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中考作文是中学生升学的关键考试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点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仔细研读题目在考试中,考生首先要仔细研读作文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和要点。

有些题目会给出一定的提示词语或者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来进行构思和写作。

在研读题目的过程中,考生还应该注意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主题和思路。

二、明确写作立意在明确了题目要求后,考生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立意。

写作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也是考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候。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确定写作立意的时候,考生也要考虑自己的对象和读者,写出适合他们的内容和观点。

三、合理组织结构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合理组织结构,使得文章的内容紧密有序、层次清晰。

一般而言,一篇作文由引子、主体和结尾构成。

引子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要充实内容,结尾要有回顾和总结,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强,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四、论据充分有力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用充分而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论据可以包括一些事实、例子、数据、引用和亲身经历等。

考生可以在构思的过程中,提前准备好一些明确、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论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

在使用论据的时候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多地罗列,要注意论据和观点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五、语言简练流畅语言是作文的外衣,考生要注意用简练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排比、对比、比喻、夸张等,增加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考生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和句式的多样性,避免重复和冗长,使得文章读起来更加舒畅。

六、注意语法和拼写语法和拼写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考生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拼写的准确性。

初中作文指导:巧点题,增亮点优秀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巧点题,增亮点优秀课件

•妈妈伺候奶奶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 17 15 记在心上。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尽一份孝心。 偶然一次,我发现奶奶很喜欢看书,而且特 别快,用“一目十行”来形容还嫌不足。奶 奶猜透了我的心思,说:“傻孩子,我是在 看图画呢!”噢,我明白了。于是每当我去 奶奶家时,都会画一两幅幼稚的画给奶奶看, 妈妈的守信, 使奶奶不会寂寞,奶奶总是对我说:“这孩 让我感动。 子,真孝顺!”后来,奶奶不幸去世,妈妈 常常暗暗流泪。于是我记住了孝顺。
1、点题句独立成段。
点题的几个语句以独立成段的形式表达,这应该是 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 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 鼓”。
在这个世界,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可以没有朋友、 没有同学,甚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们不能 没有父母。是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 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 有用的人。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 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母 爱是海,温暖无私而又细腻。她教会了我们如何 用爱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只要 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点滴,总有一天你会发 现——那个老冲着自己发火的爸爸和那个老爱唠 叨的妈妈,在他们的伪装下藏着深沉的爱。感恩 是牡丹,他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就要先学会感 恩我们亲人。
《安塞腰鼓》
2、点题句小标题式
……
希望之火被点燃
……
希望之火燃烧得很旺
……
希望之火永不熄灭 ——《让希望之火燃烧得更旺》
请你找一找
文章点题了吗?
范文引路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巧妙点题,让文章更精彩(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巧妙点题,让文章更精彩(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

v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 要的语句提示或点明题意,揭示文章 的中心。 v“点题”指的就是——
点主题、点标题
作用: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暗示全
文的脉络层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点题很重要:
考场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力”,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 它打动。
“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是 应试作文的大忌。

走进中考满分作文(3):

傍晚,太阳西下,最后一抹夕阳将天边染成红色, 悠闲地漫步在湿润松软的乡间小路上,清新的泥土气 息扑面而来,还混着些淡淡的草香。野草挨挨挤挤地 到处生长着,随风摇曳,生机勃勃,一时间,满眼的 绿。那青翠欲滴的草丛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 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一簇一簇地点缀着这幅 美丽的绿色画卷。小鸟“叽叽喳喳”婉转地歌唱,还 有那走在回家路上的黄牛,发出低沉、厚重的喘气声。 不经意地从路上拾起一颗石子,掷到不远处的潭水中, “啪”的一声,溅起一朵小水花,荡起一圈圈涟 漪……优美醉人的景色,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寻常 的日子也飘香。 • 一本书、一次聚餐、一日乡村之行……日子就这 样一天天过着,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如一杯清茶, 醇香;如一首老歌,动听;如一抹阳光,温暖……寻 常的日子也飘香!
走进中考满分作文(2):
• 正午,艳阳高照,太阳给大地染上一抹橙黄, 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今天又是个团聚的日子, 大家围坐在饭桌前,一边享受着饭菜的美味,一边 说说笑笑,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偶尔也捎带一些 八卦。姥爷姥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享受 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爸爸妈妈的脸上挂着会心 的微笑,他们享受着家人健康平安的知足之乐。而 我被饭菜的美味所诱惑,狼吞虎咽地享受着饭菜带 给我的快乐……热腾腾的饭菜,浓浓的亲情,寻常 的日子也飘香。

