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投切开关
电容器组投切操作步骤

电容器组投切时的操作步骤1)、全站停电操作时,应先拉电容器组开关,再拉各路的出线开关。
2)、全站恢复送电时,应先合各路出线开关,再合电容器开关。
3)、全站故障失去电源后,没有失压保护的电容器组,必须将电容器组断开,以免电源重新合闸时损坏电容器。
4)、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将电容器组带负荷投入电源,以免损坏设备,电容器组每次分闸后,重新合闸时,必须将电容器停电3——5分钟,放电后进行。
电容器自动补偿原理一、KL-4T 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1、补偿原理JKL-4T 智能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技术,投入区域、延时时间、过压切除门限等参数已内部设定,利用程序控制固态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复合工作方式,投切电容器的瞬间过渡过程由固态继电器执行,正常工作由接触器执行(投入电容时,先触发固态继电器导通,再操作交流接触器上电,然后关断固态继电器;切除电容时先触发固态继电器导通,再操作交流接触器断电,然后关断固态继电器),具有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无拉弧、低功耗等特点。
2、计算方法及投切依据以电压为判据进行控制,无需电流互感器,适用于末端补偿,以保证用户电压水平。
1)电压投切门限投入电压门限范围 175V ~210V 出厂预置 175V切除电压门限范围 230V ~240V 出厂预置 232V回差 0V ~ 22V 出厂预置 22V2)欠压保护门限(电压下限)170V ~175V 出厂预置 170V3)过压保护门限(电压上限)242V ~ 260V 出厂预置 242V4)投切延时 1S ~600S 出厂预置 30S3、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用户端电压过低而电容器不能投入。
1)电压低于欠压保护门限。
2)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
二、JKL-4C 无功补偿控制器1、补偿原理JKL-4C 无功补偿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技术,投切组数、投切门限、延时时间、过压切除门限等参数可由用户自行整定。
取样物理量为无功电流,取样信号相序自动鉴别、转换、无须提供互感器变比及补偿电容容量,自行整定投切门限,满量程跟踪补偿,无投切振荡,适应于谐波含量较大的恶劣现场工作。
HYFK

4.1 额定电压:AC380V±20%;额定频率:50Hz 4.2 使用寿命:100 万次 4.3 额定工作电流:2mA 4.4 直流控制电压:DC3~18V;直流控制电流:2~10mA 4.5 主要产品型号规格及数据表
补偿 型号规格 方式 HYFK-
控制容量 (kvar)
控制电 控制极 外型尺寸
Ka\Kb\Kc A相、B相、C相电容器投切控制信号,
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信号控制端。
N
中性线,连接至电容柜的零线。
指示灯 工作电压220V。
- 43 -
恒一
9 新品展示 RS485 通信方式 RS485 通信方式
1 插拔式接线 2 控制方式 RS485
10 RS485 通信型接线图示
- 44 -
1 用本公司的智能电容状态指示器作控制 2 用 RS485 通信线连接
3P
134×100×96
3P
90×160×73
A+B+C 134×100×96
A+B+C 126×156×128
3P
215×108×90
A+B+C 215×108×90
17×28 77×142 17×28 77×138 84×193 84×193
5 外形及安装尺寸
134mm 35mm导轨
100mm
96mm
注:(常规型或 RS485 通信型 控制电流 45A 的产品) 外型尺寸:134×100×96 安装方式:采用 35mm 导轨安装 ; 或采用 φ4mm 螺栓安装 , 安装尺寸:17×28mm
不断超越的电容器专家
6 其它
6.1 使用方法 6.1.1 用户使用 HYFK 系列智能电容器投切开关,建议选用我公司生产的 JKW、RPCF 动态系列无功 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若选用其它厂家的控制器,需选择晶闸管无触点开关专用控制器。RS485 通信 型智能电容器投切开关,应选用我公司智能电容无功补偿控制器。 6.1.2 在过流保护方面,应选用快速熔断器式隔离开关。短路分断能力≥ 35KA 产品,由于快速熔断器 式隔离开关及断路器在这里是作为过流及短路保护作用,因此应按下表选取断路器的额定电流。详细 电流参数见下表:
浅谈新型电容投切复合开关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2012 第3期总第253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No.3Total No.253浅谈新型电容投切复合开关X张仲峰(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科技开发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对几种投切开关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电容投切复合开关原理和特点,提出新型的复合开关具有性能优越、可靠性高、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容投切复合开关;开关器件;保护功能 中图分类号:T M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3—0122—021 概述现在的市场上,存在数百种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成套产品,类型和型号不尽相同,投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这些不同的产品所采用的投切器件基本可分为3个类型:机械式接触器、无触点晶闸管和电子复合开关。
