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社区儿科习题:专业知识-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染治疗E、脱水治疗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A、50%葡萄糖液B、20%甘露醇C、50%甘油口服D、呋塞米E、地塞米松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A、1~2个月B、2~4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6~10个月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特征是A、清亮透明B、混浊呈脓性C、毛玻璃样D、呈血性E、静置24小时有蜘蛛样薄膜形成7、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A、角膜反射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觅食反射E、平衡反射8、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变化是A、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升高B、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降低C、白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D、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氯化物降低E、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糖降低9、婴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握持反射阳性D、巴彬斯基征阳性E、腹壁反射阴性10、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中根本的不同点在于A、脑脊液压力B、细胞数量C、蛋白含量D、氯化物的数量E、脑脊液外观11、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A、泛昔洛韦B、阿糖胞苷C、病毒唑D、青霉素E、阿昔洛韦12、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拥抱反射生后3~6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D、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E、1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13、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早期用药B、大剂量用药C、对症处理D、坚持用药E、联合用药14、下列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儿出生时即存在角膜反射B、小儿6个月迈步反射阳性C、小儿6个月拥抱反射阴性D、小儿1.5岁巴宾斯基征阳性属于正常现象E、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15、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邻近组织器官感染E、黏膜16、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A、1/4B、1/3C、1/2D、2/3E、3/417、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脑萎缩B、脑室扩大C、脑室密度增高D、脑积水E、钙化18、下列符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疗原则的是A、止惊B、呼吸肌麻痹抢救C、改善脑微循环D、主要是支持治疗E、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原则为A、自发现本病起用药至青春期B、用药量从足量开始逐渐减少至维持量C、使用有效的神经抑制剂D、睡前顿服E、早餐后顿服20、下列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剂量要始终一致B、晚餐后开始顿服C、节假日不可停药D、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原则上不用药E、以上说法均正确2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原则上不用药的年龄段是A、6岁以上B、青春期以前C、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D、6岁~青春期E、以上说法均错误22、吉兰巴雷综合征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A、血性脑脊液B、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蛋白含量与细胞数均增高D、浑浊呈毛玻璃状E、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二、A21、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病后5天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严重呼吸肌麻痹、发音含糊。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A、新生儿期B、学龄期C、青春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2、用药物可能治愈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法洛四联症B、动脉导管未闭C、肺动脉瓣狭窄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3、预防法洛四联症小儿缺氧发作,宜选用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地高辛C、螺内酯D、普萘洛尔E、布洛芬4、法洛四联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困难B、活动耐力下降C、晕厥D、青紫E、蹲踞5、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A、蹲踞B、贫血C、突然晕厥D、杵状指E、活动耐力下降6、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是A、脑栓塞B、左心衰竭C、脑炎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充血性心力衰竭7、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8、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A、心脑供血量增加B、缓解漏斗部痉挛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D、休息,缓解疲劳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9、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结扎的适宜年龄,以下哪种说法更确切A、1岁以内B、5~9岁C、1~6岁D、10岁后E、12岁10、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二、A21、3岁小儿,体格发育落后,生后易患肺炎。

护理查体:脉压增宽,下半身青紫较上身明显。

胸部X线检查示:肺淤血,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最可能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2、男孩,3岁。

平时易乏力、气短、多汗,生长发育稍缓,多次患支气管肺炎。

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最可能的诊断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主动脉狭窄3、患女,1岁半,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有杂音,婴儿期喂养困难,经常咳嗽,患过3次肺炎。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护理学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关键是A.咳嗽、气促B.发热、频咳C.呼吸音减弱D.白细胞增高E.两肺细湿啰音(江南博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湿啰音固定于肺的某部位提示该部位有炎症如肺炎,而患有支气管炎时啰音不固定。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单选题]2.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时宜用A.吸氧B.泼尼松C.青霉素D.异丙嗪E.氯丙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喉肿,缓解症状。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3.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A.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C.葡萄球菌D.溶血性链球菌E.鼻病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好发于春夏季,可在集体小儿机构中流行。

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4.急性感染性喉炎咳嗽的特点是A.喘息性咳嗽B.阵发性咳嗽C.刺激性干咳D.犬吠样咳嗽E.痉挛性咳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犬吠样咳嗽是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特点之一。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5.腺病毒肺炎发病年龄最多见于A.新生儿B.2~6个月婴儿C.6~12个月婴儿D.6~24个月小儿E.任何年龄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腺病毒肺炎最多见于6~24个月的小儿。

