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猪.doc

合集下载

留洋女赵林飞返乡当猪倌

留洋女赵林飞返乡当猪倌

留洋女赵林飞返乡当猪倌作者:冯孝忠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年第09期近日,蛟河市电视台将赵林飞的故事拍摄成专题片《留洋女猪倌》,展现了这名蛟河女大学生放弃国外待遇优厚的工作,回蛟河养猪创业的故事。

《留洋女猪倌》被推送至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经过初评和终评,该专题片从440余部电视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三农电视片一等奖。

8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蛟河市黄松甸镇黄松甸村一处山脚下的养猪场,见到了这位留学归国返乡养猪的赵林飞。

人生抉择留洋女回乡养猪创业今年33岁的赵林飞说,2004年,她从大连交通大学毕业。

当时她所学的专业是国际商务会计。

次年,她留学到荷兰,进入斯坦顿大学攻读酒店管理专业。

2008年,她到美国迈阿密市的希尔顿酒店实习。

“当时的职务是见习经理。

毕业时,因为成绩比较优秀,酒店愿意聘任我为经理。

”赵林飞说,其他的酒店她也可以应聘成功。

不过,考虑到父母不希望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定居,她于2009年9月毅然回国。

回国后,赵林飞先在上海的希尔顿酒店任职。

“第一年月薪8000元,第二年开始就2万了。

”赵林飞说,“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原来,2009年一次参观农博会彻底改变了赵林飞的人生轨迹。

赵林飞遇到了一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通过聊天,她意识到,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中国从事有机农业,肯定会大有作为。

“荷兰的现代农业、有机农业比较发达。

在超市里,普通的大白菜3欧元一个,有机的则卖到六七欧元。

从那时起,我就对绿色有机农业有兴趣了。

”赵林飞回忆称,那次参观农博会后,让她下定决心回乡创业。

在荷兰、美国留学4年多,放弃眼前优越的工作,辞职回家养猪?在当地林场工作的赵林飞的父亲赵占生最先不同意了。

经过调研了吗,市场销路怎么样?父亲赵占生将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提出来后,赵林飞看了看母亲。

“我家比较民主。

我和姑娘赞同了,她爸反对无效。

”赵林飞母亲周淑霞笑称,看起来很麻烦的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掉了。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一、创业项目名称:大学生养猪创业项目二、项目概述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青少年增多,留守家庭日益增多给农村的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存在问题以及青少年如何在本村谋发展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对象。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致力于大学生养猪创业项目。

本项目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学校与乡村、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合作,积极通过引导政策、培训服务、创新投融资方式等手段,激发大学生投身农村创业的热情,推动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大学生的推动,将农业发展成为可持续的产业,有效解决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门槛,培养和引进新型职业农民等,最终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市场分析与预测1. 市场分析目前,猪肉作为中国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制品之一,猪肉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在猪肉市场上具有强大的购买力。

因此,稳定供应高质量的猪肉成为了市场的需求。

2. 市场预测据国家统计局显示,中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猪肉生产是中国的特色农业产业。

国内猪肉消费的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加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猪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很大。

同时,国家对农村经济在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运营管理模式1. 供给侧管理本项目通过市场调研,侧重于对产品以及农业技术的培训。

通过提供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养殖效率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产品质量以及安全。

2. 需求侧管理本项目致力于产品的宣传推广,打造品牌形象,提高产品价格,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直接供给客户,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运营。

3. 管理模式本项目通过侧重于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培训,打造成本控制能力。

另外,通过市场宣传推广以及全方位的渠道供给,确保产品的销售五、市场定位本项目的市场定位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整合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等机构资源,形成创业服务体系,激活青年农民创业热情。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殖项目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殖项目
考虑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 选择易于养殖和管理的品种
养殖场地规划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环境优美的地方 布局:合理规划养殖区、饲料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区域 设施:建设养殖棚舍、饲料仓库、办公用房等设施 环保:注重环保,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养殖技术、疾病防治、饲料配比等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地操作等 培训时间:根据项目进度和养殖周期安排 培训效果: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发展空间大
技术优势:大学 生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能够提 高养殖效率和质

资源优势:返乡 创业可以利用家 乡的土地、劳动 力等资源,降低
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项目实施
养殖品种选择
考虑养殖成本和收益,选择 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养殖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 条件选择适宜养殖的品种
竞争压力:分析竞 争对手的实力和竞 争策略,评估竞争 压力
政策风险:分析政 府政策对养殖项目 的影响,评估政策 风险
技术风险:分析养 殖技术的成熟度和 稳定性,评估技术 风险
市场波动:分析市 场价格波动对养殖 项目的影响,评估 市场波动风险
政策支持
国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

