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修订稿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办法1.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由光伏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输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决定。
光伏电池的理论最大功率输出一般是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进行测试的,包括光照强度为1000W/m²、温度为25°C以及大气质量为1.5的条件下。
通常来说,光伏电池的理论发电功率可通过光伏电池的标称最大功率进行估算,可参考光伏电池的规格参数说明。
例如,如果一块光伏电池的标称最大功率为200W,那么它的理论最大发电功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可以假设为200W。
2.光伏电站的第一年实际发电量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等。
因此,为了准确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光伏电池组件的实际转换效率与标称最大功率之间的关系,乘以年平均日照强度,并乘以电站的装机容量。
例如,一个100kW的光伏电站,设备转换效率是15%,年平均日照强度为4小时,那么该电站的第一年实际发电量可以计算为:实际发电量=100kW×15%×4小时×365天3.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是指电站年发电量与电站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用来反映电站的发电效率。
典型的光伏电站年利用小时数在1000-2000小时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光照条件、地理位置、倾角等因素。
可以通过历年的气象数据或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得到。
光伏电站的年利用小时数可以根据实际发电量和装机容量计算得到,如下所示:年利用小时数=实际发电量/装机容量4.其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因素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对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产生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高温会降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清洁状况:灰尘、污垢等会降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光伏组件的老化特性: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下降;-光伏电站系统损耗:包括电缆损耗、组件间接触电阻等。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1MW屋顶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计算
为了计算1MW屋顶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需要先计算所需电池板的面积。
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为
1.65*0.992=1.6368㎡。
因此,1MW需要xxxxxxx/235=4255.32块电池板,电池板总面积为1.6368*4255.32=6965㎡。
接下来,需要计算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进行计算。
结算结果为5555.339 MJ/(m2·a)。
根据理论公式,年发电量应该等于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乘以电池总面积再乘以光电转换效率。
通过计算,得出理论年发电量为189.6万度。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
同时,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
累积也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5、0.89和0.93.。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65*0.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6368*4255.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KWH=1895953.86KWH =189.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a69516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5.png)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 根据太阳辐射数据:通过监测太阳辐射数据,可以确定每天、每个小时或每个月的太阳辐射量。
将太阳辐射量与光伏电站的太阳能转换效率相乘,就可以得到电站的理论发电量。
2. 根据光伏电池组件参数:光伏电池组件通常会标明其额定功率(标称功率),这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1000W/m²太阳
辐射强度和25℃温度下的输出功率。
通过电站中的光伏组件
总功率,可以计算出理论上的最大发电量。
3. 根据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监测实际运行中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可以计算出实际发电量。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光伏逆变器或数据采集系统获得。
可以根据时间段、天、月或年来计算发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都是基于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估算,实际发电量可能受到天气、地理位置、组件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发电量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1、发电量计算的过程2、发电量计算的公式公式1:L = Q×S×η1×η(不常用)L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Q——倾斜面年总辐射量;S ——光伏组件的面积;η1——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η——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公式2:L = W×H×η(常用)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倾斜面上年总辐射量的计算[pagebreak] 1)安装方式影响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17%~30%,双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35%~43%。
2)项目场址纬度影响[pagebreak] 项目场址经纬度地影响——以固定式为例纬度越低, K值越小;纬度越高, K值越大。
因此,相对于从气象局获得的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上的总辐射量在纬度高的地区,提高幅度会更大一些。
即,相同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纬度较高地区的发电量更大。
3)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地面电站:一般在75%~85%之间,一般取80%;屋顶电站:依据电压等级、业主维护水公平差异较大,低压并网系统效率较大,一般能达到80%~85%;高压并网线损较大,一般在75%~80%之间。