掌握“专业知识-小儿肺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单选题]6.喉炎患儿过于烦躁不安时最好选用A.异丙嗪B.氯丙嗪C.鲁米那(苯妥英钠)D.安定E.水合氯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异丙嗪不但可镇静而且能减轻喉头水肿。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7.肺炎选用抗生素的原则中错误的是A.早期B.联合C.广谱D.足量E.足疗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按不同病原选择抗生素。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2019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2、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结扎的适宜年龄,以下哪种说法更确切A、1岁以内B、5~9岁C、1~6岁D、10岁后E、12岁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出现的差异性发绀明显的是A、右上肢青紫B、左上肢青紫C、头面部青紫D、下肢青紫E、上半身青紫4、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是A、脑栓塞B、左心衰竭C、脑炎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充血性心力衰竭5、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A、蹲踞B、贫血C、突然晕厥D、杵状指E、活动耐力下降6、法洛四联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困难B、活动耐力下降C、晕厥D、青紫E、蹲踞7、预防法洛四联症小儿缺氧发作,宜选用的药物是B、地高辛C、螺内酯D、普萘洛尔E、布洛芬8、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9、用药物可能治愈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法洛四联症B、动脉导管未闭C、肺动脉瓣狭窄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10、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A、新生儿期B、学龄期C、青春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11、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A、心脑供血量增加B、缓解漏斗部痉挛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D、休息,缓解疲劳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12、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二、A21、患儿,男,3岁,疲乏无力伴心前区不适2天,患儿一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低钝。

儿科护理学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一)室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小型缺损可无明显症状。 体格检查:小型缺损者仅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Ⅳ级响 亮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室间隔缺损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肺水肿、感染性心内 膜炎。 (二)房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症状及并发症同室间隔缺损。
【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心脏血管畸形致组织缺氧有关。 2.生长发育改变 与体循环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肺充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等。 5.焦虑或恐惧(家长) 与疾病的威胁和对手术的担忧有关。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一、护理的概念
• 护理(nursing)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原 义为哺育小儿,包含保护、养育、供给营养、照顾等 这种照顾方式后来扩展为对老人和服务对象的照顾。
• 护理的概念及定义是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而发展的,它根据当时的社会需求及环境变化而不断 发展及演变。
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
儿科护理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录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措施。
2.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3.了解先天性心病的治疗。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工作 协助医生诊断 应用护理程序,实 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内容 和治疗疾病
施整体护理
健”的为工作目标
①成为一门专门 ①强调是一门专业 ①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特点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听诊肺动脉第二音(P2)减弱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室间隔缺损D.法洛四联症E.右位(江南博哥)心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法洛四联症查体可见:患儿发育落后,口唇、面部、外耳廓亦有青紫,舌色发暗,杵状指(趾)。

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第2~4肋间有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肺动脉第二心音减弱。

掌握“专业知识-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知识点[单选题]2.法洛四联症患儿,在哭闹后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昏厥,抽搐。

产生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呼吸衰竭B.心力衰竭C.因血液黏稠而产生肺栓塞D.循环衰竭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临床表现:婴儿期常有缺氧发作史,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加重,重者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

哭闹、排便、感染、贫血或睡眠苏醒后均可诱发。

所以患儿只是缺氧发作的临床表现。

掌握“专业知识-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知识点[单选题]3.心脏病并发肺部感染,伴有咳嗽的患儿应A.减少室外活动B.增加体育锻炼C.可在床上适当活动D.绝对卧床休息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心脏病患儿并发肺部感染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掌握“专业知识-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服用强心苷药物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有A.视物模糊B.黄绿视C.心律不齐D.脉搏减弱E.腹胀明显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题干问的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所以考生需要审清题干。

强心苷胃肠道常见不良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

掌握“专业知识-先天性心脏病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婴幼儿用强心苷时应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下列强心苷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药后监测心率B.心率<80次/分应通知医生C.注射速度宜快D.及时补充含钙食物E.可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给婴幼儿使用强心苷预防中毒反应时,应用前须测量脉搏,必要时听心率。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基础知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基础知识

