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舞蹈艺术概论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三、内容安排:(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
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
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
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
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
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舞蹈概论是一门介绍舞蹈艺术的初级课程,通过对舞蹈的起源、发展、分类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段,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包括舞蹈的定义、功能和特点等。
2. 学习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式。
3. 掌握舞蹈的分类方法和常见舞蹈体裁,能够辨识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
4. 培养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了解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5. 学习基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和演出。
三、教学内容1. 舞蹈的定义和功能a. 舞蹈的基本定义和概念b. 舞蹈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表达情感、强身健体、传递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2.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a. 舞蹈的起源理论,包括进化理论、宗教仪式理论等。
b.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式,如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现代舞蹈等。
3. 舞蹈的分类方法和常见舞蹈体裁a. 舞蹈的分类方法,包括风格、主题、技巧等方面的分类。
b. 常见舞蹈体裁,如古典芭蕾舞、民间舞、爵士舞等。
4. 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和方法a. 舞蹈欣赏的基本要素,如动作、音乐、情感等。
b. 舞蹈欣赏的方法,包括观看舞蹈演出、阅读舞蹈评论等。
5. 基本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a. 基本舞蹈技巧,包括姿势、步法、转身等基本动作技巧。
b. 基本表演技巧,如肢体表达、面部表情、舞台表现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舞蹈概论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和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摩舞蹈演出,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和问卷调查: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舞蹈相关文献、观看舞蹈演出并写感想等。
3. 舞蹈创作和表演评估:对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评估,包括动作技巧、表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八、课程总结
八、课程总结
课程结束后,将进行全面的教学总结,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以下方式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1.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考核成绩,评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水平。
2.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2.期中考核: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舞蹈作品分析报告。
3.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整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4.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与反思,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十、教学保障措施
1.定期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舞蹈活动,拓宽艺术视野。
2.实践教学:共计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3.课程考核:期末进行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笔试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参与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舞蹈作品,使学生了解各种舞蹈风格及创作技巧。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舞蹈种类及舞蹈创作技巧,培养其舞蹈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
(1)舞蹈的定义及特点
(2)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2.舞蹈艺术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舞蹈
(2)中国近现代舞蹈
八、教学要求
1.学生应按时参加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不得无故缺课。
2.学生需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舞蹈作品分析、论文撰写等。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舞蹈艺术概论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三、内容安排:(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
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
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
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
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
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
舞蹈概论教案

本课程内容丰富,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时参与,有助于学生们今后编、导、教、学及表演活动中有科学依据地创造、开拓新技术、新技巧。
思考训练与作业
分组探讨课后思考题,下节课提问。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导修
二、什么是舞蹈
三、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共性和区别
四、舞蹈艺术从哪里来
五、舞蹈的种类
六、人体动作与舞蹈动作
七、舞蹈动作的种类
八、舞蹈语言和舞蹈动作的关联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要在课堂中,集中精力,注意听讲。
教学内容设计
一、儒家礼乐思想及其流变
二、墨子非乐思想的逻辑构成
三、庄子天乐思想的载道进技
四、屈子巫乐思想的楚人精神
五、秦汉魏晋的乐舞思想
六、唐代诗家的乐舞思想
七、宋明理学家的乐舞思想
八、明清艺文家的乐舞思想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教学主要以“启发式和发现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大量的中外舞蹈艺术思想和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更多的掌握舞蹈理论知识,这对他们今后从事舞蹈的创编、表演和教学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与创新
本课程内容丰富,活跃,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同时参与,有助于学生们今后编、导、教、学及表演活动中有科学依据地创造、开拓新技术、新技巧。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范本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范本教案标题:舞蹈艺术概论教案范本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提供一个范本,该课程适用于中学或大学的舞蹈专业学生。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不同风格和流派,以及舞蹈表演的技巧要求。
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讲座、观摩演出、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舞蹈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艺术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
3. 掌握不同舞蹈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4. 理解舞蹈表演的技巧要求和训练方法。
5. 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舞蹈艺术的定义和目的。
2. 舞蹈发展的历史背景。
3. 不同舞蹈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4. 舞蹈表演的技巧要求和训练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观摩舞蹈演出的视频资源。
3. 舞蹈音乐的播放设备。
4. 舞蹈表演的实践活动所需的舞蹈空间和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舞蹈艺术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 提出问题:你对舞蹈艺术有什么了解?你认为舞蹈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讲授舞蹈艺术的定义和目的(15分钟)-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舞蹈艺术的定义和目的。
- 引导学生思考舞蹈艺术如何通过身体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展示美感。
3. 探究舞蹈发展的历史背景(20分钟)- 分组让学生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
-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4. 了解不同舞蹈风格和流派(20分钟)- 使用观摩舞蹈演出的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舞蹈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学生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后感和理解。
5. 学习舞蹈表演的技巧要求和训练方法(25分钟)- 讲解舞蹈表演的基本技巧要求,如姿势、动作、节奏和表情等。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简单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表演,来体验舞蹈表演的训练方法和挑战。
舞蹈概论及剧目欣赏教案

