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构造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10.4.19.4楼梯的设计

进深尺寸和楼梯梯段、平台水平投影尺寸。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楼梯的平台深度(净宽)D≥ 梯段净宽a
中间平 台深度
a
楼层平 台深度
楼梯设计
二、楼梯平面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楼梯平面设计主要解决楼梯间的开间、 进深尺寸和楼梯梯段、平台水平投影尺寸。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平台有效深度
封闭式楼梯间应设防火门,门开启时, 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 标高,以满足净空要求。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楼梯与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钢筋混凝土楼梯回顾
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大中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小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楼梯面层处理
楼梯栏杆扶手构造
PART 04
楼梯设计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层 平面图
标准层 平面图
三维图
剖面图
顶层 平面图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有结构构件突出楼梯平台处,楼梯 平台应适当放宽。
平台深
构造柱
平台深
楼梯设计
三、楼梯的栏杆扶手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 层 楼 梯
平面图
剖面图
楼梯设计
楼梯的平台深度(净宽)D≥ 梯段净宽a
中间平 台深度
a
楼层平 台深度
楼梯设计
二、楼梯平面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楼梯平面设计主要解决楼梯间的开间、 进深尺寸和楼梯梯段、平台水平投影尺寸。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平台有效深度
封闭式楼梯间应设防火门,门开启时, 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 标高,以满足净空要求。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净空高度 当在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设置通道时,
为满足楼梯平台下净空大于等于2米的 要求,一般采用以下解决方式:
楼梯与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钢筋混凝土楼梯回顾
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大中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小型预制装配式楼梯 楼梯面层处理
楼梯栏杆扶手构造
PART 04
楼梯设计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层 平面图
标准层 平面图
三维图
剖面图
顶层 平面图
楼梯设计
一、楼梯剖面设计(以常用的板式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3、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有结构构件突出楼梯平台处,楼梯 平台应适当放宽。
平台深
构造柱
平台深
楼梯设计
三、楼梯的栏杆扶手设计(以常用的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首 层 楼 梯
平面图
剖面图
楼梯设计
房屋建筑学楼梯-室外台阶构造及坡道

扶手
扶手是台阶的辅助设施,供人行走时 扶持。扶手应坚固、光滑、易于清洁。
防滑条
为了增加踏步的防滑性能,通常在踏 步上设置防滑条。防滑条材料应耐磨、 防滑、耐腐蚀。
栏杆
栏杆是台阶的防护设施,用于防止人 跌落。栏杆高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室外台阶的材料选择
石材
石材具有耐磨、耐压、耐腐蚀的 特点,常用于室外台阶的铺装。 石材颜色、纹理丰富多样,可根 据需要进行选择。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楼梯、室外台阶和坡道的构造设 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 用便利性。
