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MA2000 1X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电子警察系统
CDMA2000EVDOCDMA1X双模型网监系统工程应用指导V10-PPT课件

2.
效果监控设备介绍
正常工作条件及使用环 境
环境温度:-20℃~+55℃ 相对湿度:≤9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供电电源:AC155V~285V/50Hz±5Hz Modem天线端口接收信号功率:-100dBm~40dBm 工作频段: CDMA1X频段:800MHz; EVDO频段:2100MHz。
3.
设备安装
站址选择
外接天线位置选择 安装在所要监测的覆盖区域内即可。 为保证监测仪能有效的采集网络信号数据,同时能与OMC进 行稳定的通信,网络信号质量监测仪无线MODEM天线端口
的接收信号场强建议不要小于-90dBm。
网监仪位置选择 与外接天线距离不要太远的地方(即天线通路损耗不可过大,
16方接地线及铜鼻头
安装工具
3.
设备安装
主机设备安装
安装说明:
选择墙体较坚固 的位置安装; 将主机盒体抬起, 对照盒体上的安 装孔位在在墙面 打四个孔,把塑
料胶塞分别塞入
孔内; 抬起机箱,用自 攻螺钉将设备紧
固于墙面即可。
3.
设备安装
天线连接
网络信号监测仪机箱端口前面板(挂墙安装后端口朝下)如上图所示。 将机箱端口底面板的天线口与相应的监测点的天线射频口相连即可。
3.
设备安装
电源接入和接地
接地 用截面大于16mm2铜导线接至接地点,铜纺织线另一端与建筑地可 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Ω 。
采用交流供电 设备使用交流220V/50Hz供电,电源线长2m,请将交流电源插头 (三相)就近插入AC220V供电插座(AC220V,1A)。
采用直流供电 直流供电采用-48V,请将设备引出的电源连接线(黑色线接0V,兰色 线接-48V)与相对应的供电电源相连,注意极性切勿接错。
一种cdma2000

一种cdma2000-1x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结合的组网方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cdma2000-1x网络结构和无线局域网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对两网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结合两网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将两种网络结合的组网方案。
关键词 cdma2000-1x网络 PDSN 无线局域网结合1 前言cdma2000-1x和二代技术IS-95相比,在网络结构上增加了核心网分组域,无线部分相应增加了分组控制功能(PCF)模块。
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是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作为接入网关,提供Simple IP和Mobile IP接入方式,为cdma2000移动台提供访问Internet或Intranet的服务。
cdma2000-1x阶段为每个用户可以最高提供153.6Kbps的接入速率,到cdma2000 EV-DO阶段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最高2M的接入速率。
这种速率主要受限于空中无线侧的信道。
对习惯了10Mbps局域网的用户,这种速度就显得非常慢,直接影响到使用效率。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利用无线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无线局域网目前成熟的标准可达到11Mbps的速率,新的标准最高达到54Mbps的速率,对经常移动的用户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无线通信与数据通信融合的发展趋势明显。
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3G发展推迟。
无线加数据的发展趋势及3G的推迟无疑在客观上为WLAN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CISCO、3COM、AVAYA、NOKIA、Ericsson、Intel、HP以及台湾正诚等公司,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WLAN发展战略。
一些世界知名的大牌运营商如Telefonica、Telenor、Sonera、BT、NTT和SingTel、中国网通及中国电信等也纷纷开始在机场、酒店、会议中心等热点场所加紧部署其WLAN网络,其中有部分已开始试运营。
基于CDMA20001X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开发

基于C D M A 20001X 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开发韦再雪,常永宇,王文博(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876)摘 要:C D M A 20001X 系统是3G 中最成熟的系统之一,经过合理的建设与开发,基于C D M A 20001X 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移动通信课程的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通信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文章以移动实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为基础,介绍了基于C D M A 20001X 移动通信实验平台的系统构成、实验平台开发和实验教学设计等过程,通过实例说明了该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成功经验,指出了使用该平台进行实验教学的要点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C D M A 20001X ;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实验开发;教学要点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08)06-0101-03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b a s ed o n C D M A 20001XW E I Z a i -x u e ,C H A N GY o n g -y u ,W A N GW e n -b o(S c h o o l o f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a n d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B e i j i n g 10087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D M A 20001Xi s t h e m