2019基础知识- 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差异性紫绀见于哪种先天性心脏病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征D、室间隔缺损E、肺动脉狭窄2、多数小儿动脉导管解剖闭合的年龄是A、2个月B、3个月C、5个月D、12个月E、2岁3、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支气管肺炎B、感染性心内膜炎C、脑栓塞D、脑脓肿E、心力衰竭4、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A、肺动脉高压B、肺循环血量增加C、肺循环血量减少D、体循环血量增加E、体循环血量减少5、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A、心脏杂音B、发育迟缓C、持续发绀(青紫)D、心前区隆起E、活动耐力下降6、听诊肺动脉第二音(P2)减弱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右位心7、对法洛四联症病情轻重起决定作用的病变是A、室间隔缺损B、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肺动脉狭窄E、右心室肥厚8、原始心脏开始形成的时间是A、胚胎第2周B、胚胎第3周C、胚胎第4周D、胚胎第5周E、胚胎第6周9、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埃可病毒C、轮状病毒D、柯萨奇病毒E、腺病毒10、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是A、房间隔缺损B、大血管错位C、肺动脉狭窄D、主动脉缩窄E、法洛四联症11、对2~5岁小儿进行心脏检查,其结果正常的是A、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处B、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右锁骨中线外C、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隙D、左心界位于锁骨中线上E、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12、X线检查心影呈“靴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指A、动脉导管未闭B、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征13、1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为A、50mmHgB、60mmHgC、65mmHgD、80mmHgE、90mmHg14、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的时间,95%在生后A、1年内B、半年内C、3个月内D、1个月内E、2年内15、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形成主要在A、胚胎发育的2~8周B、胚胎发育的4~10周C、胚胎发育的6~12周D、胚胎发育的8~12周E、胚胎发育的16~20周16、正常2岁小儿心率每分钟为A、60~70次B、80~90次C、100~120次D、130~140次E、150~160次17、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A、第3肋间锁骨中线外B、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C、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D、第3肋间锁骨中线内E、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18、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在A、第3肋间隙B、第4肋间隙C、第5肋间隙D、第2肋间隙E、第6肋间隙19、法洛四联症的病理改变中主要畸形的是A、肺动脉狭窄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右心室肥厚E、主动脉狭窄20、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的计算公式为A、年龄×3+80mmHgB、年龄×2+60mmHgC、年龄×3+60mmHgD、年龄×2+80mmHgE、年龄×5+80mmHg21、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是A、房间隔缺损B、法洛四联症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心力衰竭22、先天性心脏病分类最严重的一组是A、左向右分流型B、无分流型C、右向左分流型D、主动脉缩窄E、房、室间隔缺损23、先天性心脏病最重要的病因是A、染色体畸变B、放射性接触C、宫内感染D、药物影响E、母亲患代谢性疾病24、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属于青紫型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25、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肺动脉狭窄26、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是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性心脏病C、肺炎合并心衰D、病毒性心肌炎E、冠心病27、房间隔缺损收缩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A、三尖瓣相对狭窄B、血流通过缺损部位C、肺动脉瓣相对狭窄D、二尖瓣相对狭窄E、主动脉瓣相对狭窄28、动脉导管未闭脉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存在着异常的通道B、主动脉的血分流至肺动脉C、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D、体循环血流量明显减少E、收缩压明显升高29、房间隔缺损X线检查表现为A、右房右室大B、左室右室大C、左室左房大D、右房左房大E、右房左房大30、室间隔缺损不会出现的改变是A、左室增大B、右房增大C、右室增大D、肺动脉凸出E、左心房增大31、关于室间隔缺损的叙述,正确的是A、X线显示右心室、左心室,甚至左心房增大B、X线显示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增大C、X线显示肺门影增浓,肺野清晰,无肺门舞蹈征D、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伴有固定性分裂E、胸骨左缘有响亮粗糙的机械性杂音32、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改变是A、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B、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C、右心房及左心房增大D、左心室及右心室增大E、左心房及左、右心室增大二、A21、患儿3岁。