随着社会对无障碍环境需求的增加, 对坡道设计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残疾人 士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促进社会公 平和包容性。
02
楼梯的基本构造
楼梯的组成部分
踏步
扶手
栏杆
平台
楼梯的垂直面,供人行 走。
设置在楼梯两侧,供人 扶持,防止摔倒。
排水设计
防滑处理
坡道应设计排水沟或排水孔, 以防止积水对坡道造成损坏。
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 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无障碍设计
坡道应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 确保轮椅和推车能够顺利通 行。
05
案例分析
优秀楼梯设计案例
总结词
实用与美观兼具
详细描述
优秀的楼梯设计不仅满足实用需求,还能为房屋增添美感。例如,采用简约风格 的楼梯,以直线和几何形状为主,给人以整洁、大方的视觉效果。同时,楼梯的 材质和颜色也应与整体家居风格相协调,提升整体美观度。
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 生危险,如防滑、防摔等。
舒适性
楼梯的高度、宽度和角度应符 合人体工学,行走舒适。
美观性
楼梯的设计应与整体建筑风格 相协调,美观大方。
扶手是台阶的辅助设施,供人行走时 扶持。扶手应坚固、光滑、易于清洁。
防滑条
为了增加踏步的防滑性能,通常在踏 步上设置防滑条。防滑条材料应耐磨、 防滑、耐腐蚀。
栏杆
栏杆是台阶的防护设施,用于防止人 跌落。栏杆高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室外台阶的材料选择
石材
石材具有耐磨、耐压、耐腐蚀的 特点,常用于室外台阶的铺装。 石材颜色、纹理丰富多样,可根 据需要进行选择。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楼梯、室外台阶和坡道的构造设 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 用便利性。
随着社会对无障碍环境需求的增加, 对坡道设计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残疾人 士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促进社会公 平和包容性。
02
楼梯的基本构造
楼梯的组成部分
踏步
扶手
栏杆
平台
楼梯的垂直面,供人行 走。
设置在楼梯两侧,供人 扶持,防止摔倒。
排水设计
防滑处理
坡道应设计排水沟或排水孔, 以防止积水对坡道造成损坏。
坡道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 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性。
无障碍设计
坡道应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 确保轮椅和推车能够顺利通 行。
05
案例分析
优秀楼梯设计案例
总结词
实用与美观兼具
详细描述
优秀的楼梯设计不仅满足实用需求,还能为房屋增添美感。例如,采用简约风格 的楼梯,以直线和几何形状为主,给人以整洁、大方的视觉效果。同时,楼梯的 材质和颜色也应与整体家居风格相协调,提升整体美观度。
确保楼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 生危险,如防滑、防摔等。
舒适性
楼梯的高度、宽度和角度应符 合人体工学,行走舒适。
美观性
楼梯的设计应与整体建筑风格 相协调,美观大方。
楼梯构造

可做成锯齿形断面,但构件制作较复杂。斜梁一般按 L/12估算其断面有效高度,L为斜梁水平投影跨度。
2.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带踏步的钢筋混凝土锯齿形板,其上下 端直接支承在平台梁上。
由于没有斜梁,梯段底面平整,结构厚度小,其有效 断面厚度可按板跨1/12~1/30估算。
由于梯段板厚度小,且无斜梁,使平台梁截面高度相 应减小,从而增大了平台下净空高度。为了减轻梯段板自 重,也可将梯段板做成空心构件,有横向抽孔和纵向抽孔 两种方式。
> 0.6m
>0.4m
(四)梯井
两个楼梯梯段之间的 空隙。公共建筑梯井宽度 不宜小于150mm,住宅、 小学、儿童机构60-200mm。
(五)栏杆、扶手
儿童使用在500~600mm 高度增设扶手,垂直杆件 间距≤110mm。
扶手高度 ≥1050mm
水平栏杆长 度>500mm
扶手高度 ≥900mm
(六)楼梯间净空高度
15.3 台阶与坡道构造
15.3.1 台阶
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地面都高于室外地面,设置台阶联系。 在台阶和出入口之间一般设置平台,作为缓冲之处。平台表 面应向外倾斜约1%~4%坡度,以利排水。 台 阶 踏 步 的 高 宽 比 应 较 楼 梯 平 缓 , 每 级 高 度 一 般 为 100 ~ 150mm,踏面宽度为400~300mm。 建筑物的台阶应采用具有抗冻性能好和表面结实耐磨的材料, 如混凝土、天然石、缸砖等。 台阶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较为简单,只要挖去腐殖土做一垫 层即可 。
