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回收系统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废热回收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废热回收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废热回收研究近年来,随着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传统汽车使用的燃油动力系统虽然可靠,但其排放的废气危害环境,加剧了全球暖化问题。

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动动力系统减少了污染,但电池的产能限制了其行驶里程。

为了改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时间,废热回收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废热回收是一种利用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能量的技术。

在传统汽车中,大部分的废热通过排气管散失到大气中,造成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其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复杂结构,更容易实现废热回收。

一种常见的废热回收技术是利用热交换器对排气中的废热进行回收。

排气中的废热可以转移到其他流体中,使其迅速升温并达到更高的效能。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为车辆的其他部件提供热能。

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动力系统所需的热能,可以提高电池的温度,从而增加其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另一种常见的废热回收技术是热电联产系统。

这种系统利用热电转换材料将废热转化为电能。

热电材料通过温差效应,在高温一侧产生电压,实现能量的转换。

在新能源汽车中,废气中的高温可以提供给热电材料,产生电能来供给电动机的运转。

这种技术可以将废气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提供给车辆的动力系统,提高车辆的能量利用率。

废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使电动汽车在运行中不仅仅依赖于电池的储能,而是将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增加了能量的供给。

这样一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不再受到电池产能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缺点。

然而,废热回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废热回收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对汽车制造商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其次,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和内燃机之间的工作状态变化较大,废热回收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新能源车的制动电能回收的原理

新能源车的制动电能回收的原理

新能源车的制动电能回收的原理
在传统燃油汽车中,制动时所产生的动能往往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而新能源车则通过回收这些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
效率。

1.制动动能的获取:当车辆行驶时,制动系统通过刹车器件对车轮施
加一定的制动力。

这种制动力会使车轮产生减速或停止运动,而车轮的减
速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动能。

2.动能转换:制动电能回收系统中的电动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制动力施加在车轮上时,电动机开始工作,充当发电机的角色,将车轮
减速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3.电能储存:转化后的电能通过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被储存到高
能量密度的电池中。

电池具有较高的储能能力,可以将转化后的电能长时
间保存,以供车辆需要的时候再度利用。

4.再利用:储存的电能可以用于驱动车辆的辅助系统,如电动空调、
电动助力转向和辅助加速等,从而减少对动力电池的直接需求,并提高整
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制动电能回收系统并不仅限于制动过程中的动能回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或者汽车发动机运转时,也有一些机械能会散失。

利用
类似的技术,这些散失的机械能也可以被回收并转化为电能,从而进一步
提高新能源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新能源车的制动电能回收系统通过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
化为电能后储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
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原理一、概述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原理是一种能够将汽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回收利用的技术。

传统的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器通过摩擦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热量散发出去,造成能量的浪费。

而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原理通过电机控制器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以供后续使用,实现能量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二、制动能量回收原理制动能量回收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反向工作的方式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踩下制动踏板后,汽车的制动器开始工作,制动器的摩擦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热量。

2.同时,电机控制器感知到制动信号,通过控制电动机改变工作模式,使电动机从驱动模式切换为发电模式。

3.在发电模式下,电动机转子的运动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到电池中进行储存。

4.电池将储存的电能进行管理,以供后续使用,如驱动电机运行、提供车载电子设备电力等。

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组成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制动器制动器是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通过摩擦使汽车减速停下。

常见的制动器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

2. 电动机控制器电动机控制器是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的核心装置,通过感知制动信号,控制电动机工作模式的切换。

同时,电动机控制器还负责监测电池状态,保证回收电能的安全和有效性。

3. 电池电池是回收电能的储存装置,通常采用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电池能够储存回收的电能,并在后续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电。

4. 电能管理系统电能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管理,包括充放电控制、电池状态监测、电池寿命预测等功能。

电能管理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能效。

四、制动能量回收的优势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能源利用效率高:通过回收制动能量,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减少环境污染:制动能量回收减少了汽车制动时产生的热量,降低了排放的废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 按FTP75市区循环运行的车辆的车速及其加/减速度。
• 这一实例的参数为L=2.7m,La =0.4L,Lb=0.6L和hg=0.55m。从图 中可以看出:
• 1)前轮消耗约65%的总制动功率和能量,因此,若仅在一个轴 上实施再生制动,则在前轮上的再生制动比后轮上的再生制动将更 为有效。
• 2)在车速小于50km/h的范围内,制动力几乎为一恒值,且当车速 大于40km/h时,其值减小。
• 图所示为利用液压储能原理设计的一种制动能量再生回收系统。系 统由发动机、液压泵、液压储能器、联动变速箱、驱动桥、液控离 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 3.电化学储能
•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车辆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 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储能器中;当车辆需要 起动或加速时,再将存储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车辆行驶 的动能。
• dηp = 0
dim
• 得到最大回馈效率再生制动时的电动机电枢电流为
(8-7)
• im =
rm2 TL2+Ke2ΩrmTL−imTL Keim
(8-8)
• 3.恒定力矩制动方式
• 在制动力矩(电枢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回馈到电池的电流将随 电动机反电动势的降低而减小,其初始值(也是最大值)不应超过 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否则在制动过程中能最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
• 8.2.2 电动汽车的制动模式
• 1.急刹车 • 急刹车对应于制动减速度大于2m/s2 的过程。
• 2.中轻度刹车 • 中轻度刹车对应于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可分为减速过程
与停止过程。 • 3.汽车下长坡时的刹车 • 汽车下长坡一般发生在盘山公路下缓坡时。在制动力要求不大时, 可完全由电刹车提供。其充电特点表现为回馈电流较小但充电时间较长。 限制因素主要为电池的电荷状态和接受能力。

