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防范单位自查表电子表
火灾技防措施应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2023版)

4.单位〔园地〕安装智慧式平安用电隐患监管效劳平台,定期形成检测汇报,并依据检查汇报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5.每个县〔市、区〕制定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推广方案,并落实专项资金小区完成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火灾技防措施应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三:火灾技防措施应用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觉察的问题
整改意见
1.2022年4月前,每个县〔市、区〕90%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众聚集园地应安装智慧式平安用电隐患监管效劳平台
2.单位〔园地〕安装智慧式平安用电隐患监管效劳平台,完成对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24小时在线监测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人员密集型场所)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六: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名称(盖章):检查时间: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检查人员(签字)人员密集场所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检查自查要点(一)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1.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并与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相适应。
2.电表箱、配电盘(柜)设置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应定期测试保护功能。
3•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牢固,接线端子接入导线数量不应超过2根。
导线端部无变色、老化现象,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箱内不应堆放杂物。
4•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保护措施完好,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现象。
多股铜芯线头应拧紧、搪锡,铜铝过渡应使用专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
5•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的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
6•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7.电热器具(设备)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不应被可燃物覆盖。
8•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应完好,电缆井防火门应锁闭并保持完好。
9•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
10.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二)电气安全管理1•营业结束时,应切断非必要电源。
2•场所内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3.不应在场所内为电动车充电,不应停放电动车。
4•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5•应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并记录存档。
6•应制定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应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员工定期演练。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7.电缆出入配电柜应采取保护措施
一台二级箱未做防护棚
一台二级箱未做防护棚
增设配电箱防雨防砸棚
8.电缆出入梯架、托盘、槽盒应固定牢靠
9.塑料护套线应明敷,不应直接敷设在顶棚内、保温层内或可燃装饰面内,配线回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要求
明挖工区2017宿舍温控开关脱落
明挖工区2017宿舍温控开关脱落
11.电炉、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应与周围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一、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12.防雷、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接地电阻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
13.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
二、电气安全管理
14.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5.企业应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并记录存档
6.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的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
7.电气线路不能与可燃液体、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8.电气线路不能穿越通风管道,并避开高温潮湿部位。穿越楼板、墙体时应进行防火封堵
9.灯具的选型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10.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安排电工进行维修。
二、施工过程
10.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穿楼板处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梯架、托盘和槽盒(含槽盒内)应有防火封堵措施
符合要求
11.灯具表面及其附件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符合要求
12.功率在100W及以上非敞开式灯具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做隔热保护
符合要求
附件3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电气火灾隐患防范检查表(全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一:电器产品生产销售产品质量
备注:电器产品销售企业商品质量自查检查,应参照本要点的第二条、第七条的容执行。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二:建设工程施工过程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三:火灾技防措施应用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四:工业企业生产场所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五:物流仓储场所检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六:人员密集场所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七:小经营加工作场所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表八:居民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区域
单位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九:居民住宅建筑-居民家庭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电气火灾防范自查表

检查时间:检查人:
不能用电炉、红外线取暖器、灯泡等器具烘烤衣物或其他可燃物
不得用铁丝或铜丝代替熔丝。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得在电线上系、托或压物品,电线出现老化后应及时更换
电热毯不能折叠、受潮且通电时间不宜过长,养成人离开时关闭电源的习惯
使用电热器时严禁直接放置在可燃物(木质、塑料等)制作的台板上。电热器下面应放置瓷砖、石棉板等非易燃物制作的垫底,或设置专用的支架
网格电气火灾防范自查表
检查单位名称: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正确选用电源线
进线电源有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空气开关
室内电线选用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2.5平方毫米,铝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0平方毫米
电源插座及接线板不得使用伪劣产品,接线板或插座上不得插头松动,以防局部过热
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电热水器和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宜敷设截面积4.0平方毫米的铜导线或6.0平方毫米的铝导线,同时安装相应的插座和空开
电气火灾隐患防范检查表(全套)

电气火灾隐患防范检查表(全套)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一:电器产品生产销售产品质量—2——3—备注:电器产品销售企业商品质量自查检查,应参照本要点的第二条、第七条的内容执行。
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4—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二:建设工程施工过程—5——6——7—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8—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三:火灾技防措施应用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9—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四:工业企业生产场所—10——11—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12—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五:物流仓储场所检查表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13——14—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15—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六: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名称:检查时间:—16——17—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 —18—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七:小经营加工作场所单位名称:检查时间:—19——20—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21—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八:居民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区域单位名称:检查时间:—22—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23—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表九:居民住宅建筑-居民家庭—24—检查人员(签字):被检查单位人员(签字):—25——26—。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检查人员(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
用电安全管理
不应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梯间、走道、门厅等建筑公共区域,或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为电动车充电
物业管理单位应制定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应配备具备执业资格的专业电工,定期开展电气线路、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维护保养
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桩、车棚电气线路安装、敷设符合有关规定,采用质量合格的电气产品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住宅建筑公共区域
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发现问题
整改意见
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
电表箱、配电盘(柜)设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定期测试保护功能
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牢固、箱内不应堆放杂物,导线端部无变色、老化现象,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
电表箱、配电盘(柜)应固定在不燃材料上,并与可燃材料保持安全距离。电表箱、配电盘(柜)内及其周围不应堆放杂物
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保护措施保持完好,不应在导线悬挂其他物品,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现象
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措施应完好,电缆井防火门
单位电气火灾防范自查表

