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乳腺癌的15%~20%。

因缺乏治疗靶点,TNBC的内分泌治疗和现有的靶向治疗效果欠佳,且常规化学治疗仅能使部分患者获益,是目前最具有侵略性和致命性的乳腺癌亚型。

根据TNBC基因表达情况对其进一步分型可为TNBC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TNBC的分子分型和潜在的靶向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Abstract】As a specific type of breast cancer,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15% to 20% of breast canc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crine therapy and exist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s for TNBC is relatively low due to lack of therapeutic targets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merely yields clinical benefits for certain patients Currently,TNBC is the most aggressive and lethal subtype of breast cancerFurther molecular subtyping based upon TNBC expression profiles provides novel thinkings to explore individual treatment of TNBC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molecular subtyping and potential targeted agents of TNBC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Molecular subtypes;Targeted therapy乳腺癌是我國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乳腺癌的15%~20%,是乳腺癌的重要类型[1]。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乳腺癌作为女性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仍然存在一些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乳腺癌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一、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原理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修复、替换或调控异常基因的治疗策略。

而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诱导体内或体外的基因表达,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的凋亡。

1. 基于肿瘤抑制基因的治疗肿瘤抑制基因(TSGs)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中相当常见。

通过导入正常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以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转导p53基因来恢复患者体内缺失或突变的p53基因,从而使乳腺癌细胞受到更多的自身调控。

2. 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改造免疫细胞,使其具备更好的抗肿瘤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可以修饰免疫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CAR),从而提高免疫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二、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应用案例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颖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已经在实际临床中得到一定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成功案例。

1.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是通过引入编码特定细胞因子的基因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IL-2(白细胞介素-2)的基因治疗可以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2. 基于RNA干扰技术的治疗RNA干扰技术是通过介导小干扰RNA(siRNA)或shRNA干扰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在乳腺癌治疗中,RNA干扰技术可以针对乳腺癌相关基因,如HER2和BRCA1等,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分子水平上以基因表达谱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亚型,各亚型对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由来、各亚型的特征与临床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81-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研究表明,乳腺癌作为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随着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最近几年来,乳腺癌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对乳腺癌的重视,使得很大一部分乳腺癌患者都得到了早期的治疗和诊断,但是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术后的转移和复发。

所以,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的趋势,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优化治疗方案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其预后、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转移途径都各不相同[1]。

1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的由来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erou等[4]最先用8102个基因的cDNA芯片,以乳腺导管腔上皮细胞、基底细胞以及其他肿瘤细胞系作为对照,对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并在筛选出456个内在固有基因亚群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5],将乳腺癌分为4个亚型,包括:管腔型、基底细胞样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和正常乳腺样型。

2003年,Sorlie等[6]又将管腔型分为A型和B型。

这5种分子类型除正常乳腺样型认为更可能是存在于标本中的正常乳腺组织的污染所致外,其他4种类型在之后大量的临床研究中,证实了它们在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的特异性,而受到越来越广泛认可[7]。

由于基因芯片技术需要新鲜组织检测,操作过程复杂、费用昂贵,目前只适用于实验室,临床常规应用受到限制[8]。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乳腺癌作为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手术和放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乳腺癌的发展,但其副作用和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基因治疗领域的进步,乳腺癌基因治疗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并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一、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操纵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来达到疾病治疗效果的方法。

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入抑制性基因来抑制乳腺癌的细胞增殖和转移;二是通过引入修复性基因来修复乳腺癌细胞中的突变基因。

这些措施旨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目前的研究进展1. 使用抑制性基因治疗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研究人员常常使用抑制性基因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53基因治疗。

p53基因是一个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的关键基因,在乳腺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将正常的p53基因引入乳腺癌细胞中,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促使其自我死亡。

这一方法在实验室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

另外一种常见的抑制性基因是BRCA1和BRCA2基因。

这两个基因在家族性乳腺癌中起到了保护作用,缺失或突变的BRCA1和BRCA2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研究人员借鉴p53基因治疗的经验,正在尝试将正常的BRCA1和BRCA2基因引入乳腺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使用修复性基因治疗除了使用抑制性基因外,研究人员也尝试着使用修复性基因来治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与一些特定突变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因此通过引入修复性基因可以修复这些突变基因,从而恢复正常腺体生长和功能。

