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控制规范概述
铝合金建筑型材:喷涂质量标准

达0级
深层2.5mm±0.3mm无裂纹 磨耗系数≥1.6L/um
涂层无气泡纹或脱落等现象
颜色变化Eab≤6
无气泡、皱纹、水斑和脱落等缺陷
深层无脱落且外观无明显变化
1500h腐蚀离划线20mm内 3000h良好 良好
实验标准 ISO2813 GB/T9754 ISO.7724/2 GB.11186.2
ISO.2360 GB/T.4957
JIS K5400 GB/T6739 ISO2409 GB/T9286 ASTMD27.94 GB/T.1732
GB178 ISO.3696 GB 6682 ISO7724/2 GB.11186.2
AAMA 605.2 ASTMC-207 GB/T1594 ISO9227 GB/T10125 GB/T1740 GB/T1865
项目 光泽度 色差涂层厚度 Nhomakorabea硬度 附着力 耐冲击力 耐磨性 耐盐酸性 耐硝酸性 耐溶剂性 耐灰浆性 耐盐雾性 耐湿热性 人工加速变化实验
喷涂质量标准 (国家GB/T5237.5-2000标准)
GB/T5237.5-2000 60°光泽值允许偏差±5个光泽单位
△Eab≤1.5 二涂 平均≥0mm 最小局部≥25mm 三涂 平均≥40mm 最小局部≥34mm 四涂 平均≥65mm 最小局部≥55mm
铝型材的质量控制措施

铝型材的质量控制措施
标题:铝型材的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概述:铝型材作为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造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对铝型材的质量控制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铝型材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 严格选择铝合金原料
1.2 检测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能
1.3 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二、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
2.1 控制挤压温度和速度
2.2 保证挤压模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2.3 定期检测挤压出的铝型材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三、表面处理的质量控制
3.1 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
3.2 控制表面处理厚度和均匀性
3.3 检测表面处理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
四、成品的质量控制
4.1 进行外观检查,保证铝型材无明显缺陷
4.2 检测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4.3 进行尺寸测量,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5.1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5.2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5.3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结论:通过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控制、表面处理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型材的质量,确保其在建造工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希翼本文介绍的铝型材质量控制措施对相关行业从业者有所匡助。
喷涂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喷涂质量控制管理规定为减少喷涂件表面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特作此规定:1、铝材加工好,QC检验合格后,由物控科开立“委托加工出仓单”转供应商加工。
2、供应商加工好,经供应商品管员100%终检合格后通知一厂IQC到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IQC于“委托加工进仓单”上签名后方可送货。
IQC须确实按验收标准,抽样计划进行检验,否则将追究相关IQC人员责任。
3、铝材喷涂件均须用保护膜、报纸包好方可上车,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且运输车全部须用气泡袋或地毯包裹,堆放不可过高,存放须轻拿轻放,未按规定执行时,物控科不可签收。
