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过程图

合集下载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回答1、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细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小麦成熟时间: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收获时间为当年的7月中下旬。

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间为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

一、麦子的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出苗期:田间50%幼苗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约2cm以上。

2、三叶期:从第二叶叶鞘之中露出第三片叶,并且叶片长度为第二片叶的一半左右。

3、分蘖期:田间50%植株的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大约1.5cm以上。

4、拔节期:田间50%植株的主茎的第一茎节离开地面1.5-2cm左右,以节间长出地面2cm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5、抽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的麦穗顶部(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

6、孕穗期:田间50%植株的旗叶展开,旗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2-4cm,并且旗叶叶鞘所抱着的幼穗明显膨大。

7、开花期:田间50%植株的麦穗开始开花(通常为抽穗后3-6天左右)。

8、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籽粒贮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小麦茎、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籽粒内,具体可以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9、成熟期:成熟期可以分为蜡熟期和完熟期。

蜡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从38-40%下降至22%,颜色从黄绿色变成黄色,胚乳从面筋状变成蜡质状,茎生叶变干,穗下节间为金黄色。

完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下降至20%以下,体积缩小,籽粒变硬。

二、麦子几月份成熟1、如果是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当年的7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如果是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2、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第二章 小麦

第二章 小麦
硬度指数: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磨粉加工品质:小麦加工成面粉过程中,加工器具、
流程和经济效益对小麦的构成和物化特性珠要求,主要包 括:出粉率、容重、籽粒硬度、灰分、色泽等
食品加工品质:不同面食品在加工工艺上和成品质量
上对小麦籽粒和面粉质量的要求,包括:面筋含量、沉淀 值、降落值、面团品质等
n叶抽出=n-3叶分蘖= n-3节根伸出
第三节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的培育
主要内容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小麦高产群体的调控
一、小麦的产量形成
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穗数×单穗重
穗数的形成:
穗数=蔸数×单蔸分蘖数×分蘖成穗率
蔸数:按合理基本苗公式计算
第二章 小麦
学习内容

小麦概述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与器官建成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 小麦子粒品质及调控 小麦栽培技术
第一节 小麦概述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我国小麦的分区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1、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球35%-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断裂时间 指从加水搅拌开始直至从峰最高处降低30BU所
需的时间。 公差指数 指曲线最高点中心和出峰后5分钟曲线中心之差 ,以BU表示。该值越小,面团的耐揉性越好。
软化度 指曲线最高点的中心和达到最高点后12分钟曲线 中心之差,以BU表示。
评价值 是一项综合评价粉样品质的单一数值,面团形成
用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并分离出面团中的淀 粉、糖、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剩余胶 状物即为湿面筋。再通过离心进行水分分离, 称重测定。

小麦生长阶段

小麦生长阶段

小麦生长阶段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对于种植者来说,了解这些阶段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照顾小麦。

一、发芽期小麦的发芽期通常持续7-10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开始吸收水分并膨胀。

随着温度升高和土壤湿度增加,种子内部的胚芽开始生长并向外伸展。

此时,植株还没有出土,但是根系已经开始形成。

二、生长期小麦的生长期通常持续30-40天。

在这个阶段,植株逐渐从土壤中伸出,并形成真正的叶片和茎干。

此时,植株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支持其生长。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

三、拔节期小麦的拔节期通常持续10-20天。

在这个阶段,植株开始形成花穗,并且茎干逐渐变粗变硬。

此时,植株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花穗的形成和生长。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花穗数量减少或发育不良。

四、抽穗期小麦的抽穗期通常持续5-10天。

在这个阶段,花穗逐渐伸出并开始开花授粉。

此时,植株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支持授粉过程。

如果缺乏养分或水分,则会导致授粉效率低下。

五、灌浆期小麦的灌浆期通常持续15-20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开始变大并且充满淀粉质。

此时,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支持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缺乏水分,则会导致种子大小不均匀或者干瘪。

六、成熟期小麦的成熟期通常持续10-15天。

在这个阶段,种子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可以收割。

此时,植株不再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阳光,但是仍然需要保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护种子的品质。

总的来说,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发芽期、生长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种植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以保证小麦能够健康生长并丰收。

小麦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小麦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小麦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实验目的
观察和记录小麦发芽生长的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和发芽率变化。

实验材料
- 小麦种子
- 培养皿
- 湿润的细砂土
- 水壶
-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 清洗培养皿,确保无害菌和杂质。

- 在培养皿中铺一层湿润的细砂土。

- 用水壶均匀地浇湿砂土,使其湿润但不过于湿。

- 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子处理:
- 选择健康的小麦种子,去除破损或有病害的种子。

-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湿润的砂土表面,不要让它们重叠。

- 用手轻轻按压种子,使其与砂土接触紧密。

3. 观察和记录:
-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观察小麦种子的发芽情况。

- 记录每个观察时间点种子的发芽数量和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的种子数量和发芽的速度。

- 注意观察小麦种子的根系生长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态。

4. 实验结束:
- 持续观察和记录小麦发芽生长过程,直至一部分小麦种子长出正常的幼苗。

- 结束实验后,将观察数据整理成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结论
通过对小麦发芽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变化、根系生长情况和幼苗的生长状态。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培育技术。