混动车动能回收原理

混动车动能回收原理

混动车动能回收原理
混动车的动能回收原理主要涉及到能量回收系统,该系统利用制动器将车辆惯性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

混动车辆通过搭载大功率电机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在车辆减速期间进行能量回收,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用于驱动电机,提供动力。

这种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或踩下制动踏板时,混动车的能量回收系统开始工作。

此时,电机不再输出功率,而是转变为发电机模式,由车轮带动电机旋转,产生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

这个过程中,发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力矩与电机输出的力矩相反,实现了电机反拖,使车辆产生自动减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能量回收系统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制动系统,因为在高速行驶或需要紧急制动时,仍需要使用制动器来快速降低车辆速度。

此外,能量回收系统也受到电池储能能力的限制,当电池充满电或电量过高时,能量回收系统可能无法继续工作。

总之,混动车的动能回收原理是通过将车辆惯性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混动车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新能源车辆能量回收方案

新能源车辆能量回收方案

新能源车辆能量回收方案背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车辆(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但是,新能源车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制造商们逐渐引入能量回收技术,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再利用。

能量回收方案新能源车辆的能量回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也叫做动能回收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量回收技术之一。

它主要利用电机的逆变功能,在制动过程中将被动转动的电机转化为电力,再存储到电池中。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制动时的能量损失,提高了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发动机旁路能量回收系统发动机旁路能量回收系统,顾名思义,是将发动机的动力处理模块与电机旁开发一条直接互联的电路,通过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来回收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这种系统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并为电池充电提供额外的能量。

路面能量回收系统路面能量回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量回收技术,在电动车道、高速公路等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机械能,通过感应线圈或者振动收集机构将能量回收,在电池中进行存储。

与其他能量回收方案相比,路面能量回收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影响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实现能量回收。

结语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能量回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能量回收方案也将越来越多元化,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能源汽车动能回收原理

新能源汽车动能回收原理

新能源汽车动能回收原理1. 引言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就像过年放鞭炮,呼啸而来,大家都想赶上这股潮流。

在这个过程中,动能回收系统可谓是“暗藏玄机”的小伙伴,帮助我们在驾驶中实现节能减排。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复杂,但其实挺有意思的原理。

1.1 什么是动能回收?动能回收,顾名思义,就是把你开车时浪费掉的能量“回收”起来。

你想啊,车子刹车的时候,车速在降低,那些动能就像打了个大嗝,白白浪费掉了。

不过,新能源汽车聪明得很,它们会把这部分能量“捉住”,再利用起来,真是省钱又环保,简直是“事半功倍”。

1.2 动能回收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动能回收主要通过电动机的反向工作来实现。

当你踩刹车时,电动机变身成发电机,把车子减速时产生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电池里。

就好比你在过山车的最高点,突然往下冲,刹那间产生的能量就被收集起来,下一秒你又能轻松上坡,真是个聪明的循环。

2. 动能回收的优势2.1 节能减排说到动能回收的好处,最直接的就是节能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都能把一部分能量“回收”并再利用,日积月累,能省下多少电呢?不仅能让你在停车时多一分安心,还能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真是一举两得。

2.2 提升驾驶体验而且,动能回收还能让驾驶体验更顺滑。

大家都知道,刹车的时候有时候车子会一抖一抖的,这可把人吓坏了。

但是有了动能回收,这种“抖动”就会减少,反而让你觉得车子更稳、更安静。

就像在温暖的怀抱中慢慢入睡,舒服极了。

3. 未来展望3.1 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能回收技术也在日益进步。

想象一下,未来的车子可能会在行驶的每一个瞬间都能自动回收能量,那真是太炫酷了,简直像电影里的高科技场景!3.2 更多应用场景而且,动能回收的应用不光在汽车上,未来在公共交通、甚至航空领域都有可能大展身手。

那时候,大家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还能为地球母亲做贡献,真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

