器的依赖性高C 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的难度比高级语言小D 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语言慢4、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有()。

A 符号语言B 机器语言C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D 汇编语言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可以由软件实现的操作也可以用硬件来实现B 直接面向高级语言的机器目前已经实现C 固件就功能而言类似于软件,而从形态上来说又类似于硬件D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微程序属于硬件级,其他四级都是软件级6、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下至上可分为五级,即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级、()级。

7、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称为()流、执行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称为()流。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练习题第二章运算器1、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表示符号位。

若用定点整数表示,则最小负整数为()。

A -(231-1)B -(230-1)C -(231+1)D -(230+1)2、以下有关运算器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只做加法运算B 只做算术运算C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D 只做逻辑运算3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A 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 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4、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A (101001)2B (52)8C (101001)BCD D (233)165、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是为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寻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寻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寻址⼀、指令和数据的寻址⽅式操作数或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某个操作数或某条指令存放在某个存储单元时其存储单元的编号在存储器中,操作数或指令字写⼊或读出的⽅式,有地址指定⽅式、相联存储⽅式和堆栈存取⽅式。

寻找⽅式:当采⽤地址指定⽅式时,形成操作数或指令地址的⽅式。

寻址⽅式分为两类: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

1)指令寻址:确定下⼀条预执⾏指令的指令地址a、顺序寻址:(PC)+1->PC 程序计数器⾃动加1b、跳跃寻址:由转移指令指出2)数据寻址:确定本条指令的操作数地址指令中所给出的地址码,并不⼀定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寻址过程就是把操作数的形式地址,变换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例如:⼀种单地址指令的结构如下所⽰,其中⽤X I D各字段组成该指令的操作数地址。

⼆、寻址⽅式1、隐含寻址(操作数在累加寄存器中)在指令中不明显的给出⽽是隐含着操作数的地址例如:单地址的指令格式,没有在地址字段指明第⼆操作数地址,⽽是规定累加寄存器AL或AX作为第⼆操作数地址,AL或AX对单地址指令格式来说是隐含地址eg: MOV AL ,LSRC_BYTEMUL RSRC_BYTEADD寻址特征A操作数地址隐含在操作码中,(寻址特征指明寻址类型)。

另⼀个操作数隐含在ACC中先在内存中地址为A的地⽅找到⼀个操作数,另⼀个操作数隐含在寄存器ACC⾥,从ACC⾥取出另外⼀个操作数,然后和给出的A 地址中的数相加暂存在ACC中。

2、⽴即寻址形式地址A就是操作数本⾝OP⽴即寻址特性 #A指令执⾏阶段不访存A的位数限制了⽴即数的范围3、直接寻址EA=A直接根据读内存找到操作数,形式地址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

执⾏阶段访问⼀次存储器A的位数决定了该指令操作数的寻址范围MOV AX,[2222H]:将有效地址为2222H的内存单元的内容读到累加器AX中4、间接寻址EA=(A)有效地址由形式地址间接提供,形式地址是操作数的地址的地址OP间接寻址标识 A根据A的内容到内存中寻找到的是操作的数地址,再根据这个地址去找操作数。

202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机器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8MB.16MBC.16MD.8MB2、Cache用组相联映射,一块大小为128B,Cache共64块,4块分一组,主存有4096块,主存地址共需()位。

A.19B.18C.17D.163、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A.通用寄存器组B.数据总线C.ALUD.地址寄存器4、假设编译器规定int 和shot类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若有下列C语言语句:unsigned short x=65530;unsigned int y=x;得到y的机器数为()。

A.00007FFAHB.0000 FFFAHC.FFFF 7FFAHD.FFFF FFFAH5、下列关于进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I.任何二进制整数都可用十进制表示Ⅱ.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用十进制表示Ⅲ.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用二进制表示IⅣ.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用二进制表示A.I、ⅢB. I、Ⅱ、ⅢC.I、Ⅱ、Ⅲ、ⅣD.Ⅱ、IV6、在异步通信方式中,一个总线传输周期的过程是()。

