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技术课件 ppt
(医学课件)体外循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概述•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体外循环技术的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体外循环技术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目•体外循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录定义原理定义与原理发展历程体外循环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心外科手术、心肺复苏等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
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广泛应用于心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为各类手术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前准备病情评估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共同讨论手术方案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术前讨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使用适当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实施气管插管等操作。
麻醉诱导体外循环建立心肌保护手术操作通过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将患者的心脏和肺脏与手术区域隔离。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心肌保护液等物质,确保心脏在手术期间的正常功能。
根据病情和手术方案,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
术后处理030201心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0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肝移植手术01肝移植手术02肝肿瘤切除术肺动脉狭窄矫正术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术中并发症及防治出血01血栓形成02气体栓塞03器官功能衰竭体外循环可能会对其他器官的功能产生影响,如肾功能衰竭。
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染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神经系统并发症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如意识障碍或肢体运动障碍。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与应对措施患者不耐受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或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和应对措施。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ECMO讲课PPT课件

血管通路建立技巧及并发症预防
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感 染等,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氧合器选择及更换时机判断
氧合器选择
1
2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氧合器类 型。
3
确保氧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氧合性能。
氧合器选择及更换时机判断
监测氧合器功能,如氧合指数、二氧化碳排出量 等。
ECMO讲课PPT课件
REPORTING
• ECMO基本概念与原理 • ECMO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ECMO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ECMO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 • ECMO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PART 01
ECMO基本概念与原理
REPORTING
ECMO定义及发展历程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ECMO适应症与禁忌症
02
分析适合使用ECMO的临床情况
03
指出使用ECMO的禁忌症,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ECMO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2
探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
03
提供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有效方 法
ECMO领域前沿动态关注
最新研究成果分享
01
02
介绍近年来ECMO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其身心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PART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REPORTING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ECMO基础讲课PPT精选课件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ECMO概述与基本原理 • ECMO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临床效果评价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 ECMO团队建设与培训管理 • ECMO在特殊情况下应用探讨
01
ECMO概述与基本原理
ECMO定义及发展历程
操作技能培训
包括ECMO设备的操 作技能、血管穿刺技 术、抗凝治疗等实践
操作技能。
团队协作培训
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快速响应。
案例分析培训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提高医护人员对
ECMO患者的综合管 理能力。
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
考核机制
激励机制
设立定期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的ECMO 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确保 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
通路维护
定期评估导管位置及通畅 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 感染、出血等。
穿刺与置管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穿 刺,并置入导管,建立血 管通路。
参数设置与调整策略
01
02
03
初始参数设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ECMO机 器的性能,设置合适的初 始参数,如血流量、氧浓 度等。
参数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监 测结果,及时调整ECMO 参数,以维持患者生命体 征稳定。
生存率
评价ECMO治疗对患者生 存率的影响,是评估 ECMO效果的重要指标。
器官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经过ECMO治疗 后,器官功能的恢复情况 ,如呼吸、循环、肾功能 等。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ECMO治疗过程中并 发症的发生率,如出血、 感染、血栓形成等。
体外循环技术ppt课件

二 、进行气体交换 引出体外的静脉血需要与氧气结合,形成动脉血再回 输回动脉。那应该怎么做呢?
把大象放入冰箱需要几步?