15.2.3 楼梯的细部构造
一、踏步面层及防滑构造
楼梯踏步面层应便于行走、耐磨、防滑并保持清洁。踏步面层的 材料,视装修要求而定,一般与门厅或走道的楼地面材料一致,常 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和防滑砖等 。
2.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带踏步的钢筋混凝土锯齿形板,其上下 端直接支承在平台梁上。
由于没有斜梁,梯段底面平整,结构厚度小,其有效 断面厚度可按板跨1/12~1/30估算。
由于梯段板厚度小,且无斜梁,使平台梁截面高度相 应减小,从而增大了平台下净空高度。为了减轻梯段板自 重,也可将梯段板做成空心构件,有横向抽孔和纵向抽孔 两种方式。
> 0.6m
>0.4m
(四)梯井
两个楼梯梯段之间的 空隙。公共建筑梯井宽度 不宜小于150mm,住宅、 小学、儿童机构60-200mm。
(五)栏杆、扶手
儿童使用在500~600mm 高度增设扶手,垂直杆件 间距≤110mm。
扶手高度 ≥1050mm
水平栏杆长 度>500mm
扶手高度 ≥900mm
(六)楼梯间净空高度
15.3 台阶与坡道构造
15.3.1 台阶
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地面都高于室外地面,设置台阶联系。 在台阶和出入口之间一般设置平台,作为缓冲之处。平台表 面应向外倾斜约1%~4%坡度,以利排水。 台 阶 踏 步 的 高 宽 比 应 较 楼 梯 平 缓 , 每 级 高 度 一 般 为 100 ~ 150mm,踏面宽度为400~300mm。 建筑物的台阶应采用具有抗冻性能好和表面结实耐磨的材料, 如混凝土、天然石、缸砖等。 台阶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较为简单,只要挖去腐殖土做一垫 层即可 。
15.2.3 楼梯的细部构造
一、踏步面层及防滑构造
楼梯踏步面层应便于行走、耐磨、防滑并保持清洁。踏步面层的 材料,视装修要求而定,一般与门厅或走道的楼地面材料一致,常 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和防滑砖等 。
建筑构造——5楼梯

(二)底层楼梯的设计。
因为要求平台下设置通道过人,平台下净空高度应大于2000㎜,而且平台宽D1 和D2有富裕,所以在底层变等跑梯段为长短跑梯段,并且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 台下的地坪标高,将部分室内外高差引入室内,以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1. 选踏步尺寸,h = 175㎜,b = 250㎜,第一跑踏步数N1=11,第二跑踏步数N2=5。 2. 底层中间平台中间平台的高H1为,H1= N1·h=1925㎜
筑中。 • 折角小于90°时,其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较强,可形成三角形楼梯间。 6、交叉跑(剪刀)楼梯
• 由两个直行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
• 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层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 层人流多方向进入有利。
• 交叉跑楼梯中间加上防火分隔墙,并在楼梯周边设防火墙,形成防火交叉跑楼 梯间。其特点是形成两个各自独立的空间通道。(视为两部独立的疏散楼梯),
满足双向疏散的要求,节约了建筑空间,常用在有双向疏散要求的高层建筑中。
7、 螺旋形楼梯 • 流线形造型美观。 • 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形,其平台和踏步均为扇形平面。 • 踏步内侧宽度很小,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且构造较复杂。不能
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 8、 弧形楼梯 • 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轻盈的造型。 • 弧形楼梯与螺旋形楼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一个较大的轴心空间旋转,曲率
(3)梯段尺度
• 梯段尺度分为梯段宽度、梯段长度和梯段净高。
• 梯段宽度——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
•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 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 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 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楼梯构造和设计

