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考试要点
洁净煤答案

芳烃为目的而实施,也可主要以获取高热值煤气而进行,当然又
可同时制得液态轻质芳烃和高热值煤气
2.煤的间接液化主要包括哪些过程?(15分)
煤基F-T合成烃类油一般要经过原料预处理,气化,气化净制,
部分气体转换也可不用,F-T合成和产物回收加工等过程
11.技术是指根据燃煤烟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烟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对其中的污染物予以脱除、净化的技术。
12.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过程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煤炭洗选,
,是利用煤炭与其他矿物质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在选煤厂内用机械
方法出去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
同用户的要求。
2.水煤浆
由70%的煤29%的水1%的添加剂通过物理加工得到
的一种高效率,低污染,可管道输送的带油煤基流体燃料
3.煤炭气化
是指将固体燃料(煤,半焦,焦炭)或液体燃料(水煤浆)与气化剂(空气,
氧气,富氧气,水蒸汽或二氧化碳等)作用转变为燃料煤气或合成煤气
4.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8.型煤是用一种或数种煤粉与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固硫剂等加工成一定形状和有一定理化性能的块状燃料或原料。
9.水煤浆浓度中的水分含量是指水煤浆中的含绝对干煤的质量分数,包括原煤的水分
和制浆过程中的加入的水量。
10.煤炭地下气化是将埋藏在地下的固体煤炭通过热化学过程直接转变为气体燃料
的工艺过程,其实质是把传统的物理开采方法变为化学开采方法。
浮游选、特殊选等几大类。
4.动力配煤是将不同类别、不同品质的煤经过、和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2

一、名词解释:(1)洁净煤技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2)流化床燃烧:流化床燃烧系指小颗粒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或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处于稠密悬浮煤料颗粒充分接触进行燃烧。
(3)循环流化床:当颗粒尺寸较小或气流速度较大时,料床近似均匀地弥散在整个炉膛区域,并不断的被气流带出。
此时如在炉膛上部出口处安装一高效分离器,将被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再将其送回床内,以维持炉膛内固体床料总量不变。
(4)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通过烟气与含有脱硫剂的溶液接触,在溶液中发生脱硫反应的技术,其脱硫生成物的生成和处理均在湿态下进行。
(5)煤炭气化: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它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蒸气或氢气为气化剂(又称气化介质),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部分氧化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即气化煤气,或简称煤气)的过程。
(6)移动床气化法:又称固定床气化法,从流态化角度来讲,气体相对于固体床层的速度未达到流化速度,气固系统处于固定床状态。
但与层燃炉有所区别的是,在气化炉内,固体原料并不是像层燃炉那样静止在炉蓖上,而是从炉顶加入,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逆流接触,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发生气化反应,故称移动床。
(7)干馏: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热解,生成固定焦炭、液体焦油和少量煤气的过程。
(8)煤的反应性: 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与气化剂(氧气、水蒸气)相互作用并发生反应的能力。
(9)煤的结渣性:煤的结渣性是指煤中矿物质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由于灰分的软化熔融而形成渣块的能力。
(10)气化强度:指气化炉单位面积每小时所能气化的原料煤质量,单位是t/(m2·h),它反映了气化过程的生产能力(11)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是煤发生气化反应制得的,由于混入了大量的N2,所以其热值很低,又称贫煤气。
洁净煤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1.一次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3.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类环境问题。
4.煤炭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放射性飘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
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
6.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达到一定浓度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加重环境危害。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二氧化氮7.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半导体PN结的光伏效应。
