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关 键 词 :空气;细菌 ; 真菌 ;污染
中 图 分 类 号 : 991 Q 3.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1 3720)1 100 10— 3(080— 0—4 5 0
空气是 人类赖 以生 存 的极 重 要物 质 之 一 , 但也
第 1次采样 时间为 2 0 年 4月 ; 2次采样 时 06 第
摘要 : 采用沉降平板法 , 选用牛 肉膏培养基与马铃薯培养 基, 分别在 4月份与 5月份检测 了曲阜 师范大
学 校 园 不 同 环 境 中 空气 污染 细 菌 与 真 菌 的 含 量 .结 果 表 明 : 校 园不 同室 内环 境 的 空气 污染 微 生 物类 群 与 数 ①
量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而 变化 .② 学 生 宿舍 、 生食 堂 及 网吧 的 空 气 中 污 染 微 生 物 以细 菌 为 主.其 中 , 4月 份 的 学 在
维普资讯
第 3 4卷 第 1期
20 0 8年 1月
皇
V o1 3 No. .4 1
of
J n 2 O a. O8
校 园室 内空 气 微 生物 污 染 的调 查 与 分析
司 美茹 , 李桂 芝 , 苏 涛
( 曲阜 师 范 大 学 生命 科 学 学 院 .7 1 5 山东 省 曲阜 市 ) 236,
A1图 书馆 ( 一 曲师大二 楼 人 文藏 书点 , 天有 大 每
量 学 生进 入 , 积约 1 0m ; 一 面 0 ) A2 自习 室 ( 曲师 大 生物楼 3 2 , 天有 4 3 室 每 5个学 生 在此 学 习 , 面积 3 3 r。 ; 一 o )A3教室 ( 曲师 大综合 楼 2 5室 , 天有 1 5 1 每 2 个 学生在 此上课 , 积 10m。 ; ~走 廊 ( 面 1 ) A4 曲师 大 生
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
方法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
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
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
结论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
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
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
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校园概况XX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
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
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
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
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关键词: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空气质量、学生健康、污染控制引言: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是指在学校建筑物内部空气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还会对师生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现状,为有效控制污染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某中学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不同建筑内的空气作为采样点。
采样时间为春季和秋季,采样方法采用空气微生物采集器进行收集。
采集器使用醋酸纤维膜过滤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吸附在膜上,然后对膜进行培养和鉴定。
调查结果:通过对比春季和秋季的调查数据,发现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细菌数量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病毒和真菌。
在春季,教学楼的微生物数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学生返校后活动频繁,导致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而在秋季,图书馆和体育馆的微生物数量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场所的通风系统不完善,以及人员流动大所致。
结论与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学生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校园公共场所;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威胁;学校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校园内的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随着建筑密闭性的增加和校园内人员密度的提高,校园室内空气质量逐渐受到。
其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尘螨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疾病传播。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本次调查对校园内不同场所的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进行样本采集和检测:选取采样点:在校园内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采集样本:使用空气采样器在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三个样本,包括冬季、春季和秋季。
样本处理:将采集的样本放入无菌袋中,编号后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校园环境污染问题调研结果

校园环境污染问题调研结果调研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园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校园环境质量。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0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校园内各个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
调研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噪音污染:校园内的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工具、施工作业和学生活动。
其中,交通工具噪音是最主要的问题,占据了调查对象的70%以上。
这对学生的学习和休息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空气污染:校园内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甲醛等。
其中,PM2.5超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食堂和教学楼周围。
甲醛超标则主要出现在实验室和宿舍内。
3. 水质污染:校园内部分水源的水质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水管老化、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
这给师生的饮用和洗漱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4. 垃圾处理问题:校园内的垃圾处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有些地方存在乱倒垃圾、垃圾分类不当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可能引发其他卫生问题和垃圾处理难题。
改进措施为了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噪音污染:加强交通管理,限制交通工具噪音;规定施工时间和区域,减少施工噪音;对学生活动进行管理和引导,避免产生过多的噪音。
2. 空气污染: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定期检测和治理甲醛超标问题;改善食堂和教学楼周围的空气质量,增加绿化和减少污染源;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环境意识,避免污染行为。
