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印象-郝瑛

合集下载

云冈石窟感悟简短

云冈石窟感悟简短

云冈石窟感悟简短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云冈山区。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艺术遗产,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瑰宝。

我在游览云冈石窟时,深受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感染,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和文化思考。

一、历史文化的魅力云冈石窟建造于公元460年至525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中,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充满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和思想体系。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与道家、儒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可以看到印度、中亚、汉地等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于宗教信仰与艺术创作的影响。

这些都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艺术之美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雕刻、绘画、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风格。

在佛像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自然;在壁画绘制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在建筑构造中,我们可以看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精湛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让我感受到艺术之美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三、人生哲理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更是一部佛教哲学与文化的百科全书。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思想所弘扬的慈悲、智慧、忍耐等精神,也可以看到人生的苦、空、无常等命运哲学。

这些都让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本质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和人生价值。

四、文化思考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也可以看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思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发展。

总之,云冈石窟是一座充满历史、艺术、哲学和文化魅力的宝库。

山西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南约40公里的武周山南麓。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
龛252个,雕像4700余尊,碑刻题记2700余品。

窟内塑像和浮雕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其中最大的一个洞窟——“云冈第十三窟”,进深10米,高约2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
一楼一底之分。

窟内的塑像和壁画是云冈石窟的精华所在。

云冈石窟以雕刻艺术著称于世,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公元440年至550年的100多年间,开凿了以第六窟为代表的第一期石窟群。

这一期石窟群共6个洞窟,全部开凿在一个大石砌平台上。

这些洞窟分别为“一窟一佛”、“三窟一佛二菩萨”、“五窟两佛三菩萨”、“七窟多佛二菩萨”、“四洞三堂多佛二菩萨”和“十窟多佛二菩萨”。

这些洞窟中的佛像雕刻细腻,形体优美,风格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六窟——文殊菩萨像。

此像高达14米,头戴金冠、身披袈裟、手捧宝杖,神态庄严。

—— 1 —1 —。

山西的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的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的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以北约20公里的武周山南麓。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最早主人是北魏皇室,后来,因为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云冈石窟的开凿也就和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集中了北魏时期建筑、雕刻、绘画的最高成就。

石窟内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十万多尊,最大的佛像高17米,重达20吨。

云冈石窟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北魏王朝在武周王朝时期开凿的皇家石窟;第二部分是西魏、北周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第三部分是以北魏时期雕刻为代表的石窟群。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窟”和“第二窟”。

第一窟是整个云冈石窟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窟群。

窟内佛像高大雄伟,造型精美,规模宏大。

窟中央为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7米,头高4米、鼻长1.7米、眉长2.8米、眼大如盘、明眸善睐、纤毫毕现;双手持钵、足踏锡杖;像身披袈裟。

—— 1 —1 —。

云冈石窟心得(精选5篇)

云冈石窟心得(精选5篇)

云冈石窟心得(精选5篇)云冈石窟心得篇1探索云冈石窟:历史的痕迹与艺术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有幸在近期参观了云冈石窟,感受了这座千年古迹的魅力。

*将分享我的参观经历和心得,希望能激发读者对云冈石窟以及中国文化的兴趣。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公元5世纪时期,北魏王朝为弘扬佛教文化而建造的。

石窟内有大量精美的佛教造像,以描述佛教故事和历史场景而闻名于世。

这些雕像以其细腻的细节、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出古代中国艺术的精华。

参观过程中,我深深被云冈石窟的雕像所吸引。

这些雕像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寓意深远。

例如,孝文雕像表达了孝道在北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而千佛洞雕像则展现出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和信仰。

这些雕像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被这些雕像的精美所震撼,也为它们背后的故事所感动。

我深刻体会到,这些雕像是中国古代人民对生活、对精神追求的生动体现。

这些雕像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中国。

回顾这次参观,我深感云冈石窟的独特魅力。

这座石窟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痕迹。

通过参观云冈石窟,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中国文化和艺术,也更加敬仰那些为弘扬文化而默默奉献的古人。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去探索这座千年古迹,去感受那些蕴含在雕像中的智慧和情感。

云冈石窟心得篇2云冈石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它记录了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并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

在参观云冈石窟时,我不仅被其精美的雕刻艺术所震撼,更被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所感动。

在每一尊佛像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故事和内涵,让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于大同云冈石窟的观后感

关于大同云冈石窟的观后感

关于大同云冈石窟的观后感去大同,要是没看云冈石窟,那可就像去了北京没登长城一样,亏大了。

一到云冈石窟,我就被那壮观的景象给震住了。

这些石窟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宝藏盒子,镶嵌在山腰上。

每一个石窟里都有佛像,那佛像的数量多到我都数不过来,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佛的超级大家庭。

先看那大佛,好家伙,一尊尊都超级大。

就像巨人一样,顶天立地的。

尤其是第五窟的大佛,那大耳垂啊,感觉都能挂个大耳环了,眼睛半睁半闭的,特别安详,就好像在俯瞰着世间的一切,又好像在思考着宇宙的奥秘。

我站在大佛脚下,就感觉自己像个小蚂蚁,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我就在想啊,以前的工匠们得多厉害,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全靠一双手,就雕出这么宏伟的佛像,这得费多少心思,多少力气啊。

