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种养殖基地扶贫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是XXX农业公司的项目经理,谨向贵单位提议一项农业项目,旨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我公司所选址的XX村地处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市场意识不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推动该项目的实施,改变目前的农业局面,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项目目标如下:1. 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3. 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吸引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进驻。
4. 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二、项目内容1. 农技培训:组织专业农技人员,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同时,开设种植、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让农民互相分享经验和技术。
2. 特色农产品开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帮助农民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并提供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3.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推广高效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减少农业产生的污染物,推广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三、投资和效益项目总投资预计为X万元,其中包括农技培训费用、设备采购费用、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费用等。
预计项目工期X年。
1. 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每年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X万元,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2. 社会效益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市场需求,改善社会供给结构,有助于促进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调研农业资源,组织培训,确定特色农产品开发方向。
牛基地项目建议书

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1.2 建设性质新建1.3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XXXX县XXXX发展有限公司1.4 建设地址XXXX县XXXX镇友谊村1.5 建设期限2014年4月起至2014年6月。
1.6 建设规模及建设容根据XXXX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XXXX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肉牛养殖现状和现有资源、技术条件状况,项目拟通过建设多个肉牛养殖自繁自育专业村、肉牛育肥场(大户)、1个现代化肉牛育肥示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饲养XXXX牛1300头,年繁育出栏商品XXXX牛XXXX头。
1.7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XXXX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00万元,申请贷款100万元。
1.8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商品优质肉牛XXXX头,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利润2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做大做强XXXX 县的肉牛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将作出积极贡献。
项目选题方向正确,建设规模合理,建设路线可行,产业开发方案思路清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重点突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并重,可行性强,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导向。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县域经济发展概况XXXX县地处长江三峡、XXXX河风景名胜区和奉节-XXXX-巫山“金三角”旅游区腹心地带,是经国家批准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又是三峡库区移民县和国家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
直辖以来XXXX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最近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4%。
“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3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3%。
关于养殖项目建议书4篇

关于养殖项目建议书4篇关于养殖项目建议书4篇现如今,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建议书,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
还是对建议书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养殖项目建议书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殖项目建议书篇1一、项目建议书概述(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建设年限:×年(三)项目总投资:×万元(四)项目建设地点:(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六)建设效益:二、项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养殖业项目建议书中要描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条件,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三元”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养殖模式,发展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利用农产品化调整的契机,发挥养殖业现有优势,积极引导优质商品生产。
四、项目实施依据该项目依据《××畜牧业“十二五”规划》、《××市扶贫开发规划》。
五、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据,以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加快养殖业建设步伐,向规模化、效益化转移,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粗放、低效的传统放牧方式,实现我县养殖业经济高效发展。
2、总体目标:通过有利的措施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经济发展。
3、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多种措施科学合理配置,发挥效益。
(2)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生产原则。