早期生产的装置大部分采用机械式接触器对电容器组进行投切,这一类开关的优点是在接触后,电压没有降,所以没有损耗。
但由于开关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加在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会突然升高,所以会有一个很大的电流,有时甚至会达到额定电流的几十倍,即出现所谓的合闸涌流。
涌流的出现一般会引发电网电压的快速下降,在每次切换电容时冲击电流都会不停的出现,最终会引起电网电压不停地剧烈地波动,这种问题会使供电质量严重降低并且使弱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1]。
这样的复合开关会对电网造成严重冲击,并且较严重的冲击涌流,还会引起设备接触器的接点烧坏,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也会使装置的使用寿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为了使烧焊现象减少,就必须通过减少投切的次数得以实现,这就使得补偿的准确性被降低了且速度也受到了影响。
之后,通过大量的试验,研制出了专门用于电容器组的接触器{复合开关},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限流电阻来实现抑制涌流的目的。
通过试验证明,以这样的接触器{复合开关}在投切电容器组时,涌流完全可以被控制在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2]。
格邦ZNT-12 630Y 永磁真空开关使用说明书

由山东格邦电气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电容器专用投切开关,广泛应用于各类用电环境下的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作为对电容器投切的执行元件已有近20年的运行记录。
产品成熟,优势突出,在执行元件中表现比较出众。
是我公司的一款专利产品,并经过国家级检测中心检测通过。
下面是此款产品的参数及使用说明。
一、概述ZNT-12/630Y型电容器投切专用永磁真空开关,主要用于变电站10kV(6kV)系统无功自动补偿和滤波装置中开断和闭合容性负载并且需要频繁动作的场所。
整体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积小便于柜内安装。
二、使用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15℃;2、环境湿度:日平均相对湿度:≤95%;月平均相对湿度:≤90%;日平均蒸气压:≤2.2×10-3MPa;月平均蒸气压:≤1.8×10-3MPa;3、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4、地震烈度:不超过8 度;5、使用场所无滴水、无易燃和爆炸危险、无化学腐蚀性气体以及无剧烈震动。
三、产品型号ZNT-12/ YY:永磁操作机构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kV)Z:真空 N:户内 T:设计序号四、技术参数1.电容器投切专用永磁真空开关技术参数表12.机械特性参数表2电容器投切专用永磁真空开关操作电源技术参数表3D 4、操作机构分合闸控制电流特性曲线(电压DC220V )五、产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 1、产品结构 电容器投切专用永磁真空开关,如图1所示由半开绝缘件1、真空灭弧室2、操作绝缘子3、机构框架4、传动总成5、永磁操作机构6等组成。
分、合闸电流(A )时间(ms)015302550751、半开绝缘件2、真空灭弧室3、操作绝缘子4、机构框架5、传动总成6、永磁操作机构图1 结构图2、产品功能特点1)采用三相一体双稳态永磁机构,构成元件少,动作可靠性高,适用于频繁动作。
2)采用特殊设计真空灭弧室,触头压力大,能承受合闸涌流冲击。
正泰ZCK智能电容投切开关说明书

三、主要技术参数3.1额定工作电压:共补380V±20%或者分补220V±20%3.2控制电容容量:三相≤45kvar,△型接法单相≤15kvar,Y型接法3.3额定电流:100A、60A3.4投入涌流倍数:≤5.0Ic3.5功耗:< 1.5W3.6开关使用寿命:20万次3.7接触压降:≤100mV3.8开关耐压:≥1600V3.9动作相应时间:≤100mS3.10每次接通与关断间隔:≥1S3.11连续两次接通间隔时间:≥10S四、主要技术特点4.1过零投切:电容投切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过零检测与逻辑判断,实现电压过零导通和电流过零分断,电容投入涌流倍数小于5Ic。
4.2低功耗:由于采用特制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装置只在投切动作瞬间耗电。
且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接触电阻小,因而不发热,这样就不用可控硅外加散热片或者风扇,降低了成本,对同机运行的其它器件不造成危害,真正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产品故障率远低于电子复合开关。