I. 开门 II. 放大象 III. 关门 给静脉血加入氧气需要几步?
I. 引流出静脉血 II. 找一个氧气瓶接上氧气管 III. 把氧气管放进静脉血
二 、进行气体交换 鼓泡型氧合器血液被动进
据文献显示,离心泵能有效缩短病人在ICU停留时间,减少花 费,从而抵消较贵的泵头支出,还有待以后再探讨。
结语与导读 ECMO区别于传统的体外循环:
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瓶装置,体外循环则有储血瓶作 为排气装置,是开放式管路;
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激活 全血凝固时间(ACT)120—180s,体外循环则要求ACT》480s;
二 、进行气体交换
膜式氧合器:各种各样的膜式氧合器设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
期就被广泛应用,但是直到80年代才解决降低预充量的问题,因简 单易行的使用才形成广泛的商业化。不同于鼓泡式氧合器,在膜式 氧合器中通血和氧气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利用聚丙烯半透膜或者硅 树脂膜等,气体和血液之间没有直接接触。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的 方式进行的,由膜两侧的血气分压差驱动。这和人体肺呼吸的机制 相同,因此膜式氧合器通气方式更接近于生理过程。由于没有发泡 和去泡的过程,可明显减少气栓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单独控制PO2 和PCO2。
变温能力 预充量
二、组织相容性 三、安全性
聚丙烯 聚乙烯等多聚物生物相容性高,肝素涂抹技术的应 用。
避免漏水,打空等。
四、稳定性和简易性
鼓泡式氧合器使用2-3小时,膜式氧合器使用4-6小时。
二 、进行气体交换(番外
体外循环(PPT)

Heart Anatomy
✓ The heart weighs between 200 to 425 grams and is a little larger than the size of your fist. By the end of a long life, a person's heart may have beat (expanded and contracted) more than 3.5 billion times. In fact, each day, the average heart beats 100,000 times, pumping about 7,500 liters of blood
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指征 ❖ 掌握缩窄性心包炎的定义,了解其临床表现及手术治
疗原则 ❖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手术指征,手术治疗
的方法 ❖ 了解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手术指征,手术治疗的方法
Company Logo
overview
The impac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n the human population is enormous. In our count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ffects over 80 million people and accounts for over 40%of all deaths. Approximately 100 billion yuan will be spent on the care of these patients every year.
Contents
❖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体 外循环)
体外循环简介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7
完整版ppt课件
8
滚 压 泵 结 构 示 意 图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10
完整版ppt课件
11
流量调节
泵流量决定于每分钟泵头的转速(RPM) 和每转泵的排空容积(SV)
容积的多少由泵管的大小和泵头挤压长短 而决定
完整版ppt课件
67
体外循环中的管理工作——氧合器的使用
1.膜式氧合器:
先开机后开气;先停气后停机。根据温度和血PaO2 调节氧浓度; 根据PaCO2调节通气量。停循环或低 流量时, 停止通气/减低通气量。停机后不可在动 脉路抽血。
2.鼓泡式氧合器: 氧浓度100%,根据血气PaCO2、PaO2调节氧流量。
膜式氧合器的安全使用时限是6-8小时 无孔型膜肺更适用于长时间灌注 一旦发现膜肺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应及时更
换 串联鼓泡式氧合器或并联膜式氧合器
完整版ppt课件
35
完整版ppt课件
36
理想的体外循环管道
良好的透明度、弹性及可弯曲性、不易扭 结和压扁
良好的韧性、散裂率低 (内表面颗粒脱落少)
热力消毒耐受性好 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完整版ppt课件
37
体外循环的基本管道
动脉泵管 静脉引流管 心外吸引管 心内吸引管
完整版ppt课件
38
动脉插管
