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
服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什么

服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什么田华【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1页(P28)【作者】田华【作者单位】中日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罪魁祸首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持续升高,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有效降低LDL-C水平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低血浆LDL-C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药物。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瑞舒伐他汀(可定)、阿托伐他汀(阿乐、立普妥)、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美百乐镇)和氟伐他汀(来适可)。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但是偶尔发生的骨骼肌不良反应如肌病甚或肌溶解等会降低患者对该类药物的依从性。
而且,不同个体对他汀类药物的效应也不同。
那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服药时间及漏服的处理由于夜间是人体胆固醇合成的高峰期,所以大多数他汀类药物在睡前服用效果更好;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对服药时间没有特别要求,每天定时服药即可。
如果错过用药时间,应在记起时立即补用;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须补用,请勿一次使用双倍剂量。
监测肝功能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应用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存在相关性。
目前认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可能引发肝酶增高,且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3个月内,发生率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递增,不过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
他汀类药物禁用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慢性肝脏疾病或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可以用这一类药。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他汀类药物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肝功能,如无异常,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1次;如AST或ALT超过3倍正常上限值,应暂停用药,并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匹伐他汀钙片服用注意事项

匹伐他汀钙片服用注意事项匹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服用匹伐他汀钙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准确用药:匹伐他汀钙片属于处方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剂量和频率,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式。
同时,也应向医生咨询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 遵循饮食指导:在服用匹伐他汀钙片期间,应遵循低胆固醇和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奶酪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
同时,要限制酒精摄入,戒烟,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
3.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匹伐他汀钙片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匹伐他汀钙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如果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5. 避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目前尚无足够的研究数据表明,匹伐他汀钙片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
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该药物。
6. 存储和过期处理:匹伐他汀钙片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光线和热源。
同时,注意药物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应及时处理,不可使用或倾倒。
7.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匹伐他汀钙片与一些药物有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如红曲米、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在使用匹伐他汀钙片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总之,匹伐他汀钙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脂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注意不良反应等方面,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准确的使用他汀类药物。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用药说明书或医嘱的剂量和时间进行规范用药。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需要每天服用并坚持长期用药,以达到持续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随意减少或停止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疗效。
其次,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禁忌于妊娠、哺乳期和对该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是否有肝脏疾病或食道胃反流病等胃肠道问题,这些疾病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一些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某些抗生素、降血糖药、抗真菌药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在用药前需要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肌肉痛、乏力等。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一般在用药后数周内发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等症状。
肌肉痛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乏力甚至肌肉损伤。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也有报道他汀类药物与肝肌病、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问题等相关。
如果发生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取药途径。
他汀类药物属于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医院或合法药店凭处方购买,不要随意在网上或其他非法途径购买,以免购买到伪劣或过期药物,产生安全隐患。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复查。
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等指标。
一般情况下,初始用药后1-3个月需要进行首次监测,之后根据情况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不稳定,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相关的检测。
他汀类药物用药注意事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他汀类药物用药注意事项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血脂和预防冠心病,不仅效果较好,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现阶段,我国临床主要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和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为了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当对药物种类、服药时间、饮食等引起注意,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服药后的机体反应。
他汀类药物种类他汀类药物种类相对比较丰富,对于不同的种类需要采取合适的口服剂量。
另外,同一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可能来自不同的厂家,因此其规格存在差异,如果更换服用不同厂家的他汀类药物,应当注意其实际规格以及使用剂量。
他汀类药物主要功能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用于调脂,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炎以及改善内皮功能等方面也具有卓越功能,可以为骨质形成提供促进作用,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防治的同时,还可以抗肿瘤。
医学证明,应用他汀类药物,还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等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冠心病引起的死亡事件数量。
他汀类药物主要副作用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都较高,一般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或者消化不良等,基本上不会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大部分的不良反应在停药之后也会自行消失。
他汀类药物最为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肝脏损害和肌病,因此用药时应当对这两方面引起重视。
他汀类药物之所以会对肝脏产生损害,主要是因为药物的主要作用场所为肝脏,当引起肝脏损害时会导致丙氨酸转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胆汁郁积或者肝炎等病症,不过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以内。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不良反应都发生在他汀类药物服用后的3周到6个月之内,当患者停用或者换服其他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基本上可以自行恢复。
警惕!天天吃的阿托伐他汀,这四点用药须知要牢记