3. 水质污染: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线维护,确保水质安全;建立健全的饮用水管理制度,保证师生的饮用水安全;提倡节约用水和垃圾分类,减少水质污染源。
4. 垃圾处理问题: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和制度,规范垃圾处理流程;加大对垃圾处理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结论校园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噪音、空气、水质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提升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郴州某高校校园内不同场所空气微生物分布特 征调查与分析

219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郴州某高校校园内不同场所空气微生物分布特征调查与分析张燕1,张艳2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曲靖市生态环境监测站;2.湘南学院摘要:目的:检测郴州某高校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分析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控制校园室内微生物污染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该高校5种具代表性室内环境(男女生宿舍、图书馆、食堂、实验室、食堂)共计24个采样点进行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的采样及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卫生分级评价。
结果:该地区高校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平均值为391cfu/m3,属清洁级,仅有1个采样点达微污染级。
结论:该高校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程度较低,属于清洁水平,但对男宿舍仍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室内空气卫生质量。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污染;细菌总数中图分类号:{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2-0219-0002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由于存在营养匮乏、日光辐射、温度变化、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相对其他环境较少,但由于存活下来的即为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同时由于空气流动快,流动范围广。
因此,空气也是造成人类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媒介[1-2]。
通过计数一定空间内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来推断该区域内空气质量的高低,是调查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3-4]。
高校校园人口密度大,属人群聚集区域,空气一旦污染,可导致群发性感染。
郴州地处湖南东南部,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有“林中之城”的美誉。
了解该地区高校校内空气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对摸清并进一步优化地处同类型城市高校校内空气质量,加强对高校校园各个场所的卫生监督和监测,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保障青年学生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一)仪器与试剂全自动立式灭菌器(山东新华,LMQ.C-80E);超净工作台(天津泰斯特仪,CJ-1D);电热数显恒温培养箱(天津泰斯特,GP-45BE);恒温水浴箱(天津泰斯特,HH-W6005);营养琼脂培养基(由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水等自行配制)(二)试验方法1.采样地的选择本次试验选择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实验室、教室5种室内环境作为采样点,进行空气微生物的分布特征调查。
烟台大学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调查研究

摘要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
本文针对了解烟台大学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考察不同类型场所空气微生物的数量,目的旨在保护师生的健康,提高大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改善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学校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
本实验通过自然沉降法对烟台大学的教室、食堂、宿舍进行空气微生物的采样,实验结果显示,烟台大学男生宿舍内的空气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食堂和教室,女生宿舍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最低,在同一宿舍的不同位置,厕所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其他位置,在宿舍的同一楼层微生物数量阴面小于阳面。
教室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人口密度对空气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非常大。
实验结果表明,教室、食堂、女生宿舍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属于合格范围,男生宿舍微生物数量严重超标。
空气中抗性微生物的实验显示,烟台大学三个不同的场所中,具有抗性的微生物含量极少。
关键词:室内空气微生物;高校;不同场所;抗性微生物Abstrac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s of microbes on humans is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50% of human diseases are caused by viruses.Microbes lead to the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 that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struggle with it, and now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mankind is also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own health.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air microbial pollution in public places in Yantai University and examining the number of air microb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ces,so that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ologists,to improve the bad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school public air quality.This experiment samples classroom, canteens, dormitory air microbial of Yantai University by the way of natural settlement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air microbes in the boys dormitor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anteen and classroom, the air microbes of girls dormitory is the lowest.For the same dormitor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the number of microbes in the toile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laces, and the number of microbes in the sunny dormitory is less than the dormitory with no sun.