幼儿园科学实验——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 幼儿园科学实验

幼儿园科学实验——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 幼儿园科学实验

主题:幼儿园科学实验——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1.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课上,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观察小麦种子的生长。

通过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让小朋友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目的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实验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实验材料准备为了进行这个实验,老师准备了以下材料:- 小麦种子- 水- 花盆- 盆土- 记录表4.实验过程(1)第一天:老师让小朋友们拿来花盆和盆土,然后在盆土里埋下小麦种子。

每个小朋友都用标签做上自己的名字,用来标记自己负责的小麦种子。

(2)第二天: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地来到实验台前,他们发现小麦种子已经发芽了,每个小朋友都兴奋地记录下这一天的观察结果。

(3)第三天至第七天:每天,小朋友们都认真观察自己负责的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他们发现小麦种子的根部在不断生长,而地上的嫩叶也在慢慢长大。

(4)第八天:小朋友们发现他们种下的小麦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小的麦苗,他们都很开心地记录下了这一天的观察结果。

5.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学到了小麦种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植物从种子到幼苗再到大树的发育过程。

他们也明白了观察和记录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6.实验总结与体会在参与这个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他们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7.实验延伸为了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延伸实验,比如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比如阳光、水分、土壤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8.结语通过这个小麦种子的生长记录实验,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学习,真切地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 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 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4.主攻方向: 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分蘖的消长与成穗规律 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般在出苗后10-20天开
始分蘖,随着叶龄进展,分蘖数量不断增加, 形成冬前分蘖的高峰。越冬期间北方冬麦区有 稳定的封冻时期,分蘖生长停止,翌年春季气 温回升后继续发生,分蘖动态呈双峰曲线。南 方冬麦区冬季较温暖,没有显著的分蘖停止期, 拔节期分蘖达到最高峰,分蘖动态为单峰曲线。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在小麦阶段发育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适当的氮素 营养,保证充足水分,有利于延缓光照阶段的发育,延长穗 分化时间,从而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 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 前一阶段的发展,三个阶段的生长中心不同,各 有其矛盾,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也不一样。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 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 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 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

从根部到茎部再到叶部,小麦的形态特征都展现出其生长发育的奇妙过程。

让我们从小麦的根部开始。

小麦的根系发达,呈分支状,向土壤深处延伸。

这些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像一张网一样覆盖在土壤中,稳固地将小麦固定在地面上,确保其稳定的生长。

接着,我们来看小麦的茎部。

小麦的茎呈圆柱形,高大挺拔。

茎部表面光滑,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抵抗外界的风吹雨打。

茎部内部有许多细长的管道,这些管道负责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部。

茎部的生长速度很快,可以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小麦的叶部。

小麦的叶子呈长条状,互生于茎上。

叶子的颜色呈浅绿色,表面光滑。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小麦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叶绿素,使其能够吸收更多的光线,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除了这些基本的形态特征外,小麦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

例如,小麦的穗部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它们排列在茎的顶端。

这些小花会经过授粉和受精的过程,最终形成小麦的籽粒。

小麦的籽粒是食用的部分,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

它们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从幼苗到成熟,一步步展现出生命的奇迹。

总结起来,小麦的形态特征包括根部的分支状根系,茎部的圆柱形和叶部的长条状叶子。

这些特征使小麦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一种外观上的表现,更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奇妙展示。

通过对小麦形态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
19
二、生育阶段
籽粒形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灌浆时间也 较长,如果条件合适则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特点 是西藏和青海一些地区,后期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 高,加之气温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强光 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样的小麦品种,比其它 地区籽粒更大一些,对获得高产有利。
.
20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二讲
小麦的一生
.
1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该 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植株的生命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经过建成器官,到结出种子和植株衰老死亡。
在生命周期内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是生育的不 同阶段形成的器官不同,体内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
粒数,并为形成饱满的籽粒打好基础。
.
17
二、生育阶段
器官建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结实器官分 化的时间较长,一般分化出的小穗和小花数目较多, 结实的粒数也较多。平均每穗粒数比较容易达到30粒 以上。特点是西藏的一些地方,不但穗分化的时间长, 而且光照充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穗 常有20多个小穗,结粒40多个。在这些地区,使用大 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增产潜力。其他一些地区这个 阶段时间较短,一般结实粒数较少。如果能够针对这 个特点,加强麦田管理,采用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 蘖成穗率等办法,使群体不过分郁蔽,改善田间光照 条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结实粒数。
新乡、北京和拉萨三个地区,虽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但 分蘖出现和两极分化还有不同。新乡地区,气温较高,使用的 品种为多为春性或弱冬性,早春返青后很快就开始起身,进入 小穗分化期,春季分蘖少,也难以成穗,所以基本上靠冬前分 蘖成穗。北京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冬前分蘖不足,还可 以增加春季分蘖并争取部分成穗。至于拉萨地区,春季气温较 低而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冬前无分蘖的,春季不但可以生 出大量分蘖,也可以达到和冬前同样高的成穗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