4、仓库存放货架务必全部用气泡袋或地毯包裹,以防碰撞。
喷涂件进仓后仓库须做好标示,以利追溯,务必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喷涂件。
5、车间领用须使用专用运输车,轻拿轻放,堆放不可过高,不可野蛮操作,由物控科监督执行。
若因仓库管理、存放、防护导致质量问题,将追究仓库人员责任。
6、领料到车间后须存放于专用运输车或货架上,装配前员工务必100%全检喷涂表面质量(特别针对划伤),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工序。
流入装配后工序发现划伤视为生产部造成。
7、发现不合格立即反映给QC确认,品管须做好客观正确的分析,属生产部造成的质量问题,由生产部开退料单转物控科开“委托加工单”送供应商加工。
超过损耗率由物控科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赔偿。
分析属供应商造成,且不良超过3%须反映给IQC处理,IQC 开立“品质异常矫正单”,铝材批量判退,但因急用,可与供应商协调。
8、铝材上保护膜不得随意撕下,只能撕开装配位置上保护膜,包装前解体组把拆下的铝材放在专用木架上,清洁检验后用珍珠棉、胶袋包好,轻拿轻放打包。
9、若因为人为失误造成漏检,防护失效等造成损失,将追究仓管、员工、搬运、QC、班长责任。
生产部于每周二、五开立工序检验报告单将不良退回供应商处理,生产急需可即时退,但须经生产部主管确认。
10、暂订供应商喷涂合格率须达97%以上,不良率超过3%,批量退货给供应商处理,不良率3%以内车间挑选使用,不良部分退供应商返工,每月召集供应商作质量分析检讨会议。
Qualicoat-质量标准

Qualicoat质量标准《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的质量控制规范》第11 版QUALICOAT 执行委员会在2005年11月17日通过有效期从2006年4月1日起这一个版本代替早先的版本,而且包括第 10 版的 1 — 24 项的更新,可能有新项目的补充。
所有的更新资料将在英特网上出版 : 声明:本翻译稿为初稿,请在中文网站上下载最新版。
与 2003 年4月发行第 10 版比较的主要变化第 10 版第 1 项:批量含铬钝化处理(附录一8)第 10 版第 2 项:冲击试验第 10 版第 3 项:前处理后的干燥第 10 版第 4 项:前处理系统的备选方案(新附件 A6 )第 10 版第 5 项:在铸件上的喷涂(新附件 A5 )第 10 版第 6 项: 2 级粉末喷涂的评估第 10 版第 7 项:起泡度第 10 版第 8 项:标准的实用性或操作指导第 10 版第 9 项:注册投诉的有效性第 10 版第 10 项:正表面第 10 版第 11 项:粉末供应商的最少仪器要求第 10 版第 12 项:实验室仪器第 10 版第 13 项:灰浆测试后的颜色评估第 10 版第 14 项:在喷涂及涂饰之间的最大时间第 10 版第 15 项:自然气候测试时颜色变化的测量第 10 版第 16 项: 2 级液体涂饰的要求第 10 版第 17 项:金属颜色的评估规则第 10 版第 18 项:证书授予第三方的规则第 10 版第 19 项:铬酸盐处理前的最后一道水洗的导电率第 10 版第 20 项:均一的前处理第 10 版第 21 项:有关标准的目录 (附录一9)第 10 版第 22 项:在包装,标志上标明 " QUALICOAT" 和批准号第 10 版第 23 项:受予执照的检验第 10 版第 24 项:关于禁止的颜色规则更新的DeltaE(附录A7)目录1.概论2.测试方法及要求2.1. 外观2.2.光泽度2.3. 涂层厚度2.4. 附着力2.5. 压痕试验2.6. 杯突试验.2.7. 抗弯曲性试验2.8. 耐冲击性试验2.9. 耐含二氧化硫潮湿空气的试验2.10. 耐醋酸盐雾试验2.11. 马丘 Machu 试验2.12. 加速风化试验2.13. 自然气候试验2.14. 耐聚合试验2.15. 耐灰浆试验2.16. 耐沸水试验2.17. 耐冷凝水试验2.18. 抗锯,铣,钻3. 操作规范3.1. 待处理部件的储藏及设备的区划3.2. 粉末和液体涂饰的前处理3.2.1 蚀刻3.2.2 铬酸盐前处理3.2.3 阳极氧化前处理3.2.4 其他前处理3.3. 电泳的前处理3.4. 干燥3.5. 干燥炉3.6. 实验室3.7. 内部控制3.8. 操作指导3.9. 登记册4. 涂装材料的核准4.1. 授予许可4.1.1 最少的实验室仪器4.1.2 测验4.2. 批准的复审系统5. 喷涂工厂的批准证书5.1. 批准证书的授予(质量标志)5.1.1实验室仪器的检验5.1.2工厂和设备的检验5.1.3 前处理的检验5.1.4 成品的检验5.1.5 试验样片的检验5.1.6 对注册工厂的考核5.1.7 授予证书的最后评估5.2. 证书获许人的常规考核5.3. 喷涂工厂的标志使用6. 内部的控制规范6.1. 试验参数6.1.1 前处理槽6.1.2 水质6.1.3 前处理及水洗槽的温度测量6.1.4干燥温度测量6.2.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6.2.1蚀刻度试验6.2.2涂层转化重量验测(DIN 50939)6.2.3 炉况测试6.3. 