目前,最被广泛研究的修复性基因是HER2基因。

HER2基因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正常的HER2基因,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乳腺癌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乳腺癌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DP A K基 因是 肿 瘤 抑 制 基 因 。而 D P A K基 因 启 动 子 C G岛 异 p
检 出, 但其仍为继肺癌 之后 的第 2位女性 肿瘤相 关死 因。临
床及实验研究发 现 , 在乳 腺癌 发生 发展 过程 中 , 多 原癌 基 许 因、 抑癌基 因及相关蛋 白质发生改变 , 检测这些分子标记物对
多种恶性肿瘤 中 , A K 的甲基化 率高达 9 %。对乳腺 癌而 DP 0 言 , u i i 等检测 到 D P D l m a A K甲基化 率高 达 5 % , 0 在相 应血 清 中也有 7 % 甲基化 , 6 而正常标 本则无 D P A K甲基化 。这 表
明乳腺 癌的发生和 D P A K启动子 的 甲基化有 密切关系 。L h e— m n 等研 究显示 D P R A阴性 的细胞 株 中完全 甲基 an9 AKm N
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组 织 , D P 且 A K高表达 的乳腺 癌病人 其 生存期 明显长于低表达 者 , 揭示 出 D P A K表 达缺失 和患者 生
存期呈负相关 , 及疾病 复发率呈正相关 , 有望作为一个 乳腺 癌
种信号诱导凋亡 的汇合点 …。研究 发现 p9 为 D P 1 A K直接 的酶作用底物 , A K通过磷酸化 p9 从而激活 p9 R依赖 DP 1 1A
pl e型锌指结构位于其 C末端 , D A结合 区域 , 是 N 可以通过 补
充组蛋 白脱 乙酰酶及 后续 染色 质重 构起 到强力 转 录阻遏 作
用 ,T / O B B P Z域 位 于 N末 端 , 具 有 的 域 蛋 白 是 一 种 辅 阻 遏 所 物 , 作 为 转 录 抑 制 因 子 的 P km n有 可 能 通 过 直 接 抑 制 抑 故 oe o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

最新: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摘要2023年各分型乳腺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激素受体阳性领域,早期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辅助强化治疗再添新选择,晚期乳腺癌新靶点药物蛋白激酶B抑制剂和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为新辅助治疗、复发转移一线治疗提供新选择,新型抗HER2 ADC药物再获新突破。

三阴性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在新辅助和复发转移一线治疗中证据更充分,靶向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ADC药物带来新希望,ADC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疗效初现。

笔者对2023年度乳腺癌重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乳腺癌已经进入了精细分类、精确分层治疗时代。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以及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乳腺癌的预后,改变了临床实践和治疗格局。

新靶点药物的研发、获益人群的筛选、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探索,使得乳腺癌的治疗逐渐精准和优化。

2023年各分型早期和晚期乳腺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一、早期乳腺癌1. HR阳性乳腺癌辅助CDK4/6抑制剂强化治疗新选择:伴中高复发风险的HR阳性HER2阴性(HR+HER2-)早期乳腺癌,可以通过同步强化、延长内分泌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Monarch E研究证实,对于淋巴结转移≥4个,或淋巴结转移1~3个伴随肿块≥5 cm、组织学3级、Ki-67≥20%任一危险因素的HR+HER2-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阿贝西利2年,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与单用内分泌治疗相比,联合阿贝西利组的2年和4年无浸润生存(iDFS)率的绝对获益分别是3.5%和6.4%[1]。

tcga分子亚型

tcga分子亚型

tcga分子亚型TCGA分子亚型研究进展引言: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全面研究和解析多种癌症的分子特征,以加深对癌症发生机制的理解,并促进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

基于TCGA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发现了许多癌症的分子亚型,这些亚型的发现对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癌症的TCGA分子亚型及其研究进展。