第二章1.洁净煤技术(CCT)是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
2.洁净煤技术可分为四大部分:煤炭燃烧前处理(净化技术)、燃烧中处理(净化技术)、燃烧后处理(净化技术)和转化技术。
3.燃烧前处理分为:选煤,型煤(工业型煤,民用型煤和特种型煤),水煤浆(70%煤,30%水,1%添加剂)。
4.燃烧中处理分为: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流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5.燃烧后处理分为烟气净化(脱硝脱硫),和灰渣处理。
6.转化技术分为: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第三章1.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蹂躏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
方法有:重力选煤,电磁选煤。
2.物理化学选煤即浮游选煤,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
3.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
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空气分级技术是在保证总体过量空气系数不变的基础上,使燃料经历“__富燃料燃烧_”和“_富氧燃尽 _”两个阶段,以实现总体NO x排放量大幅下降的燃烧控制技术。
2、对于燃煤锅炉来说,当通过固体颗粒层的气流速度发生变化时,气固系统的混合状态就会从一种流态变为另一种流态,一般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等。
3、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4、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接触方式进行区分。
主要有固定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气流床气化法和熔融床气化法。
5、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_煤的气化与净化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__。
6、CO2的补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气体分离法、生物法7、煤炭锅炉燃烧方式主要分为室式悬浮燃烧、沸腾燃烧和层状燃烧三大类。
8、水煤浆制备的关键技术:1)制备用煤的选择 2)水煤浆的粒度分布和级配技术 3)添加剂9、煤炭完全燃烧的充要条件:1)燃料(煤) 2)充分的氧化剂(空气)3)高温环境 4)足够的燃烧时间10、煤的补集方式:1)燃烧前捕集 2)富氧捕集 3)燃烧后捕集封存方法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二、名词解释:1.流态化:就是指固体颗粒在自下而上的流体作用下,在床内形成的具有流体性质的流动状态。
2.磨矿:是在研磨介质产生的冲击力和研磨力联合作用下,矿石被粉碎成微细颗粒的过程。
磨矿设备:球磨机、棒磨机、砾磨机,自磨机。
3.级配技术:在保证煤炭颗粒间有足够的相对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颗粒间空隙,提高固体占有率,实现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目的,这种提高煤炭堆积技术称为水煤浆的级配技术。
4.煤层气:煤层气是一种有机成因的天然气,是在长期的成煤过程中成煤物质由于生物作用和热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的以CH4为主的煤系伴生气体。
洁净煤技术

1、洁净煤技术的定义和内涵?在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是使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量,以实现煤的高效、洁净、经济利用为目的技术。
中国洁净煤技术是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
2、煤炭燃烧的方式根据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分为:层状燃烧、悬浮燃烧、流态化燃烧(沸腾燃烧)3、CO2的捕集方式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
依据捕获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适用性,通常将火电厂CO2的捕集系统分为以下4种:燃烧后脱碳(post-combustion)、燃烧前脱碳(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技术(oxyfule)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CLC)。
4、IGCC发电系统组成、发电原理、过程、优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
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
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第二部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IGCC的原理是:煤经过气化和净化后,除去煤气中99%以上的硫化氢和接近100%的粉尘,将固体燃料转化成燃气轮机能燃用的清洁气体燃料,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产生高温燃气以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经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即使得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