(3)科学依法管理项目及项目资金,确保产生最佳效益。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七、项目资金概算及筹措方案(一)投资概算(二)、资金筹措:八、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2、社会效益分析九、项目管理及主要措施组成项目领导小组,县乡两级兽医站加强疫病防治,驱虫等指导工作,引导群众优化畜群结构,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更新思想,改变观念,保证畜疫防治,技术指导和科学养殖相结合,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场项目建议书

生猪养殖场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生猪养殖场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需求量逐渐增加,而传统的养猪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提高养殖效率,保证肉类质量,已成为当前市场的需求。
二、项目内容:1. 地点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环境优美的地方建设养殖场。
2. 养殖规模:初期养殖规模为1000头生猪,后续可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规模。
3. 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包括猪舍、饲料加工厂、污水处理设施等。
4.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保证生猪的健康和质量。
5. 市场营销: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
三、项目优势:1. 市场需求大: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猪肉需求量逐渐增加。
2.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3. 地理位置优越:选址合适,交通便利,便于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四、项目投资:1. 建设投资:预计投资1000万元,包括场地选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等。
2. 运营资金:预计运营资金500万元,包括饲料采购、人员工资等。
五、项目预期效益:1. 经济效益:预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年净利润500万元。
2. 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生猪养殖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六、项目风险: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
2. 技术风险:养殖技术不稳定,影响养殖效率。
七、项目建议:1. 加强市场调研,确保项目具有市场需求。
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养殖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以上为生猪养殖场项目建议书,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有关领导:您好!我是×××养殖公司的一名饲养技术专家,针对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我对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的项目提出以下建议。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肉牛养殖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当前我国的肉牛养殖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因此,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旨在提高肉牛养殖行业的标准化水平,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1.基地选址:选择农村地区,土地面积不少于100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养殖用房、饲料储存及配送设施、生产设备等,并配备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
3.品种选育:引进高产优良品种的肉牛,进行适应性试验和品种改良。
4.科学饲养: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合理配方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5.管理培训: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开展养殖管理、疾病诊断和防控培训等。
三、项目优势和意义1.示范引导:基地注重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操作,成为优秀养殖技术的示范,引导周边农民合理发展肉牛养殖业。
2.推广应用:通过在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产业交流,向周边地区推广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饲养方案,提高肉牛养殖的整体水平。
3.经济效益:规范的养殖操作能够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提高农户收入。
加上基地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环境效益:基地引入高效、环保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减少粪便和废水的排放,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我国肉类供给侧结构性,提高肉牛肉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满足人民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审批手续、选址、招投标等,预计耗时2个月。
2.建设周期:设施建设和科学配种需6个月。
3.种源选育:引进肉牛种源需要3个月。
4.团队培训:培训技术团队需2个月。
5.示范推广:开展推广和技术培训活动需持续进行。
养殖场项目建议书、

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面临着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有限等问题,使得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现有养殖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养殖场项目建议,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座先进的养殖场,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提高养殖效率: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保护环境: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消耗。
3.提供优质产品:通过精细管理和高品质的饲料,提供安全、健康的畜禽肉及其它养殖产品。
4.带动农村经济: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计划1. 场地选址养殖场的选址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一环。
我们建议选取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条件适宜的区域作为养殖场的场地。
2. 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预算来进行合理规划。
建议初期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降低投资风险。
3. 养殖设备和技术为了提高养殖效率,我们建议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
包括自动喂食系统、环境控制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以提高养殖效益。
4. 饲养管理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兽医指导、饲养记录等,以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
