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空气微生物检测实验设计

空气微生物检测实验设计

空气微生物检测实验设计一、实验背景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环境质量和工业生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医院、食品加工厂、实验室等场所,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疾病传播、食品变质和实验结果误差等问题。

因此,对空气微生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空气质量,并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空气微生物检测通常采用培养法和非培养法。

培养法是将空气中的微生物采集到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然后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数量和特征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非培养法包括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 PCR 技术)、显微镜观察法等。

本实验采用培养法,利用空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收集到琼脂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FU)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四、实验材料和设备1、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真菌检测)2、采样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3、培养箱恒温培养箱(设定温度 37℃用于细菌培养,28℃用于真菌培养)4、无菌器材无菌平皿移液器无菌吸管5、其他器材酒精灯记号笔计数器五、实验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按照培养基的配方准确称取所需的成分,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

加热至完全溶解,调节 pH 值至合适范围。

分装到无菌平皿中,约 15-20ml 每皿,待冷却凝固后备用。

2、采样点的选择根据检测场所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例如,在医院可以选择病房、手术室、走廊等;在食品加工厂可以选择加工车间、包装间、仓库等。

3、采样操作打开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将采样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距离地面约 15 米的高度。

设置采样时间和流量,通常采样时间为 5-15 分钟,流量为 100-200L/min。

启动采样器,让空气通过采样器撞击到培养基表面,完成微生物的采集。

微生物污染防控措施

微生物污染防控措施

微生物污染防控措施引言微生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

为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污染的意义和影响,并阐述一些有效的微生物污染防控措施。

I. 了解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和成因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水体、空气和食物。

水体污染可以通过废水排放、农业和工业活动等途径引起。

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于泛滥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食物中的微生物污染则可能来自于加工和储存环节。

了解不同来源和成因对制定合适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II. 水体1. 加强废水处理加强废水处理是降低水体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措施。

通过引入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微生物。

此外,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的监控和管理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2. 加强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对于预防水体微生物污染至关重要。

建立严格的水源保护区、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巡查和监测等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水源的纯净性。

同时,宣传教育公众正确使用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III. 空气1. 提高通风技术室内通风是降低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

采用先进的通风技术和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进入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重点场所和区域进行监测,有助于减少微生物相关疾病的发生。

IV. 食物1. 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食物生产和加工环节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关键。

加强对农业环境的监控,限制使用农药和化学品的过量使用。

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确保生产线的卫生和食品的质量。

2. 加强食品储存和运输管理食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

加强对食品储存环境的卫生监管,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减少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对食品运输中的卫生条件进行监督,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大气中的微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大气中,能够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群体。

它们对大气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然而,大气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因地域、季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

本文旨在介绍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并探讨其生态学和环境意义。

一、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涵盖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多种生物类群。

其中,细菌是大气微生物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气微生物总量的绝大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见大气微生物的种类。

1. 大气中的细菌(1)Bacillus属:广泛存在于大气生态系统中的芽孢杆菌,可以在没有水分和营养的环境中存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2)Pseudomonas aeruginosa:这种常见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水和大气中都有发现。

(3)Staphylococcus aureus: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在土壤、水与空气中都有分布。

2. 大气中的真菌(1)Aspergillus属:一种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分枝菌属,它们具有广泛的代谢功能和适应能力。

(2)Alternaria属:常见的孢子形成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和水中。

(3)Cladosporium属:一种常见的真菌属,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并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繁殖。

3. 大气中的病毒(1)农业作物中的病毒:包括普通农作物如小麦、翻子瓜、白菜、西瓜、香蕉等作物。

(2)人类疾病中的病毒:包括绿脓杆菌、沙门菌、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4. 大气中的古菌热古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是大气中的一种古菌。

这种菌属于迪克森氏菌(Crenarchaeota),是一种厌氧生物,生长在高温和较低水分的环境中。

二、大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大气微生物的分布与其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季节、气候和大气层次的差异会影响微生物群侵略潜力、繁殖率、代谢活动和定居区域。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大气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分布情况。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调查关键词: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空气质量、学生健康、污染控制引言: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是指在学校建筑物内部空气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还会对师生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现状,为有效控制污染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某中学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不同建筑内的空气作为采样点。

采样时间为春季和秋季,采样方法采用空气微生物采集器进行收集。

采集器使用醋酸纤维膜过滤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吸附在膜上,然后对膜进行培养和鉴定。

调查结果:通过对比春季和秋季的调查数据,发现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细菌数量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病毒和真菌。

在春季,教学楼的微生物数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学生返校后活动频繁,导致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而在秋季,图书馆和体育馆的微生物数量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场所的通风系统不完善,以及人员流动大所致。

结论与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学生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校园公共场所;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健康威胁;学校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校园内的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随着建筑密闭性的增加和校园内人员密度的提高,校园室内空气质量逐渐受到。

其中,微生物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尘螨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疾病传播。

为了深入了解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本次调查对校园内不同场所的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进行样本采集和检测:选取采样点:在校园内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宿舍等场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采集样本:使用空气采样器在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三个样本,包括冬季、春季和秋季。

