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的检验

合集下载

化妆品质量检验标准要求指南

化妆品质量检验标准要求指南

化妆品质量检验标准要求指南引言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何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成为制定相关标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化妆品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指南,旨在确保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一、成分检验1.1 成分合规性化妆品的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文件对成分含量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生产厂商应严格把关原料采购,并确保其不含禁用成分或超过规定的含量。

1.2 成分标签识别消费者购买化妆品时,应能准确了解产品的成分信息。

成分标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是标准的重要要求,生产厂商需确保成分标签清晰易读,遵循国家的命名规范,并提供准确的成分含量。

二、安全性检验2.1 致敏物质检测某些化妆品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标准对于常见的致敏物质进行了限制。

生产厂商应进行致敏物质检测,确保其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2.2 微生物污染检测化妆品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标准规定了合理的微生物检测标准。

生产厂商需要执行相应的检测方法,确保产品在销售前达到安全的微生物水平。

2.3 防腐剂使用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保证产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量使用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标准对防腐剂的种类和使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生产厂商应遵循相关要求。

三、物理性能检验3.1 外观质量检测化妆品的外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

标准明确了外观质量的要求,如颜色、透明度、臭气等方面,生产厂商需要通过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外观质量的判断。

3.2 化学性质检测化妆品的化学性质指涉及酸碱度、pH值等指标。

标准规定了化学性质的合理范围,生产厂商应确保产品在标准要求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效能性检验4.1 功能性评价化妆品常常宣称具备特定的功效,如保湿、美白、抗皱等。

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妆品提出了相关的功能性评价要求,生产厂商应根据标准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测试。

4.2 长效性评价化妆品应具备一定的长效性,保证产品质量和有效期。

37项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

37项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

37项化妆品补充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检查化妆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2. pH值测定:测定化妆品的酸碱度。

3. 水分含量测定:测定化妆品中的水分含量。

4. 粘度测定:测定化妆品的粘稠度。

5. 稳定性试验:观察化妆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

6. 微生物限度检验:检测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7. 重金属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8. 防腐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种类和含量。

9. 色素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

10. 香精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香精种类和含量。

11. 防晒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防晒剂种类和含量。

12. 抗氧化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抗氧化剂种类和含量。

13. 抗菌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抗菌剂种类和含量。

14. 抗真菌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抗真菌剂种类和含量。

15. 抗炎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抗炎剂种类和含量。

16. 去角质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去角质剂种类和含量。

17. 保湿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保湿剂种类和含量。

18. 美白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美白剂种类和含量。

19. 抗衰老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抗衰老剂种类和含量。

20. 舒缓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舒缓剂种类和含量。

21. 收敛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收敛剂种类和含量。

22. 乳化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乳化剂种类和含量。

23. 稠化剂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稠化剂种类和含量。

24. 溶剂残留量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溶剂残留量。

2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检测:检测化妆品中的VOC含量。

26. 皮肤刺激性测试:评估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程度。

27. 眼刺激性测试:评估化妆品对眼睛的刺激程度。

28. 皮肤变态反应测试:评估化妆品是否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29. 皮肤接触性测试:评估化妆品与皮肤接触的安全性。

30. 皮肤吸收性测试:评估化妆品中的成分是否会被皮肤吸收。

31. 皮肤屏障功能测试:评估化妆品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32. 皮肤保湿能力测试:评估化妆品对皮肤保湿能力的影响。

化妆品检验规程

化妆品检验规程

化妆品检验规程前言化妆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之一,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确保化妆品在市场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检验规程。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检验的相关规程,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等。

一、原料检验1. 原料供应商资质审查在选择原料供应商时,需要对其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合法经营,并能够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

2. 原料成分检验对于每批次进货的原料,需要进行成分检验,以验证其是否符合产品配方中的要求。

常见的化妆品原料成分检验项目包括:pH值、溶解度、含水量、挥发性物质、重金属含量等。

3. 原料安全性评估原料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化妆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原料进行毒理学测试、致敏性测试、刺激性测试等,评估其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生产过程检验1. 检验人员培训所有从事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员工,都需要接受相关的检验培训,熟悉化妆品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生产环境检验生产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的质量。

对生产车间、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的洁净度检验,保证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3. 工艺过程控制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工艺过程检验,包括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的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三、成品检验1. 外观检验成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的销售情况,因此需要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包装完好性、标签是否完整、颜色和气味是否正常等。