一、乳腺癌的TCGA分子亚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TCGA项目的研究成果,乳腺癌可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基底样、豪斯、中分化、Luminal A、Luminal B等亚型。

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对于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例如,Luminal A亚型的患者通常对激素治疗敏感,而Luminal B亚型则对化疗和靶向治疗更为敏感。

二、结直肠癌的TCGA分子亚型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TCGA项目的研究成果,结直肠癌可以分为四个亚型,包括微卫星稳定型(MSS)、微卫星不稳定型(MSI)、CpG岛甲基化亚型(CIMP)和肠上皮亚型(CMS)。

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特征,对于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治疗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MSI亚型的患者通常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而CIMP亚型则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可能对特定的抗生素治疗更为敏感。

三、肺癌的TCGA分子亚型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TCGA项目的研究成果,肺癌可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

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突变谱和分子特征,对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通常对化疗和放疗敏感,而腺癌则对靶向治疗更为敏感。

四、肾癌的TCGA分子亚型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根据TCGA项目的研究成果,肾癌可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明胶样、乳头状、肾上皮、未分化等亚型。

这些亚型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分子特征,对于肾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和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许多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的研究逐渐深入。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基因表达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1.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乳腺癌基因表达的模式和特征将其分类的方法。

目前,乳腺癌主要被分为四种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三阴性(Triple negative)以及基底样(Basal-like)。

这些分子分型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基因表达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基因转录产物的表达水平。

众多研究表明,乳腺癌基因的表达模式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因为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较高。

相比之下,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往往预后较差,因为它们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3.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时,常用的方法包括PCR、DNA芯片和高通量测序等。

PCR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测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DNA芯片技术利用微阵列上固定的探针探测样本中的mRNA,从而获得基因表达谱。

高通量测序则是将RNA序列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扫描,从而揭示出基因的表达模式。

