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浅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小学)

合集下载

小学的教案是怎样的?

小学的教案是怎样的?

小学的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出来的教学计划书,旨在帮助教师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探究一下小学的教案是怎样的。

一、小学的教案结构(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编写教案的首要内容,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安排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展现。

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和常规目标以及如何去达成这些目标,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有重点对象、普通对象和扩展对象,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小学教案中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等,也是所有教案中最具体、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编写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技能、过程和方法等,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提取和呈现形式,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独特的课堂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应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教案中,教学方法安排非常重要,它涉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选择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量化分析每一个环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创造通过预习、讲授、讨论、练习、游戏、实验等环节整合的教学步骤,从而达到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结合情境创造出新的内容、形式、态度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客观评价,也是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在小学教案中,教学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独立、创新等方面,可以采用课堂测评、笔记、练习、游戏等方式进行;作业评价主要测试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

浅议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浅议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浅议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知识的消化和运用。

那么,如何设计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以下是我认为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明确教学目标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标准。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并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也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使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明确,确保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可操作。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还应当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仔细审视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选取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实践法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合理地组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还应当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之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小学教学设计结构

小学教学设计结构

小学教学设计结构小学教学设计应该是有机组合的教学活动,分为四部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其作用是明确教学的方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

即学生应该在什么时间内掌握什么知识,如阅读理解、计算能力和语文作文等。

(2)能力目标。

即学生在知识上应该能够有所应用的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3)情感目标。

教育是一种情感交互的过程,教学目标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学习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心态,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设计。

在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好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教学内容,分模块教学,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比如,阅读范文、分组讨论和独立写作等。

(2)教学手段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选择加强知识内涵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手段。

如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和家庭反思等方式。

(3)教学步骤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素材的不同,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如简短的导入、自主体验、多维讲解和互动交流等。

(4)教学效果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好教学效果监控措施,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需求和反思过程。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之一,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

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展示、解释、引导和互动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思维方式和提高技能。

(2)情境教学法。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与学习任务相符合的场景交互,让学生在不断改变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有助于学生根据场景进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习效果。

一份完整的小学教案的构成要素详解

一份完整的小学教案的构成要素详解

一份完整的小学教案的构成要素详解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一份完整的小学教案应该包含以下要素: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层次和要求。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

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修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选修内容是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训练法等。

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安排。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过程的步骤和环节。

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导入、讲解、练习、巩固和总结等。

教学过程应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馈。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以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材料。

在教案中,应明确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实物、教学影音资料等。

教学资源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匹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课堂活动设计思路

小学生课堂活动设计思路

小学生课堂活动设计思路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小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思路,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组织课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游戏化学习:小学生往往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因此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游戏元素,通过游戏化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卡片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或者利用互动性高的教育软件进行数学题的演练。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2. 实践操作:小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上,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校园的花坛里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在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幅画作。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某些课程中,可以将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

比如,在历史课上,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展开一场历史角色扮演;在科学实验课上,可以要求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

4. 视听教学:足够的视听刺激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观看教育性视频、图片和听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播放一段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在音乐课上,可以播放一些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5. 创意拓展: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作业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自由创作。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与课文相关的短文;在数学课上,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解决。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方法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方法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重要环节,它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并进行计划和组织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发展需求所确定的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具备可达性、可测性和可操作性。

可达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既不能过高超过学生能力,也不能过低低于学生水平;可测性指的是教师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可操作性指的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够为教师提供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教学内容应当具备科学性、适应性和启发性。

科学性指的是教学内容应当具备科学性,符合学科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适应性指的是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相匹配,不能过难或过易;启发性指的是教学内容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学方法应当具备多样性、可操作性和互动性。

多样性指的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可操作性指的是教学方法应当具备可操作性,能够为教师提供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指导;互动性指的是教学方法应当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教学评价应当具备客观性、多样性和指导性。

客观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应当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样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讨论评价等;指导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应当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参考依据。

小学教案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小学教案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小学教案的基本结构与要素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和指导工具。

它的结构和要素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展开探讨。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以下是教案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是按照顺序组织教学活动的流程:1. 教学目标:在教案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本次教学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要具体、清晰,并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符。

2. 教学准备:在教案中,教师需要列出本次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教材、工具等,以及教学环境的准备工作。

3. 教学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一环。

教案中需要设计合适的引导问题、故事或图片,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4.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或教材的要求,明确列出本次教学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技能及相关示范和实践活动。

5. 教学方法:在教案中需要注明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并要合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6.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过程,包括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7. 教学评价:在教案中要考虑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可以设计一些测验、小练习或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8. 课堂总结: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安排。

9. 课后作业:最后在教案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二、教案的要素除了基本的结构外,教案还需要涵盖以下要素:1. 适应性:教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学习需求和教材特点进行调整和适应,以满足不同教学环境的需求。

2. 渐进性: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安排要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 综合性: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涉及到多个维度,如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要素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和组织。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明确的。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的效果的总结。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而且合理,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核心部分。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年级和课程标准,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应当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层次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符合课程要求。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课件、教具、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材料。

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资源条件。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案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考试、测验、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六、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案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教师通过设定课堂规则和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遵守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设计的具体展现形式。

教师需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步骤,并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高效。

八、自主学习与拓展自主学习和拓展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op pollution? (Lesson 33, SEFCB 2A)从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浅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预先谋划,事前设计。

现代教学尤其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 planning )。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分为宏观设计( 如一门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总体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 和微观设计 (如一节课的设计 lesson planning,几节相关课的设计 a week’s planning )。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1、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

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2、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 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

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以上三个层面英语称为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 by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task-based activities, role play
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 ),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4、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

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走遍美国》。

和蔼可
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⑵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有条件的话,英语教师要努力学习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不断探索多媒体英语教学,发挥其应用作用。

5 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

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

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

问题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根据国外一些研究,这种提问可以分为5类:
⑴ 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所学习过的基本内容。

如:When and where was Abraham Lincoln born?
⑵ 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

如: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
⑶ 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

如:How can you manage to keep yourself from getting fat?
⑷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

学生们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

如:What should we do to
⑸ 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

引导学生判断评价事件和人物,分析品评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是一种高深层次的设问,思想难度较大。

如: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Antonio was?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的教学原则(Learner-centered, task-based learning);
2.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学以致用”,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
(Communicative-learning);
3.教师的作用: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

II.课堂教学步骤:
Step One: Presentation
1. Showing a lady ( or a gentleman ) who is rather fat through multimedia and also
one who is slim and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 Which body shape would you like to have? ”
2.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supper and between meals?”
Showing all the foods Ss mentioned and some more.
“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 What’s a healthy diet? ”
3. Telling Ss what is to be learned
Enabling Ss to know how to keep them from getting fat by having a healthy diet
Step Two: Practice
1. Listening to the tape of the text ( with books shut )
2. Reading the text
3. 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4. Summariz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Step Three: Production
Task: You’re invited to give a lecture to some fat people, who try their best to
lose weight. Please discuss it in small groups and write an outline of the
lecture and then make a speech.
Step Four: Assignment
Get well prepared for the lecture and try to give the lecture next period.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要想取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教师首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统帅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要善于自我设计,扬长避短,发挥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