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集《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1500字
拆书-《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这是第二次读三毛的《送你一匹马》,我很少重读书,因为读书几乎是用心,早已刻在心里,没有重读的必要。
可《送你一匹马》却让我魂牵梦萦,好像三毛想用跟我对话,《送你一匹马》可以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和熟识三毛,我便没有太多灰心的买下了这本书。
《送你一匹马》是三毛发表的文章全集,老实说并绝非一本完整远非的书,而是把三毛发表的文章收录到一本书里。
《送你一匹马》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全书并不是都是抄写《送你一匹马》。
爱三毛的都喜欢她即便的另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是的,《撒哈拉的故事》真的很好,可我认为《撒哈拉的故事》只是写荒漠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故事,并不能表达出三毛所有的思想和情感,而我要的是了解三毛的悲与喜、潇洒和抑郁、勇敢和脆弱、真性情和价值观。
书“我喜欢,将读书当做永远的标榜,甘心情愿将余生的青春,交给书本。
”三毛爱书,近乎于痴迷,初中时逃学到坟地去看书,好像生下来就是要读书。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殊不知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很多人对我说,你读那么多书,又什么用呢?三毛早已回答了这个环境问题。
可是很多人连三毛是谁都不知道,那我又有什么说明必要的必要呢。
也有一些人知道这句话,但不知道这是倪吾诚说的,当更不知这是出自于三毛的《梦里不知身是客》。
爱情三毛和华金的爱情,不知是多少文艺青年羡慕的爱情,当然,我也羡慕,更是替三毛开心,这一生有荷西这个女人弗朗西斯科爱她。
虽然最终圣地牙哥先离开了她,她也选择去追寻荷西。
但我相信,三毛和荷西在天堂也是其他人羡慕的对象,他们一定会特别的天长地久。
荷西叫三毛等他三年,最先三毛不同意。
期间三毛准备结婚的未婚夫心脏病去世了,三毛也准备随去,吞了药被救了。
在遇到荷西,刚好是六年之后,命中注定是要在一起的。
生活“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水波般的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必须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三毛作品集《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1500字

三毛作品集《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1500字简爱读书笔记1500字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简爱》读后感1000字。
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
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
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
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爱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读后感《《简爱》读后感1000字》。
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
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
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
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的文章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
《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

《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1这是我读的三毛的第一本书,是友人送的,原以为会是小说一类的文章,没想到是一篇篇随笔散文。
刚读时,只觉无聊,因为本来就不喜欢这类随笔散文。
可是,慢慢品读,自然还是有一番韵味的。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三毛。
从前我未领略过她的世界,甚至不知道她是个女子,我觉得羞愧。
这样的一个女子,率性而可爱。
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严厉的父亲,有慈爱的母亲。
有亲爱的大弟、二弟,双胞胎侄女天恩天慈,有挚爱的荷西。
三毛显然是幸福的。
虽然在童年时期,她几次休学,在家里不受重视,可母亲对她却是极好的。
那种爱,几乎是一种溺爱。
连她自己都受不了,以至于她常常对母亲的爱反感,做出一些伤害母亲的事情。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母亲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管她犯了什么错误,都是可以原谅和宽容的。
后来,三毛常常在外国,很少回台湾。
母亲就对她更好了,什么都顺着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颐养天年。
我想,做父母的,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无私地贡献给了自己的孩子,而当他们老了,思念儿女,却不得见面的时候,该是多么的悲哀啊。
等他们好不容易等到他们的归来时,自然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直直地塞进孩子的怀里。
我想三毛的母亲一定是这样的。
三毛对母亲的爱,是含蓄的,她总爱写母亲对她的溺爱,抱怨母亲把她当孩子,不让她干活儿。
她的心一定是幸福的,而且是满满的.幸福。
等到我自己离家千里,来到大学以后,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三毛的那种感觉。
