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构成的三种方法

合集下载

美术专业手语(定稿)

美术专业手语(定稿)

一、一手伸食、中指,指尖向下伸直,低于另一掌手掌心上。

四、左手横伸;掌心向上;右手掌先拍一下左手掌,再伸出大拇指。

一、一手伸出拇指,左胸前平行一圈。

左手直立,五指张开,掌心向内;右手食指自左手拇指依次点五指。

一、三一、双手平伸,掌心向上,然后交替翻动,手背相叠,如包物品状。

二、一手食指指尖指向太阳穴处,并转动两下。

三、左手横伸,掌心向下;右手五指并拢,指尖朝下沿左手小指边缘划两下。

一、一手拇、食指揪一下胸前衣服。

二、一手五指张开,掌心贴于胸部,从一侧向另一侧做曲线运动。

三、双手拇、食指指尖相捏,从中间向两旁拉开,如一条细线。

一、左手横伸;掌心向上;右手掌先拍一下左手掌,再伸出大拇指。

三、双手横伸,掌心向上,右手背在左手掌心上抹几下,如绘画动作。

,掌心向内,置于面前,然后由中间向两侧一顿一顿分开。

二、左手直立,掌心向前;右手食、中指分开,指尖对着左手掌指点几下。

三、一手食指指尖指向太阳穴,并转动两下。

四、左手横伸,掌心向下;右手五指并拢,指尖朝下沿左手小指边缘划两下。

一、一手拇、食、小指直立,手背向外,仿“山“字形二、一手横伸,掌心向下,向一侧做波纹状移动。

二、双手食指指尖朝前,先互碰一下,然后向两侧分开,并张开五指。

一、左手横伸,掌心向下,右手拍一下左手手背,再打“二、左手横伸,掌心向下;右手如握铅笔状,沿左手指尖曲折移动。

一、一手弯伸食指,从一侧向另一侧拉动。

二、双手拇、食指指尖相捏,从中间向两旁拉开,如一条细线。

一、双手平伸,掌心向上,缓慢向上移动。

二、右手平伸,掌心向下,缓慢向下移动。

一、右手打“二”的手语。

三、一手伸食指,指尖向上,在头的一侧转一圈,表示天空。

一、右手打“三”的手语。

指式。

三、一手伸食指,指尖向上,在头的一侧转一圈,表示天空。

形,从左向右移动二、双手食、中指分开,指尖朝前,同时上下动两下。

二、双手食、中指分开,指尖朝前,同时上下动两下。

一、右手拇、食指捏一下左手手背皮肤。

聋哑人哑语手势大全

聋哑人哑语手势大全

聋哑人哑语手势大全哑语,又称为手语,是聋哑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手势、动作、表情和身体姿态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哑语手势。

一、数字手势1、 1 伸出食指。

2、 2 伸出食指和中指。

3、 3 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4、 4 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5、 5 伸出一只手的全部手指。

6、 6 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

7、 7 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并拢在一起。

8、 8 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呈“L”形。

9、 9 伸出食指弯曲成勾状。

10、 10 两只手的食指交叉。

二、字母手势1、 A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一侧,形成一个角度。

2、 B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上方,两指并拢。

3、 C 弯曲食指,形成一个半圆。

4、 D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下方,两指弯曲。

5、 E 伸出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并排。

6、 F 伸出拇指和食指,拇指尖在食指尖的上方,食指弯曲。

7、 G 伸出拇指和小指,两指弯曲。

8、 H 伸出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交叉。

9、 I 伸出食指。

10、 J 伸出拇指和弯曲的食指。

三、日常交流手势1、你好右手伸出食指,指向对方,点头示意。

2、谢谢右手伸出大拇指,弯曲两下。

3、对不起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点头鞠躬。

4、再见右手挥动。

5、早上好双手五指并拢,从身体一侧向上抬起,同时伸展身体。

6、晚上好双手五指并拢,从身体一侧向下移动,同时微微弯腰。

7、吃饭一手模拟拿筷子往嘴里送饭的动作。

8、喝水一手模拟拿杯子喝水的动作。

9、睡觉双手合掌,放在头的一侧,头歪向一侧。

10、高兴双手在胸前鼓掌,脸上露出笑容。

四、情感表达手势1、爱双手伸出拇指、食指和小指,掌心向前,从胸前向外推出。

2、生气双手握拳,在胸前快速挥动。

3、伤心双手捂住脸,低头。

4、害怕双手抱在胸前,身体微微颤抖。

5、惊讶双手张开,嘴巴张大,眼睛睁大。

五、地点和方位手势1、家双手搭成“屋顶”状。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是一种以手部动作代替发音的非言语语言,它包括手部位置、动作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