2. 效果评估化妆品的功效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实验室测试、临床试验等方法,对产品的功效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宣传和标注的效果。

3. 安全性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量因素。

成品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毒理学测试、致敏性测试、刺激性测试等,确保其对人体健康无害。

结语化妆品检验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化妆品验收标准(完整版)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化妆品验收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口和国内生产的化妆品产品。

2. 产品标识和包装2.1 产品标识要求- 化妆品产品应明确标识产品名称、生产商、原产国、净含量、保质期等基本信息。

- 标识上的文字、图案和颜色应清晰可辨,不得误导消费者。

2.2 包装要求- 化妆品产品的包装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3. 成分和配方3.1 成分标示- 化妆品产品应明确标示产品中所含的主要成分。

- 对于特定成分有限制或禁用的,需在标示中明确注明。

3.2 配方要求- 化妆品产品的配方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 配方中不得含有任何已禁用或限制使用的成分。

4. 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4.1 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厂商应建立并执行适当的生产过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 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法规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无污染和交叉污染。

4.2 质量控制要求- 化妆品产品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确保符合产品标准和法规要求。

- 生产厂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记录和追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 安全性评估5.1 原料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产品的原料应经过安全性评估,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原料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且其使用量不得超过安全使用限量。

5.2 产品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产品应进行产品安全性评估,包括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过敏性等测试。

- 评估结果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 样品检验要求6.1 采样方法- 采样应符合相关检验规范和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6.2 检验项目- 样品检验应包括产品标识、包装完整性、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检验项目。

7. 报告与结果分析7.1 检验报告- 检验机构应出具准确、全面的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和分析意见等内容。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市场监管部门对化妆品进行日常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的要点。

一、产品标签和包装检查1.检查化妆品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包装材料是否安全、无毒无害。

2.检查产品标签是否完整,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是否清晰可见。

3.检查标签中是否含有虚假宣传信息,如过度夸大功效、含有违禁成分等。

二、成分检查1.检查化妆品中所含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违禁成分。

2.检查成分是否准确标注,是否与产品宣传一致。

3.检查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重金属、激素等。

三、生产企业检查1.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和许可证是否齐全。

2.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包括生产车间、设备、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等。

3.检查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把关等。

四、市场销售检查1.检查化妆品销售场所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2.检查销售场所是否存在假冒伪劣化妆品。

3.检查销售场所是否配备产品销售明细表,包括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五、抽样检验1.根据一定的抽样标准,对市场上的化妆品进行抽样检验。

2.对抽样化妆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安全性评估等。

3.根据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化妆品进行处罚和下架处理。

六、消费者投诉处理1.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对涉及的化妆品进行核实和检查。

2.对消费者投诉涉及的化妆品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检测。

3.对投诉属实的化妆品进行下架处理,并对生产企业进行处罚。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主要包括产品标签和包装检查、成分检查、生产企业检查、市场销售检查、抽样检验和消费者投诉处理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监管和检查,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化妆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上的化妆品安全可靠。

化妆品卫生检验规范

化妆品卫生检验规范

化妆品卫生检验规范一、引言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化妆品的卫生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卫生检验的规范,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原料检验化妆品的原料质量是其卫生安全的基础。

原料检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成分检验:检测原料中是否含有有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污染物等。

2. 微生物检验:检测原料中是否存在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

3. 辐射检验:如原料有经过辐射处理,应检测辐射剂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4. 标签检验:检验原料标签是否真实准确,包括成分、含量等信息。

三、产品检验化妆品的最终产品也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这包括:1. 化学成分检验:同样要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有害化学成分,例如致敏物质、甲醛释放等。

2. 微生物检验:确保产品中没有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避免对消费者的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3. 重金属检验:检测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4. 稳定性检验:检验产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不会因为时间、温度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5. 效果检验:根据产品的宣称功效,进行相应的效果检验,确保产品的宣传不夸大其词,并对消费者的期望负责。

6. 标签检验:对产品标签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确保标签中的信息包括成分、含量等准确无误。

四、现场检验化妆品的卫生安全还需要进行现场检验,以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及操作人员的卫生素质。

