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算

合集下载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

习题二: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
已知梅港站P = 2 %的设计洪峰流量Q m,2 %=14200 m3/s和最大1、3、7天设计时段洪量(见下表1)和典型洪水过程(见下表2),求P = 2 %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表1梅港站P = 2 %的洪水峰量设计值
表2梅港站1955年典型洪水过程
解:采用同频率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首先对表1所提供的洪量进行单位换算,然后经分析选定典型洪水过程线(1955年6月19日~25日),通过面积包围法计算各时段洪量,从而推算各时段放大倍比k。

其中,最大一日洪量的放大倍比k1为
k1=W1p
W1d
=1.07
最大三日洪量的放大倍比k3-1为
k3−1=W3p−W1p
W3d−W1d
=1.12
最大七日洪量的放大倍比k7-3为
k7−3=W7p−W3p
W7d−W3d
=1.34
洪峰的放大倍比k Q为
k Q=Q mp
Q md
=1.04
成果如表3所示。

表3同频率放大法倍比计算表
逐时段进行放大,由于不同历时衔接的地方放大倍比k不一致,放大后在交界处产生不连续现象,使过程线呈锯齿形,修匀成光滑曲线时保持设计洪峰和各种历时的设计洪量不变,修匀后的过程线及为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过程见表4,修匀后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如图1所示。

表四:同频率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图1梅港站P = 2 %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四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二节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资料审查 年最大值法选样 特大洪水处理 峰、量频率计算 安全修正值 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成果合理性检验 选择典型洪水
同倍比或同频率缩放
设计洪水过程线
一、资料审查 1、可靠性 实测洪水资料: 对测验和整编进行检查,重点放在观测 与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包括水位观测、流 量测验、水位流量关系等。而且洪水系列中 各项洪水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分布等。 历史洪水资料: 一是调查计算的洪峰流量可靠性;二是 审查洪水发生的年份的准确性。
设:N——历史调查期年数; n——实测系列的年数; l——n年中的特大洪水项数; a——N年中能够确定排位的特大洪水项数 (含资料内特大洪水l项); m——实测系列在n中由大到小排列的序号, m=l+1,l+2,...,n; Pm——实测系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 PM—— 特 大 洪 水 第 M 序 号 的 经 验 频 率 , M=1,2,...,a
1153
1870
n
1992
N
说明确定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具有相当大的 不稳定性。要准确地确定重现期就要追溯到更 远的年代,但追溯的年代愈远,河道情况与当 前差别越大,记载愈不详尽,计算精度亦愈差。 一般地,以明、清两代六百年为宜。
(3)经验频率的计算 连序系列中各项经验频率的计算方法, 已在前面论述,不予重复。 不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有以下两种 估算方法: 1、独立样本法 2、统一样本法
所谓“连序”与“不连序”,不是指时 间上连续与否,只是说所构成的样本中间有 无空位。
连序系列:洪水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 值,在频率计算时,各项数值直接按大小 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m 是连序的; 不连序系列: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 特大洪水值的重现期(N)必然大于实测系 列年数n,而在N-n年内各年的洪水数值无 法查得,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空位,由大到 小是不连序的。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式中:Qm设——洪水设计流量;Fs——设计控制面积;Fz——附近典型水文站的控制面积;Qmz——水文站的标准流量。)
⑵经验公式设计洪水:经验公式有两种计算公式。
一是洪水面积相关法:Qm=KnFn
(式中:Qm——洪水设计流量;Kn——不同重现期的8个洪水频率系数和不同分区的6个地形系数,洪水设计计算系数是28-48个系数;Fn——控制面积,F上面的n是面积系数。面积系数是12-24个,根据地形地貌状况确定。这种计算方法在1000平方公里内可以应用,超过100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慎用。在《XXX水文手册》里面可以查到。)
洪水的类型:洪水的类型一般分为六种,一是暴雨洪水,暴雨洪水又分为山洪和泥石流两种。二是融雪洪水,三是冰川洪水,四是冰凌洪水,五是雨雪混合洪水,六是溃坝洪水。
洪水分级:根据国家《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按洪水重现期的大小,把洪水分为常见洪水(8-10年一遇)、较大洪水(10-50年一遇)、大洪水(50-1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
明渠等速流洪水的类型和水力计算要素:
①梯形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计算公式:ω=(b+mh)h
(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单位:平方米;b——底宽,单位:米;h——水深,单位:米;m——边坡系数,表示斜坡的垂直距离每增加1米,则水平距离相应增加m米;)
过水断面宽度计算公式:B=b+2mh
⑷蓄满产流:年降雨量充沛,地下水位高,包气带土层不厚,下层容易常达田间持水量,缺水量不大,不容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土壤缺水量满足后全部产生径流的蓄流方式,称为满蓄产流。
⑸汇流过程:降雨或者溃坝形成的洪水,从产生的地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也可以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分为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第七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七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921 1949 1903
统一样本法:
同独立样本法
1949
1832
1903
N2=141
N1=70
1935
n=33
1972
计算分析
调查期N1=70: 独立样本法:
1921年 1949年
1903年
已抽到上面排序
PM 12
2 70 1
0.0282
3 PM13 70 1 0.0423
1867
1852 1832 1921
特大洪水类型
类型:实测特大洪水、历史特大洪水
2、为什么要考虑特大洪水?
在样本系列不长时,一般频率计算方法的成果变动很大。 系列愈短,抽样误差愈大。若用于推求千年一遇、万年一 遇的稀遇洪水,根据就很不足。
如果能调查到 N年(N>>n)中的特大洪水,就相当于 把n年资料展延到了N年,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使计算 结果更合理、准确、稳定。
1、什么是特大洪水?
定义:实测系列和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中,比一般洪 水大得多的稀遇洪水,通过历史洪水调查,能知 其数量大小和重现期的洪水。
类型:实测特大洪水、历史特大洪水 注释:历史上的一般洪水是没有文字记载和留下洪
水痕迹,只有特大洪水才有文献记载和洪水痕迹 可供查证,所以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一般就是特大 洪水。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下游遭遇这种标准洪水时,通过水库及其它防洪措施
的调蓄,使控制点的洪水不超过河道允许的安全泄量。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
水工建筑物防洪标准
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六、设计洪水
定义:工程规划设计依据的洪水,或符合防洪标
准的洪水。 为了保证工程安全,规划设计时,以某一标 准的洪水作为防御对象,使建筑的工程遇到不超 过这种标准的洪水时不会被破坏。工程规划设计 中所依据的一定标准的洪水,即为设计洪水。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P=00
1.32
33.93
1.80
67.87
2.40
135.74
2.94
271.48
3.78
407.21
4.80
542.95
5.93
644.76
7.19
678.69
8.39
644.76
9.77
542.95
11.81
407.21
14.81
271.48
19.66
135.74
25.18
1.998 2.121 2.305 2.734 2.118 2.212 2.335
499.41 411.02 320.79 194.33 489.36 405.92 317.23
Qm
4.73 4.50 4.23 3.73 4.70 4.49 4.22
验算
ψ
τ
τn3
Qp
0.045936341 0.052548381 0.061999459 0.086334157 0.046416195 0.052274533 0.061536412
Htp
380.79 306.67 232.49 137.59 335.79 281.41 225.67
t=1-6h
Qp
499.41 411.02 320.79 194.33 489.36 405.92 317.23
Wp(万m ³)
1376.06 1094.70 819.68 479.04 1154.25 954.94 755.85
-0.274557823 3.0716779 -0.275104022 3.1915656 -0.275803928 3.3439505 -0.278095567 3.6870571 -0.276682603 3.065531 -0.276322519 3.1814113 -0.277180269 3.3635863