成品的质量控制6.3.1 光泽度试验 (ISO 2813)6.3.2 涂层厚度试验 (EN ISO 2360)6.3.3 外观试验6.3.4 附着力试验(EN ISO 2409) .6.3.5 压痕试验(EN ISO 2815)6.3.6 聚合试验6.3.7 杯突试验(EN ISO 1520).6.3.8 抗弯曲性(EN ISO 1519).6.3.9 耐冲击性(ENISO 6272/ASTM D 2794)6.3.10马丘 Machu 试验.6.4. 注册工厂的质量控制6.4.1 生产工艺的控制6.4.2 样片的控制6.4.3 成品的控制6.5. 内部控制规范汇总表附件A1 在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产品上使用: " QUALICOAT" 标志的规则A2 装饰性表面的规范A3 关于" QUALICOAT"认证过的粉末配方变更的强制申告A4 金属喷涂层A5 " QUALICOAT" 质量标志对建筑用铝铸件喷涂的专用规范A6 其他前处理系统评估程序A7 RAL/ DELAT E 表A8 批处理规范A9 相关标准目录概论1.概论本规范适用于 " QUALICOAT" 质量标志, 这是一个已注册商标。
喷涂产品的质量控制[1]
![喷涂产品的质量控制[1]](https://img.taocdn.com/s3/m/48e6c7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0.png)
喷涂产品的质量控制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喷涂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指导和规范。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使用喷涂工艺生产的产品,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目标与方针在喷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公司始终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可靠的产品。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质量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2-2 质量组织为有效管理喷涂产品的质量,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并设立质量经理,负责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
质量管理部门下设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实施质量检查和测试。
在喷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这些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对喷涂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喷涂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验,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成品的质量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不良品管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和追溯,确保不合格产品无法流入市场。
2-4 质量培训我们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在喷涂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我们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员工熟悉喷涂产品的质量要求。
●培训员工掌握喷涂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技巧。
●培训员工了解质量控制过程和方法。
三、质量控制措施在喷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只选择合格供应商提供原材料。
●进行原材料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验收记录,确保原材料的追溯性。
3-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在喷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严格执行喷涂工艺规范,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正确。
●定期检查和校准喷涂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控制规范