初中作文指导:巧点题,增亮点ppt

初中作文指导:巧点题,增亮点ppt

• • • • •
本次作文: 题目:父亲的——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明确写作的重点。 3、用本节课的所学作文点题的方 法进行写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题训练
用反复点题的方法修改 《妈妈,我一生的感动》 方法:在标题、开头结尾、段首段尾 等关键处,尽可能点题。
妈妈 我一生的感动
请 你 修改
我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她既不 用教科书上课,也不用粉笔写字, 妈妈,是个普普通 但她却教给我好多好多东西,诸如 通的妇女。但她有 孝顺、守信、坚强…… 我没有像学英语那样死记硬背,她 好多东西让我感动。 教给我的东西,却在一次又一次的 实践中,在一件又一件的事例中, 学到了…… 孝顺,这是我首先学到的,也学会 妈妈的孝顺, 了。当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妈妈常 让我感动。 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带着我去探 望奶奶。每当奶奶看到妈妈时,都 会用小脚颤巍巍的跑上来,眼睛也 因为兴奋而眯成一条缝,微笑绽放 在满是皱纹的脸上,是那么甜蜜, 16 17 那么欣慰。
在这个世界,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可以没有朋友、 没有同学,甚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们不能 没有父母。是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 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 有用的人。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 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母 爱是海,温暖无私而又细腻。她教会了我们如何 用爱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只要 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点滴,总有一天你会发 现——那个老冲着自己发火的爸爸和那个老爱唠 叨的妈妈,在他们的伪装下藏着深沉的爱。感恩 是牡丹,他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就要先学会感 恩我们亲人。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要素:点好题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要素:点好题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要素:点好题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

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1.点题的时机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水平,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

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

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很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3)结尾点题《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

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

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的要求因为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技法】第五节 巧妙“点题”,成就高分作文 学案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技法】第五节 巧妙“点题”,成就高分作文 学案

众所周知,“切题”是写作最核心的点,若偏题或游离题目之外,作文肯定得不了高分。

如何做到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呢关键是要学会“点题”的方法。

考试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不太可能反复揣摩每一篇作文,所以想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作文的主题必须“显”“明”,让阅卷老师一读便知文章的主旨。

因此,学会巧妙“点题”,给阅卷老师留下作文“思路清晰”与“中心突出”的印象,才能吸引他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给作文打出高分。

思维导图一、把握“点题”位置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主题,揭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这里的“题”不是“题目”,而是“主题”。

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睛之笔”,又称之为“诗眼”“文眼”,是全文的精神“凝聚处”。

点题可以使文章中心更突出、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学生来说,只知道点题的意义并不能切实地帮助他们紧扣文章主题,还要知道在哪里点题才能怡到好处。

一般来讲,点题的位置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标题点题顾名思义,即在拟定标题时巧妙地嵌入与文章主题、材料或话题有关的词语,使得文章题目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昆明市盘龙区 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题一:请以“幸好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此题为半命题作文,在横线处需补写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词语。

如《幸好有那一份简单》《幸好有苏轼》等,让读者看了题目,就能对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再如,河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的《挑战自我,奋斗不息》一文,回忆自己学习钢琴过程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故事,结尾以谷爱凌所言“挑战自我,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这一关键语句总结全文。

可以发现,标题即是文章主题,简洁地概括了文章主旨,立意深刻。

(二)题记点题题记点题即用表明主题的句子(诗词、歌词、名人名言等)作为题记,独立于文章之前。

题记点题揭示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会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如广州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4月阶段测试试题中于天爱同学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节奏》的题记:“把握当下,不畏困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自己的节奏。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

中考作文的点题技巧中考作文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中考作文中,点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只有准确地点题,才能在作文中表达出清晰的思路和主题,使文章更加有条理、逻辑清晰。

下面是一些中考作文点题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仔细审题:在写作文之前,要仔细审题。

