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合集下载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温和氧化剂氧化制备二苯基乙二酮的原理和方法。

2. 进一步巩固加热回流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二苯乙二酮是合成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的中间体, 紫外光照射下,二苯基乙二酮裂解为自由基,引发聚合物链间交联,用作聚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剂。

最近的研究表明,二苯基乙二酮是羧酸酯酶的选择性抑制剂。

二苯基乙二酮通常由安息香氧化而得,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三氯化铁等,用硝酸法产率高、原料价廉,但反应中释放出的NO 2有害。

CO C OH CO 安息香可以被温和的氧化剂三价铁离子氧化生成α-二酮,铁盐本身被还原成亚铁态。

不仅避免了硝酸法产生的有毒气体,而且收率较高、操作方便安全CO C OH H三、仪器和药品主要仪器:电热套、天平、烧瓶,冷凝管,抽滤瓶,布氏漏斗,循环水泵、熔点仪等 主要药品 安息香 2.12g (10.0mmol), FeCl 3•6H 2O 9.00g (34.1mmol) 试剂及产物物理常数名称分子量密度(d 204)熔点(℃)沸点(℃)安息香 212.24 1.219 135 194 二苯基乙二酮 210.221.08495~96 347四、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右图1. 合成3CO2H 2O39H2O粗品2. 纯化 75%乙醇重结晶3. 表征熔点 95-96℃4. 产量、产率五、注意事项1. 二苯乙二酮易结块,加水冷却时应用玻璃棒搅动,防止结成大块2. 产物用于下次实验的原料【思考题】1.乙酸和氯化铁各起什么作用?2.本实验可以用KMnO4.重铬酸钠等氧化剂氧化吗?。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二苯乙二酮(简称DP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反应制备DPE,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苯乙酮、苯甲醛、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实验仪器包括反应釜、冷凝器、恒温槽、磁力搅拌器等。

2. 实验步骤:(1)准备反应体系:将苯乙酮、苯甲醛、氢氧化钠、氢氧化铜按一定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2)反应过程控制:将反应釜置于恒温槽中,控制反应温度为80℃,并通过磁力搅拌器保持反应体系均匀混合。

(3)反应结束处理:反应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

(4)产物分离与纯化:将反应体系过滤,得到混合物,通过结晶、溶剂萃取等方法纯化产物。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二苯乙二酮。

产物经过纯化后,得到白色结晶固体。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符合二苯乙二酮的结构特征。

讨论与分析:1. 反应机理:二苯乙二酮的制备主要是通过酮醛缩合反应实现的。

在碱性条件下,苯乙酮和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苯乙二酮。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进行。

2. 反应条件优化: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80℃作为反应温度。

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产物的收率较高。

然而,反应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物的纯度。

因此,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对于提高产物质量至关重要。

3. 产物纯化方法:产物的纯化对于获得高纯度的二苯乙二酮至关重要。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结晶和溶剂萃取的方法。

结晶是通过控制溶剂的温度和浓度,使产物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溶剂萃取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产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物的纯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二苯乙二酮,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反应机理和优化条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室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二苯乙二酮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2. 掌握实验中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熟悉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二苯乙二酮(又称苯并烯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4H10O,结构中两个苯环通过CO连接在一起。

二苯乙二酮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通常采用二苯甲酮为始料,通过反应、还原、酸化等多个步骤制得。

实验材料:二苯甲酮、NaOH、异丙醇、丙酮、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等。

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所需材料按照所需比例精确称量,备好实验仪器和器材。

2. 制备苯并酚:将50g二苯甲酮溶于200mL异丙醇中,加入30mL 2.5mol/L NaOH溶液,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加热回流2小时。

反应结束后立即加水降温,并用过滤纸滤出固体,用水或乙醇洗涤并干燥。

3. 制备苯并烯酮:将50g苯并酚与100mL丙酮、10mL H2SO4混合后,加热回流4小时。

反应结束后加水降温,并用乙醇洗涤固体,过滤并干燥,最终得到苯并烯酮。

4. 测定产率和纯度: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对制得的产物进行检测,确定其结构和纯度,最终计算得到产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制备得到了苯并烯酮产物,其红外光谱表明C=O伸缩振动峰位为1675cm-1,符合苯并烯酮的结构特征。

核磁共振和质谱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对二苯乙二酮的制备方法和技术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实验技能、仪器设备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提高。

在今后的实验项目中,将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实验技巧和知识储备,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奠定基础。

