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第3版)中文完美翻译版-第9章-需求-东南大学曹干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第9章

消费者福利一定提高
2
x’ x
1
x1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12
商品1价格下降-原来是商品1的净购买者-价格变化后是商品1的净销售者 x2
x’
2
x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1
x1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13
• 价格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
➢ 如果决策者原来是商品1的净购买者,那么,当商品1的价格下降时,他仍然会做为商品1的净购买者; (见图)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3
2、考虑“初始禀赋”后的预算约束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4
• 给定初始禀赋
( , ) ,预算约束为
12
• 预算集为 p 1 x 1p 2x2p 11p 22 .
(x 1 ,x 2 )p 1 x 1 p 2 x 2 p 11 p 22 ,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7
3、比较静态分析
(1)禀赋的变动
(2)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的福利影响 -价格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8
• 价格变动的福利影响
2020/12/18
第9章 购买和销售
9
商品1价格下降-原来是商品1的净销售者-价格变化后还是商品1的净销售者
第9章购买和销售
2020/12/18
第9章购买和销售
1
• 教学目的:掌握考虑“禀赋收入效应”后的“斯勒茨基方程”的形式和含义。 。
• 主要内容:1、净需求和总需求 2、考虑“初始禀赋”后的预算约束 3、比较静态分析 4、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 5、劳动供给
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 09

Slutsky Equation
∂x1 ∂x ∂x1 = + (ω − x1 ) ∂p1 ∂p1 ∂m
s 1
m
修正后的斯勒茨基方程
价格变化效应的斯勒茨基分解
替代效应 普通收入效应 禀赋收入效应
=收入变动时需求的变动动×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收入变动。
修正后的斯勒茨基方程
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
∂x1 ( p, m( p )) ∂x1 ( p1 , p2 , m) ∂x1 ( p1 , p2 , m) ∂m( p ) = + ∂p1 ∂p1 ∂m ∂p1
∂x1 ( p, m) ∂x1s ( p, e ) ∂x1 ( p, m) = − x1 ( p, m) ∂p1 ∂p1 ∂m ∂m( p ) = ω1 ∂p1
∂x1 ( p, m( p)) ∂x1s ∂x1 ( p, m) ⇒ = + (ω1 − x1 ( p, m)) ∂p1 ∂p1 ∂m
修正后的斯勒茨基方程
(2)卖者情形, X1价格上升
N ew
O riginal
X1 消费者只能作为卖者,效用增加。
(3)买者情形, X1价格下降
New Original X1 消费者只能继续作为买者,效用增加 消费者只能继续作为买者 效用增加。 效用增加
(4)买者情形, X1价格上升
N ew 2
O r ig in a l N ew 1 X1 1) 如 继 续 作 为 买 者 , 效 用 降 低 、 2) 如 变 为 卖 者 , 效 用 不 定 、
最优劳动供给选择
消费
边际替代率=实际工资 w / p
C
C
R
L
闲暇
劳动供给
最优劳动供给选择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购买和销售)【圣才出品】

第9章购买和销售1.设消费者的净需求是(5,-3),禀赋是(4,4),那么,他的总需求是多少?解:他的总需求是(9,1)。
这是因为总需求等于净需求加上禀赋,从而得到总需求为(9,1)。
2.价格是(p1,p2)=(2,3),并且,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是(x1,x2)=(4,4)。
存在这两种商品的完美市场,在那里商品进行买卖是没有成本的。
消费者一定偏好消费需求束(y1,y2)=(3,5)吗?他一定偏好拥有商品束(y1,y2)吗?答:(1)消费者未必偏好该组合。
(2)消费者肯定选择拥有商品束(y1,y2)=(3,5)。
分析如下:当拥有(x1,x2)时,消费者出售禀赋的收入是2×4+3×4=20,而拥有(y1,y2)时,消费者出售禀赋的收入是2×3+3×5=21,当商品的交易无成本的时候,后者带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收入也即更大的预算空间,因此他一定会偏好拥有商品束(y1,y2),但是在拥有商品束(y1,y2)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却未必还是该商品束,因此他未必偏好该商品束。
3.当商品价格为(p1,p2)=(2,3)时,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是(x1,x2)=(4,4)。
现在价格变为(q1,q2)=(2,4),那么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境况会变得更好一些吗?答: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境况不一定会变得更好。
分析如下:如图9-1所示,当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A点时,在新的价格下,预算线变为FG,消费束(x1,x2)=(4,4)位于消费者的预算集内,所以此时消费者的境况至少和价格变化前一样好。
图9-1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如果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B点,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为HK,消费者的境况有可能变得更好(如图9-1中的无差异曲线S1所示),也有可能变的更差(如图9-1中的无差异曲线S2所示)。