o s t m a t u r e o n e o f 3G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T h r o u g h r a t i o n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l a t f o r mb a s e do n C D M A 20001Xh a s b e e nu t i l i z e d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o f t h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o u r s e s ,a n d h a s p l a y e d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 o f p r a c t i c i n g a n d t h i n k i n g .T h i s p a p e r i s b a s e d o nt h e g u i d e l i n e s a n dt a r g e t s i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l a t f o r m ,a n d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p r e s e n t e d p l a t f o r m .T h r o u g h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e x a m p l e s ,t h i s p a p e r a l s o i n d i c a t e s 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a n ds u c c e s s f u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t h e p r e s e n t e dp l a t f o r m .T h e e s s e n t i a l s o f t e a c h -i n ga n d f u r t h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a r e a l s o i n d i c a t e d .K e y w o r d s :C D M A 20001X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 o b i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d e v e l o p i n g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s ;e s s e n t i a l s o f t e a c h i n g收稿日期:2007-08-15作者简介:韦再雪(1976—),女,壮族,广西百色市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教学中开展与3G 技术相关的移动通信实验已经成为高校通信类专业教学的必要手段。
CDMA20001xEV—DO分组域信令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F T P业务 、 E M A I L 业务 、 D i a m e t e r 协议 、 P i 接口L 2 T P 等 C D R查 询 功 能 。故 障 定 位 是 根 据 时 间 段 、 M S I S D N、 I M S I 、 M E I D、 I P地址等维 度查询用 户上 网 记 录、 信令流程和会话跟踪 , 形成用户历史拨号记录 和故障点标识 ,以图形形式展示业务和信令数据的 完整过程及详细信令 内容 。网络故 障分 析实现对 R — P接 口、 A N — A A A接 口和 O C P 接 口的认证故障统 计分析 ,以及 P I 接 口的 L 2 T P 隧道会话建立的故障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一M
瓤 o G v o e 0 M M u N s
G I S 地 图描述等 ,这些增加和完善的功能使得该监 A A A、 业务 网关 、 A N — A A A 、 客户端 、 服务端等维度 。
测平台更符合现网监测 中对业务的分析要求 。
3 . 4 业务 质量 单元 3 . 1 实 时监 测 单元
■ 0 h n o l o 秘 v p 鞠 n o r魏 r n 鼬
标或者失败指标进行终端排名 ,支持统计结果钻取
到详 细记 录 。
3 . 1 0 系统管理单元 完成系统 自 身的维护和管理功能 ,对系统各单
元进行总体控制功能 , 系统管理单元包括机构管理 、
3 _ 7 专 题分 析单 元
服务器 进程 查看 和帮 助文件 等 。
通过对网络数据 的分析获得地址 、 端 口号 、 包数 、 流
析片面的弊端。终端使用情况包含厂家型号和终端
型 号两个 子 单元 。 厂 家 型号 主要按 照厂 家名 称 、 网络 类 型等对 用户 上 网记 录进行 分 析 ,查 看 终端 指标 情
中兴通讯cdma2000 1x全网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cdma2000 1x全网解决方案
杨海
【期刊名称】《通讯世界》
【年(卷),期】2003(9)11
【摘要】@@ 中兴通讯cdma2000 1x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移动通信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全套系统可方便实现向全IP网络的平滑演进,如图1所示.
【总页数】1页(P58)
【作者】杨海
【作者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兴通讯打通全球首个cdma2000 1xAdvanced电话 [J],
2.中兴通讯承建马里首个cdma20001x WLL网络 [J],
3.中兴通讯在捷克承建欧洲第一个cdma20001xEV-DO RevA全国网 [J],
4.中兴通讯打通全球首个CDMA2000 1x Advanced电话小区语音容量可增至4倍 [J],
5.中兴通讯成功打造欧洲首个cdma2000 1x EV-DO Rev.A商用网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DMA 2000 1X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基于CDMA 2000 1X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王煜姝;陈红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基于CDMA 2000 1X无线通信系统,对网络优化的概述及内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传统的网络优化的方法及优化调整措施,提出了一些对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经验总结,具体包括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导频污染和切换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措施.最后以实际城区的案例对网络进行优化.