部位:升主动脉、股动脉及腋动脉等 升主动脉插管是最常用的 口径过细,灌注阻力增高,组织灌注不足 口径过粗,在升主动脉内占有位置过多,
完整版ppt课件
59
预充液管理及血液稀释——预充液
预充液的种类: 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 复方氯化钠; 勃脉力; 代血浆类; 全血;血浆;红细胞悬液;白蛋白等。
体外循环简介PPT

手术后的护理
监测和观察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生命 体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确保患
者恢复顺利。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 抗生素、抗凝剂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01
体外循环的优缺点
优点
01
02
03
04
手术视野清晰
由于血液从体内移除,手术区 域被清晰地暴露出来,为医生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发展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排异反应,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应用领域的拓展
扩大适应症范围
01
随着技术的进步,体外循环将有望应用于更多种类的手术,如
复杂的心脏、肺脏和肝脏手术等。
微创手术的辅助
02
体外循环技术将与微创手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微创、恢
复更快的手术方式。
血液管路通常由硅胶、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凝血 性能和耐受各种消毒方法的性能。
在使用过程中,血液管路必须保持清洁和无菌,以避免感染和凝血等问题的发生。
血液过滤器
血液过滤器是一种用于过滤血 液中的杂质和气体的设备。
它通常由多层滤膜组成,能够 过滤掉血液中的微粒、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物质。
血液过滤器还具有去除气体、 调节血液温度等功能,可以确 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01
体外循环的手术过 程
手术前的准备
01
02
03
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 查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
设备准备
准备体外循环所需的设备 和材料,包括氧合器、人 工心肺机、血液回收机等 。
体外循环概述PPT课件

▪ 1953年5月, Gibbon 成功完成体外循环 下ASD修补术
3
1958年6月 苏鸿熙教授带领手术组进行手术场景 4
术后46周年工作照
患儿当时照片
患儿术后40周年
全家合影
5
体外循环实施目的
▪ 维持呼吸-人工肺 ▪ 维持循环-人工心脏
体外循环概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1
一 体外循环基本概念
▪ 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体外循环
心肺转 流术
ECC>CPB ECC=CPB
2
CPB 历史
▪ 1931年,Gibbon 提出,原因:胆囊切除 术患者肺栓塞。1934年正式实验
6
体外循环使用范围
▪ 心脏直视手术 ▪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布加综合征 颅内复杂动脉瘤 呼吸道严重阻塞的抢救 急救 (农药中毒、CO中毒) 治疗肿瘤 (热疗) 心搏呼吸骤停 其它
7
二 体外循环设备和装置
8
9
CPB组成
▪ 体外循环机 ▪ 氧合器 ▪ 变温水箱 ▪ 体外循环管道 ▪ 微栓过滤器 ▪ 动静脉插管
氧合室
19
20
CPB-微栓过滤器
21
22
23
24
25
26
体外循环辅助设施-ACT仪
27
三 体外循环的实施
28
(一)体外循环准备
▪ 患者准备:全面了解病情,尽可能纠正患者心功 能及各主要脏器功能,改善全身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
膜式氧合器通过中空纤维膜(外走气内走血)进
行气体交换,氧合效果好,血液破坏小
21
-
变温装置
变温水箱
22
-
滤器
23
-
体外循环管理
24
-
体外循环的准备
病情评估 制定计划 预充与抗凝
25
-
预充与血液稀释
库血预充 预充液:晶体预充液、胶体预充液、血液成分 合理的胶晶比、转流中HCT
10
-
滚压泵 离心泵 重力皮囊滚压泵 涡流泵
11
-
滚压泵原理
泵头挤压管道 产生单向血流
12
-
15
-
离心泵工作原理:
– 驱动马达高速旋转,磁性连接带动泵内 轮片结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驱动单 向血流。
16
-
滚压泵与离心泵性能比较
项目 离心泵
滚压泵
18
流量 类型 血液破坏 微栓产生 意外排空 远端阻塞 长期灌注 机动性好 血流倒流
与转速、压力非线性相关 开放、限压 较轻 不易 不会 压力升高有限不会崩管 适合 良好 可能
与转速线性正相关 闭合、限量 较重 可以 可以 崩管 不适合 较差 不会
-
氧合器
“人工肺”----代替肺进行气体交换 主要为鼓泡氧合器、膜式氧合器
19
-