如果消费者没有初始禀赋,只有一笔固定的收入,即消费者的预算线p1x1+p2x2=m,那么在新的价格下,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ED,新的预算集只是价格变化前预算集的子集,所以消费者的境况必然变差。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一本通--1市场--东南大学曹乾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一本通配套教材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第7、8版)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7th &8th Edition)Hal R. Vari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第1章:市场贴身配套习题和综合测验题三部分))含教材内容精要、、贴身配套习题和综合测验题三部分(含教材内容精要曹乾编著(东南大学caoqianseu@)简要说明:此习题册编的部分全面包含由伯格斯特龙和范里安合写的配套习题册、小测验题目,著的部分主要是本人所写的试题,仅供学习和教学参考,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1.市场Part One:教材内容精要A.经济模型的一个例子:公寓市场1.模型是现实的简化2.例如,假设所有公寓是相同的3.但是,某些公寓离大学较近,某些则较远4.外环公寓的价格是外生的: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5.内环公寓的价格是内生的:由模型本身决定B.经济学的两条基本原理1.最优化原理:人们选择最有利的行为2.均衡原理:人们的行为最终必将互相一致C.如何画需求曲线1.将人们按支付意愿大小进行排列,如图1.1所示。
2.如果人数很多,需求曲线就会变成一条平滑的曲线,如图1.2所示图1.1 图1.2D.供给曲线1.取决于时间长短——短期还是长期2.但我们只分析短期——公寓的供给量是固定的E.均衡1.当需求等于供给时2.价格出清了市场F.比较静态1.当经济条件变化时,均衡如何调整?2.“比较”——比较两个均衡状态3.“静态”——只分析均衡状态,而不是调整过程4. 例子——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参见图1.55. 例子——将公寓卖给租赁者;对房租没有影响;参见图1.6图1.5 图1.6G.配置公寓的其他方法1.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者2.普通垄断者3.租金控制H.不同制度比较1.在比较不同配置方法的效率之前需要对效率标准进行界定2.某个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如果不存在方法能使得某些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3.如果某个配置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必定存在使得某些人状况变好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方法4.如果某个配置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则存在着“浪费”I.检验不同制度的效率1.竞争市场——有效率2.实施价格歧视的垄断者——有效率3.普通垄断者——无效率4.租金控制——无效率J.长期均衡1.供给将变动(供给曲线移动)2.在长期均衡情形下,也可以分析和比较效率问题Part two:贴身配套习题这一部分的习题主要针对教材中的公寓市场模型,但有变化。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市 场第2章 预算约束第3章 偏 好第4章 效 用第5章 选 择第6章 需 求第7章 显示偏好第8章 斯勒茨基方程第9章 购买和销售第10章 跨时期选择第11章 资产市场第12章 不确定性第13章 风险资产第14章 消费者剩余第15章 市场需求第16章 均 衡第17章 测 度第18章 拍 卖第19章 技 术第20章 利润最大化第21章 成本最小化第22章 成本曲线第23章 厂商供给第24章 行业供给第25章 垄 断第26章 垄断行为第27章 要素市场第28章 寡头垄断第29章 博弈论第30章 博弈论的应用第31章 行为经济学第32章 交 换第33章 生 产第34章 福 利第35章 外部效应第36章 信息技术第37章 公共物品第38章 不对称信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外部性[中山大学2018研、武汉大学2019研]答: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未经补偿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增加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得到报偿。
外部经济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私人价值。
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小于社会最优数量。
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减少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为此付费。
外部不经济也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其私人成本。
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优数量。
外部性纠正办法主要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2合作博弈[厦门大学2012研;中山大学2013研]答: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
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
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设计出合同,则是合作的。
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第3版)中文完美翻译版-第7章-东南大学曹干

如果某种商品是坏商品(bad),例如垃圾或污染,那么强单调性就不再合理。但是在这 些情形下,重新将这些商品定义为类似“缺乏垃圾”或“缺乏污染”,那么在这些重新定义 过的商品上,偏好是满足强单调性假设的。
sets);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线。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面或上方(on or
above)的所有消费束{X 中的 x : x ≻ y},称为上轮廓集(upper contour set)(一)。上轮廓集
−
....