安息香,冰醋酸和浓硝酸合成二苯乙二酮反应机理

安息香,冰醋酸和浓硝酸合成二苯乙二酮反应机理

安息香,冰醋酸和浓硝酸合成二苯乙二酮反应机理二苯乙二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双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安息香、冰醋酸和浓硝酸合成二苯乙二酮的反应机理。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反应涉及的三种化合物。

安息香,又称苦杏仁油(Benzaldehyd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HO,具有苦杏仁味,主要来源于苦杏仁油,也可通过苯乙烯氧化或氧化苯乙烯制备。

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解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用于食品添加剂。

浓硝酸,化学式为HNO3,是一种强氧化性酸,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以和多种物质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用于制取硝胺等化合物。

合成二苯乙二酮的反应机理如下:首先,将安息香溶于冰醋酸中,得到一个间歇产物,这个产物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到,比如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具有特殊吸收峰。

然后,在溶液中缓慢加入浓硝酸,随着浓硝酸的逐渐加入,产物的吸收峰开始减弱,并最终消失。

最终,得到了二苯乙二酮的晶体,可以通过重结晶纯化,从而得到纯的二苯乙二酮。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这个反应的机理。

首先是安息香和冰醋酸的反应。

在溶剂中,苯乙酰将氧化得到醛基,冰醋酸的质子与氧原子形成氢键,从而加速羰基的质子化。

在这种情况下,羰基可以快速地被亲电试剂攻击,生成乙酰乙酸苯酰醛的间歇产物。

然后是乙酰乙酸苯酰醛和浓硝酸的反应。

在这步反应中,间歇产物的芳基碳原子嵌入硝基团中形成的6-硝基乙酰苯酰醛(略称硝化化物)分解,生成更易于亲电试剂攻击的硝化中间体,硝化中间体与冰醋酸中的带负电荷的氢中间测试反应生成一3,5 -二硝化苯基醛,并不断向下转化与苯甲酰乙酸形成一个稳定的环,硝基所在的碳原子紧张而环化得有利的能量。

在进一步吸成分子的连环反应下,首先二硝化苯基甲醛被氢氧化为配偶体,分解产生的配偶体也可以氧化地个阴离子氧化。

二苯乙二酮的合成

二苯乙二酮的合成

二苯乙二酮的合成简介二苯乙二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染料、医药和聚合物等。

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催化氧化法和酸促作用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苯乙二酮的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并对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二苯乙二酮的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原料包括苯乙烯和氧气,催化剂常用的是铁离子。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原料准备准备苯乙烯和氧气作为反应的原料。

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溶剂和合成原料。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反应条件调控将催化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含量和种类会对反应效果和产物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铁离子是一种较常用的催化剂。

同时,调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也是关键的因素,一般反应温度在80-120°C之间,反应时间在4-8小时。

反应进行将苯乙烯和氧气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设定反应温度,同时将催化剂加入反应系统中。

反应进行时,要控制氧气的供应速度和催化剂的加入量,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产物分离纯化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结晶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蒸馏是将混合物按照其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结晶则是通过溶解度差异将产物从溶液中析出。

产物性质分析对合成得到的二苯乙二酮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测试分析,以确定产物的纯度和结构。

酸促作用法除了催化氧化法外,酸促作用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二苯乙二酮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的反应原料主要包括苯乙烯和二氯甲烷,反应过程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原料准备准备苯乙烯和二氯甲烷作为反应的原料。

二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常用作有机溶剂和反应介质。

酸催化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酸性催化剂,常用的有浓硫酸或氯化亚砜。

酸催化将加速二苯乙烯的反应进程,并促使生成二苯乙二酮。

调控酸催化剂的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反应进行将苯乙烯和二氯甲烷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体系中,在酸性条件下反应。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安息香衍生物二苯乙二酮得合成及表征一、实验目得:1.学习安息香氧化制备α—二酮得原理与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得原理,薄层板得制作。

3.学习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程。

二、实验原理:(一)薄层色谱得有关知识薄层色谱法就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而达到分离得目得,故也称为薄层层析.它就是快速分离与定性分析少量物质得一种广泛使用得实验技术,可用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与柱色谱得先导(即为柱色谱摸索最佳条件)等方面。

1.薄层色谱常用得吸附剂硅胶与氧化铝就是薄层层析常用得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大,它在硅胶与氧化铝上得吸附力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就是加热粉末以脱去水分.硅胶就是酸性得,用来分离酸性或中性得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与碱性得,可用于分离极性或非极性得化合物。

