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培训讲义
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课件(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清洁、可持续的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课件旨在为学员提供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知识、技术特点、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帮助学员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新能源汽车概述1. 新能源汽车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燃料效率高于同等条件下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所有汽车。
2. 新能源汽车分类- 纯电动汽车(BEV)-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混合动力汽车(HEV)3.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1. 动力电池技术- 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 电池特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监控、保护、均衡等2. 电机及驱动技术- 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燃料电池电机等- 驱动方式:交流异步电机驱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等3. 电控系统技术- 控制器: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等- 通信协议:CAN总线、LIN总线等4. 充电技术- 充电方式:慢充、快充、无线充电等- 充电设施:充电桩、充电站等四、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1. 维修保养原则- 遵循厂家维修保养手册-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2. 维修保养项目- 电池系统:电池检查、充电系统检查、电池管理系统检查等 - 电机及驱动系统:电机检查、驱动系统检查、冷却系统检查等 - 电控系统:控制器检查、通信系统检查、传感器检查等- 充电系统:充电桩检查、充电接口检查、充电线路检查等3. 常见故障及排除- 电池故障:电池容量下降、电池发热、电池漏液等- 电机及驱动系统故障:电机异响、驱动系统故障、充电故障等 - 电控系统故障:控制器故障、通信系统故障、传感器故障等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1. 技术发展趋势-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增加- 电机及驱动系统效率提高、噪音降低- 电控系统智能化、网络化2. 市场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产品类型更加丰富、性能不断提升- 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规范逐步完善六、总结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 按FTP75市区循环运行的车辆的车速及其加/减速度。
• 这一实例的参数为L=2.7m,La =0.4L,Lb=0.6L和hg=0.55m。从图 中可以看出:
• 1)前轮消耗约65%的总制动功率和能量,因此,若仅在一个轴 上实施再生制动,则在前轮上的再生制动比后轮上的再生制动将更 为有效。
• 2)在车速小于50km/h的范围内,制动力几乎为一恒值,且当车速 大于40km/h时,其值减小。
• 图所示为利用液压储能原理设计的一种制动能量再生回收系统。系 统由发动机、液压泵、液压储能器、联动变速箱、驱动桥、液控离 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 3.电化学储能
•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车辆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 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储能器中;当车辆需要 起动或加速时,再将存储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车辆行驶 的动能。
• dηp = 0
dim
• 得到最大回馈效率再生制动时的电动机电枢电流为
(8-7)
• im =
rm2 TL2+Ke2ΩrmTL−imTL Keim
(8-8)
• 3.恒定力矩制动方式
• 在制动力矩(电枢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回馈到电池的电流将随 电动机反电动势的降低而减小,其初始值(也是最大值)不应超过 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否则在制动过程中能最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
• 8.2.2 电动汽车的制动模式
• 1.急刹车 • 急刹车对应于制动减速度大于2m/s2 的过程。
• 2.中轻度刹车 • 中轻度刹车对应于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可分为减速过程
与停止过程。 • 3.汽车下长坡时的刹车 • 汽车下长坡一般发生在盘山公路下缓坡时。在制动力要求不大时, 可完全由电刹车提供。其充电特点表现为回馈电流较小但充电时间较长。 限制因素主要为电池的电荷状态和接受能力。
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回收系统_免费下载39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05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

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
3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算法成效的评价
以初始速度为 60m/h 的电制动典型过程为例,经仿真计算可 得,回收能量占车体总动能 的 654%,其余的 346%为机械刹车和 电刹车过程中的损耗。以我国轿车循环工况为例,考 虑到摩擦阻力 及各局部效率的问题,回收车能量的回收
2制动能量回收的约束条件
实用的能量回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刹车的平安要求,符合驾驶员的刹车习惯。 〔2〕考虑驱动电机的发电工作特性和输出能力。 〔3〕确保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平安,防止过充。 由以上分析可得能量回收的约束条件如下: 〔1〕根据电池放电深度的不同,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 〔2〕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时间。 〔3〕能量回收停止时电机的转速及与此相对应的充电电流值。
05 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 PART FIVE
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
1制动模式 电动汽车制动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对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1〕急刹车 配合机械制动,增大刹车力度,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最合理的刹车偏重分配。 由于刹车时间 短,其回收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超级电容器中供车辆再次启动或加 速过程的电能。降低电池在 启动和加速时的负担。
复 习 思 考
电动汽车能量的回收
〔2〕中轻度刹车 代替机械制动产生制动力,使车辆平稳减速,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回收的电能在电容器中 储存满后开始向电池充电。 〔3〕长时间减速刹车 在下坡或长时间滑行时长时持续的为电池充电,除了到达轻度刹 车的作用外。此功能可 被广泛应用于山区和地形不平坦的道路情况 中,回收大量的能量。还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刹 车的负担,防止刹车 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热衰退造成的刹车力缺乏甚至刹车失灵。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ppt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 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重新受到关 注,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动汽车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低噪音、低维护成本等优点。同 时,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在不 断提高。
挑战
电动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电 池成本较高、充电时间较长等问题。同时,电动汽车的市场 份额相对较小,与传统汽车相比仍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0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
电动汽车的能源来源
电池
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池作为能源,目前主要使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
燃料电池
部分电动汽车采用燃料电池作为能源,通过氢气 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太阳能
部分电动汽车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 为车辆提供辅助能源。
新能源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蔚来汽车换电项目
蔚来汽车推出的换电模式,解决了电 动汽车充电时间长、里程焦虑等问题 ,提升了用户体验。
创新的充电设施项目案例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特斯拉建设的超级充电站遍布全球,提供了快速充电服务,方便了电动汽车用 户出行。
星星充电桩项目
星星充电桩采用最新的充电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兼容性等特点,为电动汽车 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提供有偿服务,适用于商业地产、 住宅小区等。
PPP模式
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实现利益共享和风 险共担。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充电设施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度、自动 充电等功能。
互联互通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课件第8章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ppt

• 图所示为利用液压储能原理设计的一种制动能量再生回收系统。系 统由发动机、液压泵、液压储能器、联动变速箱、驱动桥、液控离 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 3.电化学储能
•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车辆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 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储能器中;当车辆需要 起动或加速时,再将存储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车辆行驶 的动能。
• 2.前后轴制动力比例分配时的控制策略
• 并联制动控制策略如图所示。需要的总制动力较小时,全部由再生制动力提 供;当需要的减速度增大时,电机再生制动力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机械制动 力开始起作用;当总制动力大于一定值时意味着这是一个紧急制动,再生制动 力减小到零,机械制动提供所有的制动力;当所需的制动减速度在两者之间时, 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共同作用。
• 3)从汽车理论知识可知,如果前轮先于后轮抱死,虽然失去了 转向能力,但整车还是稳定的;如果后轮先于前轮抱死,将导致整 车失去控制,极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8.5 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
• 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给制动系统的设计添加了一些复杂性,呈现 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在再生制动和机械摩擦制动之间分配所 需的总制动力,以回收尽可能多的车辆的动能;二是如何在前后轮 轴上分配总制动力,以实现稳定的制动状态。
• 3)制动控制器根据电动机转速,计算电机实际能够提供的制动强度。 • 4)比较需求的电机再生制动强度上限和电机实际能够提供的制
动强度,并将结果作为电信号发送给电机控制器。
• 5)此时的电动机工作在发电机状态下,可以提供电压恒定流向 的电流,再通过逆变器限制电机产生的最高电压和对电压进行升压, 以便满足电流输出要求,充到动力蓄电池组中。
• 电动汽车三种常见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