通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思。

有时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词,要将这些关键词提取出来,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2. 深入思考: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思考题目背后的意图,考察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或思想。

可以通过提问自己的方式来深入思考,如“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和我生活有什么关系?”、“要如何回答这个题目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

3. 考虑读者:写作文的时候,要考虑读者的背景和角度。

读者是谁?对这个题目有怎样的认识或期望?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写出更加贴合读者需求的文章。

4. 主题句的选取:在点题的时候,要选取合适的主题句。

主题句是整篇文章的核心,能够直接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主题句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并且吸引读者的兴趣。

5. 明确观点:在点题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观点要具体明确,有理有据,能够说服读者。

6. 拓展思路:在点题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展思路。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人名言、描述事物、列举论据等方式来拓展思路,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观点更有说服力。

7. 注意层次:在点题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和结构。

将文章分为引子、中间段落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要有联系又有层次。

引子部分要引入主题,中间段落要展开论述,结尾要呼应主题,并给出总结和观点。

8. 整体把握:在点题的要注意整体把握。

要使文章内容有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内容连贯而有层次感。

9. 简明扼要:在点题时,要力求简明扼要。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考场作文巧点题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考场作文巧点题

考场作文巧点题南马镇中徐宁一、导入同学们,在中考中,作文占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写好作文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期待。

那么怎么样的作文才入得了改卷老师的法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考作文的阅卷标准。

二类卷(生读)一类卷(生读)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一类卷和二类卷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

看来为了让我们的作文能得更高的分数,必须让中心明确突出。

我们都知道为突出中心,我们要围绕中心选材,构思,确定详略,还要重视点题。

今天这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考场作文巧点题”,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二、在平常的练笔中,老师也一定常常提醒我们要点题要点题,那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点题呢?“点题”我们通常说就是要点主题点题目,具体的说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精要的语句点明题旨,揭示文章的内涵,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以便了解你所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你写此文的意图何在。

用一句话概而言之,点题就是提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几句警语点明要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以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

三、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开关》。

默读全文,戈I」出你认为是点题的句子。

概括总结哪些地方需要点题?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开头是作文的重头戏,考生要开门见山,开篇便点明题义。

结尾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

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篇以《支点》为题的范文,这篇文章提到了两个情节,这个情节都很普通,一个普通初中生普通的夜晚,坚持不下了,妈妈给他送来一杯茶,写了张纸条鼓励他,就这么简单。

这位同学的叙述描写的能力特别强,这里有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写作能力很强,可是选材很生活化,没什么新意,整篇文章看起来很单薄,这样的文章在考场大概能到二类中的一个分数,如果我们给它开头加一句点题的句子,大家一起来感觉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中作文指导之——巧点题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作文中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即便是内容有些偏,但只要你点题点得好,也能达到一种扶正的效果。

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一、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

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

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

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

如《背影》。

3、结尾点题。

《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

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

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二、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

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

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

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

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

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

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例文1:
送你一轮明月
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自己忧伤的脸。

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把图钉洒在我的心上,再一个个被用力地踩了进去。

“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
刺耳的五个字幽灵般在我脑际纠缠不散,失望的泪水不能自已地滑过我的脸颊,肆意地滴在紧紧握住的那张单薄的试卷上。

乌云变成打翻了的黑墨汁,浸染了整片天空,狂风抓乱了我的长发,雨飘零而至。

悲伤就像秋千荡了出去又回来……
几多寒暑,几多日夜,我挑灯夜读。

多少次累得昏睡,睡醒又读;多少次整夜无眠,撑开双眼。

疲惫的身躯、煎熬的心灵,换来的,竟是这!
回家的路竟格外长。

我该怎么办?
“小佳!怎样,这次考试?”小羽轻轻走了过来。

对于“怎样”,我已无心回答。

我停止了挪动的脚步,耷拉着头,只顾自言自语:“有什么用!努力又怎样什么考试!我……我再也不会了!”我哽咽住了。

小羽似乎觉察了什么,她一手用力握住我的手,一手搭在了我肩上。

“小佳,不是这样的……你看!”她用搭在我肩上的左手划出了一道弧线,停滞在了半空中。

“看,这月亮多美啊!在这黑暗无垠的夜空中,在寥寥宇宙中,它放弃了么它为何不同周围一样它用力地绽放自己的光辉,照亮大地和夜空。

它不畏惧黑暗,因为有理想啊!”我猛地抬起头,她的双眼闪烁着晶莹的光,双手揽我入怀:“小佳,一次考试又能说明什么你就是那轮月亮,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只要努力还怕发不了光吗”
她温暖的胸膛包裹着我。