警惕!天天吃的阿托伐他汀,这四点用药须知要牢记提起阿托伐他汀药物,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作为降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
它到达体内以后,可以阻断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减少动脉硬化性斑块的生成“原料”,进而改善脂质代谢,稳定粥样斑块,因此,这类药物被称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
虽然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比较多,且安全性良好。
但使用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这四点用药须知要牢记。
一、正确的用法用量阿托伐他汀药代动力学显示,该药物半衰期超过20小时,且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仍然具有降脂活性。
因而,该药物只需要一天服用一次即可。
且该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不受饮食的影响,一天当中任何时刻服用都可以。
该药物服用剂量为10-80毫克,但80毫克的剂量国人用药经验不足。
因此,慎用80毫克的剂量。
此类药物具有“6%效应”,也就是说阿托伐他汀剂量翻倍之后,降脂强度也仅增加6%,但是不良反应却成倍增加。
二、警惕不良反应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后,会出现一些不可耐受的副作用,阿托伐他汀也不例外。
比如出现肌痛、肝脏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胃肠刺激等。
因此,服药过程中,需要留意身体出现的不适。
三、定期复查为了尽可能避免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转氨酶,如果转氨酶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上限三倍以上,则需要及时停药。
其次,是肌酸激酶的水平,如果改值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五倍以上,也同样需要停药。
另外,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样需要定期监测。
建议服用他汀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及十二个月进行复查。
四、药物联用需注意由于阿托伐他汀经过肝药酶CYP3A4的代谢,而该酶是许多药物共同的代谢酶。
因此,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要注意相互作用的发生。
比如以伊曲康唑、氟康唑为代表的抗真菌药物,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都不建议与阿托伐他汀同时服用。
阿托伐他汀虽然降脂作用确切,但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关注用药剂量,用药时机,不良反应等,以免“入坑”。
服用他汀类药物应监护哪些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应监护哪些问题?
(1)定期检查血脂或安全指标,如肝功能(AST、ALT)、血钙、碱性磷酸酶。
肌磷酸激酶(CPK)水平,如有异常应考虑减量或停药,并对异常指标跟踪观察。
(2)联合用药宜慎重,在治疗剂量下与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CYP2C8、CYP2C9、CYP2CA19)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环孢素、伊曲唑康、酮康唑。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HIV蛋白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等合用,可抑制代谢和葡萄糖醛化,显著增高他汀类药的血浆水平。
尤其不宜与吉非贝
齐、烟酸合用。
(3)治疗初始宜从小剂量起,并将肌病的危险性告之患者,密切关注,并及时报告所发生的肌痛、触痛或肌无力。
对有急性严重症状者,或存在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如严重急性感染、大手术、创伤。
严重的代谢内
分泌和电解质紊乱、癫痫)者,应及时停用他汀类药。
(4)他汀类药所致肝异常的类效发生率为1%~2%,应定期(4次/年)监测(治疗前、初期、增加和调整剂量后4周)转氨酶(AST及ALT)水平。
当AST及ALT高于正常上限3倍时,需停止治疗,70%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恢复正常。
同时监测患者纳差、总胆红素、黄疸、嗜睡、疲乏、抑郁等指标,上述症状通常为肝中毒信号;另外,出现黄疸、肝肿大、胆红素水平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则提示肝损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活动性肝病或原因不明的AST及ALT升高者慎用。
(5)他汀类药可引起蛋白尿,发生率约为1%,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应慎用,起始剂量应为一日5mg。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吃这些药不能饮酒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方 健他汀类药物是当前最常用的调脂药物。
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密切相关。
使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既能够调节血脂水平,又能稳定人体血管里的潜在病灶——粥样斑块(稳斑块),从而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不过,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药疗程: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如脑中风)的患者,或者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即使在正常范围,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以预防疾病再次发作,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
2.服用剂量: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服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服用10~20毫克的剂量,一般用药之道之道家庭医药 2017.08不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如剂量增加至40毫克或大剂量80毫克时,就会出现以转氨酶升高为特征的肝损害。
因此请记住,不能擅自增加服用剂量。
3.肌肉疼痛: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不适、肌肉酸软、僵直或痉挛,如有此类情况发生,请来医院就诊。
4.肝损害: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如果检查肝功能发现有此异常,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需要停药就诊。
建议初次服药后1~2月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异常,可半年或1年复查肝功能1次。
还有极少数患者会有肝炎临床症状,如出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肝痛,此时应立即停药就诊。
5.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果同时服用氯吡格雷、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氟他胺、曲格列酮等药,由于肝脏代谢减慢,可促进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副作用。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药,并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6.生活方式:服药同时务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加上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

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
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计划妊娠的妇女禁用他汀类药物。
2.一部分高脂血症儿童虽可耐受10~40mg/d的辛伐他汀或20mg/d洛伐他汀,但一般不用于儿童。
3.他汀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和排除,普伐他汀亦可经肾脏排泄,当肾功能衰竭时,由于经肾脏排泄的神经纤维酸衍生物蓄积,促进了他汀类对横纹肌的溶解作用。
因此,肝肾功能轻度受损,应十分慎重使用。
若肝肾功能明显受损应禁用他汀类药物。
4.严重酗酒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应严密随访观察。
胆汁淤积应停止使用。
5.急重症感染、低血压、大手术、外伤、严重代谢和内分泌疾患、电解质紊乱及未控制的癫痫等均是增加横纹肌溶解和诱发肾功衰竭的危险因素,应禁用所有种类的他汀类药物。
6.他汀类过敏或有肌病史者禁用
他汀类相关性肌病的危险因素
1.高龄(大于80岁患者)女性多见
2.体形瘦小,虚弱
3.多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糖尿病引起)
4.合用多种药物饮食:如红霉素,非诺贝特,消胆胺,烟酸,阿司匹林,环孢素,伊曲康唑等合用,都会引起增加引发肌病的危险,尤其对长期服药的病人来说,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甚至严重的坏死性肌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最常用的调脂药物。
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密切相关。
使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既能够调节血脂水平,又能稳定人体血管里的潜在病灶——粥样斑块(稳斑块),从而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不过,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疗程: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發生(如脑中风)的患者,或者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即使在正常范围,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以预防疾病再次发作,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
2.服用剂量: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服用剂量有一定的
关系。
服用10~20毫克的剂量,一般不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如剂量
增加至40毫克或大剂量80毫克时,就会出现以转氨酶升高为特征的肝损害。
因此请记住,不能擅自增加服用剂量。
3.肌肉疼痛: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不适、肌肉酸软、僵直或痉挛,如有此类情况发生,请来医院就诊。
4.肝损害: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如果检查肝功能发现有此异常,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需要停药就诊。
建议初次服药后1~2月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异常,可半年或1年
复查肝功能1次。
还有极少数患者会有肝炎临床症状,如出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肝痛,此时应立即停药就诊。
5.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果同时服用氯吡格雷、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氟他胺、曲格列酮等药,由于肝脏代谢减慢,可促进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副作用。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哪些药,并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6.生活方式:服药同时务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加上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