5.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养殖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采用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6. 市场营销建议养殖场在产品销售方面注重市场营销。
结合农产品市场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推广养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预期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降低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养殖项目计划书

扶贫养殖项目计划书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养殖业的发展,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产业。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在贫困地区建立起一条完整的养殖产业链,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具体目标包括:•培训1000名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建立10个养殖示范基地,向当地居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100个养殖户建立起生产和销售渠道,提供市场对接服务;•增加当地居民年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
3. 项目实施计划3.1. 资金筹集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万元,计划通过以下方式筹集资金:•申请财政资金支持;•寻求社会捐赠和赞助;•吸引投资者参与项目合作。
3.2. 选址和建设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作为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和配套设施。
3.3. 人员培训招聘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师,对贫困地区的居民进行基础养殖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养殖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3.4. 技术支持和指导与技术专家合作,向当地居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确保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市场推广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批发市场和超市等合作,建立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并提供市场对接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养殖户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
4. 项目效益评估4.1. 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预计项目结束后,年产值将达到5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人。
4.2.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脱离了贫困状态,改善了生活条件。
同时,项目的实施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3. 环境效益项目的实施将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当地居民使用环保型养殖设备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5. 风险分析和对策5.1.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环境循环种植养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环境循环种植养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1. 项目背景为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我们提出了建立环境循环种植养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项目建议。
该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态循环原理,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2. 项目目标- 在示范基地内,采用循环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土壤肥沃度的提高和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 建立健全的资源回收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 通过示范和培训,推广环境循环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收益。
- 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3. 项目计划第一阶段:基地规划和建设- 选择适宜的土地,并进行土地测量评估。
- 设计基地布局,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回收区和办公区等。
- 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温室、鱼塘、环境监测系统等。
- 配备先进的种植和养殖设备,确保高效运营。
第二阶段:种植和养殖运营- 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和养殖。
- 采用循环农业原理,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节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农作物和养殖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
- 定期进行土壤和水质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三阶段:示范和培训推广- 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示范和培训,提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
- 开展培训课程,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能。
- 组织参观活动,吸引更多的农户和投资者参与。
- 创办农业技术学校,为农村地区培养专业人才。
4. 项目预算- 第一阶段:基地规划和建设预计需要X万元。
- 第二阶段:种植和养殖运营预计每年需要X万元。
- 第三阶段:示范和培训推广预计每年需要X万元。
- 其他费用和后续经营预计每年需要X万元。
5. 项目效益- 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 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浪费和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 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机会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镇某村绿色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村基本情况
某镇某村共有3个自然屯(某、屯、队),农户*户,总人口*人,劳动力*人。
村耕地总面积*亩,人均*亩。
2015年玉米面积*亩;畜牧业主畜存栏*头,禽*只,其中养殖户大户二户。
有*万平方米水库,三个粮食烘干厂,二处蓝莓、树莓基地,一个加工企业。
“两委”班子由*人组成。
共有党员*名。
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村共有低保户*户*人,五保户*人。
某村在建档立卡阶段,精准识别出的扶贫贫困户*户*人。
主要致贫原因分类为:因病致贫*户,因残致贫*户,因学致贫*户。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种植养殖结合的基地迅速发展,许多农民通过规模种植养殖基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黑龙江省属于我国东北部地区,为资源条件优越的省份之一,发展蚕桑和中国北方红竹柳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实践证明,我省不但适宜桑树、北方红竹柳生长,而且可以生产优质蚕茧潜力巨大,北方红竹柳也经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专家教授直接参与指导,在东北三省现有的15处基地驯