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控制规范1. 引言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控制是保证铝型材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本规范旨在定义铝型材表面喷漆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喷漆过程的规范化和喷漆质量的稳定。
2. 喷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喷漆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清洁表面:使用去污剂彻底清洁铝型材表面,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油污或其他杂质。
2.防护措施:对铝型材进行必要的遮挡和保护,以防止喷漆溅到不需要涂漆的部位。
3.表面处理:根据喷漆工艺要求,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除锈、防锈底漆处理等。
3. 喷漆工艺要求喷漆工艺要求是确保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喷漆工艺要求的具体内容:1.喷涂工艺参数:确定合适的喷涂压力、喷枪距离和喷涂速度等工艺参数,以实现均匀的喷涂效果。
2.喷漆环境要求:确保喷漆环境干燥、无尘、无异味,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喷漆涂层厚度:根据产品要求,控制喷涂涂层的厚度,以免过厚或过薄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4.喷漆次数:根据设计要求和喷涂工艺规范,确定喷漆的次数,以充分覆盖铝型材表面并保证涂层的均匀性。
5.喷漆涂层干燥时间:根据所使用的喷漆材料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喷涂涂层的干燥时间,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或包装。
4. 喷漆质量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喷漆质量控制方法:1.目视检查:通过目视检查铝型材表面喷涂涂层的均匀性、光泽度和色差等,以确保喷涂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厚度测量: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器对喷涂涂层进行测量,以确保涂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粘度检测:对喷漆材料的粘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喷漆材料与工艺参数的匹配性。
4.性能测试:对喷漆涂层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如粘附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以验证喷漆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产品抽样检验:从喷涂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整个生产批次的喷漆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Qualicoat 质量标准

Qualicoat质量标准《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的质量控制规范》第11 版QUALICOAT 执行委员会在2005年11月17日通过有效期从2006年4月1日起这一个版本代替早先的版本,而且包括第10 版的1 —24 项的更新,可能有新项目的补充。
所有的更新资料将在英特网上出版: 声明:本翻译稿为初稿,请在中文网站上下载最新版。
与2003 年4月发行第10 版比较的主要变化第10 版第1 项:批量含铬钝化处理(附录一8)第10 版第2 项:冲击试验第10 版第3 项:前处理后的干燥第10 版第4 项:前处理系统的备选方案(新附件A6 )第10 版第5 项:在铸件上的喷涂(新附件A5 )第10 版第6 项:2 级粉末喷涂的评估第10 版第7 项:起泡度第10 版第8 项:标准的实用性或操作指导第10 版第9 项:注册投诉的有效性第10 版第10 项:正表面第10 版第11 项:粉末供应商的最少仪器要求第10 版第12 项:实验室仪器第10 版第13 项:灰浆测试后的颜色评估第10 版第14 项:在喷涂及涂饰之间的最大时间第10 版第15 项:自然气候测试时颜色变化的测量第10 版第16 项:2 级液体涂饰的要求第10 版第17 项:金属颜色的评估规则第10 版第18 项:证书授予第三方的规则第10 版第19 项:铬酸盐处理前的最后一道水洗的导电率第10 版第20 项:均一的前处理第10 版第21 项:有关标准的目录(附录一9)第10 版第22 项:在包装,标志上标明" QUALICOAT" 和批准号第10 版第23 项:受予执照的检验第10 版第24 项:关于禁止的颜色规则更新的DeltaE(附录A7)目录1.