现场检验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境检验:检测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包括空气质量、噪声、尘埃等因素,以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2. 设备检验:检测生产设备的卫生状况,确保设备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污染。

3. 操作人员检验:对操作人员的着装、卫生习惯等进行检验,确保操作人员的卫生素质。

4. 样品保存检验:对化妆品样品的保存条件进行检验,确保化妆品在样品列存期内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化妆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妆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妆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妆品是指用于修饰和保护人体皮肤、毛发、口腔、牙齿等部位的制品。

由于化妆品直接接触人体,因此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妆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化妆品应符合人体皮肤、毛发、口腔、牙齿等部位的健康和安全要求,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不含重金属铅、砷等有毒物质,并且不能超过一定的浓度限制。

2. 色彩和均匀度:化妆品应具有良好的色彩和均匀度,不应出现色差或斑点等缺陷。

颜色应符合所标注的色号,品质应与成分和用途相一致。

3. 化学成分:化妆品中的每一种成分都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并标明具体含量。

同时,化妆品应防止对人体造成过敏或刺激,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 贮存期限:化妆品应有明确的贮存期限,以确保产品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性能。

贮存期限可以通过稳定性测试等方式来确定。

5. 包装和标志:化妆品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产品在搬运、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产品标志应清晰可辨,标注有关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化妆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原材料检验和成品检验。

原材料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按照相关要求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纯度、异物等。

2. 成分检验:对原材料中的全部或部分成分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3. 含量检验:对原材料中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成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成品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外观性状,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2. 物理性能检验:对成品的粘度、PH值、含水量等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3. 安全性检验:对成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确保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4. 稳定性检验:对成品进行稳定性测试,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

化妆品质量验收规范

化妆品质量验收规范

化妆品质量验收规范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化妆品质量验收规范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化妆品质量验收标准化妆品质量验收标准是评判化妆品质量的依据。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化妆品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性标准:化妆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安全性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重金属、致癌物等。

2. 成分标准:化妆品的成分应与产品标签上所列的成分一致,不得含有未经批准的成分或超过规定限量的成分。

3. 标签标识标准:化妆品的标签应清晰、准确地标明产品的名称、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不得有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4. 稳定性标准:化妆品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得因储存条件变化而导致质量下降。

5. 效果标准:化妆品应具备所宣传的功能和效果,并在合理的使用条件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二、化妆品质量验收流程化妆品质量验收流程是指在化妆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具体步骤。

一般而言,化妆品质量验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原料验收:对化妆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对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成品检验:对生产完成的化妆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成分、安全性等方面。

4. 包装验收:对化妆品包装进行检验,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符合相关标准。

5. 储存运输:对化妆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质量损害。

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化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了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制度,明确了化妆品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的检验1 化妆品的检验规则1.1.基本术语(1)常规检验项目。

指每批产品必检的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中细菌总数、重量指标和外观要求。

(2)非常规检验项目。

指非逐批检验的项目,如卫生指标中除细菌总数以外的其它项目。

(3)适当处理。

指不破坏销售包装,从整批化妆品中剔除个别不合格品的挑拣过程。

(4)样本。

指每批抽样量的全体。

(5)单位产品。

指单件化妆品,以瓶、支、袋、盒为计件单位。

1.2.检验分类(1)交收检验产品出厂前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产品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出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收货方可以交货批为批量,按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交收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

(2)型式检验一般情况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1)当原料、工艺、配方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产品长期停产后(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3)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

1.3.抽样工艺条件、品种、生产日期相同的产品为一批。

收货方也可按一次交货产品为一批。

(1)交收检验抽样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抽样按GB/T 2828.1-2003的二次抽样方案抽样。

其中不合格(缺陷)分类分类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见表1-1规定。

属破坏性试验的项目按GB/T 2828.1-2003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其中IL=S-3,AQL =4.0。

包装外观检验项目的内容见表1-2规定。

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的抽样,按检验项目随机抽取相应的样本,作各项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检验。

质量(容量)指标检验,随机抽取10份单位样本,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试验方法,称取其平均值。

(2)型式检验抽样型式检验中的常规检验项目以交收检验结果为依据,不再重复抽样。

型检验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可从任一批产品中抽取2~3单位样品,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检验。