在家的时候,母亲总爱忙这忙那,嘴里老嫌弃我不干活,等到我玩自己的回过神时,她已经把所有的事情的做完了。
而我所爱的母亲,文化不高,却热爱生活。
她爱她的孩子,胜过爱她自己。
脑子里常常会浮现当年她在灯下为我做头绳的情景,细细的黑线,紧紧的,牢牢的被一圈一圈地缠在黄色的牛皮筋上,好像母亲的爱一样,紧紧地将我包围。
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

送你一匹马
安徽——忍冬
这周读的是三毛的《送你一匹马》,在此之前,从未阅读过三毛的作品,但也是听说过她的,她,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
在我仅有的了解中,她应是放荡不羁,浪迹天涯的游子,但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三毛,一个深陷中国式人情社会的三毛一个像稚童般渴望得到父亲肯定的三毛,还有一个负责认真的三毛,有血有肉的三毛。
嗯,还有一个叫做姑姑的三毛。
整本书都很精彩,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事《你是我特别的天使》这篇,讲述的是三毛和她两个侄女的相处,我想三毛所做的满足我儿童时期对长辈所有美好的幻想,她对孩子守时,守信,跟孩子讲故事,玩角色扮演,带着孩子听歌,读书,给孩子展示这个世界各种美好的选择,决定权在孩子,她教孩子从小理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她把孩子当作一个生物个体,有思想,正在长大的个体,而不是玩具,不是线可以牵引的傀儡。
她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细心认真的呵护孩子的童贞,书中的一个片段,是三毛不小心把车开进了池塘,得救的那一刻,三毛担心的两个侄女的反应,原文这样描写:“小姑偷偷很快的看了你们一眼,怕你们受到惊吓,怕你们突然明白旦夕祸福的悲哀。
”
的确,孩子是我们特别的天使,三毛做的这个小姑极佳。
认真细心对待身边的天使,呵护他们的童贞,让他们在成年之前汲取积极的力量,成长之后,用这些力量去战斗。
整本书还在研磨中,时常提醒自己,阅读是人生的一大美事,但
是,我想比阅读本身更美好的是,去行动,去把书中学到的知识实践。
阅读有限,无限的是生活和思考。
正如三毛说的:“书,在生活行事为人上不用出来,便是白读。
”。
三毛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三毛送你一匹马读后感《以三毛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以三毛送你一匹马》是一本由台湾作家三毛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点滴,以及她对生活、爱情、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这本书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三毛的文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撒哈拉沙漠的壮丽景色、异域风情和她在沙漠中的生活。
她的文字流畅、优美,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通过她的文字,我对撒哈拉沙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大自然产生了更加敬畏和感慨。
其次,三毛在书中对生活、爱情、友情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她在书中展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让人深受触动。
她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渴望,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和坚韧。
通过她的文字,我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和期许。
最后,三毛在书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理解。
她用自己的视角,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她还通过自己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思考。
她的文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理解,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真诚。
通过她的文字,我对自然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有了更加珍视和理解。
总的来说,读完《以三毛送你一匹马》,我深受启发。
三毛的文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爱情、自然的热爱和理解。
通过她的文字,我对生活、爱情、自然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和期许。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纯真,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许。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送你一匹马》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凭借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人性、情感、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是一部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主人公小云和小燕是一对青梅竹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相互扶持,相互依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小云对小燕产生了爱情之情,而小燕却对他视若兄弟,这让小云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之中。
在小云的内心深处,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纠葛让他痛苦不堪,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情感。