概论2.测试方法及要求2.1. 外观2.2.光泽度2.3. 涂层厚度2.4. 附着力2.5. 压痕试验2.6. 杯突试验.2.7. 抗弯曲性试验2.8. 耐冲击性试验2.9. 耐含二氧化硫潮湿空气的试验2.10. 耐醋酸盐雾试验2.11. 马丘Machu 试验2.12. 加速风化试验2.13. 自然气候试验2.14. 耐聚合试验2.15. 耐灰浆试验2.16. 耐沸水试验2.17. 耐冷凝水试验2.18. 抗锯,铣,钻3. 操作规范3.1. 待处理部件的储藏及设备的区划3.2. 粉末和液体涂饰的前处理3.2.1 蚀刻3.2.2 铬酸盐前处理3.2.3 阳极氧化前处理3.2.4 其他前处理3.3. 电泳的前处理3.4. 干燥3.5. 干燥炉3.6. 实验室3.7. 内部控制3.8. 操作指导3.9. 登记册4. 涂装材料的核准4.1. 授予许可4.1.1 最少的实验室仪器4.1.2 测验4.2. 批准的复审系统5. 喷涂工厂的批准证书5.1. 批准证书的授予(质量标志)5.1.1实验室仪器的检验5.1.2工厂和设备的检验5.1.3 前处理的检验5.1.4 成品的检验5.1.5 试验样片的检验5.1.6 对注册工厂的考核5.1.7 授予证书的最后评估5.2. 证书获许人的常规考核5.3. 喷涂工厂的标志使用6. 内部的控制规范6.1. 试验参数6.1.1 前处理槽6.1.2 水质6.1.3 前处理及水洗槽的温度测量6.1.4干燥温度测量6.2.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6.2.1蚀刻度试验6.2.2涂层转化重量验测(DIN 50939)6.2.3 炉况测试6.3. 成品的质量控制6.3.1 光泽度试验(ISO 2813)6.3.2 涂层厚度试验(EN ISO 2360)6.3.3 外观试验6.3.4 附着力试验(EN ISO 2409) .6.3.5 压痕试验(EN ISO 2815)6.3.6 聚合试验6.3.7 杯突试验(EN ISO 1520).6.3.8 抗弯曲性(EN ISO 1519).6.3.9 耐冲击性(ENISO 6272/ASTM D 2794)6.3.10马丘Machu 试验.6.4. 注册工厂的质量控制6.4.1 生产工艺的控制6.4.2 样片的控制6.4.3 成品的控制6.5. 内部控制规范汇总表附件A1 在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产品上使用:" QUALICOAT" 标志的规则A2 装饰性表面的规范A3 关于" QUALICOAT"认证过的粉末配方变更的强制申告A4 金属喷涂层A5 " QUALICOAT" 质量标志对建筑用铝铸件喷涂的专用规范A6 其他前处理系统评估程序A7 RAL/ DELAT E 表A8 批处理规范A9 相关标准目录概论1. 概论本规范适用于" QUALICOAT" 质量标志, 这是一个已注册商标。
喷漆质量管理制度

喷漆质量管理制度
是一种管理和控制喷漆工作质量的制度。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目标和要求:制定和确定喷漆工作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喷漆工作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
2. 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喷漆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喷漆前的准备工作、喷漆过程中的控制和检查,以及喷漆完成后的验收和测试等。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每一道工序和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3. 质量检查和测试:建立相应的检查和测试机制,对喷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例如使用相关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喷漆质量检测,确保喷漆工作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质量文件和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文件和记录体系,包括相关的质量文件、记录表、工作记录等,用于记录和追溯喷漆工作的质量情况,以及对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的依据。
5. 培训和培养:建立相关的培训和培养计划,对喷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喷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
6. 不良品处理和改进:建立不良品处理和改进机制,对出现的不良品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喷漆工作的质量。