儿科护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二、病因
一般认为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的胚胎 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 滞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 影响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如 21- 三体综合征、 13- 三体综合征等)。 2. 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特别是孕母妊娠早期(妊娠 3 个月以内)患病毒感染 (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 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容易引发先天 性心脏畸形。
肺循环血量增加容易引起支气管 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而体循环血流 量减少可引起组织缺氧,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当患儿出现剧烈 咳 嗽、哭泣或肺炎时,肺动脉压增高,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室,可引 起右向左分流,呈现暂时性发 绀。少数患儿晚期由于产生大量左向 右分流,肺动脉压力长期增高,可出现肺血管硬化,导致严重的肺 动脉高压,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则可引起持久性发绀。
2
2. 身体状况评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 动脉导管未闭。缺损小、分流 量少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只在体检时 发现有心脏杂音;缺损大、分流量多者常因体循环血量不 足而出现一系 列的症状,如患儿有消瘦、乏力、多汗、气短等症状,小婴儿表现为因 呕吐而喂养困难。此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 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 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1. 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病毒
性心肌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 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辅助检查、治
疗要点及健康教育。
2 3 3. 了解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③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
A、心脑供血量增加
B、缓解漏斗部痉挛
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休息,缓解疲劳
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4、③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脑栓塞
D、脑脓肿
E、心力衰竭
5、③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
A、肺动脉高压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01】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法洛四联症由于右心室肥大使心尖上翘和漏斗部狭窄使心腰凹陷胸片显示心影呈靴形。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循环受阻,进入肺循环的血流减少,故胸片表现出肺门血管影缩小,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06】
二、A2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结果可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89707】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下肢动脉受压,循环阻力增大,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患儿第二天晨起吃奶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出现昏厥,其原因是
A、脑膜炎
B、脑栓塞
C、脑脓肿
D、心力衰竭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2>、该患儿应该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俯卧位
E、膝胸位
四、B
1、③A.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下半身青紫
B.肺动脉瓣第2心音固定分裂
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
8、③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二、A2
1、③患儿,男,3岁,疲乏无力伴心前区不适2天,患儿一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低钝。心肌酶测定:心肌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室早。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C.易出现心律失常
D.胸片显示肺血少,心影呈靴形
E.可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
<1>、房间隔缺损
A、
B、
C、
D、
E、
<2>、动脉导管未闭
A、
B、
C、
D、
E、
<3>、法洛四联症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右向左分流型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组,因心脏结构的异常,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达到氧合作用,输送到全身导致青紫,故C正确。其他选项不是右向左分流最明显的特征,可排除。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09】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体循环因未闭的动脉导管使血液分流至肺循环,使体循环的血容量减少,周围动脉舒张压因舒张期有分流而降低,出现脉压增大。脉压增大出现周围血管征。
【答疑编号100340311】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岁以下的患儿多有缺氧发作,常在晨起吃奶时或大便、哭闹后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或脑血管意外,这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A、心律失常
B、扩张型心肌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病毒性心肌炎
E、急性心包炎
2、③患儿,女,1岁5个月,因青紫1年诊断为法洛四联症,今患儿哭闹后突然出现昏厥、青紫加重,考虑为
A、心律失常
B、心力衰竭
C、脑血栓
D、缺氧发作
E、脑膜炎
三、A3/A4
1、③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收住入院。
【答疑编号100340308】
三、A3/A4
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此症状为缺氧发作的表现,这是由于在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B、肺循环血量增加
C、肺循环血量减少
D、体循环血量增加
E、体循环血量减少
6、③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紫
B、左上肢青紫
C、头面部青紫
D、下肢青紫
E、上半身青紫
7、③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
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③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
A、心脏杂音
B、发育迟缓
C、持续发绀(青紫)
D、心前区隆起
E、活动耐力下降
2、③患儿,3岁。因重症肺炎入院,住院期间并发心力衰竭,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该患儿属于心功能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16】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造成下半身青紫,亦称差异性发绀。下肢青紫明显,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15】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动脉导管的开放使主、肺动脉之间存在通路,一般情况下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压力,血液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通过动脉导管从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故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答疑编号100340305】
四、B
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右心房压力,分流自左向右,分流造成右心房和右心室负荷过重而产生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由于右心室扩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落后于主动脉瓣(第2心音由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关闭引起),故房间隔缺损可出现肺动脉瓣第2心音固定分裂。
【答疑编号100340304】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此体位可使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肺循环增加,同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减轻了右心室负荷,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从而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解。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00】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大者,长期高压冲击造成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致右心室肥大和衰竭,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即产生右向左分流,造成下半身青紫。
【答疑编号100340321】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左向右分流使右心室血量增多,致肺循环血量增加,肺处于充血状态,易于发生肺部感染。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19】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左向右分流使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减少,致体循环供血不足,使患儿生长发育落后。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89711】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儿心功能分级:Ⅰ级:仅有心脏病体征,无症状,活动不受限,心功能代偿;Ⅱ级:活动量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Ⅲ级: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Ⅳ级:安静休息时也有症状,活动完全受限。该患儿符合Ⅲ级表现。
【该题针对“[新]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0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