类似于生产理论的必要投入集。
凸性意味着消费者偏好平均消费束胜于极端消费束,但是除了这个意义之外,它不具 有其他经济意义。在凸偏好的情形下,无差异曲线可能含有水平段,然而在严格凸偏好的情 形下,无差异曲线是严格圆滑的。凸性是新古典经济学中“边际替代率递减”假设的推广。
7.2 消费者行为
现在我们有了偏好的描述方法——效用函数,可以分析消费者行为了。我们的基本假设 是理性的消费者总是从他买得起的消费束集中选择最偏好的消费束。
在偏好最大化的基本问题中,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消费束集合就是满足消费者预算约束
的所有消费束。令 m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令 p = ( p1,..., pk ) 表示商品1,..., k 的价格向量。
件下能实现的最大效用值。这个最大化问题的解 x 称为消费者的需求束(demanded bundle)。 ...
需求束给出了在价格和收入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想要的每种商品的数量。我们假设每个预算集
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分析第1章技术(含习题解答)_曹乾高级微观经济学27讲

1.1 投入与产出的衡量
厂商使用各种投入的组合生产产出。为了研究厂商的选择,我们需要一种概括厂商生产 可能性的简便方法,即哪种投入和产出的组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用流.量.(flows)衡量投入和产出通常最令人满意:单位时段的一定数量的投入被用于
生产单位时段的一定数量的产出。在描述投入和产出时,最好说明时间尺度。如果你这么做, 你就不大可能犯诸如以下的低级错误:使用了不可比较的单位;混淆了存量和流量;等等。 例如,如果我们用每周多少小时计量劳动时间,我们要保证资本运行时间也用每周多少小时 衡量,产量用每周多少单位衡量。然而,当我们抽象地讨论技术选择时,比如本章,我们通 常省略时间尺度。
我们一般假设上述限制可用 Rn 中的向量 z 表示。例如,向量 z 是某特定时期下的一组 各种投入和产出的最大数值。受限的生产可能集或称短期生产可能集用Y (z) 表示;该集合 由所有满足约束条件 z 的可行净产出束(net output bundles)组成。例如,假设要素 n 在短 期的数量固定为 yn ,则Y ( yn ) = {Y 中的 y : yn = yn}。注意,Y (z) 是Y 的子集,这是因为Y 包含了所有生产可行方案,这意味着Y (z) 包含在Y 中而且Y (z) 还要满足某些额外条件。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4
东大青椒工作室制作
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第 3 版)
Y = {R3 中的 ( y,−x1,−x2 ):y ≤ min{ax1,bx2}} V ( y) = {R+2 中的 (x1, x2 ) : y ≤ min{ax1,bx2}} Q( y) = {R+2 中的 (x1, x2 ) : y = min{ax1,bx2}}
微观经济学导读

高级微观:
1. 范里安,Microeconomic Analysis 3rd,
图书馆有中文版周洪等译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该书曹乾翻译版本已找到。
2012年翻译实际上只是比中级高一点点!
2. 马斯克莱尔等,微观经济理论
高级微观中最经典、最难。
本书拍卖、博弈和信息经济学写的较弱
图书馆有刘文忻、李绍荣译的中文版
东大曹乾译的最好,有电子版,2013年翻译
以上两本较早,比较新的一本是
3. 杰里,瑞尼,高级微观经济学,难度低于MWG,但高于Varian。
有中译本(2版,上财),比第2本简洁好多!有电子版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第3版我有电子版!