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classroom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air microbes.What’s more,classrooms,canteens and girls dormitory’s air microbial number belongs to the qualified range, the number of microbial of boys dormitory seriously exceeded.The experiment of airborne microbiological shows that in the three different of Yantai University has little resistance microorganisms.Key words: Indoor air microb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erent places; Resistant microorganisms引言 (2)1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采样地点的选择 (4)1.2采样点的设置 (4)1.3采样方法 (4)1.4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5)1.4.1培养基的制备 (5)1.4.2高压蒸汽灭菌法 (6)1.5抗生素溶液的制备 (6)1.5.1实验所需的仪器与药物 (6)1.5.2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 (6)1.5.3抗生素溶液的制备 (6)1.6采样点设置 (7)1.7评价标准 (7)2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8)2.1不同场所空气微生物数量 (8)2.2教室空气微生物数量 (10)2.2宿舍空气微生物数量 (14)2.2.1男女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数量分析 (15)2.2.2同一宿舍不同位置微生物数量 (15)2.2.3不同楼层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分析 (17)2.3食堂空气微生物分析 (18)3空气中抗性微生物实验数据与分析 (20)3.1实验数据 (20)3.2实验结果与分析 (22)6总结与建议 (24)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污染调查报告

校园污染调查报告校园污染调查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园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作为年轻一代的集中居住地,校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将对校园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并改善校园环境。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校园环境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调查发现,汽车尾气、工地扬尘以及校园内的燃煤锅炉等因素都会导致校园空气质量下降。
而长期暴露在污浊的空气中,学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二、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也是校园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校园内,学生常常面临着来自道路交通、施工工地、教室内的噪音干扰。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学生易患听力损伤、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校园环境中的隐患。
在一些学校的自来水中,常常检测到微量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物质,这对学生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学校周边的水体污染也会对校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四、垃圾处理垃圾处理问题也是校园环境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一些学校,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导致垃圾处理不规范,进而引发异味、蚊蝇滋生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环境,还对校园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绿化覆盖绿化覆盖是改善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的操场、庭院等区域绿化不足,缺乏植被覆盖。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视觉享受,也会导致热岛效应,进而影响到校园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六、解决方案针对校园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校园环境。
首先,学校应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
其次,加强噪音监测,规范施工工地和交通噪音的管理。
第三,加强水源监测,确保学校供水安全。
第四,加强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加大绿化投入,增加植被覆盖,改善校园环境。
结论:校园污染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源污染、垃圾处理和绿化覆盖等问题都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校园空气中细菌的调查

校园空气中细菌的调查空气中因缺乏养料且受日光直照并不适宜微生物的繁殖,所以空气中没有固定的微生物群体。
但由于人的活动,身上呼吸道口腔及人的走动会带来细菌,导致某些环境空气中还有较大的细菌,其中一部分是病原菌,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榆林学院是一所大学,有近两万人,学生上课或下课会有很多人的走动,带动的尘土使得空气里有较多的细菌,因此研究空气中微生物十分重要。
它可以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并能及时做好及时清洁,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
实验设计:在校园内的广场、道路、教室和体育场所随机进行取样,检测校园空气中的细菌情况。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空气中细菌平板培养,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实验,了解校园内细菌的大致分布和变化情况。
实验计划:1取样方式:培养基直接暴露在空气中2平板培养:恒温培养24h3计数观察:对菌落进行观察计数4多次实验:分别进行记录统计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1mol/L NaOH、1mol/L HCL、KNO3、NaCL、 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KH2PO4 2用具:三角瓶、棉塞、烧杯、天平、电炉、玻璃棒、吸管、标签、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药匙、PH试纸、称量纸、培养皿(90mm或60mm)、酒精灯、记号笔、3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4实验步骤:参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pag6,第2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参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pag77,第2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取材:牛肉膏 3g、蛋白胨 10g、NaCl 5g、琼脂 15—20g、水 1000ml、pH 7.4—7.6(Ph7.2-7.4)器材:牛肉膏,蛋白胨, NaCl,琼脂;1mol/L NaOH, 1mol/L HCl;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扭力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 pH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