A.先传送数据,再传送地址B.先传送地址,再传送数据C.只传输数据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总线说法中,正确的是()I.使用总线结构减少了信息传输量II.使用总线的优点是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可以同时传送III.使用总结结构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IV.使用总线结构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条数A.I,II,IIIB.II,III,IVC.III,IVD.只有I8、已知计算机A的时钟频率为800MHz,假定某程序在计算机A上运行需要12s。

现在硬件设计人员想设计计算机B,希望该程序在B上的运行时间能缩短为8s,使用新技术后可使B的时钟频率大幅度提高,但在B上运行该程序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为在A上的1.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叫寻址空间?
寻址空间一般指的是CPU对于内存寻址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能最多用到多少内存的一个问题。

数据在存储器(RAM)中存放是有规律的,CPU在运算的时候需要把数据提取出来就需要知道数据在那里,这时候就需要挨家挨户的找,这就叫做寻址,但如果地址太多超出了CPU的能力范围,CPU就无法找到数据了。

CPU最大能查找多大范围的地址叫做寻址能力,CPU的寻址能力以字节为单位。

通常人们认为,内存容量越大,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内存容量不可能无限的大,它要受到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制造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取决于系统的地址总线的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位数)。

计算机的寻找范围由总线宽度(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的,也可以理解为cpu寄存器位数,这二者一般是匹配的。

Intel公司早期的CPU产品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20位,即CPU的寻址能力为2^20=1024*1024字节=1024K字节=1M字节;286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24位,CPU的寻址能力为2^24=1024*4*1024*4B=4*1024*4KB=16M;386及386以上的地址总线和地址寄存器的宽度为32位,CPU的寻址能力为2^32=4096M字节=4G字节。

也就是说,如果机器的CPU过早,即使有很大的内存也不能得到利用,而对于现在的PⅡ级的CPU,其寻址能力已远远超过目前的内存容量。

由此推出:地址总线为N位(N 通常都是8的整数倍;也说N根数据总线)的CPU寻址范围是2的N次方字节,即2^N(B)。

二、16位、32位、64位通常指的是什么?
从CPU的发展史来看,从以前的8位到现在的64位,8位也就是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并行处理8位二进字符0或是1,那么16就以此类推,是64位就64位二进制,从数据计算上来讲理论上64位比32快一半。

但因为电脑是软硬相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性能,所以操作系统也必须从32位的到64位的,而且系统的硬件驱动也必须是64位的。

在64位CPU的计算机上要安装64位操作系统64位的硬件驱动,32位的硬件驱动是不能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计算机的最佳性能。

如果64位CPU装32操作系统的话,那性能不会有明显的提升。

三、为什么是2的N次方,而不是其他数的N次方?
因为计算机是采用二进制计算的。

假设一台计算机,它只有1根地址线,请问它最多能对几个存储单元寻址?答案是:2个。

因为在任何2进制计算机中,所有物理元件只有0,1两种状态,对应这个例子,我们假设已经把这唯一的一根地址线与两个存储单元a和b连上了,那么究竟怎么确定何时读a何时读b?有一个办法,当地址线上的电压是高电压时我们读a,相反是低电压时,我们读b。

如此一来,一根地址线的情况下,只能对2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依次类推,2根地址线时可以对4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对应的电压情况可以是:低低,低高,高低,高高;继续想下去,3根地址线就可以对8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3个1和3个0不同组合情况:111、110、100、000、101、100、001、011),4根就是16个,也就是说,当有n根地址线时,可以对2的n次方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

四、什么是存储单元?
存储单元一般应具有存储数据和读写数据的功能,一般以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也就是一个字节。

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是一个整数编码,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整数。

程序中的变量和主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相对应。

变量的名字对应着存储单元的地址,变量内容对应着单元所存储的数据。

五、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⑴技术实现简单,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逻辑电路通常只有两个状态,开关的接通与断开,这两种状态正好可以用“1”和“0”表示。

⑵简化运算规则:两个二进制数和、积运算组合各有三种,运算规则简单,有利于简化计算机内部结构,提高运算速度。

⑶适合逻辑运算: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与逻辑代数中的“真”和“假”相吻合。

⑷易于进行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数易于互相转换。

⑸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因为每位数据只有高低两个状态,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时,仍能可靠地分辨出它是高还是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