而小燕的出现,更是让小云的内心陷入了无尽的煎熬。
小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小燕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小云选择了逃避,他选择了离开。
故事中的小云和小燕的情感纠葛,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爱情,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无比复杂。
小云对小燕的爱情,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
而小燕对小云的友情,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两人都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小云的选择,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放弃。
而小燕的选择,更是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等待,选择了放下。
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两人都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小说中的情感纠葛,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
小云和小燕之间的友情和爱情,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他们之间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他们之间的选择,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他们之间的结局,更是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送你一匹马》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人性、情感、生活的深刻思考。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送你一匹马读后感看完三毛的《送你一匹马》,心中十分触动。
我就料到会这样,所以本来也只是打算翻翻而已,不料却着了魔似的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三毛小时侯极度自卑,倔强,我从她的描述中仿佛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我,怯生生的,对自己的每一部分都不自信,大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我有种种想飞的冲动,却怀疑自己的才能,情绪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起大落…很庆幸那段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我无比自信,相信自己能处理好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如果将来我做母亲,一定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健康成长,而不作太多人为的干涉。
三毛的真与执着也令我感动莫名,在红尘俗世中,能坚持自己的那么一点点东西是多么不容易!然三毛是这样做了,她拒绝让敏感的心灵被锈蚀,拒绝让生命在无谓的应酬中白白流逝,她细腻的触觉让我们发现了童心的无邪、爱的可贵。
但同时我也理解,三毛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没日没夜地阅读与写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虽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她想从对亡夫荷西的思念中逃出来,他们相爱实在太深。
为了三毛,荷西陪伴着她来到撒哈拉沙漠居住;每天回家,荷西如果看不到三毛,就会不知所措。
而三毛觉得在荷西面前,她可以一切都那么自然,而她的所有风情,都是为荷西而展现。
随着荷西的猝死,那长裙飘飘色彩缤纷的日子也远去了。
其实荷西一死,三毛就不想活下去了,是琼瑶救了她,然而后来三毛就身不由己,陷入了俗世的纷扰中去了,这对于棱角分明的她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
最终,在荷西去世的十二年后,三毛还是选择了死,选择了解脱…她和荷西又可以在一起了。
她曾经说过:很想再做荷西的妻子,尽管来生荷西不再是荷西我不再是我。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从脸上滑落,一方面深深理解三毛的真挚与悲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美妙的爱情通常只会降临一次,然而上天未免也太吝啬了,只让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六年;另一方面,着实感叹世事的无常,“人有悲欢离合”,说不准下次就轮到我,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多一点爱,尽量抓紧时间实现人生的目标,那么即使真有什么不幸降临,我也可道声无了。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1500字四篇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1500 字四篇送你一匹马读后感一:闲来无事,在图书馆翻到了三毛的《送你一匹马》,其实对三毛很是陌生,只记得小时候在家里的书橱上有本《万水千山走遍》,还幼稚的以为这个三毛就是流浪记里的三毛。
看这样的文字很柔和,心情也很平静。
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什么叫送你一匹马。
也就是三毛可以写出这样的题目。
从小是孤寂的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三毛因为一个导师的原因而进入了书的世界不能自拔。
其实人就怕找到合适的道路,一旦找到了合适的道路就不能回头。
就像三毛在书中写到的,街上有千万条路,但没有一条是我的。