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
技术进步:养殖技术的不 断进步,提高了养殖效率
和养殖质量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扶持养殖业的政策, 如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 的提高,绿色养殖、生态 养殖等环保型养殖方式将
成为主流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殖项目的优势
政策支持:政府 对大学生返乡创 业给予政策支持

汪旭:武大学生跨界创业回乡养猪

汪旭:武大学生跨界创业回乡养猪

汪旭:武大学生跨界创业回乡养猪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45期在商海打拼 10 年攒下 300 万元资产,武汉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生汪旭本来可以成为受人尊敬的创业明星,可他却将 300 万元全部投入返乡养猪,这让他再次成为老家麻城市一个众人瞩目的名人。

清晨起来巡视猪圈、查看猪粮存量、喂粮、记录每头猪的状态,次日凌晨将屠宰分割好的猪肉运回武汉……1000 多个日夜,这样的工作流程几乎已经成了汪旭的常态。

眼看到年底将要进入腌制腊肉旺季,他又开始忙碌起会员到基地宰年猪的事儿来。

汪旭是湖北麻城阎家河镇人,武汉大学 2002 届历史系毕业生。

他两度跨界创业,先是通过 10 年的电气行业打拼,自己创业攒下300 余万元资产。

2013 年,他毅然放下在城市已经成熟的业务,返回老家养猪。

如今 4 年过去了,200 多亩地的基建工作已经完成了 60% 以上,现年存栏量在 1500 头左右。

为了消化猪粪,他还建起了小水库养鱼,开垦了 20 亩地种蔬菜,散养了 40 多只羊和100 多只土鸡。

未来他将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猪肉品牌“小时候”。

“像汪旭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新现象。

湖北地市或县级城市返乡创业的青年中,基本上都是有文化、有资金、有想法的青年群体。

” 共青团湖北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相关人员介绍,高知高资高能的青年正逐步回流,湖北县一级返乡创业者当中,“三高”群体占九成以上。

创业打拼10 年攒下 300 万元一米六几的个头,直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细黑边眼镜,很难想象,这个看起来清秀的男人,内心却潜藏着一股常人所不及的韧劲。

2002 年毕业时,他与一个做机械工程的师兄来往密切,开始对机械自动化产生了兴趣,好学的他愣是自学了相关知识,随后进入了这一行,干起了电气自动化销售。

文科出身从事自动化行业,知识背景上的跨度是巨大的。

然而更大的困难在于,他略带书生气的性格和销售工作所要求的“八面玲珑”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养猪创业计划书养猪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其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绿色养殖逐渐成为新消费热点。

作为大学生,我看到了养猪创业的巨大机遇,并准备了以下养猪创业计划。

一、项目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家,猪肉不仅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养猪行业的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近年来,我国推行农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养猪是农村传统的养殖项目,具有低成本、高产出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劳动力,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知识,与农民合作开展养殖项目,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也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市场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我国猪肉需求量远高于供应量,市场空间巨大。

以大城市为例,每天市场需求量超过1000头猪,目前供应只能满足70%左右,缺口巨大。

同时,近年来,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养猪行业需要转型升级,向绿色养殖发展,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三、项目优势1. 利用农民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优势。

农民因为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传统养猪模式产能低且难以保护环境。

通过与农民合作,利用他们的土地资源,引进现代化养猪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产能,保证生态环境。

2. 组建专业团队,提供科学的养殖指导和技术支持。

大学生创业团队拥有丰富的养猪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够对养殖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3. 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监控猪只生长和饲料供给,实现智能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 选址与规划:选择农村地区,寻找闲置土地。

根据养殖规模和环保要求,规划建造养猪场所和饲养设施,确保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养殖环境。

内蒙古大学生返乡养猪创业年入30万.doc

内蒙古大学生返乡养猪创业年入30万.doc

创业之初,杨志波养殖了20余头猪,他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仔细观察哪个猪没吃食,哪个猪没精神,精心饲养,并逐步积累了养殖经验。

他选择喂猪的饲料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以豆糠为辅,无任何添加剂,由于养殖周期长,猪肉肉质好,很受消费者欢迎,赢得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大众对绿色、健康、安全食品的渴望,就是我发展的方向。

”杨志波这样说道,正如他的广告词“很土,很香,很安全”。

在创业过程中,杨志波和其他多数创业者一样,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困难,最终站稳了脚跟。