单位电气火灾防范自查表附件2社会单位电气火灾防范自查表单位责任人或管理人(签字):检查时间: 检查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一)电气线路电线、电缆的使用情况1 电线、电缆不应有异常发热现象;2 电缆、电线敷设路由其各段环境温度应满足设计的要求;3 电线、电缆的绝缘及外护套类型应与使用环境相匹配;4 电线相与相、相对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5 导体绝缘层不应有机械损伤痕迹、变色、脆裂、碳化现象;6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 MΩ;7 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有易延燃外护套层的电缆,对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进和反腐处理;8 导体载流量应满足设备运行负荷的要求。
.其他1高、低压配电室和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消防控制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2 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3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及使用可燃性材料建造的屋顶,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塔)高度的1.5倍。
(一)电气线路线路安装1 消防配电线路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2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金属导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3 当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4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时,应采取穿金属导管、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5 保护管固定应牢固可靠,且金属管应有可靠的接地;6 室内穿管保护的电气线路不应与可燃气体管道相互接近敷设,平行敷设时,由电气管的边缘算起与燃气管道距离不应小于50mm,交叉敷设时距离不应小于10mm;7 电缆明敷设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1.0m,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8 电缆沟内应无杂物、无积水、渗水现象;盖板齐全,且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采用耐火电缆敷设在耐火电缆桥架内,有条件的可采用钢皮保护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
20.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防火卷帘控制箱线路保护措施是否到位
1.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消防措施
18.电缆竖井、孔洞是否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1.布线用电缆、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等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时,其空隙应采用相当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2.电缆沟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
3.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应按耐火等级要求,采用防火胶泥、耐火隔板、填料阻火包或防火帽
19.消防用电设备是否有防止过热、烧毁的措施
可燃物的隔离
15.电气设备外壳是否使用可燃材料
电气设备外壳应使用阻燃材料
16.电气设备、闸刀是否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
电气设备、闸刀不宜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插座、开关若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或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的保护措施
17.线路是否敷设在可燃物上
1.高、低压配电室和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及时更新、淘汰超期使用的电气设备
5.导线、设备连接处是否连接牢固
1.电线连接接头处应采用专用连接金具或规定的连接方式,接触可靠、稳定。
2.连接接头要牢靠,其机械强度不得小于同截面电线的80%
3.接头应耐腐蚀
6.电热器具是否靠近可燃物
电热器具周围0.3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
7.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备,轴承是否出现润滑不良、干枯
1.导线截面载流量应满足设备运行负荷的要求
2.设备安装符合电气设备安装说明书要求
3.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环境是否相符
1.电气设备选型、安装应符合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化学腐蚀、通风散热、防水、防潮、防火、防爆等)的要求
2.产品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3.设备应有合格证,并有铭牌
4.设备使用是否超过使用年限
2.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
3.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及使用可燃性材料建造的屋顶,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
1.敷设在潮湿场所的管路,应采用镀锌钢管或PVC管,干燥场所的管路可采用电线管
2.穿越可燃或难燃装饰材料时,应穿金属保护管,且应采用玻璃棉、岩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阻燃保护
3.设置在可燃装饰夹层时,应穿金属管保护,若受装饰条件限制局部不能穿金属管时,必须用金属软管,其长度不宜大于2m,导线不应外露。且用防火堵料密室封堵
轴承应润滑,对使用滑动轴承的设施,油环应滑动,油腔内的油面应到油面计所指示的位置。旋转部件应加装防护罩
电气线路敷设
8.顶部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穿防护管、是否牢固稳定。
1.建筑物顶棚内有可燃物时,应穿金属管保护,无可燃物时可穿难燃刚性塑料管保护
2.保护管固定应牢固可靠
9.线路或电缆线穿墙、穿过金属构件、可燃构件是否采取金属管保护措施
10.线路是否外露、凌乱
1.照明灯、开关插座、柜式空调、广告射灯等电源线不宜有接头,若有接头应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
2.吊顶、电缆井、装饰墙面、商品柜台、尤其橱柜内暗装的插座电源线排列整齐
3.多回路电线应标明回路编号或用途
11.线路检查维护是否及时,是否每年定期检测
高压(10kV)线路应每月巡视一次,低压电线应每季度巡查一次,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电气使用
12.电气设备选择是否符合防爆、防尘、防潮等要求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应穿于钢导管内。防爆环境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开关与插座
13.电气设备保护装置是否齐全
电气设备应装设短路、过载、失压与欠压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14.电气设备安装是否正确、牢固
电气设备是否破损、晃动、渗水漏油漏气、卡涩,有无打火、放电现象
电气火灾防范单位自查表
单位责任人或管理人(签字):检查时间:检查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
1.设计、安装选型是否正确,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是否小于实际负载容量
1.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2.供电设备类型应与设计图纸一致且具备3C认证
3.供电设备容量应大于实际负荷容量
2.设备或导线是否随意装接
2.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防火涂料保护
3.当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
4.应设置明显标识
21.是否采取接地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达到规范要求,设置的接地体材料、截面应满足标准,易燃易爆环境构筑物及相邻电器设备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