通过实施和执行喷漆质量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喷漆工作的质量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型材表面喷漆质量操纵规范《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的质量操纵规范》与 2003 年4月发行第 10 版比较的要紧变化第 10 版第 1 项:批量含铬钝化处理(附录一8)第 10 版第 2 项:冲击试验第 10 版第 3 项:前处理后的干燥第 10 版第 4 项:前处理系统的备选方案(新附件 A6 )第 10 版第 5 项:在铸件上的喷涂(新附件 A5 )第 10 版第 6 项: 2 级粉末喷涂的评估第 10 版第 7 项:起泡度第 10 版第 8 项:标准的有用性或操作指导第 10 版第 9 项:注册投诉的有效性第 10 版第 10 项:正表面第 10 版第 11 项:粉末供应商的最少仪器要求第 10 版第 12 项:实验室仪器第 10 版第 13 项:灰浆测试后的颜色评估第 10 版第 14 项:在喷涂及涂饰之间的最大时刻第 10 版第 15 项:自然气候测试时颜色变化的测量第 10 版第 16 项: 2 级液体涂饰的要求第 10 版第 17 项:金属颜色的评估规则第 10 版第 18 项:证书授予第三方的规则第 10 版第 19 项:铬酸盐处理前的最后一道水洗的导电率第 10 版第 20 项:均一的前处理第 10 版第 21 项:有关标准的目录 (附录一9)第 10 版第 22 项:在包装,标志上标明 " QUALICOAT" 和批准号第 10 版第 23 项:受予执照的检验第 10 版第 24 项:关于禁止的颜色规则更新的DeltaE(附录A7)目录1.概论2.测试方法及要求2.1. 外观2.2.光泽度2.3. 涂层厚度2.4. 附着力2.5. 压痕试验2.6. 杯突试验.2.7. 抗弯曲性试验2.8. 耐冲击性试验2.9. 耐含二氧化硫潮湿空气的试验2.10. 耐醋酸盐雾试验2.11. 马丘 Machu 试验2.12. 加速风化试验2.13. 自然气候试验2.14. 耐聚合试验2.15. 耐灰浆试验2.16. 耐沸水试验2.17. 耐冷凝水试验2.18. 抗锯,铣,钻3. 操作规范3.1. 待处理部件的储藏及设备的区划3.2. 粉末和液体涂饰的前处理3.2.1 蚀刻3.2.2 铬酸盐前处理3.2.3 阳极氧化前处理3.2.4 其他前处理3.3. 电泳的前处理3.4. 干燥3.5. 干燥炉3.6. 实验室3.7. 内部操纵3.8. 操作指导3.9. 登记册4. 涂装材料的核准4.1. 授予许可4.1.1 最少的实验室仪器4.1.2 测验4.2. 批准的复审系统4.3. 涂装材料生产业者的标志使用5. 喷涂工厂的批准证书5.1. 批准证书的授予(质量标志)5.1.1实验室仪器的检验5.1.2工厂和设备的检验5.1.3 前处理的检验5.1.4 成品的检验5.1.5 试验样片的检验5.1.6 对注册工厂的考核5.1.7 授予证书的最后评估5.2. 证书获许人的常规考核5.3. 喷涂工厂的标志使用6. 内部的操纵规范6.1. 试验参数6.1.1 前处理槽6.1.2 水质6.1.3 前处理及水洗槽的温度测量6.1.4干燥温度测量6.2. 生产过程的质量操纵6.2.1蚀刻度试验6.2.2涂层转化重量验测(DIN 50939)6.2.3 炉况测试6.3. 成品的质量操纵6.3.1 光泽度试验 (ISO 2813)6.3.2 涂层厚度试验 (EN ISO 2360)6.3.3 外观试验6.3.4 附着力试验(EN ISO 2409) .6.3.5 压痕试验(EN ISO 2815)6.3.6 聚合试验6.3.7 杯突试验(EN ISO 1520).6.3.8 抗弯曲性(EN ISO 1519).6.3.9 耐冲击性(ENISO 6272/ASTM D 2794)6.3.10马丘 Machu 试验.6.4. 注册工厂的质量操纵6.4.1 生产工艺的操纵6.4.2 样片的操纵6.4.3 成品的操纵6.5. 内部操纵规范汇总表附件A1 在建筑用铝型材表面喷漆,粉末涂装产品上使用: " QUALICOAT" 标志的规则A2 装饰性表面的规范A3 关于" QUALICOAT"认证过的粉末配方变更的强制申告A4 金属喷涂层A5 " QUALICOAT" 质量标志对建筑用铝铸件喷涂的专用规范A6 其他前处理系统评估程序A7 RAL/ DELAT E 表A8 批处理规范A9 相关标准目录第一章概论1. 概论本规范适用于 " QUALICOAT" 质量标志, 这是一个已注册商标。
质量标志的使用规则陈述在附录 A1 中.其目的是建立对: 工厂设备,喷涂原料, 及最后成品所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这些规范用来保证生产建筑用铝型材表面的高质量涂层, 任何类型涂层都可适用.任何在规则中没有规定的后处理可能会阻碍喷涂产品的质量, 由应用者负责.这些规范是生产高质量涂层的工厂设备提出最低要求,假如应用其他方法, 须事先得到执行委员会核准.铝或铝合金材料必须适用于文件中规定的喷涂加工过程.它必须不受腐蚀,决不能有任何阳极或有机涂料(除本规范所前述的阳极氧化前处理之处)。
它也必须免受各种污染物,尤其是有机硅润滑油。
材料边缘半径要尽量大。