1.4.判定规则(1)交收检验判定规则当卫生指标不符合相应标准时,该批产品即判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当感官理化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时,允许对该项目指标进行复验,由供需双方共同抽样,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当质量(容量)指标不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时,允许进行加倍复验,仍不合格时,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批。

(2)型式检验判定规则型式检验中常规检验项目的判定与交收检验判定规则相同。

型式检验中的非常规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时,即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3)仲裁检验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共同按本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或委托上级质监站进行仲裁检验。

1.5.转移规则(1)除非另有规定,在检查开始时应使用正常检查。

(2)从正常检查到加严检查。

当正常检查时,若在连续5批中有2批经初次检查(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不合格,则从下一批转到加严检查。

(3)从加严检查到正常检查。

当进行加严检查时,若连续5批经初次检查(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合格,则从下一批检查转入正常检查。

1.6.检查的停止和恢复加严检查开始后,若不合格批数(不包括再次提交检查批)累计到5批,则暂时停止产品交收检查。

暂停检查后,若生产方确实采取了措施,使提交检查批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则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恢复检查。

一般从加严检查开始。

1.7.检查后处置质量(容量)不合格批和B类不合格批,允许生产厂经适当处理后再次提交检查。

再次提交按加严抽样方案进行检查。

C类不合格批,生产方经适当处理后再次提交检查,按加严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或由供需双方协商处理。

2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法总论2.1.耐热试验耐热试验是膏霜、乳液和液状化妆品重要的稳定性试验项目,如发乳、唇膏、润肤乳液、护发素、染发乳液、洗发膏、浴液、洗面奶、发用摩丝、雪花膏、香脂等产品均需进行耐热试验。

因为各类化妆品的外观形态各不相同,所以各类产品的耐热要求和试验操作方法略有不同。

但试验的基本原理相近。

步骤:先将电热恒温培养箱调节到(40±1)℃,然后取两份样品,将其中一份置于电热恒温培养箱内保持24 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份样品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有变稀、变色、分层及硬度变化等现象,以判断产品的耐热性能。

2.2.耐寒试验同耐热试验一样,耐寒试验也是膏霜、乳液和液状等类产品的重要的稳定性试验项目。

同样,因为各类化妆品的外观形态各不相同,所以各类产品的耐寒要求和试验操作方法略有不同。

但试验的基本原理相近。

步骤:先将电冰箱调节到(-5 ~ -15)℃±1 ℃,然后取两份样品,将其中一份置于电冰箱内保持24 h后,取出,恢复室温后与另一份样品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有变稀、变色、分层及硬度变化等现象,以判断产品的耐寒性能。

2.3.离心试验离心试验是检验乳液类化妆品货架寿命的试验,是加速分离试验的必要检验法,如洗面奶、润肤乳液、染发乳液等均需作离心试验。

其方法是:将样品置于离心机中,以(2000~4000)r/min的转速试验30 min后,观察产品的分离、分层状况。

2.4.色泽稳定性试验色泽稳定性试验是检验有颜色化妆品色泽是否稳定的试验。

由于各类化妆品的组成、性状等各不相同,所以其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发乳的色泽稳定性试验采用紫外线照射法,香水、花露水的色泽稳定性试验采用干燥箱加热法。

3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3.1 pH值的测定人体皮肤的pH值一般都在4.5~6.5,偏酸性,这是由于皮肤表面分有皮肤和汗液,其中含有乳酸、游离氨基酸、尿酸和脂肪酸等酸性物质。

根据皮肤这一生理特点,制成的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应有不同的pH值,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因此,pH值是化妆品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

称取试样一份(精确至0.1 g),分数次加入蒸馏水10份,并不断搅拌,加热至40 ℃,使其完全溶解,冷却至此(25±1)℃或室温,待用。

如为含油量较高的产品可加热至(70~80)℃,冷却后去掉油块待用;粉状产品可沉淀过滤后待用。

按照pH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pH值测定,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3.2 粘度的测定流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呈现的阻力称为粘度(或称粘性)。

粘度是流体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是膏霜类和乳液类化妆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粘度一般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

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3.3 浊度的测定香水、头水类和化妆水类制品或由于静止陈化时间不够部分不溶解的沉淀物尚未析出完全,或由于香精中不溶物如浸胶和净油中的含蜡量度过高,都易使产品变混浊,混浊是这些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浊度的测定主要用目测法。