1. 手部位置: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中的手部位置有三种:单手,双手和双臂。

其中单手手势多使用手掌,而双手手势则多使用拳头或张开的手指,双臂手势则是由双臂并行移动来表示。

2. 手部动作:在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中,手部动作主要有摆动、拉动、紧握、敲击和挥动五种,同时还有组合动作及交叉动作等。

3. 语义内容:中国手语基本手势的语义内容主要是人、物、动作、形状、属性、情感等,通过手势可以表达中文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信息。

小虎队《爱》手语教学

小虎队《爱》手语教学

1.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你的:双手伸掌迎向对方心:用双手在胸前构成心形我的:双手伸掌按在胸前串一串:双手伸拇指、食指相互交错捏动几次2、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串:双手伸拇指、食指相互交错捏动几次幸运:右手摸一下下额草:双手五指虚捏,由身体两旁自下往上绕半圈,同时放开五指同心圆:左手伸拇指、食指,掌心对外,右手伸食指在右边绕圈3、让所有期待未来的呼唤所有:双手五指微曲,掌心向外,从上向下作弧形移动,靠拢击掌期待:右手按在身体一侧的腰部作等待状未来的:右手伸掌,伸向斜上45度,目光跟随呼唤:双手置于嘴边,模仿呼喊动作4、趁青春做个伴青春:右手掌横伸在额前,向右侧滑动做个伴:双手伸食指,有身体两侧向中间绕圈并靠拢5、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别让:双手握拳,然后放开五指的同时往外移动年轻:同“青春”越。

越。

:左手竖拇指,右手伸食指绕左手画圈长大:左手伸掌在上,右手竖拇指由下往上顶向左手心孤单:一手竖食指,向身体外侧移动6、把我的幸运草种在你的梦田我的:双手伸掌按在胸前幸运:右手摸一下下额种在:左手伸掌,掌心向下,右手伸拇指,指尖向下顶向手背梦田:右手伸食指在头的一侧绕圈,并向斜上方移动7、让地球随我们的同心圆地球:右手五指张开,掌心向外划一个大圈我们的:同上同心圆:左手伸拇指、食指,掌心对外,右手伸食指在右边绕圈8、永远的不停转永远的:双手伸食指,由身体的两侧自上往下划一圈不停转:双手伸食指,同时在面前交替绕圈9、向天空大声的呼唤说声我爱你天空:右手掌高举过头顶,同时要仰面注视呼唤:同上说声:右手食指竖于嘴前并往前移去我爱你:一手伸拇指,食指,小指指向对方10、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白云:双手五指虚捏,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捏动五指的同时交替绕圈说声:同上我想你:一手伸食指指一下太阳穴,然后双手在胸前抱举11、让那天空听的见,让那白云看的见天空:同上听的见:一手拢在耳朵上,仔细听声音的样子白云:双手五指虚捏,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捏动五指的同时交替绕圈看的见:右手拇指、食指捏成小圈,罩在眼上,其余手指伸直12、谁也擦不掉我们许下的诺言擦不掉:双手掌竖立,掌心向前,同时向两边移动我们;同上许下的:右手握拳竖立贴在头部的一侧,接着拳头向前点一下诺言:右手输拇指贴在嘴唇上,然后手伸向前13、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带你:右手拉着左手向右移动一起:右手牵者左手小指摆动大海:左手伸拇指小指放在面前,右手掌心向上作波浪向右移动说声我爱你:同上14: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给你:双手五指虚捏,掌心向上外伸出,张开手掌最亮的:右手掌侧挡在眼前,好象阻挡强烈的光线的样子星星:双手高举过头顶,前后摆动的同时五指不断地张合说声我想你:同上15、听听大海的誓言听听:一手拢在耳朵上,仔细听声音的样子大海:左手伸拇指小指放在面前,右手掌心向上作波浪向右移动誓言:右手竖拇指贴在嘴唇上,然后伸向前16、看看执着的蓝天看看:同上蓝天:双手掌心向上由内而外划出,动作幅度大17、让我们自由自在的恋爱我们:同上自由自在的:双手伸食指在胸前前后随意摆动几下恋爱:右手轻轻抚摸左手拇指指背。