商用得硅胶与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得距离越长,化合物得分离效果越好。

宽得薄层板也可用于量较大得样品,具有1~2mm厚得大板可用于50~1000mg样品得分离制备。

2。

样品得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得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就是1~2 %。

溶剂应具有高得挥发性以便于立即蒸发。

丙酮、二氯甲烷与氯仿等就是常用得有机溶剂.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得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用毛细管(内径小于1mm)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得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得分离效果.3.展开将选择好得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气饱与,再将点好样品得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

使用足够得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3~5 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得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出前沿得位置后即可显色。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通过苯甲酸与苯并萘酮反应,制备出二苯基乙二酮,并掌握该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苯甲酸和苯并萘酮在酸性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二苯基乙二酮。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称取苯甲酸1.2g和苯并萘酮2.0g,分别放入两个干净的干燥瓶中备用。

准备20ml的三甲基氧化铝液体试剂,并去除其中的水分。

准备好玻璃棒、分液漏斗、滤纸、蒸馏水、冷却剂等实验用品。

2. 反应操作:
将苯甲酸倒入干燥瓶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混合搅拌后,将苯并
萘酮倒入混合液中,放置4h。

将反应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冲洗瓶内残留物。

将收集的混合液先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倒入硼酸分液漏斗中,滴加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分液。

将有机相用硼酸洗涤3次,去除水液残余后,用旋转蒸发器浓
缩溶液,将产物收集到称量瓶中,加入10ml的醇,摇匀后放置冷
却剂中结晶24h。

将产物过滤并用少量醇洗涤,用滤纸吸干,然后在干燥器中干燥,最后称取产物。

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顺利完成,制得白色晶体产物,产率为82.5%,结晶点为140-142℃。

通过IR和NMR等波谱测试,证实其为二苯基乙二酮。

实验结论:
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二苯基乙二酮,并掌握了该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实验产物的纯度和收率,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为该反应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二苯乙二酮

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二苯乙二酮

金属催化法
Liu等报道,用金属钐/DMF/TMSCl或碘作活化剂或采用 SmI2/THF体系促进二芳基甲酮与DMF反应,能够在温和条件下 使芳基迁移,获得高产率的苯偶姻。 苯偶姻甲基醚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光学引发剂,通常由苯甲醛、 甲醇二步法合成;XianmeiXie等报道,采用MgCoAl-HT催化剂实现 了一步合成,苯甲醛转化率达77.49%,苯偶姻甲基醚选择性几乎为 100%,而且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可被循环使用,是环境友好型苯偶 姻甲基醚合成方法。
N-杂环卡宾催化法
不对称合成是当代有机合成中研究的热点,安息香缩合产物具 有一个立体中心。因为N-杂环卡宾的反应特性及其结构上允 许连接各种体积较大的位阻基团,所以化学家们一直试图把安 息香缩合反应发展为N-杂环卡宾催化的不对称亲核酰基化反 应。
根据氰化物催化苯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机理推断了噻唑盐催化苯 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机理,如下:
【实验步骤】 1、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0.9gVB1(盐酸硫胺素盐噻胺),2.5ml蒸馏水,
7.5ml95%乙醇,用塞子塞上瓶口,放在冰盐浴中冷却。 2、用一支试管取2.5ml10%NaOH溶液,也放在冰盐浴中冷却10min。 3、将冷透的 NaOH溶液滴加入冰浴中的圆底烧瓶中,充分摇匀(pH:9-10), 去掉冰水浴,加入5mL新蒸的苯甲醛,然后按装置图装配,加入沸石。 4、温水浴中加热反应,水浴温度控制在60-75℃之间(不能使反应物剧烈沸 腾),约80-90min。(反应混合物呈桔黄或桔红色均相溶液)
聚合物与苯偶姻反应合成苯偶酰
一些胺或脂的聚合物能氧化苯偶姻,合成苯偶 酰,例如用聚溴代丙烯酰胺氧化苯偶姻,反应5 h 苯偶酰产率可达99 %。
实验方案初步设计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合成安息香,第二步合成二苯乙二酮。 安息香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息香衍生物二苯乙二酮的合成及表征一、实验目的:1.学习安息香氧化制备α—二酮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薄层板的制作。

3.学习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程。

二、实验原理:(一)薄层色谱的有关知识薄层色谱法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也称为薄层层析。

它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技术,可用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先导(即为柱色谱摸索最佳条件)等方面。

1.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硅胶和氧化铝是薄层层析常用的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大,它在硅胶和氧化铝上的吸附力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是加热粉末以脱去水分。

硅胶是酸性的,用来分离酸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可用于分离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