杨志波告诉记者:“现在市场行情不错,订单很多,最远销售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加格达奇区等地,2016年出栏百十来头猪,毛收入30万元左右。


对于未来五年的计划,杨志波表示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大规模散养笨猪,坚持做绿色产品,打造大杨树地区自己的品牌,无偿向乡亲们传授养猪技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贫困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打工是挑水喝,创业是自己挖井喝水。

杨志波就是通过发
展养殖业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并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好。

后大学生的养猪创业故事

后大学生的养猪创业故事

80后大学生的养猪创业故事(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80后大学生的养猪创业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80后大学生的养猪创业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80后大学生展亚鹏,毕业后选择在山上养猪。

承包了一座山后,他带着1头母猪和10只小猪崽上山了。

如今4年过去了,山上的猪已繁殖到70多头。

他的猪在山上散养,渴了喝山泉水,饿了拱吃山果、知了、树根,因此长得慢,要一年半到两年才出栏。

这直接影响他的资金周转。

从20xx年开始创业,20xx年他才回收第一笔资金。

来看看这位80后猪倌创业故事。

“不折腾”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展亚鹏出生于永济市太宁村,村子对面就是绵延的中条山。

20xx年本科毕业后,展亚鹏也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开始安稳的生活。

然而上班没多久,他觉得“不折腾”的生活不适合自己。

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展亚鹏选择创业。

很多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很神往,那意味着挑战、智慧、财富、价值。

但展亚鹏的兴奋点不在此,他琢磨着要找一个既要白手起家,又要稳赚钱的路子。

排查了一个个可做的事情后,展亚鹏选择在永济栖岩寺所在的山头上养猪——山上散养的猪符合时下人们对绿色食品向往的胃口,他选择抓住这样的商机。

他说,现在的肉早没了幼时吃的那种香味,而且各种饲料、药品的添加也让人们吃的时候战战兢兢,不是很放心。

20xx年,展亚鹏带着1头母猪和10只小猪崽上山,开始创业。

几十万元撒进山里不见影儿从山下走到养猪的地方,需要两个小时。

当天,展亚鹏同记者沿着新修好的路,开始爬山。

陡坡爬得人口干舌燥。

展亚鹏到山谷里用瓶子灌了些山泉水喝,看见记者有些惊讶,他笑着说很干净。

创业最难的是修路。

展亚鹏最初走进山时,最窄的'路一边贴着崖壁,脚下就是深谷,走过去小石子“扑簌扑簌”往下掉。

现在他和合作伙伴已经将路修到可以走机动车了。

修路有多难?记者看着缓缓的小道上,这儿垫起石头,那儿削掉土丘,其中的辛苦一目了然。

女大学生返乡做“猪倌”

女大学生返乡做“猪倌”

90后女孩肖芳,父亲是煤矿老板,家里多金,颜值也高。

明明可以拼爹、拼颜值,她却偏要靠才华、靠实力。

大学毕业后,肖芳毅然放弃父亲在大城市给她安排的“铁饭碗”工作,返回家乡接手父亲连年亏损的养猪场。

接手养猪场后,肖芳以养猪场为家,整日与猪为伴——给产崽母猪“接生”,为窒息猪崽“人工呼吸”,开“直播”销售生猪……只一年时间,亏损多年的养猪场便实现了扭亏为盈。

如今,在肖芳的精心管理下,养猪场年纯利润达到了100多万元。

返乡创业做“猪倌”现年27岁的肖芳,199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河口镇,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

当年,父亲肖天柱为了摆脱贫穷,开始建猪场养猪。

由于资金不足,初始只建了几间猪舍,养了几十头白猪。

每天,父母忙完地里的农活,就一门心思扑在猪场里。

那时,肖芳在镇上读初中,吃住都在学校。

周末放假,肖芳回到家看不到母亲,不用问一定在猪场里。

肖芳放下书包,匆匆赶去猪场找母亲,但猪场里臭烘烘的,肖芳捂着鼻子对母亲说:“这儿这么臭,你咋还这么喜欢呆着这里?”母亲直起腰,刮了一下肖芳的小鼻子,说:“你可不能‘忘本’啊,你和你姐姐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可都是猪场的白猪们赚回来的!”听了母亲的话,肖芳禁不住多对那些白猪多看了几眼,竟觉得脏兮兮的白猪没那么令人讨厌了。

