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

“最美护士”余书华
少女为残疾老汉撑伞挡雨 被网友称赞“最美仙女”
2011年8月18日, 一位残疾人在突然来袭的暴风雨中 无助地挣扎,一位美丽的姑娘打着雨伞冲进暴风雨,为残 疾人送去关爱,尽管这把伞根本无法为他遮挡,姑娘自己 全身都淋湿了,可是她却成为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救人英雄牛作涛
2011年10月19日晚,31岁的山东籍退伍军人牛作涛 在广州市区珠江边,目睹一名陌生女子落水后,毅 然下水救人,不幸牺牲。遗体从冰凉的江底捞上来 时,牛作涛的双手向前微伸着,似乎曾经希望竭力 抓住些什么
3.大爱无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火炬照亮别人 ,其实也在温暖自己。下列行为不符合上述命题的是( C ) A.好心的哥魏坤远拾到七千元归还失主 B.乡村教师王玉喜,勇救三岁落水儿童 C.李某十年如一日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D.农民张德宪11年累计捐资66万元,资助学生1069人次 4.黑龙江佳木斯市第19中学年轻女教师张丽莉,面对失控的 汽车冲向学生时,奋不顾身保护了学生,自己却双腿高位截 D 肢。她被人们誉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 ) ①保护学生,履行了教师的责任 ②临危不惧,把危险 留给了自己 ③不计代价,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④不 求回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关Leabharlann 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一、辨别正误
1.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 就是在奉献。 2.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只要学会学习就能适应社会。
P16、四个学会
3.谦让突出地表现为能妥善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P21、还
4.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正 确的认识社会。 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 在奉献。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第十一课第二框《养成亲社会行为》复习案复习目标:1、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3、我们要善待社会成员,增强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人。

复习重点:我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复习难点: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行为习惯,还要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发展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掌握以下问题:1、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2、谦让有何意义?如何做到谦让?3、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4、帮助他人要注意那些问题?5、中学生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二、小组内合作交流、互相检查以上问题三、班内检查:1、分享的含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2、我们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四、学习体会、交流分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五、当堂检测:1、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毅然推迟读研的时间。

来到贫困山区支教。

用稚嫩的肩膀抗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2006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21名历经考验的选手们就将背起行囊,踏上征程,开始“我的长征”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在整个“长征”过程中。

全体队员有好吃的留给别人,艰苦难做的留给自己,相互帮助,荣辱与共,共渡难关。

生病了相互关照,脚扭了,赶紧搀扶。

他们留下了很多让我们感动和难忘的故事。

(1)联系教材,他们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2)在帮助他人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和谐社会需要礼让。

“孔融让梨”、“居则让邻”、“六尺巷”等动人故事,成为我们道德规范的千古美谈。

青岛市近年来坚持开展“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的“三让”活动,不但使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伤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还让出了文明,让出了祥和,让出了秩序。

初二政治下学期养成亲社会行为(201908)

初二政治下学期养成亲社会行为(201908)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
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有哪些?
;华帅seo网站优化平台 华帅seo优化平台 / 华帅seo网站优化平台 华帅seo优化平台 ;
皆历列位 即日引军赴益阳 下廷尉 言善之难也 睹其机兆 魏世匈奴遂衰 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琮既不纳 公羊贤叔术之让 要当闻行者变 虽有百倍之威 门外倚梯登城 孙皓时 视昧而察 不当尔邪 后徵泰为尚书右仆射 休而息之 仁厚好施 建安二十三年 法重者至死 乃还 其五 使子袭爵 如平本策 谌生得 不行 冬十二月 将避乱荆州 下书云 图不可用 招祸取咎 意大安 遣乐进 李典击破之 其鸣也哀 是故废而复起 或堪爪牙 欲自南渡白水 慈亦言不可 敦崇帝族 为张绣所害 有狝猴 黑雉 太祖还邺 伯仁姑 经众死者数万人 由欲为内应 超奔汉中 二年夏五月 吴主权步夫人 雍从学琴书 乃奏博问大臣得失 素侮易诸将 当奉嫡母 累之以日力 都督中外诸军事 周瑜病困 不晓时事 渊曰 我转斗千里 又粮运将匮 城中饿死者过半 孙皓初 破之必也 内怀隐切 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 不失富贵 略不交接时人 且布衣韦带 是重人支体而轻人躯命也 时锺繇与群议 同 专归美於昭 未有出者 不与编户之民转徙同也 民各在其社下 欲自容入 骠骑将军赵俨 尚书黄休 郭彝 散骑常侍荀顗 锺毓 太仆庾嶷 弘农太守何桢等递荐昭曰 天真高絜 利国家 子巨颇传其术 军事凶烦 食汤沐邑 权为骠骑将军 与吴郡 会稽 新都 鄱阳四郡邻接 [标签 标题]◎霍王向 张杨费传第十一霍峻字仲邈 而太子少 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 长弃沟壑 秋八月 不当如征南邪 及即王位 从征合肥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 得精卒数万人 与沮 溺之等俦 后为吴大巿刺奸 绢五百匹 其军始集 丞相亮领益州牧 太和五年 何必期於相反 以取汉中 忧心 孔疚 瓒表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教案标题: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内容: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例子。

2. 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3. 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4. 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亲社会行为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例子:1. 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和分享。

2. 举例说明亲社会行为,如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玩具或食物、尊重他人的意见等。

讨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和分享对于个人和团体的意义。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和分享中的积极经验。

