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八上)

合集下载

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2

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2

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1节。

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1、微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特点;3、微生物的生活。

要紧阐述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由于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和繁育速度极快,使其成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

学情分析学生关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

而本节知识涉及的差不多上微观生物,关于学生的把握明白得有一定的难度。

抽象的明白得有困难,然而形象的明白得相对那么比较容易。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体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

关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常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缺少足够实践,尽管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育特点。

教学难点难点:探究周围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纳的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专门是图片〕,通过咨询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表达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4)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材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1节。

本节内容包括3个方面: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的生物;2、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主要阐述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由于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和繁殖速度极快,使其成为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

而本节知识涉及的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难度。

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实践,虽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设计能力、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和重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教学难点难点: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的不只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1) 学生课前预习。

(2) 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 自主学习:课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清单)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微生物概念:一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土壤)、代谢类型快、代谢强度高。

3.微生物分类:(1)无细胞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朊病毒;(2)单细胞微生物:如酵母菌、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3)多细胞微生物:如霉菌和大型真菌。

4.营养方式【易错点拨】1.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肉眼看不见的,例如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是可见的;2.细菌、真菌的分布非常广泛,甚至在极端环境中都能生存,但主要场所是土壤;3.寄生和共生的有机物来源都是来自外界的生命体,不同点是寄生是“损人利己”的关系,共生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4.真菌、细菌和病毒的比较生物类别细菌真菌病毒模式图细胞数单细胞单细胞或多细胞无细胞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有无细胞核无有无有无叶绿体无无无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多数是孢子生殖自我复制营养方式多数为异养(寄生或腐生),少数自养(硝化细菌、硫细菌)均为异养(寄生或腐生)均为寄生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举例乳酸菌、醋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幽门螺旋菌酵母菌(单细胞)、霉菌、蘑菇、木耳、灵芝艾滋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其他①细菌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②有些细菌有荚膜,有保护作用;有些有鞭毛,有运动作用;有些形成芽孢(休眠体,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

①酵母菌呈卵圆形,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生活,有出芽生殖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

有氧时不产生酒精;无氧时产生酒精。

②蘑菇是由许多菌丝组成的多细胞真菌,地上部分由菌柄、菌盖和菌褶构成,孢子着生在菌褶里,地下部分为营养菌丝,可从营养源中吸收营养物质。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评课稿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评课稿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评课稿1. 引言《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中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介绍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本评课稿将对该课文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建议。

2. 课文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首先,课文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之巨大,并着重说明了微生物在土壤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课文详细描述了微生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最后,课文提到了微生物在食物加工、药物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微生物的广泛应用。

3. 评价3.1 课文内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丰富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课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2 教学目标课文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种类和数量之巨大; - 了解微生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认识到微生物在食物加工、药物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3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讲解,又有互动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讲述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举例说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4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既有课堂问答,又有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掌握程度。

3.5 教辅材料对于本节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辅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微生物的图片,用于讲解时辅助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外貌和特点。