指煤经过气化产生中低热值煤气,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污染物,变为清洁的气化燃料,燃烧后先驱动燃气轮机发电,然后利用高温烟气余热在废热锅炉内产生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洁净煤技术》复习思考题

流态化:就是指固体颗粒(又称床料)在自下而上的流体(气体或液体)作用下,在床内形成的具有流体性质的流动状态。
移动床气化法:又称固定床气化法,从流态化角度来讲,气体相对于固体床层的速度未达到流化速度,气固系统处于固定床状态。
但与层燃炉有所区别的是,在气化炉内,固体原料并不是像层燃炉那样静止在炉蓖上,而是从炉顶加入,在向下移动过程中与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逆流接触,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并发生气化反应,故称移动床。
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是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2),将煤原有的大分子结构完全破坏,然后通过高活性的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产品。
问答题:三、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发电用煤质量指标有:①挥发分。
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
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
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②灰分: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
③水分:水分是燃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它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对燃烧的影响比灰分大得多。
④发热量:为的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
⑤灰熔点。
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所以要根据锅炉的排渣方式决定采用不同灰熔点的原料煤。
⑥煤的硫分: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都相当严重。
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
六、简述微生物助浮脱硫的原理?由于细菌能够自行吸附在固体表面,一般在15min内即完成,细菌的表面化学性质与矿物相差悬殊,因此强烈地影响了矿物在处理过程中行为,由于微生物能选择性地黏附在矿石和黄铁矿表面,故能够利用微生物通过浮选进行脱硫。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复习题库1气流床气化法:是用极细的粉煤为原料,被氧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气化剂高速气流携带进入气化炉气化的方法。
在气化炉内,细颗粒粉煤分散悬浮于高速气流中,并随之并行流动,这种状态即称气流床。
2费托合成:CO 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非均相氢化生成不同链长的烃类混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反应。
3型煤:用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固硫剂等添加剂,采用特定的机械加工工艺,将粉煤或低品位煤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煤制品。
4煤气甲烷化:甲烷化过程主要是使煤气中的H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CH4的过程。
5煤化作用:泥炭或腐泥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包括煤成岩作用和煤变质作用。
6半水煤气:在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满足合成气对N2的需求,通常在原有水煤气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配入部分N2,由此得到的煤气为。
7煤气化: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的过程,它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蒸汽或氢气为气化剂,在高温的条件下,通过部分氧化反应将原料煤从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8干馏:是煤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热解,生成固体焦炭、液体焦油和少量煤气的过程。
9酸雨:由于空气污染物而造成的酸性降水,当PH<5.6时为酸雨。
10流态化:固体颗粒在自上而下的气流作用下,在床内形成具有流体性质的流动状态。
11重介质选煤:是用密度介于煤与纤石之间的重液或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的选煤方法。
重介质选煤的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12水煤浆:是一种煤基的液体燃料,一般是指由60%-70%的煤粉、40%-30%的水和少量化学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13煤的直接液化:又称加氢液化;一般是指将煤粉、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在液化反应器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煤直接转化为液化油的过程。