方法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
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
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
结论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
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
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
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校园概况沈阳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
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
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
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
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8m 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8m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
采样高度为1.2~1.5m,采样时间1min,采样流量28.3L/min。
细菌在37℃培养48h,霉菌在26℃培养72h 后,分别计数两级采样皿中的细菌菌落数和霉菌菌落数(cfu),也即捕获在采样皿中的空气细菌粒子数和霉菌粒子数。
全年共采样2016份。
1.3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高盐查氏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按使用说明配置、灭菌。
使用Φ9cm平皿,每平皿倾注20ml培养基,冷却备用。
1.4主要仪器JWL-2 两级筛孔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北京检测仪器有限公司;DXC-280B型不锈钢手提式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YLN-30A菌落计数器,北京市亚力恩机电技术研究所;SHP-250型生化培养箱和MJP-250型霉菌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B-4A控温电热板,金坛市天竟实验仪器厂,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下采样时使用。
1.5 统计分析菌落计数后,按照公式n=N×1000/(Q×t)计算受检空气中微生物含量。
式中:N—平皿菌落计数,个;Q—空气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1.6质量评价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细菌菌落总数≤2500cfu/m3为合格。
2.结果
2.1空气中细菌粒子浓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见表1,图1。
由表2可见,同样在冬季,室外空气中霉菌粒子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季节,而在室内
表现为夏秋两季高于冬春两季。
空气中可吸入霉菌粒子主要在寝室、体育馆、办公室以及图书馆占比较高。
总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为60.5%。
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822,P<0.05。
3.讨论
空气中微生物采样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即自然沉降法和气流撞击法。
自然沉降法不易测得处于悬浮状态的微小生物粒子,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
气流撞击法较好地克服了自然沉降法的弊端,能准确地测知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5,6],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也规定了空气微生物采样用撞击法。
因此,本研究中采用气流撞击法采样以尽可能准确、真实反映校园空气微生物状况。
关于空气微生物采样的时机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选在一天中的某一固定时间,二是多个时段采样,如早中晚三次。
应该说第二种方式所得结果较具有代表性。
空气微生物数量变动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其中人员活动情况就是影响空气微生物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空气微生物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选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使得对结果的评价更具生物学意义。
沈阳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很低,非常不利于微生物生存。
3月气温偏低,草木没有返青,空气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存,但春季风沙大,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多,对微生物会起到一定庇护作用。
3月和12月正处在采暖季节,室内温度一般不低于20℃,门窗紧闭,室内外空气交换率偏低,一定程度上利于空气微生物生存。
6月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云量偏多,这些都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
9月气温最高,但秋高气爽,云量稀少,紫外线强度最大,对室外空气微生物有相当的杀灭作用。
夏秋两季大多数房间会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会更多地受到室外条件的影响。
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空气中生物粒子含量有很大差别,霉菌粒子差异程度小于细菌粒子,且在有强紫外线辐射的9月浓度仍居高不下,这可能与霉菌孢子适应能力强有关;可吸入生物粒子与生物粒子总量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其中可吸入霉菌粒子比例更高;主要在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存在空气生物粒子超标现象,因为是在人员负荷最大时采样,有理由相信污染是一过性的。
粒径较小的悬浮粒子更易进入呼吸道深部造成严重危害,监测结果显示可吸入粒子占比在50%以上,尤其霉菌性小粒子比例更高,与胡庆轩[7]等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条件、人员活动及自身生存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人员高峰时存在一过性空气微生物污染,提醒我们仍需加强这方面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4 参考文献
[1]冷家峰, 刘仙娜. 国内大气微生物污染现状[J]. 预防医学文献, 2004, 10(2): 200-202.
[2]方治国, 欧阳志云, 胡利峰, 等. 城市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4, 24(2): 318-319.
[3]司东霞, 司振书, 徐丙荣. 聊城大学校园空气细菌的时空分布及空气质量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5): 433-434.
[4]张韩杰, 高嫄, 王彦美, 等. 校园内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污染的调查[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5: 255.
[5]李涛. 空气微生物采样及发展趋势[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13(5): 538-539.
[6]潘立, 刘庆表, 杨彩琴. 两种方法检测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含量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13(4): 473.
[7]胡庆轩, 蔡增林, 鲁志新. 沈阳市大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J]. 上海环境科学, 1995,14(5):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