4. 结尾总之,动能回收原理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里大显身手。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新能源汽车在当今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作为其重要的创新之一,大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能效。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什么?
所谓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汽车制动时释放的能量,通过特定的装置将其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和再利用。

传统汽车在制动时,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会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空气中,而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则将这部分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待需要时再释放给电动机来辅助汽车运行。

关键技术包括制动能量的捕捉、电能的存储和管理、以及能量再利用的控制系统等。

应用现状与优势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广泛应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例如特斯拉、日产等知名品牌。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提升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排放、延长了电池寿命等。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也将不断完善与发展。

未来,该技术有望在更多汽车型号上得到应用,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提升了汽车的能效和环保性能,也为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题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摘要本文从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严峻问题阐述了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重分析概括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现状关键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1 引言目前,普通燃油汽车在国内外仍占据绝大部分汽车市场。

汽车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动力的同时排放出大量尾气,其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 X)和碳氢化合物(HC),还有一些铅尘和烟尘等固体细微颗粒物,虽然现代汽车技术已经使汽车尾气排放降到很低,但由于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是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例如近年来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城市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

内燃机汽车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石油,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总量为12000.7亿桶,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将只够开采40.6年左右,即使会不断发现新的油田,但总会有消耗的一天。

全球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占石油总消耗的57%,由于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62%以上,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3.8%,到2030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达到80%以上,可见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不利于我国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探索石油以外的汽车动力能源是21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已启动,低噪声,易操纵等优点,相关的技术研究已趋成熟,是公认的未来汽车的主流。

自1997年10底丰田推出混合动力车型Prius 以来,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近年来不少国内外汽车生厂商已向市场推出不少种类的电动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不管从技术研发还是在市场销售,宣传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推出了诸如Pius,Insight,Fit,Civic 等量产化混合动力车型,其他国外汽车制造商在本田和丰田之后也相继推出相应的车型,例如宝马3系,5系,7系,8系都推出了相应的混合动力车型,大众途锐的混合动力版,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 纯电动车,国内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走在前列,相继推出包含“秦”在内的许多种混合动力车型。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现代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其一个重要特点。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一般的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释放。

而在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部分运动能量已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等储能装置中,有效地利用了车辆制动时的动能,可以显著的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及车辆的制动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图1 制动能量回收原理2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现状2.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1.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由于电动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矩通常达不到传动燃油车中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性能,所以在电动汽车中,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和再生制动两个子系统,同时涉及到整车控制器、变速器、差速器和车轮等相关部件,如图2所示。

电制动系统包含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于发电状态,施加回馈制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能回收于电池;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制动执行机构和制动控制器(BCU),用于控制摩擦制动力的建立与调节。

图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2.1.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分类按回馈制动力与摩擦制动力的耦合关系,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可分为叠加式(或并联式)和协调式(或串联式)两种,如图3所示。

图3 叠加式与协调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叠加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将电机回馈制动力直接叠加在原有摩擦制动力之上,不调节原有摩擦制动力,实施方便,但回馈效率低,制动感觉差。

协调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则是优先使用回馈制动力,对液压制动力进行相应调节,使两种制动力之和与总制动需求协调一致,回馈效率较高,制动感觉较好,但须对传统液压制动系统进行改造,实施较为复杂。

早期的电驱动车辆大多采用叠加式回馈制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回馈效率、制动感觉和制动安全等诸多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协调式回馈制动逐渐成为了研发的主流。

对于叠加式回馈制动,液压制动力无须调节,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即可实现。

而对于协调式回馈制动,则应对液压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

按照其液压调节机构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协调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又可分为以下3 类。

(1) 基于EHB 技术(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此类方案采用传统车辆EHB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作为协调式回馈制动的执行机构。

(2) 基于ESP / ESC 技术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此类方案基于ESP / ESC 技术平台,利用标准化零部件,对制动管路布置进行相应改造。

(3) 基于新型主缸/助力技术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此类方案根据协调式回馈制动的技术要求对制动主缸和助力系统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开发。

装备协调式能量回收系统的车辆制动时,在保证制动安全的条件下优先采用电机回馈制动力,当回馈制动力不能满足制动需求时再施加液压制动力。

在施加电机回馈制动力时要考虑电机的外特性、电池状态和制动稳定性等,因此在制动过程中电机回馈制动力总是在变化的,这就要求能够准确快速地调节液压制动力以使得总制动力与驾驶员需求相符。

因此传统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不满足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要求,需要加以改造或重新设计新的液压制动系统。

除了需要设计能够灵活调节液压制动力的液压制动系统之外,还需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回馈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的分配以及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控制策略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动稳定性、电池充电能力、电机特性和驾驶感觉。