4.3采用单片机控制投切并智能监控继电器以及输入电源、负载的运行状况,具有故障报警功能。
4.4输入信号与电容投切开关光电隔离,并可带485通讯控制。
五、接线图示- 2 -5.1控制回路示意图5.2接线图示六、外形及安装尺寸- 3 -本产品安装于380V配电网上,用于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的通断控制。
用户可安装在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屏或者JP柜内,一般采用挂式安装方式,外形及安装尺寸见下图。
七、使用注意事项■接线1、直流信号控制器方式:电平信号输入极性K和C要连接无误,K接GND,COM 接+12V;2、485通讯控制方式:A和B必须连接无误,极性不能反接,补偿控制器专用;3、必须注意开关的容量与电容量的配置,选择要合理,可能存在谐波的地方应加大开关容量和延长投切延时间隔,并采取抑制谐波的措施,如串联电抗器。
4、电源主回路A、B、C三相相序必须正确;5、分补开关的电源零线N必须与控制端头N相连接(如接线图);6、三相共补+三相分补混合补偿接线原理图请参照控制器说明书。
电容柜投切操作流程

电容柜投切操作流程一、电容柜在投入时须先投一次部分,再投二次部分;切出反之。
2二、操作电容柜的投切顺序:1、手动投入:投隔离开关→将二次控制开关至手动位置依次投入各组电容器。
2、手动切除:将二次控制开关至手动位置依次切除各组电容→切出隔离开关。
3、自动投切:投隔离开关→将二次控制开关至自动位置,功补仪将自动投切电容器。
注:电容柜运行时如需退出运行,可在功补仪上按清零键或将二次控制开关调至零位档退出电容器。
不可用隔离开关直接退出运行运行中的电容器!4、手动或自动投切时,应注意电容器组在短时间内反复投切,投切延时时间不少于30秒,最好为60秒以上,让电容器有足够的放电时间。
电容柜的停送电操作1、电容柜送电前断路器应处于断开位置,操作面板上指令开关置于“停止”位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开关处于“OFF”位置。
2、应在系统全部供电且运行正常后才能给电容柜送电。
3、电容柜的手动操作:合上电容柜的断路器,将操作面板上的指令开关转到1、2……位置时,将可手动投入1、2……组电容器投入补偿;将指令开关置于“试验”位置时,电容柜将对电容器组进行试验。
4、电容柜的自动操作:合上电容柜的断路器,将操作面板上的指令开关转到“自动”位置,合上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开关(ON),将指令开关置于“运行”位置时,电容柜将根据系统设置对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
5、电容柜仅在自动补偿失去作用时,方可采用手动投入补偿。
6、将电容柜操作面板上的指令开关转到“停止”位置时,电容柜将停止运行。
电容器操作规程1、目的:所有值班人员能够正确操作电容柜,并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2、操作程序:(1)正常运行时,由电容器柜上自动投切装置按照运行状况自动循环投切电容组。
(2)正常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开关,后拉开各路馈电开关,送电时,操作顺序相反。
(3)事故情况下,如突然停电,必须先将电容器组的开关拉开,以免突然来电时,电压过高超过电容器允许值。
SLFK普通型智能低压复合开关使用说明书

SLFK(普通型)智能低压复合开关使用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二章技术参数. (2)第三章主要技术特点 (4)第四章型号命名 (5)第五章安接及接线 (7)一、概述SLFK(普通型)智能低压复合开关是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电容器的投切开关,是一种智能化的环保节能型控制执行部件,是我公司针对可控硅和交流接触器在低压无功补偿应用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而精心研制开发的最新科技成果。
本产品适用于对低压补偿电容器等的通断控制。
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可控硅与磁保持继电器并接,使复合开关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具有可控硅过零投切的优点,而在正常接通期间磁保持继电器又具有无功耗的优点。
与交流接触器、可控硅或固态继电器等开关元件相比较SLFK(普通型)智能低压复合开关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主要优点是接到控制信号后,通过逻辑判断,自动寻找最佳投入(切除)点;保证过零投切,无涌流;触点不烧结;能耗小;无谐波注入;同时具有电压异常保护;缺相保护;元件故障保护等功能。
与同类产品相比,在技术上具有极大的先进性,高效低耗,环保节能,尤其是在涌流和安全可靠性方面性能大大提高。
本产品是广西区经贸委及区科委下达的重点创新项目,已于2002年7月通过电力工业部无功补偿成套装置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验通过;2012年3月通过国家强制3C认证。
- 1 -二、技术参数1.工作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5℃~+65℃;相对湿度:40℃时,20%~90%;2.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工作电源及控制电压额定工作电压:220/380V三相四线交流50HZ;允许偏差:三相电压同步变化不大于±20%;波形为正弦波,失真度小于5%;额定频率:50HZ±5%;工作电源:380V,50HZ;额定电流:45A/55A/70A。
