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辟地》

合集下载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背景知识: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

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后,南朝萧梁的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2023年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2023年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1说教材《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说目标1、感知课文,认识“猛、缓”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抓盘古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一、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台阶。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

我在这堂课内,每个环节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

如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这部分:a、“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圈出)b、读了这些词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

此时叫了两个学生读得还不够理想,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天地打开,缓慢的变化上,朗读还缺少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这时,我给朗读的孩子评了句:难道盘古开辟天地就仅仅用缓慢的语气来读吗?随即配上一声爆炸的音响效果。

学生茅塞顿开,齐读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二、让学生尽情展开想像的翅膀,激情发言。

在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时设计以下环节:a、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个专题与第五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多元世界的发展,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要把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理解“混沌、肌肤、滋润、逐渐、创造、辽阔”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伟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全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进程写的生动有趣。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伟人,在这混沌当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黝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渐渐降落,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产生了庞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味,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飞舞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zhī),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uè)液(yè),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全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降落、气味、四肢、肌肤、广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组 18《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辟地的出处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组 18《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辟地的出处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盘古开天辟地的出处
始见于《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和清人马《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

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去地九千里。


《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述异记》“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盘古虽未见于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却有相似之处,或者就是这一的演变,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hù)传说的某些因素,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人物。

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盘古手里又被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

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案例
b.盘古开天辟地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品质?
c.盘古开天辟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课文的主要情节、重点词汇和句型、神话故事的特点等。
2.强调盘古勇敢、坚强、奉献的品质,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优秀品质。
3.指出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2.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中,引导学生学习盘古的勇敢、坚强、奉献精神,培养良好的品质。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成长。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盘古的品质”、“合作编写故事剧本”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7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7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7篇)盘古开天地篇一教学主题:《盘古开天地》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材料:《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盘古开大地》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特色: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

谁能告诉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又是什么样儿的呢?2.混沌的宇宙,美丽的宇宙,动动脑筋,有什么想问的吗?生成预设:估计学生会问:为什么混沌的宇宙会变得美丽呢?盘古是怎么把混沌的宇宙变得美丽的呢?二、以学定教,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几展探究性学习。

(一)梳理问题:大家想了解的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神话中盘古是怎样创造出美丽的宇宙的?”(二)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深入文本,进行交流。

1.学习课文描写“盘古开大地的神奇”部分。

(1)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并自由表达感受。

(2)回到文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

噢!盘古开大地,多神奇呀!找找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

哪个自然段写到盘古劈开天地的情形呀?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句话,把你感受到的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读出来呀?2.学习课文描写“盘古顶天、蹬地”部分。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精选6篇)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精选6篇)

《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精选6篇)《盘古开天地》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个专题与第五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多元世界的发展,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要把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以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理解“混沌、肌肤、滋润、逐渐、创造、辽阔”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目标导学:
1、认识本课生字。

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简单介绍中国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板书:12开天辟地
3、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此处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准“丈”和“柱”
(2)出示词语
混沌凿子板斧巨石崩裂冉冉上升一丈高加厚巍峨柱子
合拢筋疲力尽雷霆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三山五岳筋脉
血液纵横交错皮肤万顷良田雨露甘霖世间万物
指名读,领读,齐读。

“血液”的“血”读xuè。

(3)交流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共同商议解决或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叉。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

2、并划分段落
第一段(1)讲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候的样子。

第二段(2-5)讲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

第三段(6-7)讲盘古临死前用自己的身躯化出世间万物。

第四段(8)总结全文,概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四、教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

2、写字。

五、布置作业
1、临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搜集盘古的有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