42
坡度范围图
43
楼梯平面表示法
44
二、楼梯的有关尺寸
(一)楼梯的梯段宽度 梯段的宽度是根据通过人流的股数来确定的, 最窄的楼梯是通过一股人流,宽度至少为850 毫米;通过两股人流的,宽度为1.1—1.2米; 通过三股人流的,宽度是1.2—1.8米。住宅中 的公用楼梯,梯段宽度至少为1.1米;公共建 筑梯段的宽度最少为1.3米。 (二)楼梯平台宽度 为保证楼梯的通行能力和在楼梯的各部位都不 受阻碍,平台宽度应至少等于梯段宽度,当平 台上设有暖气片时,还应适当增加其宽度。为 了通行担架,医疗建筑的楼梯平台宽度至少应 为1.8米。
25
楼梯平台
• 中间平台和楼层成平台。 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
人们 休息和改变方向。 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
26
栏杆扶手
• 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 是楼梯的安全保护设施。梯段宽度不大时,
只在临空的一面设栏杆扶手。当梯段较宽 时,应在靠墙一边加设靠墙扶手。特别宽 的梯段,还应该在梯段中间增设中间扶手。
45
梯 段宽 度
46
楼梯间平 面
47
(三)楼梯坡度和踏步
• 楼梯坡度的大小,是根据两个因 素确定的,一是行走舒适,二是 节约楼梯间面积。如果坡度太陡, 人们会感到很费力;坡度太小, 楼梯间面积过大,也不经济。应 根据各类建筑的性质而定。住宅 是量大面广的建筑,为了节约面 积,坡度可以陡一些,公共建筑 使用楼梯的人很多,坡度应小一 些,通常不超过30°。儿童使用 的楼梯坡度也应小一些。
三、 导盲块的设置
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 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特 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
坡度范围图
43
楼梯平面表示法
44
二、楼梯的有关尺寸
(一)楼梯的梯段宽度 梯段的宽度是根据通过人流的股数来确定的, 最窄的楼梯是通过一股人流,宽度至少为850 毫米;通过两股人流的,宽度为1.1—1.2米; 通过三股人流的,宽度是1.2—1.8米。住宅中 的公用楼梯,梯段宽度至少为1.1米;公共建 筑梯段的宽度最少为1.3米。 (二)楼梯平台宽度 为保证楼梯的通行能力和在楼梯的各部位都不 受阻碍,平台宽度应至少等于梯段宽度,当平 台上设有暖气片时,还应适当增加其宽度。为 了通行担架,医疗建筑的楼梯平台宽度至少应 为1.8米。
25
楼梯平台
• 中间平台和楼层成平台。 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
人们 休息和改变方向。 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
26
栏杆扶手
• 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 是楼梯的安全保护设施。梯段宽度不大时,
只在临空的一面设栏杆扶手。当梯段较宽 时,应在靠墙一边加设靠墙扶手。特别宽 的梯段,还应该在梯段中间增设中间扶手。
45
梯 段宽 度
46
楼梯间平 面
47
(三)楼梯坡度和踏步
• 楼梯坡度的大小,是根据两个因 素确定的,一是行走舒适,二是 节约楼梯间面积。如果坡度太陡, 人们会感到很费力;坡度太小, 楼梯间面积过大,也不经济。应 根据各类建筑的性质而定。住宅 是量大面广的建筑,为了节约面 积,坡度可以陡一些,公共建筑 使用楼梯的人很多,坡度应小一 些,通常不超过30°。儿童使用 的楼梯坡度也应小一些。
三、 导盲块的设置
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 碍物、需要转折、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特 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
楼梯—楼梯的初步设计(建筑构造)

楼梯的初步设计
一、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
●公共楼梯设计的每段梯段的步数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梯级的踢面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0。
●楼梯的梯段宽(净宽,指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按 550+(0~150)为一股人流;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按楼梯的使 用性质需要不同的梯段宽。一般一股人流宽度大于900,两股 人流宽度在1100~1400,三股人流在1650~2100,但公共建 筑都不应少于2股人流。
⑵根据步数N和踏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L=(0.5N-1)b。 L=(0.5N-1)b = (0.5×20-1)×300 = 2700mm
