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范文(通用7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范文(通用7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范文(通用7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了解、接受)(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

(了解、初步学会)(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

(了解、初步学会)(4)学奏口琴7、1两个音。

(了解、模仿)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三、新授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

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

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

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4、再次完整地欣赏,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

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巩固全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2教学内容: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型:综合课教法:谈话法教学目的:1、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高度民族自豪感的歌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和演唱方法,培养对国家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国歌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国歌,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演唱国歌,把握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歌的内涵,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演唱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演唱技巧。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国歌历史背景、图片和视频的课件。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国歌的演唱。

3.乐谱:准备国歌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演唱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国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韵律和情感。

随后,教师展示国歌的乐谱,简要介绍国歌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频演唱国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强调国歌的演唱要求。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四篇】国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今天,它仍然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国而勇往直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教学目标: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

2、介绍国歌的全称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表达的爱国情感。

4能够认知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整体表现促进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整体表现。

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准备工作:多媒体、琴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学过程:1、导入:考一考我们的国旗就是什么?我们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够说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国家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就是我们身份的寓意。

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调集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候升旗仪式。

当正式宣布升旗仪式已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凝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低唱国歌,对祖国的爱好之情油然而生。

欣赏《升国旗》视频2、演唱一演唱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那么你对国歌介绍多少呢?你晓得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就是谁吗?3、国歌探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用带和不拎记号去展开献唱对照,体会歌词及重音促进作用。

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

2)对照献唱,传授“下行”科学知识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教学内容:欣赏《国歌》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国歌》和介绍聂耳,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较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四、教学难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课本六、教学过程【导入】1、学生描述国旗: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师:那谁能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2、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就会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在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欣赏】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

2、学生总结在国歌奏响时应如何去做。

师:全体同学请坐。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在听国歌的时候,表情都特别严肃,有的同学还在小声地跟着音乐演唱。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如果我们的胸前都带着红领巾,应该怎样?师:那让我们集体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队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我们刚才敬了少先队员的队礼,如果是一名军人应该怎样做?师:那我们就都来当一回军人,一起敬一个非常神气的军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一名神气十足的军人了!刚才做得非常好。

那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小朋友在观看升旗,他又应该怎样做呢?【创造】再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师:现在假设我们都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就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角色。

【结课】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铜管乐)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铜管乐)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铜管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每个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3课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可以了解我国国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此曲采用铜管乐演奏形式,旋律激昂,庄严而感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歌的旋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和音乐基础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帮助学生掌握国歌的旋律和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和音乐基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国歌,掌握其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国歌的深入理解和感情表达,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国歌的背景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感人,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游戏教学法:采用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国歌的旋律和节奏。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演唱、演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分析国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歌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等,以便学生进行演奏练习。

3.准备音乐教材和练习册,供学生演唱和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视频等资源,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歌的旋律和节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3篇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欣赏《国歌》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国歌》和介绍聂耳,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较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四、教学难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课本六、教学过程【导入】1、学生描述国旗: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师:那谁能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2、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就会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在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欣赏】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

2、学生总结在国歌奏响时应如何去做。

师:全体同学请坐。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在听国歌的时候,表情都特别严肃,有的同学还在小声地跟着音乐演唱。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如果我们的胸前都带着红领巾,应该怎样?师:那让我们集体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队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我们刚才敬了少先队员的队礼,如果是一名军人应该怎样做?师:那我们就都来当一回军人,一起敬一个非常神气的军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一名神气十足的军人了!刚才做得非常好。

那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小朋友在观看升旗,他又应该怎样做呢?【创造】再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师:现在假设我们都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就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角色。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本课教学目标为:1.能够自信、自然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歌曲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XXX,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3.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课前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

2.询问学生国旗和国歌的意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介绍国歌的意义,强调国旗和国歌代表整个国家的人民,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4.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国歌》,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5.询问学生对国歌的了解,介绍国歌的作者和曲作者。

二、寓教于乐,引导体验。

1.学生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

2.引导学生探究《国歌》的秘密,了解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和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的原因。

3.学唱并分析《国歌》部分曲调,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三、学唱《国歌》。

1.教师分段教唱《国歌》,并分析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学生跟唱《国歌》,注意恰当的力度和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四、课堂练。

1.学生分组进行唱歌比赛,评选出最佳演唱组。

2.教师点评学生演唱表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反思。

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能力。

2.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何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通过欣赏《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材分析:《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授。

1、猜一猜。

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2、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

(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

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ff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三、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②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知道号角音素和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以及休止符给以歌曲音乐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指导学生唱准国歌、唱好国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碟片。

教学流程
一、寻找国歌:
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现在背景、已有基础、深刻挖掘思想含义、唱得更好。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 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

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2.分析旋律、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

从音乐角度上看,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
(1)在唱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高)
力度是越来越——?(强)
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

(请学生在歌谱中“起来”处标上“上行”)
旋律上有些什么特点?基本上用的是哪几个音?
(结合冲锋号让学生感受到号角式音调的作用——有号召性、鼓舞性)
(2)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中使用的三连音。

(请学生在歌谱中标出重点句)
作曲家就是运用了号角音素、出神入化的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到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三、感悟国歌探求精神:
(一)民族精神这个音乐片段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国魂》。

魂是指什么?(灵魂),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哪个同学知道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学生阅读歌词后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是什么精神。

2.学生找出重点句。

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找出)
3.学生唱一唱重点句。

4.唱准、唱好重点句。

下面,我们就把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一句唱好。

(全班齐唱,男、女分组唱,鼓励学生独唱。


在演唱这一句时,你有什么感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理解国歌
抗战时期,国歌是民族的号角,和平年代,国歌又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是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正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在这音符中,你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同学们请看(播放地震后升旗、唱着国歌活下去、奥运会上运动健儿领奖台上)
身为中国人,你能完整地演唱国歌吗?你能背唱国歌吗?你能唱好国歌吗?
1.全班背唱国歌。

2.带着情感唱好国歌。

你说,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你带着心中的情感再次演唱这首国歌。

3.观看音乐故事《国歌简介》,知道国歌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我们的《国歌》是谁创作的吗?原名叫什么?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请你带着问题观看音乐故事《国歌简介》,你会找到答案的。

四、唱响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高亢的旋律,伴随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声,奏响在一切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与主权、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地方,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顽强拼搏、浴血奋战。

奥运会赛场上,每当国歌响起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骄傲与自豪。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面(课件出示奥运会升旗图片)。

《国歌》所产生的那种巨大的凝聚力,把每一个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创造着奇迹。

现在,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嘹亮的歌声唱响《国歌》!(请全体师生站立演唱《国歌》结束本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