商用的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的距离越长,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宽的薄层板也可用于量较大的样品,具有1~2 mm厚的大板可用于50~1000 mg样品的分离制备。

2.样品的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是1~2 %。

溶剂应具有高的挥发性以便于立即蒸发。

丙酮、二氯甲烷和氯仿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 的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

用毛细管(内径小于1mm)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3.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气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

使用足够的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3~5 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

根据R f值的不同对各组分进行鉴别。

4.显色展开完毕,取出薄层板,划出前沿线,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

但是很多有机物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

另外一种方法是将薄层板除去溶剂后,放在含有0.5g 碘的密闭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形成黄棕色斑点。

也可在溶剂蒸发前用显色剂喷雾显色。

5.R f (比移值)的测定R f (比移值)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即展开后样品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之比,常用分数表示。

R f 值与化合物的结构、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展开剂、显色方法和温度等因数有关。

但在上述条件固定的情况下,R f 值对每一种化合物来说是一个特定的数值。

当两个化合物具有相同的R f 值时,在未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不能确定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化合物。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不同的溶剂或混合溶剂来作进一步的检验。

b a R f =展开剂移动距离溶质移动距离式中:a 为溶质由点样中心到展开后溶质最高浓度中心的距离;b 为由点样中心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二)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苯偶酰(Benzil ,二苯基乙二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通常由安息香氧化而得,能使安息香氧化的试剂很多,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醋酸铜、三氯化铁等。

本实验以安息香为原料,利用氧化剂将二苯羟乙酮氧化为二苯基乙二酮,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合成可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 硝酸氧化法。

用硝酸氧化法较为简便,但反应中释放出的二氧化氮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方法二: 醋酸铜氧化法。

安息香可以被温和的氧化剂醋酸铜氧化生成α-二酮,铜盐本身被还原成亚铜态。

实验经改进后C C H O OH C O HNO 3CH 3COOHC O使用催化量的醋酸铜,反应中产生的亚铜盐可不断被硝酸铵重新氧化生成铜盐,硝酸本身被还原为亚硝酸铵,后者在反应条件下分解为氮气和水。

改进后的方法在不延长反应时间的情况下可明显节约试剂,且不影响产率及产物纯度。

方法三: 三氯化铁氧化法。

FeCl 3·6H 2O 也是安息香氧化的良好氧化剂,不仅避免了常用的硝酸氧化法中产生有毒的氮的氧化物,而且收率高、质量好、操作方便、安全。

FeCl 2HCl ++22FeCl 3H OH C C O + C O C O 2简单的薄层层析法虽然不能准确地说明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但是它却可以方便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氧化反应的进程。

在反应过程中, 通过不断取样进行分析来监测反应的进程有着实际应用的意义。

如果反应进行时,不加以监测,为了保证反应完全,往往采取加长反应的时间,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能源,而且已经得到的产物往往还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使收率和产品纯度都较低。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玻璃板(2.5⨯7.5cm ),三颈烧瓶(100 mL ),回流冷凝管(30cm ),圆底烧瓶(100 mL ),油浴锅,磁力搅拌器,紫外灯,显微熔点仪,红外光谱仪试剂:硅胶 GF 254,羧甲基纤维素钠(0.5%),安息香,冰醋酸, 95%乙醇,三氯化铁,二氯甲烷四、实验步骤:(一)薄层板的制作及活化:每人制两块硅胶板。

1.选用2.5⨯7.5(cm )规格的玻璃板两块,用肥皂水洗净,用蒸馏水淋洗两次后烘干,用时再用酒精棉球擦除手印至对光平放无斑痕。

2.称取2g 硅胶GF 254,边搅拌边慢慢加入到盛有6~10mL 0.8% CMC 清液的烧杯中,不断振摇成均匀的稀糊(在平铺玻璃板上能晃动但不能流动).用药匙取一定量上述稀糊倒在玻璃板上,用食指和拇指拿住玻璃板,前后左右振摇、摆动,并不时转动方向,制成薄厚均匀、表面光洁平整、无气泡的薄层板,厚度为0.25~1.0mm 。

涂好后的薄层板在水平位置放置,待薄层发白近干(注意:室温放置必须使玻板干透,否则会出现断裂现象)。

或把两块载玻片面对面结合在一起,这样每片只有一面与硅胶糊接触,使薄片浸入硅胶稀糊中,然后慢慢取出,分开二块薄片,将未粘附硅胶糊的那一面水平放在一张清洁的纸上,让其自然阴干。