鼓泡氧合器通过静脉 血和氧气混合成血气 泡进行气体交换
,后期应提高。
★ 紫绀型患者血浆量少,畸形矫正后极易 发生肺水肿。虽然Hct较高,但血液胶渗压较低,晶 体不宜过多,COP应稍高。
29
-
肝素----可拮抗(鱼精蛋白)的抗凝剂使体外循 环成为可能
1922年 Howell 发现肝素 1955年 Hawskley 总结鱼精蛋白拮抗经验 1966年 Hottersley 发现ACT(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26
-
▲血液稀释对全血粘度的影响 HCT:25-30%时 ,血液粘度降至最低点 CPB中,降低全血粘度可因增加血液流速和减少微
循环前阻力而改善微循环 ▲血液稀释对血液携氧能力影响
HCT在30%时,血液携氧能力最强;H%的一半左 右。
全血粘度在HCT20%以下将不再下降,而携氧能力 却会急剧下降,故使血液稀释时应维持HCT≥18%
30
-
肝素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 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 酸脂,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硫酸鱼精蛋白具有强碱性基团,在体内可与强酸 性的肝素中和,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肝素 失去抗凝能力
31
-
首次体内肝素剂量为300-400IU/kg,静注肝素5-10分钟后 抽血标本测ACT,大于480秒方可转机,不足时按全量的1/31/2追加肝素
☆ 外科畸形矫正满意
43
-
心肌保护
44
-
良好的心肌保护
– 可以减轻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可以降低术后低心排综合症的发生 – 可以使心脏外科手术更加平稳安全
心肌保护的核心
– 维持心肌能量代谢平衡
45
-
心肌保护主要方法
晶体冷停跳 氧合血冷停跳 温血持续灌注 温诱导---冷停跳---温复苏 顺灌+逆灌+桥灌
27
-
根据手术病种: 一般:0.23----0.25 紫绀:0.25----0.3 DHCA: 0.2 CABG: 0.25----0.3
根据患者年龄 根据转流温度 根据手术时间
28
-
晶胶比例和胶体渗透压: ★ 转流初期总体晶体/胶体比例应为0.4~
0.65:1,后期应逐渐降低。 ★ 转流初期相对COP应不小于转流前的60%
5
-
6
-
体外循环目前应用
心血管外科 泌尿外科(腔静脉瘤栓) 神经外科(脑干部血管瘤) 肿瘤科(局部高温化疗) 低温复苏 肝移植
7
-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
8
-
人工心肺机(artificial heart-lung machine)
血泵 氧合器 变温器 滤器
9
-
血泵
驱动体外血流,替代心脏 排血功能,故也称“人工 心”
体外循环原理与心肌保护
同济医院心胸外科 汪源
1
-
心内手术VS心脏停跳?
维持心肺功能
保证手术安全
2
-
3
-
4
-
基本概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是利用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出体外,进 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
的生命支持技术。
停机拔管后,以1mg鱼精蛋白:100U肝素中和,注意防治“鱼 精蛋白反应”(低血压、肺动脉压升高、超敏反应)
32
-
体外循环的外科操作
动静脉插管 心肌保护液
灌注插管 引流装置
33
-
34
-
体外循环基本步骤
前平行、降温 阻断主动脉、心脏停跳全转 流、进行心内手术操作心内手术操作完成、复 温、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平行停机、拔 管、中和
AaDO2
42
-
停机条件
心电图基本正常
☆ 心脏充盈适度,中心静脉压5~15cmH2O ☆ 心肌收缩有力,平均动脉压60~80mmHg
☆ 鼻咽温37~38℃,肛温35~36℃,末梢温暖
☆ 血色素8g/dl左右,红细胞压积在24%以上
☆ 心脏复跳以后并行相当于阻断循环时间的1/4
☆ 血气、电解质检查无明显异常
-
温度管理
通过降温降低代谢,减少氧耗,减少血液破坏,提供无血术野鼻咽温度间接反 应大脑温度,变化迅速;直肠温度反应腹腔脏器温度,变化缓慢
咽温 肛温、膀胱温
脑部温度 腹腔脏器温度
38
-
鼻咽温度 浅低温 28-35℃ 中低温 21-28 ℃ 深低温 <20 ℃
推荐流量 2.4-3.0 L/(㎡·min) 2.0-2.4 L/(㎡·min) <2.0 L/(㎡·min)
39
-
血气管理
酸碱平衡 氧合参数 电解质变化 血液稀释度(HCT) 渗透压(Osm) COP(mmHg)
40
-
酸碱指标 PH AB SB BE PaCO2
41
-
氧合参数 PO2 (PaO2 PvO2)
SO2 (SaO2 SvO2) PaO2/FiO2(氧合指数<200)
35
-
前平行 指心肺转流开始到冠脉循环阻断前这一段时间, 此时心脏继续作功,由患者心肺和人工心肺机共 同维持循环,是实现患者呼吸循环完全由人工心 肺机支持的过渡阶段。
这一过程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之平稳过 渡
36
-
动态监测
泵压 气泡 平面 静脉血氧饱和度 血压 温度 血气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