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

分享15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励志小故事一、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五篇范文)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五篇范文)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五篇范文)第一篇:文明礼仪教育案例文明礼仪教育典型案例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金海湖第一中学 2007年6月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中国更加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悠久的历史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一名学生倘若没有了文明礼仪就没有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每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和组织一系列的礼仪教育和实践活动,每学年我校将9月份作为开展校园文化礼仪及爱国家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月,开展了以“树文明形象、争礼仪标兵”的社会礼仪为重点的深化“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十个文明形象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宣传落实到每个学生,制定了《金海湖一中学生行为规范及奖惩制度》。

使我校学生在文明行为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基本杜绝了校园打架、骂人、乱扔纸屑、践踏草坪等现象,形成了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一道亮丽风景。

尤其是最近一年来,我校在“问题生帮教”和“不乱扔废弃物”几个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如今的金海湖一中,在本学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事件;960多人的完中校没有发生一起打架事件;课间追跑打闹的少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多了;乱扔废弃物的少了,主动捡拾废弃物的多了;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语替代了往日不雅的叫骂声。

这些巨大的变化和成绩来源于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的教育理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含五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含五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含五篇)第一篇:文明礼仪小故事教案课题:文明礼仪小故事三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都是不文明惹的祸》,感受文明礼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真正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式导入: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但是要坚持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坚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做到礼貌待人,就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二、引入小故事都是不文明惹的祸在一座神秘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有着一双透明的翅膀,尖尖的耳朵,小巧可爱。

而在森林的另一头,住着他们的敌人,它生得丑陋,名为丑八怪。

他专抓不讲文明的小精灵,上帝规定,只要小精灵有不礼貌的,就任凭丑八怪处置。

这下可美了丑八怪,每隔几天,就会有小精灵被它抓进金鸟笼里。

小精灵们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了。

决心要改变这种命运。

它们坚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

可总有懒惰的,懒懒是一个非常懒的小精灵,他懒得去做这些。

每天还是呼呼睡大觉。

见了长辈不礼貌,这可惹了大祸,丑八怪在魔球里发现了这个小东西,欣喜若狂,立刻派手下去抓它回来。

懒懒这时还在苔藓上睡觉呢,丑八怪的手下轻而易举的就将懒懒抓走了。

当懒懒睡醒时,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长舒一口气,刚要起来就撞倒了,丑八怪尖笑着:“啊哈,小东西,我可真幸运,我已经好久没抓到过小精灵了,一会儿,我要把你做成点心,填饱我这肚子。

”懒懒吓得又哭又叫,他可真后悔当初自己太懒,为什么自己的名字叫“懒懒”,就在这时,同伴来救它了,咪咪和精精用魔法将丑八怪困住,偷出钥匙打开了笼门,又使用瞬间飞移回到了精灵城堡。

懒懒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精灵长老安慰它说:“孩子,不必担心,只要你以后礼貌待人,就会幸福快乐的。

”懒懒听后发誓,今后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小精灵。

三、学生讨论1、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感受及今后我们应怎么做?2、汇报交流。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听了刚才的故事,老师相信大家会有很多的想法。

文明礼仪小故事大全

文明礼仪小故事大全

文明礼仪小故事大全1. 小明和小华是幼儿园的好朋友,一天,他们一起去公园玩耍。

在公园里,他们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小明和小华赶紧跑过去扶起了老奶奶,并询问她是否受伤。

他们还帮助老奶奶找到了她的家人,并陪同她一起离开了公园。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关心和帮助别人,尤其是需要帮助的老人。

2. 小明是一个注意礼仪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向父母和老师问好,说谢谢和请。

一天,他参加了一次家庭聚餐。

在餐桌上,小明不仅用餐有礼,还主动帮助爷爷奶奶、父母和弟弟妹妹夹菜,倒水。

小明的举止和言谈得到了全家人的表扬,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3. 大卫是一位公司的职员,他一直以文明礼貌闻名于公司,而且他总是乐于助人。

有一天,公司里突然停电了,大家都陷入了困惑和无助之中。

大卫立即拿出了自己备用的手电筒,并帮助同事们安全地离开办公室。

大家都对大卫的冷静和协助非常感激,公司的领导还特地表扬了他的行为。

4. 小芳是一个住在社区里的小姐姐,她非常懂礼貌和关心他人。

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年纪较大的邻居搬家,她主动前去帮忙。

小芳用细线帮助邻居捆绑箱子,还帮忙搬运家具。

邻居非常感激小芳的帮助,并送给她一本漂亮的小礼物。

5. 小明是一个小学生,他每天都会走过一条繁忙的马路上学。

有一天,他在过马路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奶奶无法通过马路。

小明立即上前询问老奶奶是否需要帮助,并主动牵着她的手帮助过马路。

快到对面时,马路上有更多的车辆,小明决定等到安全时再过。

最后,小明成功地帮助老奶奶到达了目的地,还叮嘱她要注意安全。

这些小故事都是关于文明礼仪的,它们教育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

文明礼貌小故事8篇

文明礼貌小故事8篇

1.有⼀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个⼥⼯端着⼀盆⽔上楼。

那⼥⼯⼀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了半截,⽽我现在空⼿,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紧靠着墙,让⼥⼯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也是良好⽂明礼仪的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同学聚会。