目前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面:方案设计和控制策略。

2.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设计电驱动车辆与传统内燃机车辆相同,都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底盘动力学控制系统,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一般包括驱动控制和制动控制两大方面,在制动控制系统上,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车辆都配备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各种恶劣工下该系统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车辆制动时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而在电驱动车辆的制动控制中,由于引入电动机回馈制动,会对防抱死制动系统产生的不确定的影响,需要对制动回馈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进行协调,常见的协调式(串联式)制动回馈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从调节手段和执行机构上来看,防抱死制动和串联回馈制动下的制动融合是相同的,这就为实现这两个制动系统协调控制提供了便利。

因此在使用协调式制动回馈系统的趋势下,为了充分保证制动安全,简化执行机构,提高系统的集成程度,对制动能量回馈与防抱死制动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集成设计与控制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不少知名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商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大多适用于乘用车的液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按照其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原有的ABS/ESP系统,在制动管路上安装调节阀、蓄能器、电机和泵等来达到调节摩擦制动转矩的目的,同时保证制动踏板感觉;第二类是对原有会制动系统的主缸进行改造,在进入轮边调节阀之前完成踏板感觉和实际制动力的解耦。

以上两种方案中,为了保证制动感觉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一致,普遍安装了踏板感觉模拟器。

第一类方案的代表是日本的丰田公司。

他们推出的基于EHB 方案设计的集成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制动防抱死系统(图4)已经批量应用于Prius 混合动力车上,在正常制动情况下,主缸与制动器管路隔离,阻断了踏板和液压管路的关联。

系统中有专门的电机泵和低压蓄能器为轮缸提供制动压力,同时利用冲程模拟器模拟踏板的位移和反作用力。

踏板位移传感器和主缸压力传感器判断驾驶员的制动需求,在获知当前最大回馈制动力后,总制动力被分配给摩擦制动和回馈制动,相应的控制信号分别传递至轮边压力调节阀和电机控制器。

其中,轮边压力调节阀也作为防抱死制动时的调节机构,在防抱死控制循环中进行增压、保压、降压等操作。

当系统失效时,主缸与制动管路接通同时关闭冲程模拟器,主缸压力直接送达轮缸产生制动力。

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任意调节各轮缸压力,回馈策略的设计因此变得简单,能量回收效率也较高。

图4丰田制动压力调节系统原理图Nissan 公司于2008 年推出的能量回收系统则完全基于ESP 系统设计,在ESP 的基础上没有增加任何部件,仅对制动管路做出了改动,将两个开关阀与蓄能器和主缸相连。

在制动能量回收中需要调节摩擦制动力时,同样使用了开关阀隔断主缸和轮缸,消除轮缸压力波动对主缸压力的影响。

其次,位于蓄能器和主缸之间的开关阀根据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适度地调节,从而真实模拟主缸压力对踏板的影响。

同时电机控制泵抽取制动液进入轮缸,随后各轮缸根据需要分别进行调节。

韩国MANDO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同样也是基于ESP设计的。

在原有的ESP 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开关阀机构,用来在摩擦制动力调节过程中隔断主缸和轮缸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制动感觉。

同时通过原有ESP 系统中的开关阀和电机泵,将蓄能器中的制动液直接输送至轮缸的进油阀处,来增摩擦制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关闭进油阀和打开排油阀来保持和减小轮缸制动压力。

该系统同时具有进行ABS 和ESP 调节的功能,为了加快进油速度,系统中在前后制动管路上各使用了两个泵。

总结以上方案,各个厂家的做法大同小异,基本着眼于已有的液压制动系统结构进行改造。

优点是这些系统普遍具有同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和底盘动力学控制的功能,对于单个车轮的控制也较自由。

不过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丰田公司的方案基于EHB 系统,目前EHB 在国内外应用得还不是很广泛,因此要以EHB 为基础开发,系统成本太高且可靠性还需要验证,目前丰田公司自身也正处于改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阶段;MANDO 公司的方案与前两者相比,ESP 本身的成本略有降低,可靠性上也到了保证。

不过在系统中增加大量的压力传感器,从成本上来说也是很不利于进行大规模推广的。

因此从这些角度看,如果是利用原有的ABS/ESP/EHB 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应尽量以成熟的ABS 系统为基础,这样本身可靠且代价较小。

同时也要注意尽可能减少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等部件,降低成本。

第二类方案普遍是对原有制动主缸进行改造,主要目的是将踏板力和主缸压力完全解耦。

这种方案中,需要对制动主缸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在初期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精力就很大。

同时系统的可靠性相比于前一种也存在更多的未知。

本田公司于2006 年推出了伺服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制动主缸替换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主缸。

制动回馈调节阀安装在制动主缸里,主缸到轮缸的制动管路与一般制动系统相同,轮边的压力调节阀负责进行防抱死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