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共27页

合集下载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红外隐身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军事中,随着现代军用红外探测和图像处理技术日益发展,其技术的精准性也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而更加精确,已成为军事探测和制导武器非常重要的使用手段,从而对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因此红外隐身技术也成为军事战争中提高目标隐身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技术因素。

关键词:隐身技术军事上个世纪,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分别为探索时期、技术全面发展时期和应用时期。

80年代开始,红外隐身技术已经在先进国家研制的新型飞机、舰船和坦克装甲车辆等得到了广泛采用。

一、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来实现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称之为红外隐身技术。

它是通过更改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红外辐射的能量,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可知,物体辐射红外能量不仅取决于物体温度,还取决于物体的比辐射率。

温度相同的物体,引起比辐射率的不同导致探测器上将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

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比辐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温度,热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二、红外隐身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1.发动机喷管采用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或陶瓷复合材料,喷口安放在机体上方或喷管向上弯曲,利于弹体遮挡红外挡板,在喷口附近安装排气挡板或红外吸收装置,或使飞机采用大角度倾斜的尾翼等遮挡红外辐射;在尾喷管内部表面喷涂低发射率涂料;采用矢量推力二元喷管、S形二元喷管等降低排气温度冷却速度,从而减少排气红外辐射;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以抑制和改变喷焰的红外辐射频带,使之处于导弹响应波段之外。

2.采用散热量小的发动机。

隐身飞机大多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它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飞机的平均排气温度降低2000C~2500C,从而使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红外技术是指利用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通讯、探测等用途的技术。

红外技术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

一、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1.军事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夜视野战、导航、目标识别、热成像、掩护和防护等方面。

目前,国际上军事上广泛应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就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识别。

2.安防在安防领域,红外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红外监控系统。

红外摄像头能够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环境下拍摄清晰的照片,而且不会被当事人察觉。

3.医疗在医疗领域,红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外成像技术可用于诊断疾病,如结肠癌、皮肤病等,而红外治疗则可用于缓解疼痛、消炎杀菌等。

4.工业红外技术在工业上也具有重要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红外加热、红外干燥、红外焊接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1.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红外热成像到现代的红外光谱成像,红外成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成像技术也会逐步普及到更多的领域。

2.红外激光技术的应用红外激光技术是指利用激光器产生的红外激光进行物质化学成分的识别和定位。

红外激光技术可以通过反射或吸收的方式获得物质的化学信息,并可以对病毒、细菌等进行检测和灭活。

3.红外雷达技术的发展红外雷达技术是指通过红外信号进行跟踪和定位目标的技术。

红外雷达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军事、空间探索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4.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延伸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安防、工业等领域。

未来,随着人类对红外技术的深入了解,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三、结语总之,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本文所涉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捕捉红外热辐射目标 第4代“响尾蛇”出世 代 响尾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ຫໍສະໝຸດ “响尾蛇”导弹是西方国家空、海军用于近程格斗的一种 导弹,是根据响尾蛇捕捉目标的本领研制出来的。自然界 中的响尾蛇视力几乎为零,但它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 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0.001摄氏度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 超过0.1秒。即使夜间的爬虫、小兽等处于睡眠状态,响尾 蛇也可根据这些动物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感知它们 的位置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就是根据响尾蛇的奇特 功能,研制出了这种空空导弹。 为了争夺空战中的优势,美国从1949年开始研制响尾蛇” 导弹。如今,“响尾蛇”导弹经过不断改进,已成为世界 上产量最多的空空导弹,目前已累计生产20多万枚。同时 该导弹装备机型也最多,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 拉克战争等都曾使用过。
红外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机载红外诱饵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 ;稠化油料型红外诱饵弹;红外箔条复合弹及热气球等。其中, 烟火炬型红外诱饵弹应用较广。该弹主装药是一个具有高辐射强 度的红外烟火炬。红外烟火剂一般由可燃物、氧化剂、辐射物质 、调速剂、粘合剂等组成。这种弹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燃烧时 间长、频谱范围较宽,能够适应各种导引头的要求。此次试验就 是研究这种类型的红外诱饵弹光谱辐射特性。采用小型试样进行 地面静态燃烧试验。 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由三部分组成:来自喷气发动机热金 属部件的辐射;来自高温燃气尾焰的辐射;来自飞机空气动力加 热的辐射。对于低超音速飞机来说,最重要的辐射是来自发动机 热金属部件的辐射。 红外诱饵弹要能够逼真地模拟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必须 满足以下辐射性能的要求:(1)红外诱饵弹的辐射要与载机的红外 辐射相似,并且辐射强度要大于载机数倍。(2)要求有较快的引燃 速度(如0.5秒),以确保红外诱饵弹能及时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出 现。(3)要求有一定的燃烧持续时间(如4秒左右),以确保载机能够 脱离敌导弹导引头视场。