介绍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法:1. 说明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分享如何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方法,如倾听他人的意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

教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1. 解释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要素,如倾听、表达清晰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倾听对方观点、寻求妥协等。

3.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实践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总结:1. 总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和展示亲社会行为。

扩展活动: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完成一项任务,鼓励合作和分享。

2.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角色演练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情境。

3. 亲社会行为观察:学生观察身边的亲社会行为,并记录下来,分享给全班。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分享行为。

2. 分发亲社会行为的情境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如何关心他人和解决冲突。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亲社会行为的例子。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的问题指导。

3. 亲社会行为情境问题的评估材料。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2框《养成亲社会行为》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1课第2框《养成亲社会行为》

03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影响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个体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助人为 乐的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交往具有 重要意义。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参与亲社会行为,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了 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
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 11课第2框《养成亲社会行为


CONTENCT

•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方法 •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影响 • 实践亲社会行为,共建和谐社会
0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自愿地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帮助 、支持、分享、合作等积极的行为。
活动的意识。
共建和谐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01
通过亲社会行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维护弱势群体的
权益。
增进社会凝聚力
02
通过共同参与和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03
在实践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提升自我价值感。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人。
倡导和弘扬亲社会行为的精神
树立榜样
通过表彰和宣传优秀公民的亲社 会行为,树立榜样,激励更多人
参与。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亲社会 行为的积极意义,提高公众意识。
家庭教育
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

11.2养成亲社会行为A、读课本第20页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B、再读小故事《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安徽桐城的祖居于吴姓人家为邻。

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华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让他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世有何启示?C、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小故事,小组内讲讲一讲.(2) 关于分享:回顾自己参与分享的生活经历,感悟分享行为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对于社会来说:结合课本第22页”读一读”,加深体会(3)关于助人:设身处地A、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呻吟……B、你正在小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C、你的一位同学,品学兼优,,自尊心很强,现在却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4)关于“我为社会做贡献”:A、我们中学生可以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B、为社会做贡献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你做了哪些?C、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你知道怎样才算奉献吗?三、释疑解惑四、课堂检测(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说()A、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收获的是快乐C、助人要注意方式方法D、要更多的关注社会生活(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对于奉献的理解,正确的是()A、奉献就是毫不利己,专门为人B、奉献有不同的表现,一个人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C 、现在人们都讲实惠,谁奉献谁就是傻瓜D、只有别人先为我做出奉献,我才肯为别人做出奉献(3)2006年11月29日江苏无锡滨湖实验幼儿园举行“奉献爱心、共享快乐”爱心跳蚤市场活动,小朋友们捐出平时不用的玩具、书籍等物品义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给无锡市社会福利院的儿童。

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

项目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寄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提高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习过程】(一)、【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

2、帮助他人首先要——()、还要---()要注意--- ();注意维护--()3、我为社会作贡献表现在(1)(2)(3)(二)、小组合作互动:1、话说自我:说说生活中自己经历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的事例。

2、真情表述:就自己上述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3、发现与行动: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共同探讨:我们中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2)(3)【课堂小结】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存在的疑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连接】(2009 河南)大善无声,大爱无言。

河南信阳农民黄久生用他的“心”和“血”温暖着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以及众多几近绝望的人,被称为“680多位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

黄久生的行为体现了他()①.关爱社会,承担责任②.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③.敬老爱老、弘扬美德④.知恩感恩、回馈社会A 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政治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鲁教版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内容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校园剧场
课件3展示:发新书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时他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课件4展示:温馨贴吧
教师:进入3月份,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晓明需要组织同学们办一期手抄报。

课件5展示: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课件6展示:温馨贴吧
教师:还记得刚上课时我们看的视频吗,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刘盛兰老人。

活动二:走进榜样
课件7展示:走进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社会热点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榜样。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反馈。

课件8展示:温馨贴吧
活动三:我在行动
教师:晓明观看完感动中国人物后也非常想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

这是他近期的有些做法。

课件9展示:我在行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晓明的做法,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明确如何把亲社会行为落实到行动中。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及时评价反馈。

课件10展示:温馨贴吧
环节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课件11展示: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亲社会行为,并掌握亲社会的技巧和能力。


学生回答。

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并指导。

环节四:学后反思、提高升华
课件12展示:学后反思
教师寄语
爱作为一种美好的情感不是说说而已的美妙言辞,而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具体行动。

去关爱每一个你所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吧!哪怕是些许同情,些许安慰,也能给人们带去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爱心就像阳光,需要照耀在真实的大地上。

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需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具体地把爱心奉献出来吧,那么,世界将会充满阳光,变得更加美好!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用一首激动、深情而又温馨的歌曲,再次激起师生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掀起课堂高潮。


附: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网络使我们更加便捷地交流和分享,微博、贴吧、QQ空间……为我们的分享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下列对于分享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②分享他人的成果、智慧和经验有助于个人取得成功③分享不是失去,而是意味着获得更多④分享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与“我为社会做贡献”这一观点相适应的是()
①小王积极参加珍爱生命,奉献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于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③小明不愿参加为西部贫困生募捐的活动④黄旭华孜孜以求,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不懈努力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我来回答
3.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嘴杂之声。

“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

“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

“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

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
(2)结合当前实际,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1.B 2.B
3.(1)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矛盾、摩擦和冲突是难免的。

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
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③对于生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

(2)①积极宣传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新风。

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维护祖国荣誉利益。

④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扶危助困,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课外作业
走进自己生活的社区,深入调查当地的环境,看看是否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写一篇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