国际手语基本手势

国际手语基本手势

国际手语基本手势国际手语,也称为手语,是一种通过手部和面部表情来传达语言和交流的方式。

它是聋哑人士的主要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国际辅助语言。

国际手语中有许多基本手势,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一、问候问候是交流的第一步,国际手语中有两种常用的问候方式。

第一种是将右手举起,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成一个圆圈,其余两个手指伸直,然后向前移动,表示“你好”。

第二种是将右手伸直,然后用左手掌心朝上,将右手放在左手掌心上,表示“你好”。

二、数字数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国际手语中的数字手势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手势。

数字1到10的手势比较简单,可以用手指来表示。

数字1表示一个手指,数字2表示两个手指,以此类推。

数字0表示将五个手指并拢在一起,表示“零”。

三、家庭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国际手语中也有许多与家庭有关的手势。

例如,家庭成员的手势,父亲用手指着自己的额头,母亲用手指着自己的下巴,儿子用手指着自己的额头,女儿用手指着自己的下巴。

此外,还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手势,如夫妻用手指交叉表示。

四、时间时间在生活中也非常重要,国际手语中有很多与时间有关的手势。

例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表示“现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左手的手腕表示“明天”,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右手的手腕表示“昨天”。

五、颜色颜色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国际手语中也有很多与颜色有关的手势。

例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表示“红色”,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左手的手腕表示“蓝色”,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右手的手腕表示“黄色”。

六、动物动物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国际手语中也有很多与动物有关的手势。

例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表示“狗”,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左手的手腕表示“猫”,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右手的手腕表示“鸟”。

七、食物食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际手语中也有很多与食物有关的手势。

例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表示“苹果”,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左手的手腕表示“香蕉”,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指向右手的手腕表示“橘子”。

手语介绍

手语介绍

手语(sign language)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的人(即聋哑人,以下简称为听障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

手语是由于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

手指语是用手指的指式变化和动作代表字母,并按照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在远古时代,全人类都处在简单的有声语言阶段,常常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样的手势大多数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动作,叫作自然手势,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创造出具有语言性质的手势,这种在有声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与有声语言密切结合的手语,称之为人为手势。

自然手势和人为手势结合成为手势语。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同汉语有各地方言一样,手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手语。

50年代后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修订出一套《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四辑),这是我国聋人手语规范化工作的开端。

1979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将原有的四辑修订为两辑,定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以后,又陆续编纂了第3辑和第4辑。

1985年底,又对这四辑手语单词进行增删、修订,在1987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上,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

1990年,中国聋人协会编辑的《中国手语》工具书正式出版发行,1994年又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手语》续集,对推广手语,规范手语,有着重要意义。

军人手语是指在执行作战行动中,军人(特种队员)之间利用手指、手掌和手臂等部位做出某些动作,并以身体姿势、装备器材为辅助,来传达包含特定内容的一种隐蔽而简易的通信方式。

它是在吸取传统手语、商品交换手语、聋哑手语等基础上创建的一种专用型手语。

手语十级操作方法

手语十级操作方法

手语十级操作方法
手语十级操作方法如下:
1. 建立适当姿势:保持身体直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内,手指轻轻弯曲。

2. 手指运动:利用手指的不同动作,表达各种含义。

比如,伸直手指表示数字1,弯曲拇指表示数字5。

3. 手势组合:通过不同手势的组合来表达词语或句子。

例如,将一只手放在嘴巴上表示“吃”,同时用另一只手指向胃表示“饱”。

4. 手掌运动:手掌的位置和动作也是手语的重要部分。

例如,将手掌放在胸前表示“我”。

5. 脸部表情:脸部表情在手语中起到修饰作用,可以加强手语的意义。

不同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6. 肢体动作:除了手部动作外,肢体动作也是手语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手臂的动作可以表示方向或位置。