4. 预后与分子分型的综合分析近年来,许多研究利用大规模数据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这些研究结果为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预测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5.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基于分子分型和基因表达谱的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肿瘤基因表达差异为基础的乳腺癌基因分 型 的 提 出 对 于 解 决 肿 瘤 的 异 质 性 、分 期 的 合 理 性 、预后 判断 的 准 确 性 及 乳 腺 癌 治 疗 方 案 的 个 体 化等将 提 供 重 要 依 据 。近 10 年 来 , 随 着 国 外 学 者研究的深入 ,乳腺癌基因分型已成为热点 , 国 外已获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而我国对此等研究 还处 在 初级 阶 段 。本文 就 当前 乳 腺癌 基因 分 型的 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2 乳腺癌各亚型的基因表达特点
2. 1 lum ina l A 型 ( 管 腔 A 型 ) 此 型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 IHC ) 标 志 物 表 达 特 点
为 : ER ( + ) 或 孕 激 素 受 体 PR ( + ) , HER 22 ( - ) 。 其 基 因 表 达 特 点 为 : 高 表 达 ERα, GATA 结 合 蛋 白 3 ( GATA binding p rotein 3 ) , 人 X 盒 结 合 蛋 白 1 ( X 2 box binding p rotein 1 ) , 三 叶 草 因 子 3 ( trefoil factor3 ) [5 ] , 转 录 因 子 中 的 肝 细 胞 核 因 子 3α ( HNF3A ) , 叉 头 家 族 的 转 录 因 子 1 ( FOXA 1 ) , 雌 激 素 锌 转 运 蛋 白 编 码 基 因 1 ( L IV 21 ) , SCUBE2[6 ] , ESR 1 , ADH 1B ; 低 表 达 survivin , ACOX1 以 及 Ki267。
明该乳腺癌的生长和繁殖受内分泌调控 ,并对内 分 泌 激 素 治 疗 敏 感 , 且 与 ER 水 平 呈 正 相 关 , 复 发 风 险 低 , 但 一 般 对 化 疗 不 敏 感 , 预 后 较 好 。 CALGB 8541, 9344, 9741 试验结果的综合比较分析 显 示 , 化 疗 对 ER 2乳 腺 癌 的 疗 效 较 ER + 者 显 著 。 Nguyen 等 [10 ] 研 究 了 7 9 3 例 浸 润 性 乳 腺 癌 行 保 乳 术的病例结果显示 ,管腔 A 型 5 年局部复发率 为 0. 8 % , 显 著 低 于 其 他 基 因 亚 型 患 者 。这 提 示 基因分型方法可用于指导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方 式 ,有利于乳腺癌的微创治疗以及减轻损容的 后果 。
收稿日期 : 2010 - 01 - 08; 修订日期 : 2010 - 04 - 14。 作者简介 :刘宁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 ,主 要从事普外科肿瘤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面的研究 。 通讯作者 :冯子毅 E2mail: feng_zy2005@163. com
和 /或 PR ( + ) , HER 22 ( + ) 。基 因 表 达 特 点 为 低 到中度表达腔上皮基因特征 ,而增殖相关基因则 相 对 高 表 达 [7 ] 。它 不 仅 表 达 以 上 lum inal A 型 所 提 到 的 ER 以 及 其 他 基 因 , 自 身 还 高 表 达 GGH , LAPTMB 4 , NSEP1 , CCNE1 以 及 Ki26 7 , 此 型 亦 表 达 ERBB 2 , SQLE[6 ] 和 GRB 7[7 ] ; 低 表 达 CK8 , CK1 8 以 及 ADH 1B [20 ] 。 2. 3 ba sa l2like 型 ( 基 底 样 型 )
同一乳腺癌 ) 的基因表型相对稳定 , 化疗前后及 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基因表达即使经过了 平 均 1 6 周 的 化 疗 期 亦 无 明 显 差 异 。而 不 同 乳 腺 癌之间基因表达则存在着较大差异 ,但有 496 种 基因在不同乳腺癌基因表达基本一致 ,即所谓 “固 有 基 因 亚 群 ( intrinsic gene subset ) ”。基 于 以 上生物学的差异 ,并通过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激 素受体表达情况 ,与对照乳腺组织基因表型的比 较 又 发 现 雌 激 素 受 体 ER ( + ) 组 基 因 的 表 达 与 乳 腺 腔 上 皮 细 胞 表 达 基 本 相 似 。 Perou 和 Sorlie 等 [1- 3]将此 类 基 因 表 达 型 称 为 腔 上 皮 型 乳 腺 癌 ( lum inal型 ) 。随 后 他 们 的 研 究 又 将 此 型 进 一 步 分 为 lum inal A 型 和 lum inal B 型 。 ER ( - ) 组 根 据 肿瘤基因表型可分为 3 个表达亚型 : 基因表达与 乳 腺 基 底 细 胞 相 似 者 称 为 basal2like 型 ; 高 表 达 c2erbB2及 其 相 关 基 因 者 称 为 ERBB 2 ( + ) 型 ; 基 因 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相似者称为 normal breast2like 型 ; 上 述 5 种 基 因 亚 型 各 有 特 征 [4] ,分述如下 。