持有质量标志的涂装厂,必须按照这些规范处理所有建材的产品, 并使用经 " QUALICOAT " 核准的涂料产品.关于生产其他的建材的订单时使用其他材料,只可在有技术上的缘故和客户的书面要求才可使用。
不同意为纯粹的商业缘故而使用未经批准的粉末,油漆和涂料。
在这些规范的基础上授予和续延质量标志, 在质量标志授予前, 这些规格中的所有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为表示质量保证,标志的持有公司, 必须经常持有最新版本的规格.在规范新版本发行前,,它能够由 " QUALICOAT " 合法的决议加以补充或修正与续延项目. 为 " QUALICOAT " 决议通过,这些编号项目有决议予以声明,有效日期及细节.本规格和最新资料,将分发予所有差不多或立即获得质量标志,和持有批准的涂料工厂.这些规范并不适用于卷材喷涂.名词解释证书:使用质量标志的许可.批准:确认某一特定制造厂商的产品 ( 粉末喷涂, 喷涂/喷漆或化学产品)符合规范要求.总持证人( GL ):由全国协会持有的 " QUALICOAT " 总体许可证,负责那个国家的QUALICOAT事务.测试实验室:是独立的质量检验和测试中心, 由总持证人或QUALICOAT 授权.第 2 章试验方法和要求2. 试验方法和要求以下所述测试方法, 用于测试成品和/ 或涂层系统的批准(见第 4 章和第 5 章)。
用于机械测试(第 2.6 , 2.7 和 2.8 节)的测试样片必须用 AA 5005- H24 或 -H14( ALMg 1- 半硬) 合金制作,厚度为 0.8 或 1 毫米,除非另有技术委员会批准。
化学和腐蚀试验,应在材料为AA 6060 或 AA 6063的型材上做.2.1. 外观外观将在正表面进行估评。
正表面必须由客户界定,必须是总表面上对材料的外观及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边缘、深隐窝和次表面并不包含在正表面中。
正表面的涂层不能有任何通及基体金属的擦伤。
当在与表面斜角约60 °,从距离物体 3 米远处,对该正表面涂层观看时,没有任何下列缺陷,:过度粗糙,焊痕,起泡,夹杂物,焊口,灰暗, 疵点,针孔,坑凹,划伤或任何其他不可同意的缺陷。
涂层覆盖面必须色泽均匀和光度好,观看距离规定如下:- 室外使用部件:在距离 5 米看- 室内使用部件:在距离 3 米看2.2 光泽度ISO 2813- 利用正常的入射光线在 60 °注:假如正表面太小或不合适用光度计测量光泽的,光泽度应该与参考样片作视觉比较(从同一个视角)。
要求:第 1 类: 0-30 +/- 5 个单位第 2 类: 31-70 +/- 7 个单位第 3 类: 71-100 +/- 10 个单位(容许在涂料供应商从规定的正常值内变化)2.3. 涂层厚度EN ISO 2360对每个被检验部件必须在正表面加以测量涂层的厚度, 不低于 5个测量点(约 1 平方厘米),在每个点取 3 至 5 个单独的读数。
分不在每个测量点读成平均读数, 以记录在检查报告上。
最低值不能有低于规定值 80 %的读数,否则厚度测试整体,将被视为不合格。
要求:粉末:1* 类: 60 微米*有两种不同的粉末类不,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专门的类不在批准书中讲明。
2类: 60 微米两层喷粉系统( 1 类 2): 110 微米两层PVDF 粉系统: 80 微米液态喷涂:两层PVDF 体系: 35 微米三层金属PVDF 体系: 45 微米硅聚酯无底漆: 30 微米(最少 20% 硅树脂)水- 薄层涂料: 30 微米其他热固性涂料: 50 微米双组分涂料: 50 微米电泳涂装: 25 微米其它涂层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涂层厚度,但它们必须申请经执行委员会批准。
处理结果需要象如下四个典型事例那样评估(对粉末涂料的最少涂层厚度为: 60 微米):例 1:测量值(微米): 82 , 68 , 75 , 93 , 86 平均: 81评级:那个样片,是完全合格。
例 2:测量值(微米): 75 , 68 , 63 , 66 , 56 平均: 66评级:此例是好的,因为平均涂层厚度超过 60 微米,而且没有测量值少于48 微米( 60 微米的 80% )。
例子 3:测量值(微米): 57 , 60 , 59 , 62 , 53 平均: 58评级:此例样不理想,可在表5.1.4. 下标注 " 不合格样品 " ,例子 4:测量值(微米): 85 , 67 , 71 , 64 , 44 平均: 66评级:那个例样是不合格的, 尽管平均涂层厚度超过 60微米检查必须考虑不合格缘故,是因为测量值为 44 微米,是低于 80 %的允差极限( 48微米)2.4.附着力度EN ISO 2409胶带必须符合标准(粘接强度= ( 10 +/-1 )牛顿/ 每 25 毫米宽)。
刀齿的间距在涂层厚度达 60微米时为 1 毫米,涂层厚度为60 至 120微米之间时为 2 毫米,涂层厚度更高者为 3 毫米。
要求:结果必须为 0 。
2.5. 压痕EN ISO 2815要求:对指定要求的涂层厚度最低 80 。
2.6. 杯突试验.所有粉末系统,除第 2 * 类粉末: EN ISO 1520*有两种不同的粉末类不,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专门的类不批准书中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