⑶确定梯井宽度C 梯井宽度C在50~200mm之间,假设梯井宽度C=100mm
⑷ 确定梯段宽度a 楼梯间开间净宽A=开间-墙厚=2700-200=2500mm 梯段宽度a=(A-C)/2=(2500-100)/2=1200mm
⒋确定开间净宽A和梯段宽度a
根据《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要求,楼梯的 净宽不应小于0.9m。
已知楼梯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的前提下, 步梯段宽度a,可按下式 计算:
a=(L-C)/2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⒌确定中间平台宽D1和楼层平台宽D2
根据《民用建筑设 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中6.8.4相关条文初 选中间平台宽D1(D1≥a )和楼层平台宽D2(D2>a )。
检验楼梯间进深净 长度B,D1+L+D2=B。 如不能满足,可对L值进 行调整(即调整b值)。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例题:已知某住宅楼层高3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
开间2700mm,进深5400mm,墙厚200mm。拟采用双跑平行 楼梯,试设计对其二层楼梯尺寸。
一、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
●公共楼梯设计的每段梯段的步数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梯级的踢面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0。
●楼梯的梯段宽(净宽,指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按 550+(0~150)为一股人流;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按楼梯的使 用性质需要不同的梯段宽。一般一股人流宽度大于900,两股 人流宽度在1100~1400,三股人流在1650~2100,但公共建 筑都不应少于2股人流。
⑵根据步数N和踏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L=(0.5N-1)b。 L=(0.5N-1)b = (0.5×20-1)×300 = 2700mm
⑶确定梯井宽度C 梯井宽度C在50~200mm之间,假设梯井宽度C=100mm
⑷ 确定梯段宽度a 楼梯间开间净宽A=开间-墙厚=2700-200=2500mm 梯段宽度a=(A-C)/2=(2500-100)/2=1200mm
⒋确定开间净宽A和梯段宽度a
根据《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要求,楼梯的 净宽不应小于0.9m。
已知楼梯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的前提下, 步梯段宽度a,可按下式 计算:
a=(L-C)/2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⒌确定中间平台宽D1和楼层平台宽D2
根据《民用建筑设 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中6.8.4相关条文初 选中间平台宽D1(D1≥a )和楼层平台宽D2(D2>a )。
检验楼梯间进深净 长度B,D1+L+D2=B。 如不能满足,可对L值进 行调整(即调整b值)。
图1 双跑楼梯尺寸示意图
例题:已知某住宅楼层高3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
开间2700mm,进深5400mm,墙厚200mm。拟采用双跑平行 楼梯,试设计对其二层楼梯尺寸。
楼梯—楼梯的细部构造(建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平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鹤颈与硬接
•扶手在转折处不 伸入平台,下跑 楼梯段扶手在转 折处须向上弯形 成鹤颈扶手,也 可采用直线转折 的硬接方式。
5.4 楼梯细部构上下楼梯段扶 手均完全断开, 不适用于老人和 儿童类建筑。
面光滑的楼梯,为保护踏步阳角,需在踏步表面采取防滑和 耐磨措施。
踏步的防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1踏步面层及防滑
踏步的防滑构造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1.栏杆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杆、栏板式和组合式栏杆三种。 (1)空花式栏杆 一般采用方钢、圆钢、扁钢等金属型材焊接或铆接成各种 图案,既起防护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截面分为实心 和空心两种。 •有儿童经常活动的托幼、小学、住宅等建筑物,当采用垂直 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110 mm,楼梯栏杆应 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以确保安全。