此 型 免 疫 组 化 标 志 物 表 达 特 点 为 : ER ( - ) , PR ( - ) , HER 2 ( - ) , 细 胞 角 蛋 白 5 / 6 ( cytokera2 tin5 / 6 , CK5 / 6 ) ( + ) ,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 ep ider2 mal growth factor recep tor, EGFR ) ( + ) ; 此 亚 型 也 被 称 为“三 阴 性 型 ( trip 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 TN2 BC ) ”, 即 ER , PR , HER 2 表 达 均 为 阴 性 。其 基 因 表达 特 点 为 高 表 达 KRT5 , KRT1 7 , 膜 联 蛋 白 ( an2 nexin 8 ) , CX3 CL 1 , TR IM 2 9[6 - 7 ] , PLK1 , CCNA 2 , STK6 及 MAPK1 3[7 ] , 还 表 达 CAV 1[8 ] , 小 热 休 克 蛋 白 , p 6 3 , c 2KIT, FOXC1 和 P 钙 黏 蛋 白 ( P 2Cadher2 in ) , 层 黏 连 蛋 白 ( lam inin ) 及 哺 乳 动 物 脂 肪 酸 结 合 蛋 白 的 基 因 [10 - 11 ] 以 及 CK5 / 6 , CK1 , CK8 , CK1 7 , CK1 8 等 ; 而 lum inal / ER 的 相 关 基 因 则 完 全 不 表 达 [9 ] , bcl22 基 因 低 表 达 或 失 表 达 。 2. 4 ERBB2 ( + ) 型 ( 人 类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2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5期
刘宁 ,等 :乳腺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557
2. 2 lum ina l B 型 ( 管 腔 B 型 ) 此 型 免 疫 组 化 标 志 物 表 达 特 点 为 : ER ( + )
管 腔 B 型 与 A 型 相 比 , 其 表 达 ERBB 2 等 基 因 , 对 于 内 分 泌 治 疗 (包 括 选 择 性 ER 调 节 剂 和 芳 香化 酶 抑 制 剂 ) 虽 然 敏 感 , 但 其 对 他 莫 昔 芬 ( tamoxifen ) 的 反 应 性 较 低 , 因 为 该 型 CK8 和 CK1 8 表 达 水 平 低 , 故 对 芳 香 化 酶 抑 制 剂 ( A Is ) 敏 感 , 对 三 苯 氧 胺 ( TAM ) 容 易 耐 药 , 但 并 非 完 全 耐 药 。此 外管腔 B 型对化疗敏感性易变 ,且无明显集中的 临 床 分 期 。 Guarneri 等 [11 ] 研 究 显 示 : 在 给 予 阿 霉 素 及 环 磷 酰 胺 进 行 新 辅 助 化 疗 的 1 0 7 例 Ⅲ期 乳 腺 癌 患 者 中 , HER 2 2 ( + ) / ER ( - ) 型 患 者 病 理 完 全缓解率为 36% ,基底样型为 26% ,管腔 B 型则 为 8% ;同时也发现管腔 B 型化疗敏感性虽低 ,但 继续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无病生存率较高 。
3 乳腺癌基因分型的临床特征
乳腺癌的异质性决定了各亚型特有的临床病 理学特点 。管 腔 A 型 是 临 床 上 乳 腺 癌 最 常 见 的 基因 亚 型 , 通 常 是 早 期 乳 腺 癌 。该 亚 型 高 表 达 ER , 因 正 常 乳 腺 上 皮 的 生 长 和 发 育 受 雌 、孕 激 素 的 调 控 , 当 乳 腺 上 皮 癌 变 时 , ER 和 PR 可 全 部 或 部 分 消 失 。如 果 乳 腺 癌 细 胞 保 留 ER 和 PR , 则 表
第 19卷第 5期 2010年 5月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文章编号 : 1005 - 6947 (2010) 05 - 0556 - 04
Vol. 19 No. 5 May. 2010
·文献综述 ·
乳腺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刘宁 1, 2综述 冯子毅 1 , 韦伟 1 , 胡慧 1审校
阳性 ) 此 型 免 疫 组 化 标 志 物 特 点 为 : ER ( - ) , PgR ( - ) , HER 22 ( + ) 。其 基 因 表 达 特 点 为 高 表 达 位 于 1 7 q2 2. 2 4 的 ERBB 2 扩 增 子 区 的 几 个 基 因 , 包 括 ERBB 2、生 长 因 子 受 体 结 合 蛋 白 7 ( GRB 7 ) 和 TRAP1 0 0[9 ] 的 基 因 , 还 表 达 PPARBP[6 ] 和 PNMT。 2. 5 norma l brea st2like 型 ( 正 常 乳 腺 样 型 ) 此型基因表达特点为高表达脂肪组织和非上 皮细胞的基因 , 低表达基底上皮和管腔上皮基 因 [9 ] ,包括磷脂 酰 肌 醇 激 酶 调 节 亚 基 1 ( P IK3R1) , 碱 性 核 糖 核 酸 酶 1 ( AKR 1 C1 ) , 脂 肪 酸 结 合 蛋 白 ( FABP4 ) ,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增 生 激 活 受 体 ( PPA rR ) 及 长 链 2 脂 肪 酸 辅 酶 A 连 接 酶 ( FACL 2 ) [6 - 9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