第3版新版谷宏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比2版翻译的好)
选作教材比较合适。
东大曹乾翻译的版本最好(第3版),现在只下载到1-6章内容!2013年6月
我校研究生《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就是用的高级微观经济理论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第3版的附录作为教学内容的。
中级微观最好的两本教材:
1.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是中级层次最经典的,东大曹乾译,有电子版
图书馆也有中译本,费方域译
2. 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是最优秀、数学运用最恰当扼要、最凸显作者功力的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
以上所列教材,除尼克尔森的外,我都有东大曹乾翻译的电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 P , q , m) = −
∂V ( P, q, m) / ∂P = p 0 x( p, q, m). ∂V ( P, q, m) / ∂m
这个计算表明 X ( P, q, m) 对于消费商品 x 来说,是一个合适的数量指数:如果我们首先加 总价格然后最大化 U ( X , z ) ,我们得到的结果和首先最大化 u ( x, z ) 然后再加总数量得到的 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求出与 V ( P, q, m) 对偶的直接效用函数,计算方法如下:
费者价格指数(CPI) 。商品 z 的需求变成只有两个变量的函数:商品 z 相对于 CPI 的价格以 及相对于 CPI 的(相对)收入。
函数可分性
分解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的第二种情形称为函数可分性(functional separability) 。假设潜 在的偏好排序具有下列性质
( x, z ) ≻ ( x′, z ) 当且仅当 ( x, z′) ≻ ( x′, z′)
9.3 商品之间的加总
在很多环境下,使用某些“部分” (partial)最大化问题对消费者选择建模是合理的。 例如,我们在为消费者对“肉类”消费选择建模时,不区分牛肉、猪肉和羊肉的数量。在大 多数实证研究中,对这类商品的某些类型的加总是有必要的。 为了描述和此类消费决策可分离性有关的某些有用结果,我们必须引进一些新的符号。 我们将消费束分割为两个“亚消费束” ,因此消费束的形式为 ( x, z ) 。例如, x 为不同肉的 消费数量组成的向量, z 为所有其他商品消费数量组成的向量。 类似地,我们将价格向量分割为 ( p, q ) 。其中 p 为各种肉类的价格组成的向量,q 为其 他商品价格组成的向量。使用这些符号可将标准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写为
劳动供给
假设消费者选择两种商品:消费和劳动。他的非劳动收入为 m 。令 v(c, l ) 表示消费和 劳动的效用,将这个效用最大化问题写为
max v(c, l )
c,l
使得 pc = wl + m. 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研究的问题看上去稍有不同:劳动可能是一种“厌恶品” ,而不是消费 者喜欢的商品,并且劳动出现在预算约束的右侧。 然而,将这个问题转换为标准形式并不难。令 L 表示消费者能够工作的最长时间,则
1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9 需求
在本章, 我们将分析需求行为的几个主题。 这些主题中的大部分涉及到特别形式的预算 约束, 或者涉及到导致特别需求行为的偏好。 在很多环境中, 这样的特殊情形非常便于分析, 我们也需要理解它们是如何运行的。
9.1 含有禀赋的预算约束
在前几章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我们假设消费者的收入是外生的。但在更详细的消费 者行为模型中, 需要考虑收入是怎么产生的。 比较常规的方法是认为消费者拥有各种商品的 禀赋(endowment) ω = (ω1 ,..., ωk ) ,这些禀赋可以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 p 出售。这样,消 费者的收入为 m = pω ,他可以使用这些收入购买其他商品。 效用最大化问题变为
两种商品情形下的模型
当我们研究一种商品的需求时,我们经常使用希克斯加总。在这种情形下,将商品 z 看 成一种商品,而将商品 x 看成“所有其他商品” 。最大化问题因此为
max u ( x, z )
x, z
使得 px + qz = m. 假设商品 x 的相对价格维持不变, 因此 p = Pp 0 。 也就是说, 价格向量是某个基价格向量 p 0 乘以某个价格指数 P 。于是希克斯加总表明我们可以将商品 z 的需求写为
dxi ( p, pω ) ∂xi ( p, pw) = dp j ∂p j
pω = 常数
+
∂xi ( p, pω ) ωj ∂m
上式右侧第一项是维持收入不变时将需求对价格求导。右侧第二项是需求对收入的导 数乘以收入的变动量。右侧第一项可用斯勒茨基方程展开。合并同类项可得
dxi ( p, pω ) ∂hi ( p, u ) ∂xi ( p, pω ) = + (ω j − x j ). dp j ∂p j ∂m
9.2 位似效用函数
3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函数 f : R → R 称为一次齐次的,若 f (tx ) = tf ( x ) 对于所有 t > 0 成立。方程 f ( x) 是
n
位似的 (homothetic) ,若 f ( x) = g ( h( x )) ,其中 g 是一个严格增函数 h 是一个一次齐次函 ...