3.将涂好硅胶并于室温晾干的玻片置于烘箱中逐步升温至110℃活化0.5~1小时,冷后于干燥器内备用。

(二)二苯基乙二酮的合成1.反应方法一:在100mL 三颈瓶上装有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另一颈上用标准磨口塞塞紧。

将6.0g 粗品安息香和30mL 冰醋酸及15mL 浓硝酸(70%, 比重 1.42)混合均匀。

将此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加热至液体温度为85~95℃,用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进程,当安息香已全部(或接近全部)转化为二苯基乙二酮后,将反应液冷却并加入120mL 水和120g 冰的混合物。

此时有黄色的二苯基乙二酮结晶出现。

抽滤,并用少量冰水洗涤结晶固体,干燥后,用甲醇进行重结晶,计算产率。

方法二: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4.3g(0.02mol) 安息香、12.5mL 冰醋酸、2g 粉状的硝酸钠和 2.5mL 2% 硫酸铜溶液(1),加入几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网上缓缓加热并时加摇荡。

当反应物溶解后,开始放出氮气,继续回流1.5h 使反应完全。

将反应混合物冷至50~60℃,在搅拌下倾入20mL 冰水中,析出二苯乙二酮结晶。

抽滤,用冷水充分洗涤,尽量压干,粗产物干燥后为3~3.5g。

产物已足够纯净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

如要制备纯品,可用75%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熔点94~96℃。

纯二苯乙二酮为黄色晶体,熔点为95℃。

注:2% 硫酸铜可用下述方法制备:溶解2.5g 水合硫酸铜于100mL 10% 醋酸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滤去碱性铜盐的沉淀。

方法三: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 冰醋酸,5mL 水,9 .0gFeCl3· 6H2O,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以石蜡油为热浴体)持续5min,,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 2 .1g 安息香,继续加热回流45-60min,加水30-50mL 煮沸后冷却则析出黄色固体,抽滤,并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

注:在合成过程中,回流时可用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进程,每隔15~20min用毛细管吸取少量反应液,每次约数微升(μL),在7.5*2cm薄层板上点样,左边点标准安息香,右边点反应液,并将薄层板放置使醋酸挥发,用二氯甲烷作展开剂,在紫外灯下观察安息香是否全部转化为二苯基乙二酮。

本实验选用方法三进行。

2.提纯用95%乙醇重结晶(活性炭脱色),得到淡黄色针状晶体。

(三)二苯基乙二酮的表征1.测定产品的熔点并记录。

理论熔点值为95℃。

2.测定产品的红外光谱,并于二苯基乙二酮的一致谱图对比,指出其主要吸收带的归属。

思考题1.已知安息香: λmax=248nm(EtOH);二苯基乙二酮:λmax=260nm(EtOH),试用此二数据确定用薄层板分离得到的两个点各是哪一个化合物,并算出各自的Rf 值。

哪一个化合物的Rf 值大一些,为什么?2.产物二苯基乙二酮为一黄色结晶固体,原料安息香为白色固体。

试从原料与产物的结构特点出发说明这种颜色的变化。

参考文献[1] 吴世辉,周景尧,林子森等编著,中级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霍宁E.C.主编,南京大学有机室译,有机合成,第一集,北京,科教出版社,1981.[3] 于秀兰,杨桂秋.有机化学综合性实验研究[J].广州化工,2009,(03)[4] 陈毅平.二苯乙二酮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05),4[5] 张康华,曹小华,陶春元,全民强.安息香缩合与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6] 刘长辉,蒋颂.苯偶酰类化合物的合成[J].化工时刊,2009,(04)[7] 刘长辉,蒋颂.苯偶酰的高效简便合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8] Swern D, Brownfain D S, Mancuso A J. Oxidations of heteroaromatic and diverse alcohols to carbonyl compounds[J] .J OrgChem, 1979, 44 (23) :4148-4150注意事项:1.名称M m.p.(℃) b.p. (℃) SH2O d204苯偶酰210.228 94.87 347 不溶 1.5210热水溶,安息香212 135-137 194/12mm冷水不溶2.活化薄层板(从低温升起,到105℃时开始计时0.5h),未消耗的硅胶稀糊可贮存在广口瓶内,以供再用。

3.反应开始后(到所需温度后),每隔一定时间,用薄层板检测反应进程,直到反应完成(注意:一块板可点两个样,一次点一个标准样;取样浓度要控制,否则展不开;展开剂用二氯甲烷;薄层板用紫外灯显色,画下斑点实际形状;最终将所有板画在报告纸上)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示意4.二苯基乙二酮的红外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