⽤餐时,⼤⼈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看哪盘菜好吃就⼀个劲⼉地挑着吃,⼀副不管不顾的样⼦。

有⼈开了个玩笑说:“这⼩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地⾃容。

是呀,在家⾥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

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的虾仁挑得⼀个不剩,留下⼀堆黄⽠⽚,她才住⼿。

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然了,这丢脸的吃相⼀时那⾥改得过来。

3.某⼩区7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对冤家对头,经常为⼀点⼉⼩事吵得邻⾥不安。

刘家的冬冬天⽣淘⽓,⼀两岁就调⽪得很,整天在屋⾥折腾,穿着⼩⽪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乱摔。

李家的两⼝年纪⼤了,⼼脏⼜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咚叮咚地响,⾃然要去提意见。

可刘家的孩⼦淘⽓惯了,不但没改,反⽽越⼤越闹腾,在房间⾥拍球,跳绳。

吵得楼下整天不得安⽣。

李家⼈上门去说,刘家⼤⼈护着孩⼦,⼩冬冬在⼀旁做⿁脸,之后⼜蹦⼜跳闹得更欢。

4.程门⽴雪的典故 “程门⽴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程是洛阳伊川⼈,同是宋代儒学家。

⼆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程求学,⾮常恭敬。

杨游⼆⼈,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岁,⽽且已考上了进⼠,然⽽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先⽣闭⽬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来了,他欲不⾔不动,不予理睬。

文明礼仪的当代小故事事例

文明礼仪的当代小故事事例

文明礼仪的当代小故事事例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礼仪。

在各行各业,我们都能看到许多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几个在当代发生的文明礼仪小故事吧。

故事一:公交车上的小礼仪某天上午,我乘坐公交车前往工作地点。

车上的人很多,有学生、上班族、老人等各个群体。

等车的过程已经让我很苦恼了,但当我挤上了车时,情况更糟糕了。

人太多了,车上真的是挤得水泄不通。

正当我感到无可奈何时,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

他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让一个老年人可以坐下。

这种小礼仪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让我们这些乘客眼前一亮,感受到了大家之间的感情要比座位更重要。

故事二:礼让斑马线小明是一名年轻的骑车者,他每天都要穿过一条车流量很大的马路。

但是他不经常遵守交通信号和礼让行人。

因此,他在一次事件中,不小心与一位老太太擦肩而过。

尽管没有碰撞,但这一幕激起了他对文明礼仪的反思。

从那天起,小明每次骑车经过斑马线时,都会停下来,等待车辆完全停靠,然后再骑过去。

他还会主动让行人先行,以示对他们的尊重。

虽然这可能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但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周围的人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故事三:礼貌相待在一次社交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新朋友。

他是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他的举止得体,言谈风趣。

我们一起谈论各种话题,直到活动结束。

当我们相互告别时,他对我说:“感谢今天的聚会。

我真的很享受和你的交流。

很高兴能认识你。

”这些简洁而有力的话语,让我对他的印象改变了。

尽管我们的交往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他的绅士风度和礼貌素质,让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小故事虽然可能只是无意的行为,但却展现了当代人对文明礼仪的关注和尊重。

我们应该尽可能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文明礼仪,以推动社会风气的积极变革。

文明礼仪的例子(优秀范文5篇)

文明礼仪的例子(优秀范文5篇)

文明礼仪的例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文明礼仪的例子身边的文明礼仪故事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今天让我告诉你发生在我身边的文明礼仪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暑假期间,我和我的好朋友要出去学游泳,路很长还要乘公交车呢!烈日炎炎,我们跑进公交车里,“真爽啊!”我们第一个反应到。

但也非常得挤。

老,弱病残幼专座上还坐着一些年轻人在谈笑风生。

“真不懂礼仪!”朋友说到,“让一些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站着!”他显得非常气愤。

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帮我的好朋友“占”了一个好位置,我急忙呼唤;“喂!这里有位置!”咦?他到哪儿去了?我东张西望。

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正在帮一些老年人寻找位子,匆忙中就没有听见我在叫他。

多好的伙伴儿呀!他让我,不!整个公交车里的人们懂得了文明礼仪!我身边的文明礼仪小故事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在我们身边可谓是数不胜数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听到轻轻的“笃笃笃”的敲门声。

是谁?爸爸?他还没回家呢!妈妈?她正在做家务呢!对了,一定是楼上或楼下的人家的敲门声吧,我便继续做我的作业。

刚动笔,又是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随即传来:“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啊,原来是妈妈!我赶紧喊道:“妈妈,快进来吧!”妈妈微笑着进了门。