【总页数】3页(P23-24,18)
【作者】王煜姝;陈红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11.1
【相关文献】
1.中兴cdma2000 1x-EVDO通信系统 [J],
2.中兴通讯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信系统 [J], 杨海
3.中兴cdma 2000 1x移动通信系统 [J], 徐勇;胡志刚
4.基于CDMA2000 1x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J], 戴凯
5.cdma2000 1x/EV-DO双网协同无线网络优化研究 [J], 赵勇;李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cdma2000 1X移动网络的新技术应用

基于cdma2000 1X移动网络的新技术应用
顾立新;任立刚
【期刊名称】《中国电信建设》
【年(卷),期】2004(016)008
【摘要】移动通信经过十向年的飞速发展后,话音业务的增幅正在趋缓,人们正在寻找移动通信新的增长点,而移动数据业务被认为是未来几年发展最具潜力的业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都已经将基于TDMA的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渐升级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顾立新;任立刚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
【相关文献】
1.基于CDMA2000 1x EVDO网络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设计 [J], 雒江涛;胡燕清;徐孝娜;周进艳
2.基于参数优化改善cdma20001x Ev-Do网络RSSI问题研究 [J], 田宁
3.基于Intel 1855 CDMA2000-1x模块的物联网设备设计方案 [J], 姜之一
4.一种基于CDMA20001x EVDO微弱信号的捕获算法 [J], 赵敏;杨涛;胡波
5.基于CDMA2000 1x EV-DO的校车安全定位系统 [J], 徐菁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dma2000-1X系统和网络结构

cdma2000-1X系统和网络结构1、cdma2000-1X系统结构cdma2000-1X网络主要有BTS、BSC和PCF、PDS N等节点组成。
基于ANSI-41核心网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BTS --- 基站收发信机∙BSC --- 基站控制器∙SDU --- 业务数据单元∙BSCC--- 基站控制器连接∙PCF --- 分组控制功能∙PDSN --- 分组数据服务器∙MSC/VLR --- 移动交换中心/访问寄存器由图可见,与IS-95相比,核心网中的PCF和PDS N是两个新增模块,通过支持移动IP协议的A10、A11接口互联,可以支持分组数据业务传输。
而以MSC/VLR为核心的网络部份,支持话音和增强的电路交换型数据业务,与IS-95一样,MSC/VLR与HLR/AC之间的接口基于ANSI-41协议。
图中,∙BTS在小区建立无线覆盖区用于移动台通信,移动台可以是IS-95或cdma2000-1X制式手机;∙BSC可对对个BTS进行控制;∙Abis接口用于BTS和BSC之间连接;∙A1接口用于传输MSC与BSC之间的信令信息;∙A2接口用于传输MS B与BSC之间的话音信息;∙A3接口用于传输BSC与S DU(交换数据单元模块)之间的用户话务(包括语音和数据)和信令;∙A7接口用于传输BSC之间的信令,支持BSC之间的软切换。
以上节点与接口与IS-95系统需求相同。
cdma2000-1X新增接口为:∙A8接口:传输BS和PCF之间的用户业务;∙A9接口:传输BS和PCF之间的信令信息;∙A10接口:传输PCF和PDSN之间的用户业务;∙A11接口:传输PCF和PDSN之间的信令信息;∙A10/A11接口是无线接入网和分组核心网之间的开放接口。
∙新增节点PCF(分组控制单元)是新增功能实体,用于转发无线子系统和PDS N分组控制单元之间的消息。
∙PDS N节点为cdma2000-1X接入Internet的接口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卷 第 2 9 期
V O1 29 .
NO 2 .