控制电压:直流:5~24V;交流:5~24V。
3.主要技术指标:使用寿命:50万次以上相数:三相:△型接法(3相共补)单相:Y形接法(单台3相分补) 接电容器容量:.SLFK-△380V45A≤20KvarSLFK-△380V55A≤30KvarSLFK-Y220V45A≤20KvarSLFK-Y220V55A≤30Kvar 功耗:≤1.5VA- 2 -接触压降:≤100mV接点耐压:≥1600V每次接通与关断间隔:≥1秒连续两次接通间隔:三相(△型接法)≥180秒单相(Y形接法)≥180秒(注:接通间隔如客户有实际需求可定做)输入阻抗:≥6.8K,导通阻抗:≤0.003Ω安全保护功能:1)电压故障缺相保护;2)电源电压缺相保护;3)自诊断故障保护;4)空载保护;5)停电保护。
电容投切原理

电容投切原理电容投切是一种利用电容器来实现电路开关功能的原理。
在实际电路中,经常会用到电容投切来实现信号的切换和传输。
电容投切原理的理解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容投切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容投切的基本原理。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电容器内部会储存或释放电荷。
而电容投切原理就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来实现开关功能。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容器开始导通,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当电压降到一定数值时,电容器开始截止,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投切原理常常用于信号的切换和传输。
例如,在音频设备中,可以利用电容投切来实现不同信号源的切换,从而实现音频信号的选择和传输。
此外,在通信设备中,电容投切也可以用来切换不同频率的信号,实现频率的选择和传输。
可以说,电容投切原理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电容投切原理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
例如,在传感器领域,可以利用电容投切原理来实现接近开关和触摸传感器,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接近检测和触摸控制。
此外,在智能家居领域,电容投切原理也可以用来实现触摸开关和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总之,电容投切原理是一种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来实现开关功能的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电容投切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为电子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容投切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投切开关
电容器投入时会产生的涌流,涌流的大小与线路阻抗有关,与电容器投入时电容器与电源间的电压差有关。
在极端的情况下,涌流可以超过100倍的电容器额定电流。
如此巨大的涌流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
1、专用接触器投切开关:为了减少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人们发明了CJ19系列投切电容器专用接触器,此类器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限流电阻首先接入电路使电容器预充电,从而减小电源与电容器间的电压差,然后主触点将限流电阻短路掉。
此类器件通常可以将涌流降低到5倍以下,但切除电容器时的电弧不可避免,因此对接点的要求较高以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
2、晶闸管电压过零投入技术:由于晶闸管的导通损耗很大,使补偿装置的自耗电增大,不仅需要使用大面积的散热片甚至还要另加风扇。
3、复合开关技术:复合开关技术就是将晶闸管与继电器接点并联使用,由晶闸管实现电压过零投入与电流过零切除,由继电器接点来通过连续电流,这样就避免了晶闸管的导通损耗问题,也避免了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
但是复合开关技术既使用晶闸管又使用继电器,于是结构就变得相当复杂,并且由于晶闸管对dv/dt的敏感性也比较容易损坏。
4、同步开关技术:同步开关是近年来最新发展的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机械开关的接点准确地在需要的时刻闭合或断开。
对于控制电容器的同步开关,就是要在开关接点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刻闭合,从而实现电容器的无涌流投入,在电流为零的时刻断开,从而实现开关接点的无电弧分断。
同步开关与常用的复合开关相比较,省略了与磁保持继电器接点并联的晶闸管组件,于是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又避免了晶闸管组件所容易出现的故障,因此可靠性大大提高。