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早上七点睡觉十点起床是怎样的一种热情与敬业。
对于孩子们的爱和自己事业的爱表现的那么直接与干脆,如果他活在现在就回被误解的更彻底,或者像国宝样的被宠着。
作家都是个性的,与父亲的矛盾一直不能解决,而且也不可解决。
但作家又是纯粹的,对什么都爱的那么彻底。
娘家、西班牙、姓曾的大哥。
最后对于琼瑶的关心也许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送你一匹马的原因。
有些人太累了,需要一匹马去草原、去海边、去天涯海角休息一下。
而有些太闲的人是不能体会这样的感觉的。
累的人又分两种,一是为自己累,二是为国家、为别人累。
只有这样自己才迟迟不肯让自己休息,因为我要为国家和周围的人奋斗到底。
送你一匹马读后感二:清明放假时,利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了三毛的《送你一匹马》,一气呵成,感慨万千。
从前对三毛的作品总是敬而远之,因为她的自杀,总认为自杀的人不够热爱生命,生怕读了她的作品会受到影响。
怕某一天想她一样“想不开”,便在衣柜里系了丝袜,脖子一挂,死了呢?现在想想,那样的想法着实可笑。
过于片面。
虽然不清楚三毛的死因,但通过阅读她的文字,隐隐觉得,是因为太过热爱这个世界, 太过于想为祖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生命异乎寻常的理解,最终将她逼向了绝路。
谁会想到,为了学生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听她传道授业,准备了孤灯一豆、茶盏一杯的年轻教授会选择自弃?谁会想到读书万卷执笔不舍弃的年轻作家,会选择离开她的梦、她的笔杆?读着她流畅易懂的文字,我泪流满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毛作品集《送你一匹马》读
书笔记1500字
自从看过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我就对那个既是一个能在脚上制造出
水泡并一遍遍通过走路磨平水泡的坚毅行者,又是一个仅以丝-袜就结束生命的匆匆路人的三毛充满好奇,于是在书店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而跑到三毛的面前拿
起了《送你一匹马》。
在看的过程中我仍然习惯性的想要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每一篇文章的涵义,
可是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每一篇文章中我所能感悟和得到的总有很多,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有人曾问三毛她自以为的代表作是哪一本书?她是这样回答的:“是全部啊!河水一样的东西,慢慢流着,等于划船游过去,并不上岸,缺一本就不好看了,都是代表作。
”是的,自己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好的,这让我想到
的是何必非要执着于曾经最美好的一些片段而忽视那些在自己成长的艰辛历练呢?集结每一段快乐的、痛苦的经历才能编织出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人生中经过的每一段都是一件宝贝!
《爱马》中她说“并不执着于拥有一匹摸得着的骏马,那样就也只有一匹了,这个不够。
有了真马,落了实相,不自由,反而怅然若失。
”这自然而然
的让人联想起无数个爱情故事里那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整片森林的感人情景,
这显然与它背道而驰,但是换另个角度想想,如果是在攀登人生高峰的时候,
总是在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停下脚步,那么永远看不到更美的风景,所以不要
轻易落下实相,永不停止攀登最终才能站在顶峰俯瞰美景!《回娘家》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在心里面那个真正愿意停留、愿意依靠的
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有自己父母的家,在那里可以失去一切的防护能力,没有牵绊,没有苦痛,可以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受着爸爸妈妈的荫庇和宠溺,我想不管一个人的岁数多大,都会希望还能够回到父母的怀抱中,不用面对任
何纷扰,沉浸在那份孩童的欢喜中。
《梦里不知身是客》中孔子的游于艺,其
实这篇文章本是写对书的爱、对念书的不刻意,而那种不刻意又往往使她能够
在书里书外有所得,或许我们真该对凡事无须刻意、执着,顺其自然的游于其
中可能就会抓住那块刻满真理的浮木。
《野火烧不痉中说“一个好农夫,当田就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能再去做梦”又说“只是看人喜欢哪一种游戏,便参
加了那一场追求”,的确,她是一个十分尽责的老师,甚至于有学生为以她这
样的才学而仅仅教他们这群陶陶然不知有他的学生而抱不平。
而我们呢?是否也应该停止在那块田的面前做梦呢?我已经踩在了医学的田地里,现在就应该在里面认真的播种、除草、施肥,等待着收获吧。
《一生的战役》是一篇女儿写给
父亲的信,这是在父亲对她所写的那篇拥有骄傲生命的小草的文章,表现出的
感动后的一封回信,我没有她那样的经历,无法感受到他的父亲对她的付出,
但是却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因为对我的没有止境的付出而身心憔悴,我知道这
是我无法还清的,只有让自己更好才能让他少操心。
《说给自己听》、《简单》、《天下本无事》······
这本书里的三十四篇文章都让我感受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东西,或许她的每一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但是不论怎样,那些都是我从中所得。
有人说:“三毛的文章忽东忽西捉摸不定,好一场胡闹”,不管她是怎样的胡闹,她闹出来的都是真性情、她闹出了我的思考、闹出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我。
借用她在书中的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还是一定要走”,只是走得这条路由我选择,在一年前我就已经慎重的选择了这条路的方向,既然是我选择的,那么无论在路上会遇到怎样的险阻、甚至是想重新选择,我都会把它重棒打下去,路一定要走,而且,带着三毛给我的那些方方面面的感触,我还要走的色彩缤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