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练习题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运算,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74页至第76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并理解每一步的运算逻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重点是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在笔算过程中进行进位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大屏幕显示器,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练习本,供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以及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数值的数字,可以用来进行实际的加法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350克的苹果,然后你又买了一个270克的苹果,那么这两个苹果一共有多少克?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笔算。
我会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每一步的运算逻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换练习题,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我会用箭头和数字来说明每一步的运算逻辑,以及进位的情况。
七、作业设计1. 789 + 345 =答案:11342. 802 + 297 =答案:110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不连续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6、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优秀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加深认识加法笔算法则,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通过估计和笔算,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积累数学学习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感受探索数学知识、方法的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笔算的连续进位【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笔算下列各题。
278+405= 154+383=让学生笔算,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2.回忆法则,引人新课。
提问:通过刚才的笔算,能说说笔算的方法是怎样的吗(板书: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10进1) 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二、学学习新知1.计算、探究。
(1)读题列式出示例5,让学生读题,思考问题怎样解决指名说出解题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2)学习估算提问:你能估计这道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几百吗想想可以怎样估计,和同学说一说。
交流: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看两个加数分别接近几百,用整百数口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指名学生说说估计过程: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得数大约是700。
指出: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可以先看加数接近几百,再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所以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完整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加减法

教材没有单独编排估算的例题,而把估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和笔算结 合着教学。这样安排,体现出估算不是一种完全单独的算法,它与口算、笔算有着内 在联系,估算是为了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教材结合计算练习,适当安排一些 探索规律的题目和“动手做”。目的是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和数学思维的强度。 学情分析: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 方法。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2 题。 电脑出示第 1.2 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 1 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 数减两位数。) (第 2 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 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 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6.5《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法)》 优秀课件2苏教版

+
2 9 8 4 15 10
7 0 3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忘 记加进上来的1, 计算认真、 不算 错题、不抄错数。
1
1
1 1
1 1
1
1 1
243
803
802
14 1 6
731
932
湖光小学一、二年级同学给山区小朋友捐 书。
一年级 二年级
298 405
谁能根据这两 个数据提出一 个用加法计算 的问题?
估计一下,得数 大约几百?
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 算时,一般是把加数看 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 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 用口算估算出它们和的 范围。
298+405= 703(本)
———————————
601
638+93
697+235
475+126
939
619
1100
532+407
169+450
986+114
加数 645 869 34 297 926 加数 285 124 678 503 83 和 930 993 712 800 1009
155千克
350千克
一共有多少千克? 155千克+350千克= 505千克
70+50=120 90+70=160
900+100= 1000 500+300=800 1000+100=1100
20+80= 100 800+400= 1200
160+80= 240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法的基本原理,提高计算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但是,他们在处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坚持、努力、自信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问题,体会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进位加)》

1.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读一读、想一想。说出哪些目标已经在自学中解决,哪些还有疑问。
2.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确定下一步要探究的问题。
通过自学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对照学习目标,你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整理学生疑问,随机生成探究任务。
我来探究
探究1: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幅,可以怎样列式?
生交流、板书、汇报。
探究2: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独自练习、交流、展示。
探究3:这样算的得数对不对呢?可以怎样验算?
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填写、汇报。得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进行板书。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比较讨论得出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方法。(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10进1。)
5.这段时间丽丽和明明都在看故事书《哈利,波特》,丽丽已经看了256页,明明看了193页,丽丽比明明多看了多少页?
学生答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小组检查检测情况。师生互评。
课
后
我来
拓展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你能根据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觉解决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吗?课后主动阅读第70页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列式计算。
(1)617与392的和是多少?
(2)比431多572的数是多少?
(3)求281与357的和是多少?
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去了456人,五年级去了392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去了多少人?
4.明明坚持天天练书法,每周总共要练574个字,这周她已经完成了492个字,还差多少个字就完成了这周的练习任务?
知识链接:我们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你还记得笔算的方法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带解析

[精品]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卷及解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题文】一个数是36,另一个数是27,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答案】63,9【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两个数的和与差的问题。
36+27=63,36—27=9。
36在减去27时,个位上的6不够减,从十位借1时,个位变成16,减去7是9,十位上3减去1是2。
【结束】【题文】小红有32枚邮票,小明比小红多14枚,小刚比小明少19枚,小明有()枚邮票,小刚有()枚邮票,小刚比小红少()枚邮票,三人一共有()枚邮票。
【答案】46,27,5,105【解析】本题考查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小明比小红多14枚,即32+14=46枚;小刚比小明少19枚,即46-19=27枚;32-27=5,小刚比小红少5枚;三人邮票数相加,32+46+27=105。
【结束】【题文】三个两位数的和是42,其中一个两位数是21,剩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
【答案】10,11【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两位数加减法的问题。
三个两位数的和是42,其中一个两位数是21,则另外两个两位数的和为21,那么这两个两位数只能是10,11。
【结束】【题文】被减数是152,差是83,减数是()。
【答案】69【解析】本题考查被减数、差和减数的关系,被减数=差+减数,即减数=被减数—差, 152-83=69【结束】【题文】简单笔算。
68+42= 72+59= 49+63=136-12= 418-39= 26-19=680+420= 720+590= 490+630=136-120= 418-390= 260-190=680+42= 72+590= 490+63=417-294= 582-463= 295+357=【答案】110,131,112,124,379,7,1100,1310,1120,16,28,70,722,662,553, 123,119,65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简单计算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笔算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时,可能会出现对进位处理不熟悉,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的教学课件。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买了一些书,一共花了38元,小红买了一些玩具,一共花了47元,问小明和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解答,从而引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进位的概念,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法,()对齐,从()位加起,哪一位满(),就向()一位进()。
2、比365多127的数是()。
3、一个加数增加126,另一个加数减少126,和()。
二、竖式计算。
535+89=238+207=90+910=
647+353=726+38=557+128=
4、同学们去春游,低年级去了192人,中年级去了208人,高年级去了123人,去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完成下表。
加数
267
458
729
885
659
加数
332
154
6
227
346
和
四、解决问题。
1、甲队摘了365千克梨,乙队摘了278千克,两队一共摘梨多少千克?
2、食堂里原来有面粉270千克,师傅又运进150千克,现在有面粉多少千克?
3、果园里有桃树368棵,有梨树270棵,这个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