风停了,雨住了,月亮出来了。

我从她闪烁的双眼中看到了光明,似乎她就是天空的那轮明月。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水的月光涤净心中失意的尘埃。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洗的清辉拂去伤痛的心痕,洒满人生的道路。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珠的璀璨划破迷茫,直伴我们迎接下一轮的太阳。

【作文点评】
本文的成功在于着力渲染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

起笔一句拟人手法的环境渲染,就让人物羞愧、绝望的内心呈现于读者眼前。

继而让读者在体味“图钉”、“幽灵”、“黑墨汁”、“秋千”这些贴切而新奇的比喻之时,不知不觉地随着涓涓流淌的文字沉浸于作者悲伤、黑暗的心灵世界。

直到朋友小羽的出现,方才拨开云雾,见到那一轮“明月”。

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明月”的意义含蓄而丰富,使人看到了朋友的热情帮助和友爱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了作者重获的自信、坚强与执着。

尤其是结尾用诗化的语言,给人启迪:漫漫人生,有知心朋友相伴、有自信坚强相随,此生足以灿烂辉煌。

例文2: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
风声、雨声、开考铃声,声声入耳;沉着、冷静、稳重下笔,牢记在心。

——题记“记住,作答时要沉着、冷静,稳重下笔;不要浮躁,先易后难,慢慢把平日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另外,千万不要忘记填写姓名与准考证号,有什么事就举手找监考老师啊……”
“哎呀,妈,您就放心吧!这些我都知道了,您还是回去吧,我马上就要进考场了……”
“当当当——当当当——”开考的钟声响彻校园上空,我怀揣着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待,朋友的祝福,迈进了中考考场。

考场里一片安静,三十个人从容不迫地迎接人生旅途中第一次重要考验,进行第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

面对黑板上方那面庄严的五星红旗,仿佛觉得自己即将要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天地,就要用喜人的成绩来报答对我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了,心里一种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也要好好表现。

此时的我,心情十分激动,往昔的一幕幕又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了。

幼儿时期,我们孪生姐妹因为体质弱,免疫力差,爸爸妈妈一人一个走得最多的便是妇幼保健院的路,常常是一日一趟,甚至有时一日两趟三趟。

上小学以后,身体好些了,但是我们又总是不让父母省心,这时期父母走得最多的便是到老师家的路。

上了中学,每日接送便又成了爸爸妈妈必做之事。

临近中考了,父母做得最多的事,便是每天陪着我和妹妹复习,提示我们怎样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整理零散的知识点,给我们鼓劲打气,以缓解我们的压力。

此时此刻,又是他们焦急地在考场外静静等待,等待他们两个宝贝女儿的凯旋。

这一切,都让我坚定要“为了那颗感恩的心”而努力的信念。

“妈妈,爸爸,我爱您!”这句话已经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很久很久了,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表达的机会,我要痛痛快快地表达出这十几年来您们对我们的爱!
有时,我也会自己问自己:难道是上帝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用这根牵挂之绳将我们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吗?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爸爸妈妈,“绿叶奉献给了大地,阳光奉献给了万物。

”说着爸爸妈妈摸摸着我们的头说:“爸爸妈妈就奉献给了你们呀,小傻瓜!”
这使我想到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手中的笔不停地运转——
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特色点评:
文章巧妙地化用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一幅名联作为题记,可谓独出心裁。

而题记又来源于妈妈在“我”临考前的谆谆叮嘱,**的叮嘱真是“无微不至”,而正是这种叮嘱使小作者感受到**的那份爱的可贵。

文章又从回忆往昔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我”的种种关怀的画面展开来写,使“感恩的心”有了具体的交代,文章从考场写到往昔,从往昔又写回考场,“为了那颗感恩的心”“我”要好好表现,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回报,主题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