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

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

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摘要:目前国际军事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展望21世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

交流与合作,斗争与竞赛交织在一起,将是21世纪国际安全环境和军事形势的基本形态。

而随着高科技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已进入了高技术阶段,由于战争中高级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新的作战理论的先导作用,引起了战争形态的重大变革。

从而导致了战争规模,样式和进程的变化。

战争已由简单的身体对抗化为智慧的较量。

正文:遥感技术是指安装与平台上的传感器,以电磁波为信息传播媒介,从遥远的地方感知地球表面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对象,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全过程,他是与航空遥感,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移民新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从7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航天遥感平台的不断升空,新型传感器的研制,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

应用领域从军事应用发展到一地球环境和资源的监测和研究为目标的尖端技术。

在现代化战争中,军事侦察,监视与制导已完全离不开遥感技术。

一、红外线的起源与发展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实际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德国研制和使用了一些红外技术装备,其中有红外通信设备和红外夜视仪,它们都属于主动式红外系统。

战后,由于红外光子探测器和透红外光学材料的迅速发展,红外技术的应用引起军事部门的重视。

此后,红外技术的发展方向集中在被动式系统上。

50年代,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应用于战术导弹上。

60年代,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已相当广泛,如已应用于制导、火控、瞄准、侦察和监视等。

60年代中期,出现了光机扫描的红外成像技术。

70年代,红外成像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的应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80年代,红外技术进入研制镶嵌焦面阵列(CCD阵列)系统的新时期。

二、红外线的基本概念自然界中,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摄氏-273.16 的物体都不断地辐射着红外线, 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

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37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6月V ol.37Supplement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Jun.2008收稿日期:2008-04-13作者简介:王力民(65),男,辽宁凌源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工程技术研究。

x @63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王力民,张蕊,林一楠,徐世录(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辽宁锦州121000)摘要:介绍了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发展红外探测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红外探测技术的性能及特点,最后分析了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红外探测技术;军事应用;发展分析中图分类号:TN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8)增(红外)-0570-05Application in the military of the IR detection technologyWANG Li-min ,ZHANG Rui ,LIN Yi-nan ,XU Shi-lu(Nort heast Research Ins tit 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Jinzhou 121000,China )Abstr act: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IR Detection technology are described.The IR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high advantage and importance in the modern battles.The perform anc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IR detec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the developm ent is analyzed.Key wor ds:IR detection technology;Application in the m ilitary;Development analysis0引言红外探测具有环境适应性好、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伪装目标,且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夜视、红外侦察以及红外制导等方面。

热辐射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

热辐射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

热辐射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军事侦察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热辐射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在军事侦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热辐射的原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热辐射是物体在温度不为零时所发出的热能。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物体的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由此可见,热辐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则是利用物体的热辐射特性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观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获得有关物体的重要信息。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夜间侦察和目标探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热成像技术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如今,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安防、消防、医疗等领域。

在军事侦察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首先,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侦察,避免了传统光学侦察的局限性。

其次,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探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目标的性质和状态。