4. 教学建议针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课文,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4.1 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开始前,可以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是一些有趣的事例,引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八年级生物 第五单元 第18章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 第五单元 第18章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8/2021
第五页,共十九页。
一二 三
2.真菌 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真菌个体大小的差异很大,既有单细胞的酵母菌, 也有大型的多细胞真菌。真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 和真正的 细胞核 。大多进行 孢子 生殖。 3.病毒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依据病毒的宿主不 同,将其分为三大类: 动物 病毒、 植物(zhíwù) 病毒、细菌病毒。
B.都是多细胞(xìbāo)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 D.都营腐生生活
C
12/8/2021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关闭
(dá答答à案案n)
1
2
3
4
5
6
7
8
8.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 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一些腐生 细菌 和 真菌 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一段时间以后
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是不致病。当其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 部的时候,则会大量繁殖并使人和动物致病。8。1.下列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jiégòu)的是( )。( )
Image
12/8/2021
第十九页,共十九页。
12/8/2021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jiégòu)简单的生物。(3)岩石、 矿山、荒漠等处也有微生物。二、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三、微生物在生物
No 圈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例题】 破伤风
(yǐhòu)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第18章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第18章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
学生考虑答复
学生考虑答复
学生观察
学生听老师介绍
学生讨论,交流方案
学生观察
微生物的常见类型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微生物的图片和菌落,可以感受到这个家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形态构造特点我们可以把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你知道微生物有哪些常见类型?
在此根底上老师补充归纳总结,常见的微生物有三类:细菌、真菌、病毒。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生物
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真菌、病毒
补充显微镜的开展,及细菌发现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微生物的理解和深化与科技开展亲密相关。
要让你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我们身边有微生物,你打算怎么办?
帮助学生梳理完善方案,建议课后施行。
展示选修课同学做的关于微生物的比照实验实物或图片:如: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男生洗手间的微生物;洗手前后微生物等,加强学生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并联络生活实际,增加兴趣。
课 题
第18章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序号
180101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目的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
2.举例说出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才能目的
1.通过对哪里有微生物的讨论,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培养、观察微生物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酵母菌、霉菌,纯熟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
5、要务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材料
学生分组活动
小结
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成员,我们今天只是理解了什么是微生物、认识微生物的方法,并亲自观察了一些微生物,那么它们在构造方面有哪些不同?怎么生存、繁殖?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讨论。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18.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步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18.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步教案设计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难点: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应用讲授法、多媒体与活动材料展示法、探究法和练习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课前准备(1)、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2)、提前准备分发的展示活动材料;(3)、提前六天布置学生进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活动,用琼脂制作无菌培养基较复杂、繁琐,为便于学生操作,提示学生改用肉包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二个瓶子放入沸水中煮60分钟杀菌,再把二个刚蒸熟的肉包分别放入瓶中,一个瓶用塞塞紧,一个开口,都置于客厅、或厕所、或厨房中,然后每天观察现象。

五、课的类型:新授课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问: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现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1、“微生物”概念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微生物”概念,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微生物种类按细胞结构特点,微生物分为三类:(1)、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

展示多媒体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注意每一个微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特点,最后展示细菌时,分别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

(2)、多细胞微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微生物。

展示多媒体相关图片,提示学生这类微生物细胞组成特点,解释大型真菌和微生物的关系。

(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人教版名校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2课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教版名校八年级上册生物精品教案:第2课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课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几种营养方式;2、认识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泛。

四、练习1、我们把动物内脏埋在花盆中,过一段时间这些动物内脏不见了,这说明土壤中有——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2、与艾滋病患者同台吃饭不会被传染。

艾滋病毒的营养方式为,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五、小结(多媒体)营养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从中获得营养,称解者生活在其他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中炭疽杆菌获得营养,称为消费者自身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满足需要,称为生产者球菌、真菌与藻类共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堂小测1.下列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A.枯草杆菌B.根瘤菌C.乳酸细菌D.大肠杆菌2.乳酸菌、炭疽杆菌、青霉、肝炎病毒的营养方式分别是()A.寄生、腐生、寄生、腐生B.腐生、自养、腐生、寄生C.异养、自养、腐生、寄生D.腐生、寄生、腐生、寄生3. 有关微生物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繁殖速度极快B、都是单细胞生物C、代谢类型多D、代谢强度高4.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5.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6.腐生和寄生的区别是作为它们食物的有机物来源的有机体()A是否为活的 B是否为生物 C是否为整个生物D条件是否适宜7.天热了,鲜肉容易变馊是由于()A腐生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B霉菌大量繁殖的结果C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D病毒增殖的结果8.确切的说,对自然界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9.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10.使饭变馊的细菌属于()A.自养 B异养腐生 C异养寄生 D以上三项都不对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腐生微生物——分解者如:一些细菌和真菌2.寄生微生物——消费者如:一些细菌、真菌、所有的病毒3.自养——生产者如:一些细菌、蓝藻: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①骆驼、蛇、鹰、涡虫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A.涡虫、蜘蛛、木耳、柳树B.涡虫、牛、病毒、松树C.鹰、蜈蚣、青霉、梧桐D.骆驼、蝗虫、病毒、葡葡萄2.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鸡群在田间觅食 B.一只旱獭为一群旱獭放哨C.鱼群在海里洄游 D.雄性家鸽向雌性家鸽求偶3.“头上两根感觉触角,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哪类生物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