扶手与墙柱的连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扶手与墙连接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3)楼梯段转折处扶手 在楼梯段转折处,为了保持上下楼梯段扶手的连续性及栏
杆高度的一致性,常有几种处理方法: 平接 •当上下楼梯段齐步时,上下扶手在转折处同时向平台延伸半 步,使两扶手高度相等。 •当上下楼梯段错一步时,扶手在转折处可自然连接。 •当长短跑楼梯段错开几段时,将出现一段水平栏杆。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空花式栏杆
5.4 楼梯细部构造
5.4.2 栏杆与扶手
• 栏杆与楼梯段、平台常见连接方法有锚固法、焊接法和栓 接法三种。
楼梯构造

三、楼梯的坡度
楼梯的坡度指的是楼梯段的坡度,即楼梯段 的倾斜角度。
楼梯的坡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角度法和 比值法。 角度法:楼梯段和水平面的夹角 比值法:踢面和踏面的投影长度之比
楼梯的坡度越小越平缓,行走也越舒服, 但却加大了楼梯的进深,增加了建筑面积 和造价。因此,在楼梯坡度的选择上,存 在使用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因此频繁使用 的坡度平缓,人流通行量小的坡度可以稍 微陡一些。
(3)板式梯段 板式梯段为整块或数块带踏步条板,其 上下端直接支撑在平台梁上,其有效断面 厚度可按L/30~L/20 估算。
(4)平台梁 一般将平台梁做成L形断面,其构造高度 按L/12 估算(L为平台梁跨度)
(5)平台板 平台板可根据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 板、槽板或平板。在平台上有管道井处, 不宜布置空心板。平行板可以平行于平台 梁布置,也可以垂直于平台梁布置。
一般楼梯的坡度在20°~45°之间,30°为 适宜坡度。坡度超过45°时,应设爬梯; 坡度小于20°时, 应设坡道。
四、楼梯的主要尺寸
1、踏步尺寸
楼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面宽和踢面高,踏面是人 脚踩的部分,其宽度不应小于成年人的脚长。踢 面高与踏面宽有关,根据人上一级踏步相当于在 平地上的平均步距的经验,踏步尺寸可按下面的 经验公式来确定: 6+2h=s=600~620(mm)或b+h=450(mm) 式中 h——踢面高度,mm; b——踏面宽度,mm; s(600~620mm)——人的平均步距
1、梁承式楼梯的结构布置形式 (1)梁板式梯段结构布置形式
(2)板式梯段结构布置形式
2、梁承式梯段的预制构件 (1)踏步板 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构件断面形式,一般 有一字形、L形、三角形等。
(2)梯段斜梁 用于搁置一字形、L形断面踏步板的梯段 斜梁为锯齿形变断面构件; 用于搁置三角形断面踏步板的梯斜梁为 等断面构件。 梯段斜梁一般按L/12 估算其断面有效高 度(L为梯斜梁水平投影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楼梯栏杆和踏步大样图
栏杆和踏步的断面形式、材料、做法与具体尺寸 (与详图无关的连续部分可用折断线断开)。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应配合使用,全图按建筑制 图标准执行。
四、设计指导
(一)确定楼梯的主要尺寸 1.踏步尺寸和踏步数量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楼梯的使用要求,确定楼
梯踏步的宽度b和高度h。 通常住宅建筑楼梯的踏步尺寸为:
(2)楼梯剖面大样图
剖视方向应与首层平面图上的剖切符号相符。
梯段的断面形式、栏杆、扶手的形式、墙、柱、 楼板和楼地面、顶棚、台阶、室内外地面构造、 首层基础梁、顶层在栏板扶手以上用折断线省略。 楼梯入口、入口与第一梯段口的联接;标注各层 的楼面标高、中间平面标高、楼板厚度,标注竖 向尺寸,图中材料应按图例规定画出,粉刷装饰 线也应划出。
阶段设计练习二:楼梯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作业,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以及构造,锻 炼和培养绘制和识读楼梯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
1、楼梯为一幢三层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建筑的板 式双跑楼梯。
2、层高均为2.8m,楼梯间的进深为5.1 m ,开间 为2.7m,墙厚为240mm,室内外高差为700mm。 楼梯的形式、级数、踏面与踢面的尺寸、栏杆形 式等自定。楼梯间设住宅出入口。