TSC系列晶闸管可控硅功率模块是一种新型的可控硅控制电容投切开关,即TSC 动态投切开关,具有电压过零时刻投入,不产生涌流;电流过零时刻切除,不产生高压;全波导通不产生附加的谐波,无声运行。
是替代交流接触器的一种新型开关。
TSC系列功率模块集成了晶闸管、触发板、散热器、轴流风机、温度控制、接线端子等,用户使用时只须上端接电源,下端接电容,二次端接控制器输出,接线简洁,安装方便。
用于动态补偿的电容投切。
安装简单,接线方便,可控硅采用进口,保证可控硅的使用的寿命和年限。
该产品采用可控硅电容投切智能控制电路。
其充分利用软件硬件结合的优势,同步投入,PWM驱动输出,等电位检测技术,脉冲变压器触发,具有电压过零检测及投入准确;电流过零时刻切除;响应速度快、保护功能齐全等特点,保证了电容投切开关及负载电容工作时的长期安全与稳定。
适用对电网功率因数的快速动态补偿及谐波治理电容的频繁投切。
产品功能特点
①微处理器PWM驱动输出,脉冲变压器触发,等电位检测技术,具有电压过零点检测、投入准确,投切速度快、无浪涌电流冲击,输出电流波形平滑、全波导通、谐波污染小的优点。
②三相同步投入软硬件识别技术,防止市场上可控硅电容投切开关,在频繁投切中常出现,较长时间一相不能投入缺相补偿的缺点。
③完善的智能控制保护系统,散热器工作温度达到50度以上时开风扇,带缺相、过压、欠压、可控硅故障、控制系统自身故障、风扇和超温故障等故障显示及其保护。
④全金属壳体纯铝机身,确保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采用工业级耐高温优质电子元器件、电路板浸漆绝缘处理,电路的设计寿命为10年。
⑤大电流脉冲放电装置,具有节能、二次投入快的特点;注:仅在系统接有大电抗器、补偿电容采用三角形接法,要求几秒钟内二次同步投入时选用。
(选项)
⑥自带瞬态过电压及DV/dt抑制可控硅保护电路;光电隔离及上电复位技术,系统不死机、抗干扰能力强,高EMC保护措施。
⑦本装置控制电路无任何机械触点设计,具有极高的操作频率、使用寿命及工作牢靠性
◇额定电压:0.4KV、660V 系统
◇额定电流:57A ~ 500A
◇晶闸管耐压:≥1600V 、2500V
◇电抗选配:电抗率选配:7%、14%。
电容额定电压400V~ 1.2KV.
◇常用规格:三相电容30kvar、50Kvar、60Kvar、70Kvar、80Kvar 型,单相电容5kvar型、10kvar、20Kvar 型
◇共补型工作:自带AC220V、分补型工作:自带AC380V
◇二次控制电压:DC5-12V/10mA
◇投入时间:8-20ms
◇使用寿命:1000万次
◇海拔高度:2000M
◇额定频率:50HZ
◇电网谐波:电压谐波畸变率8%
TDS智能型低压电力电容器
控制:进行无功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
实现电容器电压过零投入、电流过零切除。
可以多台积木式组合使用。
多台使用时自动产生一个主机,其余则为从机,构成低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工作;个别从机故障自动退出,不影响其余工作;主机故障自动退出后在其余从机中自动产生一个新的主机,组成一个新的系统工作;容量相同的电容器按循环投切原则,容量不同的电容器按适补原则投切。
测量:配电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测量。
CT相位与变比自动测量、校正。
各台电容器三相电流、体内温度测量。
保护:回路电流速切、过流保护,电容器过压、欠压保护。
电容器过温*、断相、
三相不平衡保护
信号:电容器投切状态、过欠补状态、过欠压状态信号。
保护动作类型、自诊断
故障类型信号
电容器过温保护能够在电容器严重过电压、过谐波、环境过温和漏电流严重情况下退出运行而得到有效保护。
低压电力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是整个产品可靠性的制约点和瓶颈,因此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温度保护使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
高。
与常规补偿方案和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结构:由若干台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或再加一台控制器在箱、柜内积木式组装而成。
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可以不外加箱、柜体,直接单台使用或多台简单并联后使用。
体积、重量均小。
同样设备箱、柜内,一般可多装无功补偿容量
2倍以上。
功能:常规功能之外,还具有零投切、电容器体内过温保护、电容器各相电流保
护,以及故障自诊断、联机等功能。
可靠性:控制器可要可不要,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可自成系统工作,实现低压无功自动补偿功能,个别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故障后自动退出,并不影响其余工作。
整机只有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或外加控制器。
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达到100万次投切的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
可维性:故障自诊断功能强,结构简洁,装卸方便,现场故障诊断与处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