14煤的间接液化:先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2),将煤的大分子结构完全破坏,然后通过高活性催化剂作用在合成器合成产品。
15煤的液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工艺路线,将固体原料煤转化为与原油性质类似的有机液体,并利用与原油精炼相近的工艺对煤液化油进行深加工以获得动力燃料,化学原料和化工产品的技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热稳定性是指煤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对热的稳定程度,即煤块在高温状态下保持原来粒度的能力。对于使用块煤作原料的固定床气化工艺来说,煤的热稳定性差将会增加煤料层内气体流动的阻力和带出物量,降低气化效率。
5.煤的机械强度
煤的机械强度是指煤块的抗碎、耐磨及抗压等综合性物理和机械性能。它涉及煤在输送和气化过程中能否保持所要求的粒度和筛分组成,机械强度较低的煤不能直接作为固定床气化的原料。
型煤质量标准测定方法
水分、灰分、灰熔融性、热强度、热稳定性、反应性、结渣性、转鼓强度、耐水强度
5.水煤浆制煤的意义,水煤浆的特点,质量要求,如何实现级配
意义:它可以象油一样运输、储存、雾化和稳定着火燃烧,其热值相当于燃料油的一半,因而它可以直接替代燃煤、燃油作为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直接燃料;水煤浆还是理想的气化原料,产生的煤气可以用于煤化工或联合循环发电;特制精细水煤浆可以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
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烟气脱硫技术,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发出的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也被译作碳捕获与埋存、碳收集与储存等)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2.煤的粘结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煤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受热分解而先变为塑性状态,然后煤粒之间受膨胀压力的作用再相互粘结在一起的程度。它会影响气体在料层内流动的通畅性与在料层截面上分布的均匀性。传统煤气化用煤采用弱粘结性的煤
3.煤的结渣性
煤的结渣性是指煤中矿物质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由于灰分的软化熔融而形成渣块的能力。容易结渣的煤不宜作为气化原料。一般来说,煤的灰熔点(ST)越低,越容易结渣,因此,固态排渣气化工艺通常要求ST≥1250ºC。
2保证燃煤特性与用煤设备设计参数相匹配,提高设备热效率,节约煤炭;
3通过“均质化”来保证燃煤质量的稳定,保证用煤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4按不同地区对大气环境、水质要求,将不同品质煤相互配合,最大限度满足环保要求。
原理
关键技术:如何实现计算机控制各种指标的优化
9.燃煤污染物的种类,及处理污染物的方法,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
黏结剂成型机理
黏结剂成型是粉煤在外加黏结剂下,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压制成型
黏结剂的作用
使煤粒很好的润湿达到黏质分子和煤的真正接触起着润湿与桥接的作用,产生机械结合力和物理化学结合力
成型影响因素有成型压力、煤粉粒度、成型水分
原料煤水的作用
原料煤水分在5%~12%时得到的型煤强度最高
作用是水分越多黏结剂在煤粉中的分散越有利,否则黏结剂只能在局部发挥作用
酸性气体脱除方式原理
粗煤气中脱除酸性气体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
干法工艺采用固体吸收剂或吸附剂,主要有氧化铁法、氧化锌法和活性炭法。其特点:脱除效率高,工艺简单。而且干法工艺一般用于脱硫,对CO2脱除效果不是很明显
13.地下气化的意义,过程,概念
煤的地下气化是指直接向地下煤层中注入气化剂而使煤在地下转变成煤气后再将其排上地面加以利用的煤气化过程。它将煤的开采与气化集中为一个过程,将地下煤层中所含的有效能量以最清洁的方式输出地面,而将残渣等废物留在地下,从而大大减轻了煤炭开采与地上气化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钻孔1底部点火后,由钻孔1通入气化剂,则在钻孔1底部形成一个燃烧区,其燃烧层面称为火焰工作面。产生的高温气体沿通道3向前渗透,同时把携带的热量传给周围的煤层,从而在气化通道中相继形成燃烧区(Ⅰ)、还原区(Ⅱ)、干馏区(Ⅲ)和干燥区(Ⅳ)。气化产生的煤气从钻孔2导出地面
灰分:煤料中的灰分往往是影响气化正常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煤中的灰分既因其影响灰渣含碳而造成碳损失,又因其为惰性成分而造成气化效率降低和气化炉生产能力的浪费。特别是固定床气化时,灰分是造成炉内“结疤”的主要原因。
硫分:煤中的硫分包括有机硫和无机硫,气化过程中,煤中的硫主要以H2S形式及少量的COS和CS2等形式转入煤气中。含硫气体是产品煤气中的有害杂质,须在送用户前净化脱除。
4燃油锅炉改烧水煤浆投资低于改烧粉煤。水煤浆代油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生产流程简化,投资省。
8.动力配煤发展意义,原理,概念及关键技术
概念
根据工业锅炉对煤质的特定要求,将几种不同性质的单煤种,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而得到一种对锅炉燃烧最有利的燃料煤,就称为动力配煤
动力配煤的作用和意义
1在满足燃煤设备对煤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动力配煤技术可最大限度利用低热值煤,或充分利用当地煤炭资源;
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
二氧化碳的封存
地质储存
海洋储存
生物储存
矿物储存
CO2的利用
10.煤炭气化三要素,气化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种类与有害元素的去向
