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
新版3年高考2年模拟: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A组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 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 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与应用。
李某作为国有企业工程师,其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共44000元;个人专利转让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房出租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共11000元;妻子作为个体老板,其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D项正确。
2、(2010高考·福建卷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D.X轴由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解析】D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财政收入、税收、影响价格因素、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图表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有D项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社会失业率相对降低,准确地体现这一关系。
其中AB选项都是不确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C项体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3、(2010高考·北京卷33)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准确调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引言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收入分配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收入差距加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加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的收入大幅增长,而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另一方面,由于个人资本积累和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对策一:加强税收政策调控加强税收政策调控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对策。
首先,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增加高收入群体应缴纳的税款,以实现收入再分配。
其次,可以通过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方式,减少财富集中,促进收入的均衡分配。
对策二: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一项重要对策。
加强劳动法律的执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待遇水平,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问题二: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城市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对策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对策。
通过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对策二: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也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一项重要对策。
取消户籍制度限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使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和待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问题三: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存在在我国,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问题依然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例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例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例子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为主题,深入探讨其例子,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一、农民工收入提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注重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收入问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等,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和拖欠工资问题处理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民工收入低、待遇差等问题,有力促进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对农村特困人员的救助和保障等,逐步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通过实施“三农”政策,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三、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实施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
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实施财富再分配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注重实施财富再分配政策,通过税收调节、财产调节等手段,促进财富的公平分配。
政府推进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减轻了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促进了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总结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例子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注重优先发展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注重解决收入差距,不断完善福利保障体系,实施财富再分配政策,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收入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农民劳动收入不高,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增加农民的收入一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改善农村发展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实施科学的耕作方式,以及使用合理的施肥技术。
其次,应改善农业生产的质量,实行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加大发展扶贫政策,提高技能水平,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和手段获得收入。
此外,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利用外部市场参与经济活动,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来建立农民信用体系,以及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等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应建立健全农业收入分配制度,及时有效地调节农民收入,避免各种偏差现象出现。
应加强农村工作者权益保护,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可以建立良好的农村和地方税收制度,减轻农民的税负;可以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可以制定专门的政策,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可以实施市场化调节农民收入的分配制度。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农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不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
此外,还应建立良好的农民自主机制,实现农民技术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农业发展。
可以利用农村商业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消除农民的间接费用,研究发展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缩短农民从新产品市场获得收入的时间,建立农民自治机构并实施农业自治塑造,让农民参与项目和政策决策,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和社会状况,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要重视农民收入增加的意义,积极有效地实施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
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农村社会发展的多维度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和市场融合发展,实现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分配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收入分配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存在。
二、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原因1.土地资源不均:由于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一些地区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民的土地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农村经济过度依赖传统农业,收入来源单一,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和高薪岗位。
3.教育与技能水平不高:农民普遍缺乏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导致其从事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1.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有经营优势的合作社或企业,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民的土地收入。
2.发展农村产业:引导农民从事多种农业业态,如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农家乐等,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3.加强教育培训: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机会,帮助农民获取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