我不解地问:“你想进来就进来好了,干吗还敲门呢?”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你正在专心地做作业,我突然推门而入,会吓你一跳的!”“嘿,妈妈,我是小男子汉,我可不会被吓着的!”“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这样做那是对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现呀!你说是不是?”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案例一:课堂礼仪教育。

在一所小学,老师意识到学生们的课堂礼仪很不好,决定开一次课堂
礼仪教育。

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课堂礼仪,包括敬老师,认真听讲,遵
守纪律等。

然后给学生们演示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提醒他们避免这些行为,如回答老师问题时不注意礼貌、交头接耳等。

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们分组,自己编写对话,演练出在课堂中要注意哪些礼仪。

演练过后,老师给他们点评,鼓励他们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后一定积极配合老师,
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

案例二:交通礼仪教育。

在一个城市的学校,由于有些家长开车接送孩子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为此,学校决定加强交通礼仪教育。

学校通过讲座、海报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交通礼仪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交警前来讲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在学校门口设置了一个模拟路口,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过马路的危险性。

通过模拟,让孩子们学会在路口等红绿灯、在人行横道过马路时停一下、
较远处看车辆情况等基本知识。

通过这次交通礼仪教育,学生们和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交通礼仪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许多家长们改为步行或骑自行车接送孩子,避免了交通事故
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问好
街口街城郊小学李月娥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讲文明、用礼仪,是一个班级班风的体现,是学校校风的体现,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主动向人问好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常说:做人要有礼貌,向到长辈等要主动向人问好,但现实中却有许多孩子不愿开口。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嫌麻烦,懒开口;二是性格内向,不敢主动;三是怕别人笑话。

以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去让孩子们主动开口问好:
1、讲故事,思想渗透:
充分利用班会,通过相关的名人文明礼仪故事,让孩子们在听中感悟,意识到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班级校风的体现;
2、教师榜样作用:
有次我和往常一样再次利用课余时间强调礼仪问题。

当讲到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时有一位同学却说了一句令我十分吃惊的话:“老师,为什么每次都是同学们向老师问好,而老师从来不向我们问好呢?”若是以往我肯定会严肃的说:“我们是老师,你们是学生,同学们尊敬老师是规矩,难道还要老师向你们问好不成?”可这次我却没说出口。

还有些同学说:“有些老师我们向他(她)问好,他们连瞧都不瞧我们一眼就走了,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问好?”孩子们的天真和直白,让我着实感到很震惊。

小学生已经懂得尊重是相互平等的。

老师们有时的疏忽也许会给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理解的创伤,更有甚者可能会认为老师瞧不起他(她)的都有。

想想这时的师生关系会怎样呢?
于是每天我主动带头向学生们问好,走道上遇到也微笑着向他们点头问好,放学大声地跟孩子们说再见。

刚开始,一个一个地向他们问好,学生们感到非常的愕然,见我总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笑,但几次过后,他们比我更主动了,遥远就向教师打招呼。

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次放学,我总能听到一声接一声清脆的“老师再见!”。

3、鼓励:
每一个都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声,孩子们更喜欢。

在班上、在操场上、在楼梯口边、在洗手间等等的地方我都会注意观察哪个孩子特别有礼貌,见到人会主动问好的。

对于这种的孩子我会大力的表扬,让其觉得这样做确实很好,从而带动更多人的参与进去。

做多了,自然就成为一种习惯了。

而这正是我们所需培养的。

细节礼仪——课桌椅
街口街城郊小学李月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文明行为的形成,需要养成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则需要平时细节、行为上的不断自我约束。

记得以前见过一个故事:有位年青人去大公司面试。

来到现场发现,人潮涌涌,整个面试大厅挤满了人。

而最后成功的却只有他一人。

惊讶之余,他知道了自己被选上的理由,原因是人走时只有他主动地把自己坐的椅子放回原位,而其它人却人走了事,椅子横七竖八地立在那儿。

一个小小的举动让自己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用人单位看中他的就是他个人素质的修养。

他这样做维持了公司的形象,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做事有头有尾。

虽说将椅子放回原位是件小事情,可是能够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记得这事的人却不多。

要培养我的学生们养成这好习惯,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思想教育:
这是必不可少,我曾花了大量时间去让学生品味这故事,让他们在讨论中去认识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常提醒。

渐渐地孩子们就明白到老师很重视这件事,他们自己也会开始关注这事。

2、竞赛刺激习惯的形成:
通过语文教学的渗透,学生对男女竞赛非常重视,而我正是利用他们这点,每天的做操、上体育课、开会等机会去检查他们的椅子的情况,看看他们人离是否记得将椅子放回原位。

每次发现不记得者,我必会记人名,等上语文课时抽出一点时间讲这事,并相应扣分。

而对于“重犯”者就需要特别关注了,有进步当然及时表扬,但屡次再犯就要针对个人采取相应的教育。

3、勤:
学生勤,为了养成习惯;教师勤,为了养成习惯。

这事不是说一两天就行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需反复地提醒,所以只能多下功夫在班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