现在收入效应取决于商品 j 的净需求而不是总需求。 考虑正常商品的情形, 当商品价格 上升时,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需求减少。 但是假设某消费者是该商品的净出售者。 那么, 他的实际收入会增加,这种额外的禀赋收入效应可能会导致他增加该种商品的消费。
2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根据定义可知方括号内的项是非负的,在现实中几乎肯定为正。因此,上式是说闲暇需求的 导数,等于一个负数和一个正数的加和,所以它的符号在本质上是不明确的(即可能为正也 可能为负) 。换句话说,工资率的增加可能导致劳动供给的增加也可能减少。 本质上, 工资率的增加倾向于使得劳动的供给增加, 这是因为闲暇此时变得更昂贵—— 多工作一些会得到更多的消费。但是,与此同时,工资率的上升也使得你更有钱,而这又会 增加你对闲暇的需求。
c, L
使得 pc + wL = wL + m. 上述问题的形式和我们以前研究的形式基本是一样的。 此处消费者按照价格 w“出售” 他的劳动禀赋并且买回一些闲暇。 根据斯勒茨基方程可以计算出当工资率变动时闲暇的需求是如何变动的。我们有
dL( p, w, m) ∂L( p, w, u ) ∂L( p, w, u ) = + [ L − L]. ∂w dw ∂m
4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P = f ( p) X = g ( x)
(9.2)
在上面的表达式中,P 是某个“价格指数” ,它给出了商品的“平均价格” ,而 X 是一个 数量指数,它给出了各种肉的平均消费“数量” 。我们希望找到构建这些价格和数量指数的 方法,从而使得它们的行为就象普通价格和数量一样。 也就是说,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新的效用函数 U ( X , z ) , 这个函数仅取决于商品 x 的数量 指数,这个函数给与我们的答案正如我们求解(9.1)的整个最大化问题一样。更正式地,考虑 问题
max u ( x)
xLeabharlann 使得 px = pω 这个问题可用标准方法求解,从而得到需求函数 x ( p, pω ) 。商品 i 的净需求为 xi − ωi 。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净需求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取决于他对该商品的需求是大于还是小于 他的该商品禀赋的数量。 在这个模型中,价格影响到消费者所拥有的商品(禀赋)的价值,也影响到消费者想 要出售的商品价值。使用斯勒茨基方程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下面我们进行推导。首先,将 需求对价格进行微分:
z = z ( P, q, m).
由于这个需求函数是零次齐次的,我们也可以将其写为
z = z (q / P, m / P ).
这个式子是说商品 z 的需求取决于商品 z 相对于“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取决于收入 除以“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在实践中,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指数通常选用某些标准的消
6
曹乾(东南大学 caoqianseu@)
对于所有消费束 x, x′, z 和 z′ 成立。 这个条件是说如果对于另外商品的某些 某些 选择来说, x 比 x′ .. 更受偏好,那么对于另外商品的所有 所有 选择来说, x 比 x′ 更受偏好。或者,更简洁地说,商 .. 品 x 的偏好独立于商品 z 的偏好。 如果这个“独立性”得以满足,而且偏好是局部非饱和的,则可以证明商品 x 和商品 z 的效用函数可以写成 u ( x, z ) = U (v ( x ), z ) , 其中 U (v, z ) 是 v 的增函数。 也就是说, 商品 x 和 商品 z 产生的总效用, 可以写成商品 x 的次效用 (subutility)v( x) 和商品 z 消费水平的函数。 如果效用函数可以写成这种形式, 我们说这种效用函数是弱可分的 (weakly separable) 。 .... 可 分性 意味着 效用 最大化 问题 有什么 样的结 构? 和往 常一样 ,我们 把需 求函 数写为 x( p, q, m) 和 z ( p, q, m) 。令 mx = px( p, q, m) 表示商品 x 的最小支出。 可以证明, 如果总效用函数是弱可分的, 则商品 x 的最优选择可以通过求解下列的次效 用最大化问题而获得:
数。第 26 章进一步讨论了这种函数的数学性质。 经济学家通常发现假设效用函数是齐次的或位似的,将给分析带来方便。事实上,效 用理论中的这两个概念存在着稍许区别。 位似函数是齐次函数的单调变换, 但效用函数的单 调变化仍代表着原来的偏好。 因此假设偏好可用位似函数代表, 等价于假设该偏好可用一次 齐次的函数代表。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可用位似效用函数表示, 经济学家说该消费者的偏好是 位似的。 我们在生产理论中已经知道,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则成本函数可以写成
曹乾● 曹乾●经济学译丛精品系列
Microeconomics Analysis
(3th edition) Hal. R. Vari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范里安 微观经济分析(第 3 版)
完美中文翻译版
第 9 章:需求
曹乾
(东南大学
译
caoqianseu@)
max U ( X , z )
X ,z
使得 PX + qz = m. 数量指数 X 的需求函数为某个函数 X ( P, q, m) 。我们想知道何时下式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