7. 速度和节奏:手语的操作需要掌握合适的速度和节奏,以便别人能够准确理
解你的手势。

8. 注重细节:手语需要注重细节,例如手指的角度、手掌的位置等。

这些细节会影响手势的准确性和意义。

9. 练习口型:有时候,手语和口型也会结合使用。

练习正确的口型可以帮助更好地传达意思。

10. 不断练习: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与他人交流,提升手语水平。

参加手语课程或与手语专家交流也能够加强技能。

市残联实用手语手册

市残联实用手语手册

市残联实用手语手册一、基本概念手语,是通过手部肢体动作、表情、眼神等传达内容的一种通讯方式。

手语可以代替口语使用,使听障人士同其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手语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主要分为单手语和双手语两种形式。

二、手语的基本要素手语主要有手势、表情、动作和空间等要素,其中最常见、最基础的要素为手势。

手势是通过手部动作表达的语言,它与口语相似,有单词和句子之分。

手语手势要素包括手指、手掌、手背、手臂、手腕和手部位置等,通过这样的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表情是手语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它可以增强手语表达的直观效果,同时也可以传达出更多的情感信息。

表情通常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头部姿势等,在手语表达时需要注意这些细节。

动作指手语表达时的动作幅度和速度,它能够影响对手语表达的理解和效果。

通常来说,手语动作应该清晰、有力,同时也要防止过于夸张或模糊不清。

空间指手语表达时的位置和方向,它能够增强手语表达的直观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听障人士更好地理解。

一般来说,手语表达时应该依据人体前后和左右方向,手语的位置和方向应该与身体的方向保持一致。

三、常用手语表达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手语表达,供大家参考:1. 你好:右手握拳,伸出食指,向对方点头。

2. 再见:右手握拳,挥手作别。

3. 谢谢:右手捏合五指,向对方点头或鞠躬。

4. 对不起:右手掌心向下,轻轻地向对方摇手。

6. 不行:双手摆动,作拒绝状。

8. 我爱你: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合,放在嘴唇上。

同时双手捏合成心状。

9. 你在干什么?:右手掌心向上,作抓状向对方抓去,同时右手做询问的动作。

10. 我听不懂:右手手掌向前,左手手指指向自己的耳朵。

四、手语的注意事项1. 手语的各个要素必须协调一致,不能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

2. 手语的语速应该适当,不要过快或过慢。

3. 手语表达时要保持清晰、流畅、有力的动作。

4. 手语的内容必须准确、完整、符合语法。

5. 手语表达时头部、脸部和身体姿势也需要注意,以增强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语构成的三种方法:一、表意法摩状:摩状是用手语直接模仿事物所具有的明显的外观形状,例如“床、桌子、椅子”等;会意:会意是将一些不宜于直接模仿的或比较抽象的事物,采用与这类相关联的事物来间接的表达该词的意义。

例如“牛奶、表扬、自来水”等;指示:指示就是用手指直接指点(指向)所表达的事物,例如人体器官、方位、人称等。

借代:借代就是直接借用有声语言的语音或字形,用拼打指语或模仿字形、书空字形等的方法来表达词的意义。

例如“之、山、细”等。

二、构词法:词根、词缀手语的词根和词缀是不同于汉语的,手语的词根和词缀是根据手的形状来产生的。

“必须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是相关的事物,才能使用前缀和词根”如“好”这个词根,就可以派生出“首长”、“领导”、“教师”等词汇。

用“房屋”作词根,可以派生出如“礼堂”、“教室”、“少年宫”等。

一、手势语的构词特点(一)简缩现象对一个由多个字组成的汉语词汇设计手势语时,采取将其缩简成一个简单的手势动作来表示。

例如“不知道”,这个词在《中国手语》中是这样设计的:“一手掌置于额前,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划过,同时脸露疑惑状。

”就用这一个手势作为“不知道”的手势语词。

(二)兼代有些同义词、近义词,常常是用一个手势动作表示,这就是手势语构词中的兼代现象。

例如高兴:双手掌心向上,在胸前交替上下交替动几下,脸露笑容。

而“快乐”、“愉快”也是这样的打法。

(三)手势的位置与构词的关系手势语中,有些手势动作需要放在与表达词义的相关位置上。

手的移动移动方式有:来回摆动,上下移动,不规则抖动、擦、抹、切、削、旋转、绕、敲,拍)、手的位置(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在头上、脑门、太阳穴、脸、脖子、胸部,胸前,腹部、手、胳膊、肩膀、腿)、手掌心的朝向(朝外,朝向自己身体,双手掌心相对或并列)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下面几种情况:1.手势的位置与表达的关系(1)凡是属于思想活动的词类,手势位置都在太阳穴周围:如,意识、思维、认识、概念、想念、思想等。