舞蹈概论及剧目欣赏教案一、舞蹈概论。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故事和意念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一种表演艺术,也可以是一种娱乐活动。
舞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呈现,如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舞蹈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舞蹈中,身体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情感和意念,同时也通过音乐、灯光、服装等元素来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
舞蹈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和姿态来传递深刻的情感和故事,观众可以通过欣赏舞蹈来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舞蹈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一种身心锻炼的方式。
通过学习舞蹈,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柔韧性和力量,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舞蹈可以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到舞蹈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二、剧目欣赏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剧目欣赏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剧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内容。
(1)舞蹈剧目的分类,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
(2)舞蹈剧目的特点,音乐、舞蹈动作、服装、舞台布景等元素。
(3)舞蹈剧目的欣赏方法,观看舞蹈表演、分析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
3.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舞蹈的世界。
(2)学习舞蹈剧目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剧目,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观看舞蹈表演,选择一些经典的舞蹈剧目进行观看,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和艺术表现。
(4)分析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通过观看舞蹈表演,让学生分析舞蹈中的动作和情感表达,理解舞蹈剧目的内涵和意义。
(5)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分享对舞蹈剧目的感受和理解,总结舞蹈剧目的特点和魅力。
4. 教学评价。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和分析舞蹈剧目,评价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舞蹈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舞蹈概论教案

初中舞蹈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理解舞蹈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 掌握舞蹈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舞蹈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通过人体动作、表情、姿态等来表现一定主题、表达一定情感的艺术形式。
2. 舞蹈艺术的分类:根据舞蹈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舞蹈可以分为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等。
3. 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艺术具有节奏性、动态性、空间性、表情性等特点。
4. 舞蹈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舞蹈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仪式等活动密切相关。
5. 舞蹈欣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舞蹈的背景、分析舞蹈的动作、表情、音乐、舞美等方面,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6. 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学习舞蹈创作的技巧,如构思、编舞、排练等,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三、教学安排1. 教学方式:讲授、示范、实践、讨论相结合。
2. 教学时间: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讲授:讲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舞蹈形式进行表演,体会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
第二课时:舞蹈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1. 讲授:讲解舞蹈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舞蹈形式,分析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第三课时:舞蹈欣赏的基本方法1. 讲授:讲解舞蹈欣赏的基本方法。
2.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舞蹈视频,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四课时: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1. 讲授:讲解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
2.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方法进行舞蹈创作,最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表演、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本(专业理论课及公共文化课使用)
课程:舞蹈概论
授课班级:本科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讲师
教研室:史论教研室
授课学期:
新疆艺术学院教务处印制
教案首页
学期教学周次、进度、计划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 2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3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4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5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6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7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8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9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0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1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2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教案分页)
第16 页
新疆艺术学院教案(分页)
第页
教学总结
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