样本处理:将采集的样本放入无菌袋中,编号后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

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

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关于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被揭示出来。

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是其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难以避免的一种微生物。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空气中的微生物一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其中,细菌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次是真菌。

病毒数量相对较少,但其对人体的影响却是更为严重的。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我们身处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微生物。

人类的活动、各种灰尘和污染物、动植物等,都会释放出微生物。

此外,飞沫、污水、动物排泄物等因素,也是空气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三、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疾病: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例如,许多呼吸性疾病,如肺结核、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都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

此外,许多病毒和细菌也能通过空气传播,例如感冒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肺炎克雷伯菌等。

2、加重过敏反应:大量的细胞壁、孢子、寄生虫等微生物,会导致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哮喘和湿疹等。

3、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空气中的微生物能够引起室内不良气味的产生,并可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4、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附着在食品和饮用水表面,进而对其进行污染。

四、预防和控制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通风:通风可以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微生物排出去,以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2、保持清洁: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清洁,清除灰尘和其他污染物,限制细菌、病毒和真菌交叉感染。

3、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和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室内的微粒,减少室内的空气污染。

4、对过敏者给予支持治疗,减少症状。

总之,空气中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接触空气中的微生物,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其对人类的伤害影响。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分析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分析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对大气中微生物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巨大且多样,它们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探讨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一、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大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其中,细菌是大气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群体。

常见的大气细菌主要有悬浮细菌和沉降细菌两类。

悬浮细菌主要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表面,而沉降细菌则随着降雨等气候条件而沉降至地面。

真菌是大气中另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它们通过产生孢子进行传播,能够在空气中长时间存在。

大气真菌主要包括霉菌、酵母菌等,它们在降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沉降到地面。

此外,病毒也是大气微生物的一部分。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大气中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二、大气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大气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大气微生物的生存和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而较低温度对某些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其次是季节变化。

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和植被状况对大气微生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在春夏季节,细菌的数量往往较高,而在冬季则相对较低。

人类活动也对大气微生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的化学物质对大气中微生物的生存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也可能导致大气微生物的富集。

三、大气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大气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们能够参与气候变化和物质循环过程。

首先,大气微生物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参与大气中的气体转化。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氧化大气中的甲烷,减少其温室效应。

同时,微生物也能够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原始有机物的转化和再利用。

其次,大气微生物对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微生物能够降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减轻空气污染的程度。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地理知识知识: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空气中充满了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也是我们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虽然它们不可见,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

一、细菌的分类和分布细菌是一种非常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以以单独细胞或者大片形态生存。

细菌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立克次体。

革兰氏阳性细菌在空气中的存在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在水,土壤和动植物表面上生长。

这些细菌常见的代表有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在人体中也非常常见,正常状况下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如果进入人体并繁殖,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革兰氏阴性细菌是一类外膜包裹内膜的细菌,其中包括常见的肺炎杆菌和埃希氏菌等。

这些细菌同样分布在空气中、水中和土壤中。

这些细菌可以引起一些感染性疾病,并且抗生素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详细研究。

放线菌是一种细胞壁薄的细菌,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对药物合成和抗肿瘤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放线菌还对我们身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支原体和立克次体是两种外观类似的有保护性细胞壁细菌,它们能够使化学药物失效。

其中,支原体会引起血管炎症,导致肺炎,或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而立克次体则可能引起莱姆病等疾病。

二、真菌的分类和分布真菌是一种以生长在空气中、水中或土壤中为主的生物,它们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子囊菌和担子菌。

子囊菌是一种可以在空气中寿命较长的真菌,由于其基因散布广泛,可以对不同的环境做出适应,如木霉、青霉、曲霉等。

这些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食品和医药中阳性或阴性品的关键成分。

担子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真菌,包括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的鹅膏菌、耳霉菌等。

真菌的生长需要水分,因此它们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下,如潮湿的土壤、树干、落叶堆积等地方。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于皓姓名: 乔利敏专业(班级):环境11—2班学号: 1129010211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

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

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于皓姓名:乔利敏专业(班级):环境11-2班学号:1129010211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

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

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近年来,有关大气环境和污染监测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然而,目前,在国内环保系统大气污染关注的焦点仍然是理化性质的污染,如,烟尘,粉尘,TSP,PM10,SO2,NOx,光化学烟雾等等,对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大气微生物问题关注却较少,有关知识不足,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监测还没有起步。

然而随着SARS、H1N1等疾病的大肆传播,迫使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检测机构关注环境大气微生物污染。

本文就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1 大气微生物的特性来源大气中的微生物无所不在,大气微生物污染(at-mospheric microbial pollution)是大气中的微生物遇到适宜的生存条件就大量繁殖,造成其在一定的空间围内数量骤增,使位于该区域免疫低下的人和其他生物因接触、呼吸、吸食而感染,进而造成疾病大面积传播,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极大的威胁[2~4]。

1.1 大气微生物特性大气微生物污染与大气物理化学污染相似,都可在空气中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通过土壤和水体传播。