特别是,当肖芳看到刚刚出生不久的猪崽时,竟心生喜欢地把一只猪崽抱在怀里,点着猪崽的鼻子逗弄着和它说话。

后来,肖芳还抱着一只猪崽回家当宠物养,一直养到了百斤重才还给猪场。

再后来,父亲的猪场规模不断扩大,并掘到了第一桶金。

父亲拿着养猪赚来的钱投资煤矿,资产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增长,成了当地最大的煤矿老板,资产近亿。

2015年7月,肖芳大学毕业,父亲肖天柱托关系为她在市里的一家大型国企找到了一个做会计的工作。

肖芳的同学都羡慕她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好父亲,人还没毕业就事先为她铺好了道路。

但肖芳却一点也不领情,她放弃了去大型国企工作的机女大学生返乡做”:人在旅途zhigong falütiandizhigong falütiandi人在旅途会,拉着行李箱返回家乡河口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拥有大棚20个、蔬菜种植100亩、养猪场500平方米的综合农场。

这也是曾令兴的一大梦想——带动村民共同致
富。

为加大对曾令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扩大养殖规模,该行及时追加了1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农村群众养猪存在一个屠宰难的问题,有时宰一头猪要排上一两个月,农户吃不消,很多人都不敢养猪。

为解决群众这一难题,曾令兴在现有养殖场的基础上,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网络销售产品,农户可以选择养小猪,也可以养肉猪,养到一定时间由专业合作社回收。

这样,农户既没有养殖负担,又无销售压力,目前已有10多户农民加入曾令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

如今,曾令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可养殖出栏猪800余头,年均可实现销售纯利润近30万元。

目前,曾令兴的养殖场长期就业人员近10人,每人每月能够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年底每人还有4000元左右的奖金,每人在养殖场打工年收入近3万元。

新牵了一组三相动力电缆。


一句不经意的提问,对方竟如此用心,这让几位创业者下定了决心:到绵阳发展。

实实在在的服务
介绍优惠政策毫不虚夸;入园企业拼搏实干;政府服务实实在在……入驻灵创科技园后,何韬和伙伴们通过认真观察和亲身实践,再次印证了之前的正确选择,职场故事《大学生回乡创业一年20万变300万惊人的绵阳速度》。

而除了解决工业三相动力用电的问题,一个启动资金紧缺但各方投入颇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需要的支持和扶持实在太多。

自2011年8月23日公司成立以来,科创园区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不仅为入驻灵创科技园的企业配备了专用大巴,还根据各个企业员工的居住区域,专门规划了一条行车路线,做到了上下班到家门口接送。

一次,几位员工向何韬诉苦,公司距生活区较远,吃饭既耽误时间价格又高。

同时,大家的住宿也十分不便。

何韬随即向科创园区反映情况,在园区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下,位于公司附近的灵创学校同意以低廉的价格向凌洋科技公司职工提供两间宿舍,并接受灵创科技园内入驻企业员工在该校食堂就餐。

在绵阳创业期间,何韬所在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功申请了2011年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以及科创园区大学生创业补贴。

同时,该公司的厂房租金也被暂免了。

“在绵阳创业后,先后有8名在深圳工作的四川老乡加入公司,大家都感到绵阳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一点也不亚于沿海城市。

”何韬对我市投资环境赞不绝口,“这些热情周到、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我们感到踏实!”
惊人的绵阳速度
隆冬时节,寒气习习,位于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第一期内的凌洋科技有限公司却是一派忙碌的场景。

“以前在老办公场地,两台柜式空调开足马力都难以满足生产环境。

”何韬说,今年9月,公司搬入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第一期。

由于新办公大楼统一使用中央空调,出风口更多、室内温度更均匀,生产环境达到了产品的最好条件。

在何韬看来,到孵化大楼集中办公,解决了小企业启动资金紧张和办公场地选择方面的窘境,大力提升了在孵企业的办公条件和对外形象;更重要的是,行政、金融、人才服务等机构集中入驻,方便了企业咨询办事;此外,入驻的被孵化企业均是国内知名实干型企业,将有效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从而进一步促进良性竞争。

从20万元启动资金到注册资本100万元,从最初5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为现在200多平方米的新办公场所,从去年80万元的销售收入到今年的300万元销售收入,从最初的10位员工到如今的60余人……短短一年多时间,何韬等回乡大学生在绵阳这块广袤的热土上创造了惊人的绵阳速度,书写了创业干事、丰富人生、回报家乡的精彩篇章。

如今,何韬的回乡大学生创业团队已成为新时期绵阳创业的榜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来绵创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