[pagebreak]晶硅电池的温度相应系数一般是 -0.35~-0.45%/℃非晶硅电池的温度响应系数优于晶硅电池,一般是 - 0.2%/℃左右4、发电量计算过程梳理以北京市为例进行说明:多年平均的年日照小时数为2778.7h;(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多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为1400.6kWh/m2;(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 一个1MWp的、采纳37°固定倾角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峰值小时数为1629h;(通过专业软件计算获得)首年满发小时数= 1629h × 80%(系统效率)= 1303.2 h首年发电量= 1000kW ×1303.3h =130.3万kWh考虑到10年衰减10%,25年衰减20%,25年平均的年发电量约为115.7万kWh。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计算方法
光伏自发自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公式:自发自用光伏电量 = 发电量× 自用比例。
2. 如果光伏电站每天实际发电时间约为8小时,峰值功率约为8kW
(即8000W),那么每天可以发出的电量大约为:8kW × 8小时 = 64
度电。
如果自用比例为30%,那么每天光伏自发自用的电量就是大约
19度电。
3. 一年中,扣除冬季和阴雨天气不足5个月的发电量,假设实际发电
时间为350天,那么光伏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19度× 350天 = 6650度。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数据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
您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太阳能辐照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以及系统的可利用率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1.太阳能辐照量太阳能辐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太阳能辐射的能量,常用单位是千瓦时/平方米(kWh/m2)。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太阳辐照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太阳能辐照量监测仪器或太阳光辐射数据网站查找并获取。
2.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指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所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通常在光伏组件的技术参数中给出,例如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5%~20%之间。
3.光伏电站系统的可利用率光伏电站系统的可利用率是指光伏电站系统实际发电量占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比,是一个反映光伏电站运行绩效的指标。
光伏电站系统的可利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光伏组件的温度、倾角、阴影遮挡、系统故障等。
发电量(单位:千瓦时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即安装的光伏组件总容量,常用单位是千瓦(kW),以此为基础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光伏电站发电量时,还需要考虑阴影遮挡、清洁度、故障率等因素。
阴影遮挡会导致光伏组件的部分区域无法接收到阳光,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有效辐照量;光伏组件表面的污垢会影响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系统故障也会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
因此,在实际运营中需要通过定期维护和清洁、故障检修等方式来提高光伏电站系统的可利用率,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太阳能辐照量、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以及系统的可利用率等因素。
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并在实际运营中需要注意阴影遮挡、清洁度、故障率等因素的影响。
光伏电站计算标准

光伏电站计算标准一、发电量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电站的装机容量、日照时间、电池板转换效率等因素。
根据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计算出每天的理论发电量。
公式如下:理论发电量(kWh)= 装机容量(kW)×日照时间(h)×电池板转换效率(%)二、效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效率是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的比值。
公式如下:效率= 实际发电量(kWh)/ 理论发电量(kWh)×100%三、损耗计算光伏电站的损耗主要包括线路损耗、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等。
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电站的损耗情况。
公式如下:损耗(%)= 损耗电量(kWh)/ 实际发电量(kWh)×100%四、功率因数计算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是指实际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值。
公式如下: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kW)/ 实际功率(kW)×100%五、热耗率计算光伏电站的热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千瓦时电能所产生的热量。
公式如下:热耗率(W/kWh)= 热耗量(W)/ 实际发电量(kWh)×100%六、耗电量计算光伏电站的耗电量是指电站运行所需要的电能。
公式如下:耗电量(kWh)= 实际发电量(kWh)+ 损耗电量(kWh)+ 加热耗电量(kWh)+ 其他用电量(kWh)七、运行费用计算光伏电站的运行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用、其他运营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计算出电站的运行费用。
公式如下:运行费用(元/年)= 人员工资(元/年)+ 设备维护费用(元/年)+ 其他运营费用(元/年)八、投资回报率计算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是指投资成本与收益的比值。
公式如下:投资回报率= (收益总额- 投资总额)/ 投资总额×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
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
①理论发电量
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MW需要1000000/235=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6965㎡
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
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
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
结算结果为5555.339MJ/(m?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6965*% ==*==万度
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
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5计算。
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
所以实际发电效率为O.95*0.89*0.93*0.95X*0.88=65.7%。
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理论年发电量*实际发电效率
=*5*0.89*0.93*0.95*0.8?8=*6?5.7%=万度
方法二:
标准日照小时数—安装容量计算方法:
Ep=H×P×K1
式中:
P—为系统安装容量(kw)
H—为当地标准日照小时数(h)
K1—为系统综合效率(取值75%~85%)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可以计算每日平均发电量,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