四、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1.制定有利于农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政府应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制定,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鼓励农村产业发展。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为农民发展新产业、开展新业态提供更多的贷款和信贷支持。
五、社会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1.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加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鼓励社会组织提供农民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过度依赖某一产业或地区的情况,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一篇。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xx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的公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xx年3月,两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由引起对公平与效率的大讨论。
许多学者忧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会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较大、贫富两头极端化的后尘。
代表性的看法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可以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
并且提出了从税收调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社会保障、消除政府和强势集团侵犯农民和城市居民利益等方面控制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对于城乡、居民、地区等三大收入和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的解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有的认为,要重点发展农村,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来控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公平问题。
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
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认真查找资料,联系我国和世界各国收入分配的实际阐述;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教学内容后实施。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末练习(二)

高一政治期末练习(二)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③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④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扶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强调的是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4、2012年,我国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在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资源税改革有利于:①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社会公平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来源:学科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④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根据财政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财政收入增幅较大的原因很多,其中根本因素是:A.税收征管水平提高B.经济的较快增长C.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D.房产税等新税种的开征6、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
草案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校车服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7、2012年我国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收入分配改革政策是指政府针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公正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改革政策参考内容。
1. 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体系。
要全面了解各个行业、区域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确定收入差距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同时要加强研究分析,明确不同收入分配模式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2. 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再分配。
通过适当增加富人和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实现财富再分配。
同时,要加大对非法逃税和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公平。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要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督和落实,提高底层劳动者的收入。
4. 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教育的机会差距。
同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5. 支持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
鼓励企业增加员工工资,提高技能培训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6. 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权益。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工时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和违法用工行为的监管,减少劳动者收入空间的侵害。
7. 深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收益。
同时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途径,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8. 鼓励富人参与慈善捐赠,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推动富人与社会贫困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r s I c meg p F r r ; n r a i gf r r ’ n o y wo d : n o a ; a me s I c e sn me s i c me a
毋 庸讳言 , 目前我 国贫富差距 日益扩大 , 这对我 国社会
的稳 定与 和谐 构 成严 重威 胁 。 缩小 贫 富差距 , 促进 国民收
h s b c me a p e sn s u . o p o t h i ti u i n o a i n li c me s o l e f i a d h w t r c e ih a e o r s i g i s e T r mo e t e d s rb t fn to a n o h u d b a r n o o p o e d w t o i?Ib l v h tt e p o t n o ai n li c me a l c t d t h a rmu tf s i c e s a me s i c me a d c u e t e i e t a h r mo i fn t a n o lo a e o t ef i e o o s i t n ra efr r’ n o n a s d r f r r o p v ry a d i c me r a o sf r t e d fi u te n o t n r a e f r r ’ n o r ic s e n t i a me st o e t n n o e s n o h i c li s a d h w o i c e s a me s i c me a e d s u s d i h s f a t l. ri e c
b c me a s ro s t r a o s c a a mo y Na r w t e i c me g p a d p o t h q i b e d srb to fi c me e a e i u h e tt o i l r n . r o h n o a , n r mo e t e e u t l iti u i n o n o , h a
关键 词 : 收入 差距; 民; 民增收 农 农
中图分 类号 F 2 . 3 8 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3 2 1 0 7 7 1( 7 0 2)1 - 0 - 0 2 040 3
P o o eEq ia l n o eDit i ut n F r to l o I c e s r r ’ nc m e r m t u t b e I c m s r b i i s fAI t n r a eFa me s I o o P n e gGa o
忧一一我 国的收入 差距 正 日益扩 大, 它成 为我 国社会 和谐 的严 重威胁 。 小收入 差距 , 进收入分 配公平 , 缩 促 已经成 为一个 刻不容缓 的 问题 。 促进 国民收入 分配公平 必须首先增 加农 民收入 , 中就造 成农 民来自 困及增 收 困难 的原 因 文
以 及 如 何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进 行 了论 述 。
义列强 的经济 、 政治 势力逐 渐侵入 中 国。 此 , 国农 民承 从 我
4
安徽农学通报 ,An u r SiB l2 1 ,81 ) h i i c. u1 0 21 (2 ig . .
促 进 收 入 分 配 公 平 首 先 要 增 加 农 民收 入
彭 高
( 江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 长 湖北荆 ̄ 4 4 2 ) H 303
摘 要: 众所 周知 ,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的经济 建设 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就 。 我 然而 , 显著 的成就 背后也存 在 着隐 在
( olg f ri Y n t nvri ,igh u 3 0 3 C i C l eo xs e Ma m, agz U i s yJn zo 4 4 2 , hn e e t
Abs r c :I s we lk o , i c h e o m n p n n p t a t ti l n wn s n e t e r f r a d o e i g u ,Ch n ’ c n mi o sr c i n h s ma e r ma k b e i a se o o c c n tu to a d e r a l a h e e n s e i d t e r ma k b e a h e e n ,h we e , h r r r i s— Ch n ’ i c me g p i wi e i g i c i v me t .B h n h e r a l c i v me t o v r t e e a e wo re i aS n o a s d n n , t
入分 配公 平 已经 刻不 容缓 。 那么 , 进 国 民收入 分配 公平 促
应该从 何着手 呢 ?其 实细想 一下 , 不难 发现贫 富差距 存在 及扩 大 的最 突 出表现 即 为城 乡差 距。 长期 以来 , 国 已经 我
1 4 年 以后 , 国开始 沦为 半殖 民地 半 封建 社会 , 80 中 资本 主
具 体而言 , 又可 从 14 年 鸦 片 战 争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80
1 4 年 以 前 , 国是完 整 的封 建社 会 。 这个 阶段 , 民 80 中 在 农 的负担 主要来 自地主 阶级 的剥 削与压 迫 。 地主 阶级对农 民
的 剥 削 与 压 迫 主 要 是 利 用 自己 的 土 地 所 有 权 来 榨 取 地 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