例如,在战场上,敌方装甲车辆的发动机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迅速发现敌方装甲车辆的位置和行动情况。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检测到隐藏在树林、建筑物等掩体中的目标,为军事行动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除了在战场上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在军事训练和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军事人员可以模拟真实战场环境,进行实战训练。

例如,在山地作战训练中,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模拟夜间山地作战环境,提高军事人员的战场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然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军事单位的推广应用。

其次,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可能会受到干扰。

红外夜视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探索与应用

红外夜视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探索与应用

红外夜视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探索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技术手段,红外夜视技术主要基于红外辐射的特性,通过探测和辨识目标的热辐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和追踪。

本文将从红外夜视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案例等方面,对其在军事领域中的探索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 红外夜视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夜视技术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的热辐射信号,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和目标搜索追踪的一种技术手段。

红外夜视技术主要应用于人造卫星、军事装备、热成像仪、热力学研究、疾病诊断等领域,而在军事领域中尤为重要。

红外夜视技术的光谱波段主要包括红外-A波段(0.75~3μm)、红外-B波段(3~6μm)、红外-C波段(8~14μm)等,其中红外-C波段的应用最为广泛。

红外夜视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探测目标的热辐射信号,分析目标的热辐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

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红外辐射探测和信号处理两个部分。

除此之外,红外夜视技术还需要依赖一些辅助设备,如红外成像机、红外探测器等,从而保证其在复杂的环境下的目标搜索定位、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能力。

二. 红外夜视技术的发展历程红外夜视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开始主要是用于军事领域的基本研究,以及海、空、陆三军的作战准备。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夜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军事领域中,红外夜视技术主要应用于侦察、监视、目标搜索、火力打击等方面。

在战争中,红外夜视设备不仅可以帮助士兵掌握敌情,发现潜伏在黑暗中的敌人,而且还可以帮助士兵准确打击敌人,并且降低自己的损失。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红外夜视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最早期的CTM、HgCdTe单元探测器到今天的InSb和MCT探测器等多个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红外夜视设备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拓展,使得红外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各国军事力量的广泛认可。

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

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

美军双色和多色传感器技术的进展极快,目前已从Si、HgCdTe或QWIP焦平面阵列分离器件的组合过渡到了单片式阵列,其中GaAlAs QWIP焦平面阵列的双色、三色、四色等多色传感器发展尤为突出。

除了雷声、洛克威尔科学中心等机构已研制出的640×512像素的双色阵列和陆军通信电子司令部夜视和电子传感器管理局已在准备评估3mm~5mm波段和8mm~14mm波段的1024×1024元双色传感器阵列外,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正投资一个耗资1100万美元的三年研发计划,计划开发HgCdTe中波双色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复盖波段为4.5mm~5.0mm和4.0mm~4.5mm;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DARPA)也已出资1600万美元,让QWIP技术公司为其发展同时可在可见光、二个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工作的四色焦平面阵列。

2、反巡航导弹舰载防御技术—红外搜索、跟踪和拦截系统[3,4,5,6](1)海军面临的严重威胁巡航导弹是一种主要以巡航姿态飞行的精确制导打击武器。

它问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战场上的主要精确打击武器,在近年几次局部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飞鱼式(EXOCCT)掠海面飞行导弹和美军舰载“战斧”式巡航导弹都就是其中的代表。

反舰掠海面飞行的巡航导弹是迄今为止水面舰船最为严重的威胁,1987年5月17日,二枚飞鱼式导弹击中和击伤了美国战舰斯特克号驱逐舰,由于其没有有效的防犯掠海面飞行巡航导弹攻击的能力,导致37名士兵丧生;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超级军旗式战机发射的二枚这种巡航导弹也使英军战舰遭受严重损失—英皇家海军军舰谢菲尔德号被击沉。

目前,世界上拥有这种掠海面飞行反舰巡航导弹的国家已多达35个以上,很快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将增加到60多个,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快速扩大。

毫无疑问,海军水面舰船生存面临着从小型巡逻艇到大型护卫舰、潜艇、直升机、海上巡逻机和战斗轰炸机发射的这种巡航导弹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