而不同于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质,不能生长和繁殖。

如,SO2中的硫元素自身可以转变成其他成价态的硫,不生长或繁殖。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强烈的阳光下很快就会失去活性或者死亡,在条件适宜时部分微生物又很快恢复活性,接触到它的有机体将会携带它,促使它生长、发育、繁殖。

如果这个有机体是人或者其他动物,当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时或者不足以控制微生物的数量时就会发病。

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还可能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随时发生变异。

空气中高浓度化学污染物质常常伴有刺激性的气味,有的还有颜色,而大气中的微生物肉眼常常看不见,也没有刺激性的味道。

大气物理化学污染严重,如,粉尘污染,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载体,扩大其传播的范围,同时降低生活在其中人群和其他动植物的免疫力,提高发病率。

1.2 大气微生物的来源及种类大气微生物是指大气中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表面、动植物、人体以及生产活动、污水污物处理等。

空气中的自然微生物主要是非病原性腐生菌。

据Wright报道,各种球菌占66%、芽孢菌占25%、还有霉菌、放线菌、病毒、蕨类孢子、花粉、微球藻类、原虫及少量厌氧芽孢菌。

在病人集中的医院,空气中除了自然的微生物外,还有各种病原菌。

细菌有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和绿脓杆菌等约160种;真菌有球孢子菌、组织胞桨菌、隐球酵母、青霉和曲霉等约600多种、病毒有鼻病毒、腺病毒等约几百种,此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等。

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也不相同。

在空气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Shaffer等对城市、乡村、森林、海岸空气的培养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占优势,芽孢杆菌是室外空气中最多的细菌属。

大气中的微生物大多依附灰尘等溶胶粒子而构成微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其粒径谱范围很宽,约0.002×10-3mm~30.000×10-3mm。

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直径一般为4.000×10-3mm~20.000×10-3mm;真菌则以单个孢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不同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大小不同:病毒0.015×10-3mm~0.045×10-3mm,细菌0.300×10-3mm~15.000×10-3mm,真菌3.000×10-3mm~100.000×10-3mm,藻类0.500×10-3mm,孢子6.000×10-3mm~60.000×10-3mm,花粉1.000×10-3mm~100.000×10-3mm。

不同城市,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的人用不同方法测出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各不相同,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大部分粒径范围在10.000×10-3mm以内,这也是环保部门加强对大气环境污染物PM10监测的主要原因之一。

溶胶的粒径主要在0.25-30 μm间变化。

微生物气溶胶具有6大特性:来源的多相性、种类的多样性、活性的易变性、播散的三维性、沉积的再生性、感染的广泛性。

微生物气溶胶的活性从它形成的瞬间开始就处于一直变化的状态。

影响微生物气溶胶衰减和总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气溶胶化前的悬浮机制以及各种环境因素。

大气中的微生物数目、菌谱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危害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等。

2 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现状2.1 研究历史及成果大气微生物的研究可追溯到17世纪,20世纪以来,美国、法国、英国、印度、瑞典、日本等国都展开了研究。

1978年在慕尼黑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大气微生物学会,1982年国际空气生物学协会、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等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大气生物学会议。

近年来,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研究的进展,我国也对大气微生物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

像北京、天津、兰州、沈阳和乌鲁木齐等地都有大气微生物污染的报道。

国外对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类型、粒谱范围以及影响空气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目前,中国对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多为调查研究,即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场所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了解微生物的浓度、种属等情况。

这些场所包括室内的和室外的。

室外的有:城市各功能区、湖泊、海洋、校园、垃圾填埋场、以及不同的风景区等。

室内则有:医院、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厂房、旅店、大型商场、图书馆、展览馆、列车车厢等。

研究中采用的检测指标有:菌落总数、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以及有针对性的病原菌、条件致病菌及微生物耐药情况等[5~7]。

2.2 污染现状城市大气微生物污染现状有许多报道,其中南京、重庆、上海、太原、常熟、齐齐哈尔、北海、西宁、青海湖、格尔木等城市大气中微生物都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工业结构、人口容量、城市发展程度、城市生态结构等不同,大气中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通过对大气微生物鉴定发现不同生态环境下大气细菌区系不同。

比如:重庆部分地区64个普查点的大气中细菌进行采集鉴定发现10种菌,其中芽胞杆菌为优势种,占总株数的51.2%,葡萄球菌次之;京津地区大气菌区调查表明,微球菌属为第1优势菌,,葡萄球菌属次之,芽胞杆菌居第3,所鉴定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

2.3 分布特征影响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变化的因素,如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日辐射强度从早晨-中午-晚上呈周期性变化,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也有一定规律性。

空气含菌量随温度升高、风速加大而增多;随日照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对湿度增大而减少[8~10]。

大气中微生物与人类活动、每天的不同时间、每年的不同季节以及气象状况都有密切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人流量与空气微生物含量呈正相关,车流量与空气微生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气微生物含量与大气监测指标PM10、SO2、NO2的分析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与PM10呈明显的正相关。

由于受人的活动和化学污染物的影响,各监测区大气中微生物含量也不同。

对于齐齐哈尔、南京、上海等地,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商业区、交通区、居民区、工业区、文化区、风景区、对照区[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