1.基本原理目测试样在水浴或其它冷冻剂中的清晰度。

2.试剂冰块或冰水(或其它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3.测定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或冰水,或其他低于测定温度5 ℃的适当冷冻剂。

取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支预先烘干的φ2㎝×13㎝玻璃试管中,样品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3。

将其中一份用串联温度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样品中间部分。

试管外部套上另一支φ3㎝×15㎝的试管,使装有样品的试管位于套管的中间,注意不使两支试管的底部相接触。

将试管置于加有冷冻剂的烧杯中冷却,使试样温度逐步下降,观察到达规定温度时的试样是否清晰。

观察时用另一份样品作对照。

重复测定一次,两次结果应一致。

4.结果的表示在规定温度时,试样仍与原样的清晰程度相等,则该试样检验结果为清晰,不混浊。

5.注意事项⑴本方法适用于香水、头水类和化妆水类制品的浊度测定。

⑵不同的样品规定的指标温度不同。

例:香水5 ℃、花露水10 ℃。

3.4 相对密度的测定相对密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物料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它是液状化妆品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常用密度计法。

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3.5 色泽稳定度的测定色泽是化妆品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色泽的稳定性则是化妆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色泽稳定度测定的方法主要是目测法。

1.基本原理比较试样加热一定温度后颜色的变化。

2.测定步骤取试样两份分别倾入两支φ2×13㎝的试管中,试样高度约为管长的2/3,塞上软木塞,把其中一支放入预先调节到(48±1)℃的恒温箱内,1 h后打开塞子,然后又仍旧塞好,继续放入恒温箱内,经24 h取出和另一份试样进行比较,颜色应无变化。

3.结果表示在规定温度时,试样仍维持原有色泽不变,则该试样检验结果为色泽稳定,不变色。

4 各类型化妆品的具体检验标准4.1.面膜的质量检验表:面膜感官、理化、卫生指标4.1.1、PH测定1)膏﹙乳﹚状面膜、啫喱面膜、粉状面膜按GB/T13531.1的方法进行﹙稀释法﹚。

2)面贴膜:(1)纤维贴膜将贴膜中的水或黏稠液挤出,按GB/T13531.1中的规定的方法测定﹙稀释法)。

——称取样品1份(精确至0.1g),加入沸水冷却后的实验用水(4.1)10份,加热至40℃,并不断搅拌至均匀,冷却至规定温度,待用。

(2)胶状成形贴膜称取剪碎成约5mm×5mm试样一份,加入经煮沸并冷却的实验室用水10份,于25℃条件下搅拌10min,取清液按GB/T13531.1规定方法测定。

4.1.2、耐热1)非透明包装产品将试样分别装入2支20mm×120mm的试管内,高度约80mm,塞上干净的胶塞,将一支待检的试管置于预先调节至﹙40+-1﹚℃的恒温培养箱内,24h 后取出,恢复至室温后与另一支试管的试样进行日测比较。

2)面贴膜和透明包装产品取2袋﹙瓶﹚包装完整的试样,把一袋﹙瓶﹚试样置于预先调节至﹙40+-1﹚℃的恒温培养箱内,24h后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剪开面贴膜包装袋与另一袋试样进行日测比较,透明包装产品则直接与另一瓶试样进行日测比较。

4.2.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质量检验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包括雪花膏、冷霜、奶液和香粉密、润肤霜、清洁霜等。

这些产品主要是由水和水溶性物质、脂质(油脂和蜡)、乳化剂等三类物质组成的乳化体,乳化体的乳化类型主要是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也有油包水水包油型(O/W/O)、水包油油包水型(W/O/W)等多重乳化体系。

4.3.润肤膏霜的质量检验润肤膏霜有水包油型(O/W型)和油包水型(W/O型)两种类型,为适用于人体皮肤的具有一定稠度的乳化型膏霜,其感官指标及理化指标见下表。

以上指标中,pH值、耐寒、耐热等项目已在1.2中进行了介绍,在此仅介绍稳定性检验和乳化体类型检验。

(1)感官检验色泽检验及膏体检验用目测法在室内无阳光直射处观察。

香气凭嗅觉鉴定。

(2)渗油率的检验先将恒温箱调节至(40±1)℃,在已称量的培养皿中称取样品约10 g(约占培养皿面积1/4),刮平,精密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