(2)凡与观察和视觉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眼前:如,看、参观、寻找(3)凡表达与语言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嘴边:说、讲、问、答、交涉、讨论、会谈、声明、谈话、吵架等。

(4)凡表达与声音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耳边:如,听、声音、嗓音、响等。

(5)凡表达与心理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胸前,心的位置:如,心理、兴奋、难过、生气、担心、犹豫等。

2.同一手势动作与表达的关系,如幸福与希望幸福:一手打手指字母“x”的指式,并在胸前绕一圈。

希望:一手打手指字母“x”的指式,先置于太阳穴,然后向外挥动。

3.同一手势动作幅度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如,纪念、记忆。

纪念:一手打手指字母“J”的指式,贴于前额。

记忆:一手打手指字母“J”的指式,碰两下前额。

4.手掌心朝向与表达的关系,如帮助,手掌心朝向自己表示请求别人帮助,手掌心朝向别人表示要帮助别人的意思。

(四)省略量词在手势语词汇中,量词数量很少,在听觉障碍者交往中往往省略量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

例如:“一匹马”可以打成“一马”,省略了量词“匹”。

又如,“我买了一衣服”,其中省略量词“件”。

为了提高听觉障碍者的书面语言能力,规范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在聋校教学中,一般使用手指语替代部分量词。

(五)名词与由该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动宾短语的手势动作不分在手势语词汇中,名词与由该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动宾短语,用一个手势动作表示。

如,足球与踢足球的手势都是:左手母、食指搭成圆圈;右手伸食、中指叉开,交替踢向左手圆圈,如踢足球状。

钢琴与弹钢琴的手势都是:双手五指边交替灵活按动,边左右移动,如弹钢琴状。

手势语与其他语言形式一样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的,有上下文的联系,在具体的语境中,无需解释,人们便会自然理解所拼打的手势动作是什么。

(六)手势语词表示的意义与面部表情有关面部表情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是手势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哭与盲。

哭:一手食指、中指贴两眼,然后向下划,反复几次,同时面露痛哭的表情。

盲:一手食指、中指伸直并分开,贴于两眼部。

哭与盲的手势动作相似,但由于面部表情不同,其表达的意义就有很大的区别。

(七)基本词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基本词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普遍性、稳固性和能产性。

手势语当中把有相同特征或某种联系的事物、活动有时用相同的手势语词来表示,这些词语具备基本词的功能和特点,因此我们称这些词为基本词。

手势语中的这些基本词也具备基本词的三个主要特点:1.普遍性。

也称全民性,是指所有会手势语的人都会使用,都能看得懂,而且使用频率非常高。

如,天、地、风、云、雨、说、人、做等等,这些手势语词是听觉障碍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汇,因此无论是《中国手语》还是地方手语,这些词的拼打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说这些基本词具有普遍性。

2.稳固性。

是指基本词在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长期保持不变的词,几十年来,《中国手语》经历了几次改革变化,但这些基本词一直保留至今,这正是稳固性特点的体现。

3.能产性是指绝大多数的基本词都能以不同的方式构成新词,它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丰富着整个手语的词汇。

能产性是指一个基本词可以构成许多新词。

如,基本词“人”:健全+人=健全人听觉障碍+人=听觉障碍者盲+人=盲人工+人=工人二、手势语的表达特点(一)汉语手势语的表达特点是与汉语相一致的,完全按照汉语的语言顺序和语法规则拼打。

(二)聋人手语与汉语相比,在语序上和语法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别,最突出的特点是手势语的语序有颠倒和省略现象。

1.省略句子成分(1)省略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等的修饰成分,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都可以做定语。

聋人手语中常常省略这些修饰成分。

(2)省略量词聋人手语中缺少最多的是量词。

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如尺、寸、斗、升、斤、两、个、只、支、匹、件、条、根、块、砷、双、对、副、打、队、群、次、回、遍、趟、阵、顿等。

量词经常跟数词一起使用。

聋人手语同英语等外国语一样是没有量词这个概念的。

聋人手语往往是表示数词之后紧接着打出所要表达的物品等实际内容。

例如下面的句子括号里是听觉障碍者省略的量词:我买2(支)铅笔,1(块)橡皮(3)省略虚词聋人手语中一般不打虚词,省略如在、把、当、的、地、得、着、了等虚词在聋人手语的交往过程中并没产生什么影响,但在听觉障碍者学习汉语书面语时,听觉障碍者不会将这些省略的虚词补充完整,从而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我(在)食堂吃饭。