化种植成功,无冻害、连续多年安全越冬,长式良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镇某村具有耕地面积多,半山区地形,气候积温适宜,交通便利,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支农、惠农的基本国策,更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利好项目,机遇难得。
因此提出在某村海长沿线建设75亩绿色种植养殖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可在三年内解决15户38人口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致富的问题。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项目建设内容
一、规划目标
为使贫困人口尽早脱贫致富,决定建成45亩莲花系列大叶桑蚕种植和30亩中国北方红竹柳种养结合基地,其中红竹柳下圈养土笨鸡存栏4000只的养殖场。
使扶持对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以上,使贫困户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得到调整,全村社会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项目建设情况
1、项目名称:某村绿色种植养殖基地。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某市某镇某村,法人代表:包全成。
4、建设地点:某镇某村海长沿线东北两侧。
5、投资规模:304.05万元.
6、资金筹措:申请国家财政项目扶贫资金。
三、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绿色种植养殖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75亩,其中大叶桑树占地45亩,北方红竹柳占地30亩。
建筑面积109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90平方米,防疫室40平方米,育雏脱温室100平方米,库房110平方米,土鸡舍750平方米。
另有桑蚕架210平方米。
土鸡舍采取单列式,鸡舍屋檐高2.0米,北面为墙,南面设窗户。
舍内地面为水泥地或砖砌地。
每栋土鸡舍以每舍饲养260只左右为宜。
共建设土鸡舍15栋。
土鸡舍内设产蛋间,产蛋间地面为沙土或木板,其上为柔软垫草。
土鸡舍前设2┄3个小门与散放场相通,土鸡舍的散放场为红竹柳下林间空地等。
各散放场周围设高4一6米的围墙或围栏,鸡舍处设遮阳棚。
2、疫病防治设备5台套。
3、大叶桑树计划种植45亩×1200棵/亩=5.4万棵。
4、中国北方红竹柳30亩× 13200株/亩=39.6万株
第三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估算总计为304.05万元。
1、基建工程投资总投资121.7万元。
其中,每栋土鸡舍长10米,宽5米,建设一栋土鸡舍需要投资3万元,建成15栋需要资金45万元。
育雏脱温室、
办公室、防疫室共计230平方米,共计需要资金48万元。
库房110平方米,需要资金13.2万元。
围栏及院墙420延长米,需要资金15.5万元。
2、租赁土地75亩×600元/年×5年=22.5万元。
3、桑蚕架210平方米,需要资金5万元。
4、大叶桑树5.4万棵×1元/棵=5.4万元。
5、蚕种及其它材料费45亩×590元/亩=2.65万元。
6、北方红竹柳39.6万株×1元/每株=39.6万元。
7、北方红竹柳地膜化肥等成本费用30亩×566元/亩=1.7万元。
8、设备购置费用30万元。
9、打配水源井及电力安装35万元。
10、种土鸡购置、饲料费用12万元。
11、技术人员培训及流动资金等其他费用25万元。
12、基本预备费3.5万元。
二、资金筹措
拟建项目总投资304.05万元,全部为财政扶贫资金。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某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分桑蚕区、北方红竹柳兼土鸡养殖区二块。
1、大叶桑蚕区效益分析
每亩栽大叶桑树1200棵,根据大叶桑的栽培方法,栽两
垄、空两垄的模式,当年可套种矮棵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可以以收200-300元。
当桑树进入丰产期以后,每亩桑树可以养蚕1-2张,可收入3000-4000元。
每亩大叶桑蚕成本明细表
每亩大叶桑蚕收入明细表
每张收益=总收入-总成本
每张蚕的收益是4500-630元=3870元
根据大叶桑丰产期每亩叶的产量是750公斤左右,而养一张蚕所需桑叶600公斤左右。
这样如在7-9月份可以分两季养蚕。
第一期7-8月份养一张蚕,而在8-9月份养半张蚕,这样每亩养1.5张蚕,收益情况是:
亩收益=每张蚕收益×1.5
=3870×1.5=5805元
45亩大叶桑蚕种养殖区年收益就是5805元×45亩=26.12万元
2、北方红竹柳种植兼土鸡散养区效益分析
(1)每亩红竹柳采取先育亩后育林栽培方法收入投资计算。
(2)每亩地计算投入:每平方米插苗20株×660平方米=13200株苗,每株1元×13200株=13200元,地膜每亩150元,肥料每亩150元,人工每亩250元,农药每亩16元,地租每亩600元,合计投资14366元/亩。
(3)效益分析:
种苗13200株,每株剪10段。
13200株×10段×0.2元=26400元/亩
2-5年轮伐每平方米3株,每亩1990×每株4公斤计算7800公斤,7.8吨×每吨500元=3900元/亩。
5-7年成材林每平方米1株×666=666株,每棵树0.25立方米×666=166.5立方米×每立方米500元=83250元/亩
(4)北方红竹柳套养土鸡4000只
土鸡养殖成本小,周期短,达效快,前景客观。
每羽种土鸡饲养成本为205元,年产蛋50枚,可孵化土鸡雏35羽,每羽土鸡雏销售土鸡为8元,未孵化土鸡蛋每个1.5元,淘汰种土鸡平均每羽为80元,饲养每羽种土鸡可或纯利润120元。
饲养商品土鸡每羽可获纯利润20元。
4000只纯利润:4000只×20元/只=8万元
2-5年期30亩北方红竹柳合计利润:3900元/亩×30
亩+80000元=19.7万元。
某绿色种植养殖基地中的桑蚕区、北方红竹柳兼土鸡养殖区二块相加平均每年总计收入26.12万元+19.7万元=
45.82万元。
三、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选择在某村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实行种植兼养殖规模化饲养,通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同时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力问题,该项目还可辐射带动村20
户困难农户规模养土鸡和参与桑蚕劳务。
四、生态效益分析
一是本项目中北方红竹柳可作为园林景观树种,精品彩叶嫁接,具有美化、绿化树种,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观赏期长的阔叶树种,固土能力强,可以开展农业观光旅游。
桑树和北方红竹柳均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
二是林下养殖土鸡,土鸡粪增多,可以经发酵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可用于所种植的桑树和北方红竹柳有机肥,有利于生态农业循环使用。
五、扶贫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种养结合,从而增强了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精准脱贫的能力。
可直接吸收15户贫困户入社经营生产(名单附后),实现增收致富;同时辐射带动周边20户农户(包括困难户)发展肉土鸡育肥养殖生产。
第五章运营机制
基地项目以某镇某村为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经营模式,搭好扶贫平台,吸纳某村15户扶持对象入基地经营,对有劳动能力的15户贫困户有偿出劳,间接带动村困难户20户出劳,承包鸡舍、承包桑蚕种植区或在北方红竹柳种植区内种养结合等方式进行。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建立某村绿色种植养殖基地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财经委员任组员,协调各方
面关系,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二、技术保障
聘请市高级农技师和高级畜牧师不定期的到基地讲解种植、养殖技术,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201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