洪水过程线计算步骤

洪水过程线计算步骤

洪水过程线计算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说说洪水过程线的计算步骤哈!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但别怕,跟着我一步步来,你肯定能搞明白。

你想想啊,洪水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闹得凶,一会儿又安静点,咱得搞清楚它啥时候闹,啥时候停。

那咋搞清楚呢?这就得靠计算啦!首先呢,咱得收集一堆数据,就像给这个调皮孩子建个档案一样。

这些数据包括降雨量啦、流域特性啦等等。

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脾气,得先知道他平时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吧!然后呢,根据这些数据,咱要用一些公式和方法来分析。

这可有点像解方程,得动动脑筋,把那些隐藏的信息给找出来。

比如说,根据降雨量和流域面积,能算出大概会有多少水流进来。

接下来,就是考虑各种因素对洪水的影响啦。

比如说地形,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水肯定流得不一样快呀!这就好像一条路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坑坑洼洼,你走路的速度肯定也不一样。

再然后呢,咱得把时间因素也加进去。

洪水可不是一下子就来一下子就走的,它有个过程,就像一场表演有开场、高潮和结尾一样。

咱得把这个过程给描绘出来。

计算的过程中,可不能马虎,得仔细再仔细。

就像你做饭,盐放多了放少了味道都不一样,咱这计算要是错一点,那结果可能就差老远啦!等咱把这些都算好了,就能画出那条洪水过程线啦!看着那条线,就好像看到了洪水这个调皮孩子的表演轨迹。

你能知道它啥时候开始闹,闹得有多厉害,啥时候又慢慢安静下来。

哎呀,这洪水过程线的计算步骤虽然有点麻烦,但真的很重要啊!它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洪水,做好应对措施,保护大家的安全。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一个重要的任务一样。

总之呢,只要咱有耐心,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肯定能算好洪水过程线。

到时候,咱就能更有把握地和洪水这个小调皮打交道啦!。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主讲推理公式法)
a、由实测暴雨资料分析得到; b、从水文手册中的n值分区图上查取。 (2)Sp的计算 t· it,P=Pt,p=Sp· t1-n
a、地区水文手册中的Sp等值线图插取; b、由式(8-2)知:Sp=Pt,p· tn-1 ∵ P24,p已知(t=24h) ∴ Sp=P24,p· 24n2 -1
WUHEE
n
F
未知参数:Sp、n、F 、 、τ。 1. Sp、n、F 的计算
流域面积F可从地形图上量出; n 由地区n值分区图查出; Sp查等值线图或由暴雨公式可求,即:
由式(8-1)it , P
SP tn
知:Sp=Pt,p· tn-1 ∴ Sp=P24,p· 24n2-1
∵ P24,P已知(t=24h)
L 1/ 3 1/ 4 J F 或

L J 1/ 3
在建立m~θ关系时,分下面几种情况: 1 按下垫面条件定线 2 按区域条件定线 3 考虑设计洪水大小定线 50年一遇以上洪水: m=0.5θ0.23
WUHEE
P139
小流域4类下垫面条件下相应的m值。见表8-1。
WUHEE
三、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方法——试算法 1. 、Cv、Cs、n1、n2
WUHEE
Sp tc (1 n) u 22.6h
1 n
WUHEE
WUHEE
8.4
计算洪峰流量的地区经验公式
暴雨特性(强度、历时)
洪峰影响因素
流域几何形特征(河长、比降、集水面积)
地质地貌特征(植被、土壤、地质)
一、单因素公式
以流域面积F作为洪峰流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二者间 的关系,其形式为:
Pt utc hR c P P
由暴雨公式有: u=(1-n)Sp/tcn=(1-n)itc 。 代入上式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