小玲(把)我(的)书还给我(了)。

(4)省略状语状语是在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形容词、副词、时问词、处所词都可以做状语。

聋人手语不习惯使用上面表示修饰性的词语,往往省略。

你(仔细)看。

我们(尽情地)跳舞。

另外听觉障碍者在表达某一词汇,需要修饰时,仅仅是手势动作变形,或扩大、或缩小、或重复,以此来表达较深的含义。

如下面的几个词:很快: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快”的手势,动作比原手势更快。

很慢: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慢”的手势,动作比原手势更慢。

特别高兴: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高兴”的手势,然后重复两遍。

(5)省略补语补语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聋人手语中没有这一类词语,因此也很少使用。

如:好(得很)。

热(得难受)。

2.颠倒句子成分手势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手势语是用眼睛看,用手势表示的视觉语言,汉语是用耳朵听,用口说的听觉语言。

这两种语言形式在表达同一句话时,在表达形式有所区别,在语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听觉障碍者的文章普遍存在词序倒装现象,但这些倒装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具有固定的结构和规律。

倒叙现象并非听觉障碍者的思维不正常、逻辑混乱所致,而是恰恰反映了人类思维中的某种共同的规律,是不以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而不同的,是一种没有经过加工的思维过程顺序的、客观的、直接的反映。

(1)动宾倒装动宾倒装是听觉障碍者语言表述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汉语的词序是先动后宾,而听觉障碍者的语言表述常常是先宾后动的,就是先打出表不事物名称的词,再打出表示相应的动作的词。

例如:(我)家回。

[汉语意思是“我回家。

”],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先打我要做的事物的名称“家”,再打出相应的动作“回”。

(我)药买。

[汉语意思是“我买药。

”],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先打我要做的事物的名称“药”,再打出相应的动作“买”。

另外,动词“有”在听觉障碍者语言表述中的特殊用法。

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常常习惯,把自己做过的或已完成的事情,用“有”来表述,如(我)洗澡有。

(我)吃米饭有。

(2)主谓倒装聋人手语强调动词,动词前置的现象是自然逻辑在思维输出中的另一种反映。

这种情况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结构。

如英文的:There is(is not)结构与聋人手语表述中具有完全一致的语序。

(3)修饰语倒置先打出被修饰、限制的事物名称,然后再打出表示修饰、限制的手势语词。

如,花美丽公园里有。

(公园里有美丽的的花。

)衣服新我有一。

(我有一件新衣服。

)先打出表示某件事物或意愿的手势语词,然后再打出支配者。

饭吃我没有。

(我没有吃饭。

)家回我是。

(我是回家。

)用手势语词表示疑问句时,先打出被疑问的事物,而将表示疑问的词放在句子末尾。

买药谁?(给谁买药?)会议什么?(什么会议?)手势语是靠交流双方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实现的。

这样为了提醒对方注意,往往把最重要的中心词先打出来,然后再打说明部分和修饰部分词语。

有时将一些表示实际意义的主要手势语词打出来,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

有些虚词除用相应的面部表情外,还可加大手势动作的频率或幅度来表示,这就构成了手势语表达的特点。

手语举例手语在性质上有打意(自然手势)与打字(文法手势)两种,而统一的手语画册其基本字词是以打“意”为主,打“字”为辅。

如果加以分类大约可分为如下:01、指物本身就是手语:例:头、鼻、耳、嘴....02、描写或解释形状的手语:例:香蕉、橘子、柚子....03、代表某一动作的手语:例:跑、来、去、洗、看书....04、指东西或某一事物的某一部份的手语:例:鸭、鸟、房、牛、狗、羊....05、指与东西本身有关的手语:例:想、记得、聪明....06、文字手语:例:人、工、主、王、日、月....07、模仿或象征的手语:例:写、床、冷、热....08、方向手语:例:告诉你、爱你、问他....09、反方向表示相反词的手语:例:进步、退步、知道、不知道、会、不会....10、英文手语:例:WC(厕所)、博士、硕士....11、名字手语。

12、打不出来的手语就直接用食指写出指文字: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