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
煤气化的分类
煤炭气化工艺可按压力、气化剂、气化过程、供热方式等进行分类
1.按供热方式分类自供热气化方式、间接供热气化方式、加氢气化方式、热载体供热方式
2.按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接触方式分类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熔浴床气化
3.按气化过程排灰方式分固态排渣气化、液态排渣气化
4.按气化过程是否连续分连续气化、间歇气化
3.结合煤炭特征、结构组成,从煤炭形成过程和利用途径两方面说明为什么要发展洁净煤
4.型煤的定义,成型机理,黏结剂的作用,原料煤中水在成型过程的要求和作用
型煤是指按照一定粒度要求,将一种或几种煤粉在有或无黏结剂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压力作用,加工制成具有一定的外形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煤炭制品。
成型机理有无黏结剂成型和黏结剂成型两种
7.煤中水分、灰分和硫分
水分:原料煤的水分对气化过程的稳定运行和热效率有直接影响,且水分越低,越有利于气化。
固定床气化时,煤料中水分必须保证气化炉顶部出口煤气温度高于其露点温度;
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时,为了使煤料在破碎、筛分、输送及加料时能保持自由流动,要求煤料的水分应<5%。特别是采用干法加料的气流床气化,要求煤料的水分<2%。
水煤浆的特点
流变性、触变性、雾化性、燃烧特性、环境特性
质量要求
水煤浆的黏度、水煤浆中煤炭颗粒粒度和粒度分布、水煤浆的水分、水煤浆的稳定性、水煤浆的密度
如何实现级配
保证煤炭颗粒间有足够的相对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颗粒间空隙,提高固体占有率即堆积效率,只有较高的堆积效率才能用少量的水就能使浆体流动,实现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目的,即级配技术
煤炭转化(气化、液化、燃料电池等);
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烟气净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矿区污染控制:包括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与煤泥水的治理等)
2.发展洁净煤的意义
煤炭一向被称为“肮脏”的能源,它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洁净技术将是使煤炭成为高效、洁净、安全、可靠的能源。可有效减少原料煤的含灰量和含硫量,实现燃烧前脱硫降灰同时还可以减少煤炭的无效运输;采用先进的煤炭燃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实现燃烧中脱硫;发展洁净煤技术,在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油气和化学品,这样可以缓解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对于改善终端能源结构,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SO2、NOx、颗粒物和CO2
常见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等
烟气净化就是基于以上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来进行的。利用烟气中飞灰颗粒与烟气密度及电性质的差异,可以用水膜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来净化除去飞灰
根据SO2性质和特点,可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是用石灰石淋洗烟气,SO2会变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的浆状物而除去。干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干石灰粉法和活性碳吸附法
6.煤的粒度分布
不同气化工艺对所用原料煤的粒度要求不同。固定床气化要求使用13~100mm的块煤,且煤的粒度尽可能均匀;流化床气化要求使用0~8mm的粉煤,且按煤料中的最大颗粒确定气体在气化炉内的流速;气流床和熔浴床气化分别要求使用<0.1mm和<6mm的煤粉和细粒煤,且根据煤料中的最大颗粒确定煤料在气化炉内的停留时间
6.水煤浆制煤的添加剂及种类
水煤浆添加剂,按其功能不同,有分散剂、稳定剂及其他一些辅助化学药剂,如消泡剂、pH调整剂、防酶剂、表面改性剂及促进剂等多种。其中不可缺少的是分散剂与稳定剂
7.水煤浆的应用和燃烧阶段
水煤浆燃烧特性
水煤浆作为一种代油燃料,可以代替重油和原油用于锅炉和各种窑炉燃烧,其主要优点在于:
无黏结剂成型
无黏结剂成型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如沥青质假说、腐植酸假说、毛细孔假说、胶体假说、分子黏合假说。例如沥青质假说认为煤中的沥青质是引起煤颗粒间黏结成型的主要物质,煤在加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煤粒间相对位移,颗粒间的相互挤压与摩擦产生热量使沥青质软化成具有黏结性的塑性物质,从而将煤粒黏结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变成型煤
5.按所处位置分地面气化、地下气化
煤中存在的其它元素如:硫、氮等,也会与气化剂发生反应,在还原气氛下生成H2S、N2、NH3等物质
11.气化床对原料的要求
气流床气化的特点:(1)煤种适应性强;(2)由于煤粉在气化炉内停留时间短,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常采用纯氧或水蒸气作为气化剂;(3)由于高温下不利于CH4的生成,所以气流床气化煤气中,主要成分为CO(58%~62%),其次为H2和CO2;(4)在气流床的高温下,粉煤的干馏产物全部分解,粗煤气中不含焦油、酚和烃类液体等,其主要杂质是H2S和少量的COS,有利于简化后续的净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