(2)确定各梯段的踏步数量。 对平行双跑楼梯,通常各梯段的踏步数量为各层
踏步数量的一半,因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为 满足平台净高要求(平台净高≥2000mm),需调整 底层两个梯段的踏步数量。
(3)根据踏步尺寸和各梯段的踏步数量,确定梯段 长度和梯段高度。
梯段长度=(该梯段的踏步数量-1)×踏步宽度 L=(n-1)×b L —梯段长度
H —层高
h —踏步高
n —每个梯段踏步数量
若得出的踏步数量不是整数,可调整踏步高度。为使构件 统一,以便减化结构和施工,平行双跑楼梯各层的踏步数 量宜取偶数。
2.梯段尺寸 (1)根据楼梯间的开间和楼梯形式,确定梯段宽度,
即梯段宽度: (楼梯间净宽-梯井宽)/2 a=(A-C)/2
梯段宽度应采用1M或1/2M的整数倍数。
(2)楼地层、室外台阶或坡道、雨篷等只画出,不 标注做法和尺寸。
(3)楼梯上行和下行指示线是以各层楼面(或地面) 标高为基准进行标注的,所标注的踏步数量分别 为上行楼层和下行楼层的楼梯踏步数量。
(四)楼梯细部构造
选择有代表性的构造节点进行楼梯细部设计,如 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栏杆与扶手的连接、顶层水 平栏杆扶手与墙的连接、踏面防滑处理等。(参 阅相关构造图集)
踏步宽度b=260mm ; 踏步高度h=175mm 。 可先选定踏步宽度,再由经验公式求得踏步高度。
b+2h=600mm b为踏步宽度 h为踏步高度
(2)根据建筑物的层高和初步确定的楼梯踏步高度计算楼梯 各层的踏步数量:
踏步数量=层高/踏步高度 N=H/h n=N/2
N — 踏步总数
8)进行楼梯净空高度计算。
首层平台下净空高度等于平台标高减去平台梁
高,考虑平台梁高为300mm左右(约为平台梁净 跨的1/10)。
175×8-300=1100mm。
可见不满足2000mm的净空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本设计应采取二种措施:
其一将首层楼梯做成不等跑楼梯,第一跑为10级, 第二跑为6级。
其二利用室内外高差,本例给出室内外高差为 700mm,由于楼梯间地坪和室外地面还必须有至 少100mm的高差,故利用600mm高差,设4个 150mm高,260mm宽的踏步。
4)开间净尺寸计算。
A=2700-120×2
=2460 mm
5)梯段宽度计算。
楼梯井宽:
C =160mm
计算出楼梯2460-160)/2
=1150mm>1100mm
楼梯段宽度满足通行两股人流的要求。
6)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L的计算。
L =(n-1)×b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绘制内容 (1)楼梯平面图(包括底层、标准层和顶层平面),
比例为1﹕50; (2)楼梯剖面图,比例1﹕50; (3)楼梯栏杆扶手剖面大样图,比例为1﹕10; (4)踏步大样图,比例1﹕10。
2.要求
用2号图纸一张、手工绘图。
(1)平面图
楼梯间定位轴线、墙柱水平剖面、梯段、休息平 台、楼面平台、栏杆、扶手、上下行指示箭头并 注“上”、“下”、剖切位置及其编号、进深和 开间方向的平面具体尺寸标注(注意与剖面图一 致)、注明室外地坪、室内地坪、各层楼面和休息 平台的标高(注意室内外之间、梯口平台与房间地 面之间的高差)。
根据梯段跨度按结构要求,确定楼梯的结构形 式。
当梯段跨度不大时(一般不超过3m),可采用板 式梯段,当梯段跨度或荷载较大时,宜采用梁式 楼梯。
若选用梁式楼梯,应确定梯梁的布置形式。
(三)绘制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
根据楼梯尺寸和结构、构造方案,绘制楼梯平 面图和剖面图。绘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栏杆扶手在平台转弯处的高差处理。
梯段高度=该梯段的踏步数量×踏步高度。
3.平台深度和栏杆扶手高度
(1)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 D1≥a D2≥D1 D1+D2+L =B
D1— 楼梯中间平台宽度 D2 —楼面平台宽度 a —梯段净宽 B —楼梯间进深
(2)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900mm。
(二)确定楼梯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案
五、设计题目解读
【解】 1)确定踏步高和宽。 该建筑为住宅楼,楼梯通行人数较少,楼梯的坡
度可稍陡些,初选踏步高和踏步宽分别为: h=175mm b=260mm
2)确定每层踏步级数。
N=2800/175=16级
3)每个楼梯段的级数。采用等跑楼梯,每个楼 梯段的级数为:
n=N/2=16/2=8级
=(8-1)×260
=1820mm。
7)平台宽度D1和D2的确定。 楼梯间净进深尺寸为:
B=5100-120-120
=4860mm,
D1+D2=B-L=4860-1820=3040mm。
选取
D1=1200mm
(>1180mm ,>1100mm )。
D2=3040-1200=1840 mm
(>118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