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 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2019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和卫生标准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和卫生标准
首先,空气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空气采样和培养方法。
空气采样可以通过空气采样器或生物气溶胶采样器进行,然后将采样得到的空气中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培养,以便观察和计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或测序技术,来检测和鉴定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其次,卫生标准针对不同场所和环境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平需要符合卫生部门或相关行业标准,以确保医院或诊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要求。
食品加工和制药行业也有严格的卫生标准,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空气中的微生物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还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
一般来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水平应该低于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居住或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健康要求。
这需要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通风、空气过滤等,以维持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和卫生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
括检测方法、行业标准以及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卫生标准,可以有效控制空气中微生物的水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众多卫生检验项目中,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的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的检验方法。
一、概述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旨在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本部分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二、检验方法1.采样方法(1)选择采样点:根据公共场所的面积、布局和人员活动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
采样点应覆盖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域,包括人员密集区和通风不良区。
(2)采样时间:建议在公共场所正常营业时间内进行采样,以确保采样结果的代表性。
(3)采样工具:使用无菌采样器,如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过滤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
2.微生物培养与计数(1)细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37℃培养24-48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2)真菌培养:将采样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25-28℃培养24-48小时。
观察真菌生长情况,进行计数。
(3)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检测。
三、结果判定与评价1.结果判定:根据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限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应避免对采样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采样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微生物检测知识和操作技能。
3.培养基和实验器材需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测结果仅作为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参考,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总之,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是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严谨的检验方法,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C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X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C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样液稀释倍数/30X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W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W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实验二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革兰染色 观察溶血 杆菌肽敏感试验 链激酶
报告
α型溶血(草绿色链球菌):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β 溶血平板观察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生化 鉴定
1、革兰氏染色,阳性,G+链状排列,符合者可做生 化鉴定。 2、生化鉴定
(1)链激酶试验(溶纤维蛋白酶试验) 吸取草酸钾血浆0.2mL,加0.8mL灭菌生理盐水, 混匀,再加入链球菌18-24h36±1℃肉浸液肉汤培养物 0.5mL及0.25%氯化钙0.25mL,混匀,置于36±1℃水 浴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观察凝块重新完全溶 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 性。同时用肉浸液肉汤做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链激酶 阳性的菌株做阳性对照。
2)血琼脂平板、匹克肉汤、灭菌生理 盐水、革兰染色液、杆菌肽纸片。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三、实验步骤
1、样品的采集 5个采样点,离地面高度为1.5米,东、西、南、北、
中各放置一个平皿,揭开盖子暴露15min,扣好盖子。
2、培养观察 36±1℃培养24h。
3、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 血平板:圆形突起,针尖状,灰白色半透明/不透明,
清洁 空气
<1 500
<16
<4 500
<36
污染 空气
>2 500
>36
>7 000
>124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对微生物指标的规定: 菌落总数≤2500 cfu/m3
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满足相应的空气标准。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的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2)杆菌肽敏感试验(药敏试验)
室内空气检测原理

室内空气检测原理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
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如甲醛、苯、二氧化碳等)、颗粒物(如尘埃、花粉、细菌等)以及微生物(如霉菌、病毒等)。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传感器检测法:使用特定的传感器来检测不同污染物的含量。
传感器种类繁多,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检测。
例如,使用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来检测甲醛的含量,使用PM
2.5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
通过采集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
2. 光学检测法:利用光学原理来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
例如,使用紫外线光源照射空气样品,通过测量样品中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来判断污染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甲醛、苯等。
3. 生物检测法:利用生物学反应或细胞培养来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存在。
例如,使用培养基和恒温箱培养霉菌,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霉菌生长来评估空气中的霉菌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例如细菌、霉菌等。
室内空气检测的原理多样化,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需要检测的污染物种类和要求的准确度。
通过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
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保障人们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物表、器械、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参考标准
一、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操作
结果计算: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结果判断:
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4.0cfu/皿(15min )
Ⅲ环境 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 、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
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4.0cfu/皿(5min )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检测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 ,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采样面积都为100cm 2)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 2)=
结果判断:
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5.0cfu/cm 2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 2)
Ⅲ环境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10.0cfu/cm2
三、消毒医疗器材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检验标准
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
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
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
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高度危险性物品:
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
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压力测量导管、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
1、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 CFU/cm2.
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 CFU/cm2.
检查方法:
把采样管将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结果计算:
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CFU/m2)=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30×2
参照标准: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012.11.1实施
宜兴医院院感科 2014年7月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