计 算 机 工 程 与设 计
Co u e g n e i g a d De i n mp t rEn i e rn n sg
20 年 1 08 月
J n.2 0 a 0 8
M o l po ies se a e n CDM A 2 0 w iee snew o k bi E— lc y tm b s d o e 0 01 X r ls t r
M A O - e g , DUAN -e M A O -o g Liz n Li n , r En r n
基于 C MA 001 D 2 0 X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电子警察系统
毛 力增 段 里仁 。 毛 恩 荣 , ,
(.中 国农 业 大 学 工 学 院 ,北 京 1 0 8 ;2 1 0 0 3 .中 国道路 交通 安 全协 会 ,北 京 10 3 ) 0 0 4
摘 要 :针对 移动 电子 警察 系统设 计 中涉及 到 的无线 通信 关键技 术进 行 了研 究,结合 无 线通信 移动 电子 警察 系统 的概 念 , 组 成 、 理 、 点和功 能 , 原 特 分析 了 C MA 00 1 D 2 0 X的硬 件和 软件模 块 的设计 方 法。对 C MA 00 1 D 2 0 X的在 移动 电子警察 系统 中 的应用进 行 了深入 地研讨 ,并且在 路 口 实况抓 拍试 验 中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实现 了移 动 电子警察 系统 与指挥 中心的数据 动
lp d a d t e s t f d r s l sa q ie a o d to e t i h C e l e t ed n mi a ae c a g e we n mo i p l e o e , n a ii e u t i c u r d i r l n i n t s wh c a r a i y a c d t x h h se s n e c i n z h n eb t e b l E- o i e c s s m a d c mma d c n e y t n o e n e t . r
Ke r s E・ o ie mo i ・ o ie s se y wo d : - l ; p c b l E - l y t m; wi l s o e p c r e sc mmu i aen t o k ta cv o a i n s p r ii g d t a s t e nc t e w r ; r f i lt u e vsn ; a at n mi i o r
(. olg f n i eig C ia r utrl i r t e ig1 0 8 , hn ; 1 C l e gn r , h i l a Un esy e oE e n n Ag c u v i ,B in 0 0 3 C ia j 2 o d rfc ae so i in f hn,B in 0 0 4 C ia .R a a f A sca o ia e ig10 3 , hn) T i S t y t oC j
0 引 言
自 19 年 我 国试 验 成 功 第 1 “ 频 机 动 车 闯红 灯 自动 96 套 视
但 是 , 定 式 电子 警 察 通 常 被 安 装 在 固定 地 点 , 固 因此 只 能
对 设 定 范 围 内的 交 通 违 法 行 为 进 行 监 控 。 同 时 ,由于 这 种 电 子 警 察 拍 摄 的照 片和 相 关 信 息 要 在 各 执 法 点 的 后 台 软 件 进 行 人 工 的 核 对 、 析 和 处 理 , 此 , 记 录 交 通 违 法 到 处 罚 需 要 分 因 从
态 交 互
关键 词 :电子警察 ;移 动 电子 警察 系统; 无线 通信 网络 ; 交通违 法监 测;数 据传 输 中图法分 类号 : P 9 4 11 1 T 3 ;U 9 . 6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0072 (0 8 0.3 70 10 .0 4 2 0 ) 20 4 .3
f au e n t n . Fa i gt ea p i ai n o DMA2 0 i b l p l es se , d e l du e l e e r h d s u so e e etrdf ci s u o cn p l t fC h c o 0 0 1 n mo i E- o i y tm X e c e p y a s f s a c ic s i ni d v - n u r s
Ab t a t T ek y t c n l g fwie e sn t r a s d i v me tee to i o i i g s se d sg ssu id Ha d r n s r c : h e e h o o y o r ls ewo k t t e mo e n l cr n cp l n y tm e i n i t d e . h u n c r wa e a d s f r d l f ot wa e mo u eo C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2 0 X ay e l wi gwi ed t i di to u eo s s e c n e t c n tu to , s se f n t n , 0 0 1 i a l z df l n t t e al r d c f y t m o c p , o s ci n s n o o hh e n r y t m ci s u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