这哪里是佛像啊,这简直就是工匠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

再看那些小佛像,虽然小,但每一尊都雕刻得特别精致。

那衣服上的褶皱、脸上的表情,栩栩如生的。

我都怀疑这些佛像是不是偷偷被注入了灵魂,感觉它们随时都会动起来跟我打招呼呢。

而且这些佛像的姿势也各种各样,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躺着的。

就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佛界派对,每个佛都有自己的事儿干。

石窟里的壁画也特别吸引我。

那些色彩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有些已经斑驳了,但还是能看出当年的艳丽。

壁画上的人物、故事,就像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我就像个穿越者一样,透过这些壁画看到了古代的生活、宗教信仰还有文化艺术。

看这些壁画的时候,我也有点小伤感。

因为时间的侵蚀和一些其他的破坏,有些地方已经不完整了。

我就想啊,我们真的要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它们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变得更糟糕。

在石窟里走着,我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时空旅行。

从北魏时期一路“走”来,感受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佛教的虔诚,对艺术的追求。

这里不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艺术的殿堂。

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是艺术的瑰宝。

出了云冈石窟,我还一直在回味。

这一趟真的是太值了,就像吃了一顿超级豪华的文化大餐,让我这个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也深深感受到了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去大同之前,就对云冈石窟充满了向往,毕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艺术瑰宝啊。

等到真的站在石窟前,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震撼。

一进景区,就看到那些依山开凿的石窟一个挨着一个,像蜂窝似的。

每个石窟里都有佛像,大的佛像那叫一个雄伟壮观,小的佛像也是精致得不像话。

我就寻思着,以前的工匠师傅们得有多厉害啊,没有现代的这些高科技工具,全靠一双手,就能把石头雕琢成如此精美的佛像。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五窟的大佛,那尊大佛就像一座小山一样矗立在石窟里。

他的面容特别慈祥,眼睛好像在看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千年来的故事。

站在大佛脚下,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就像一只小蚂蚁。

我仰着头看了半天,脖子都酸了,还舍不得把视线移开。

这大佛的雕刻细节简直绝了,衣服的褶皱、手指的线条,每一处都像是活的一样。

我就在想,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心血啊,要是搁我,估计一辈子也雕不出这么个手指头来。

再看看那些石窟里的壁画,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有些已经斑驳脱落了,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绚丽多彩。

那些画里的人物、故事,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风貌啥的。

我一边看一边猜,这个画的是不是佛祖讲经的场面啊,那个是不是神仙在打架呢?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和古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看着这些石窟和佛像,也有一点小伤感。

岁月和历史对它们还是有些残忍的,有些佛像的脸被风化得有点模糊了,还有些石窟因为地震之类的原因有了一些损坏。

就好像一个美人,脸上有了皱纹和伤痕一样。

但即使这样,它们的美还是无法被掩盖的,就像那些经历了沧桑的老人,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在石窟里逛着逛着,我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惊喜。

这里不仅仅是一堆石头佛像,更是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我觉得自己来这一趟太值了,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的历史课、艺术课。

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再来看这些沉默却又充满力量的石窟佛像,再感受一次这种穿越千年的震撼。

云冈石窟最精辟的十句话

云冈石窟最精辟的十句话

云冈石窟最精辟的十句话
1. 云冈石窟那精美的雕刻,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啊!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你能不被震撼吗?例子:我第一次去云冈石窟,哇,那栩栩如生的佛像,就如同活过来了一般,让我目瞪口呆。

2. 云冈石窟,那可是历史的瑰宝啊,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吗?例子:朋友跟我说一定要去云冈石窟看看,去了之后才发现,真的太震撼了,就好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3.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那是无法估量的呀,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例子:老师在课堂上讲云冈石窟,说它的艺术价值高到无法想象,等我亲眼看到,才深深体会到。

4. 云冈石窟,多了不起啊,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等你来翻阅!例子:爷爷跟我讲起他去云冈石窟的经历,说那感觉就像在阅读一部伟大的史书。

5. 云冈石窟的神奇之处,你去了才知道,这还用说吗?例子:我一直好奇云冈石窟到底有多神奇,去了之后,真的,那神奇简直无法形容。

6. 云冈石窟,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啊,你能不佩服吗?例子:看到云冈石窟那鬼斧神工的雕刻,我真的对古人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7. 云冈石窟的美,简直无与伦比,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例子:和家人一起去云冈石窟,那美丽的景象,真的是无与伦比,让我们都陶醉其
中。

8. 云冈石窟,绝对值得你去细细品味,这有啥好犹豫的?例子:我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去云冈石窟,去了之后才发现,太值得细细品味了。

9. 云冈石窟的魅力,谁能抗拒得了呢?例子:好多人都被云冈石窟的魅力所吸引,我也不例外。

10. 云冈石窟,真是让人赞叹不已啊,难道不是吗?例子:每次提到云冈石窟,我都忍不住赞叹,真的太了不起了。

我的观点结论:云冈石窟就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奇的地方,值得每个人去感受和领略。

云冈石窟读后感

云冈石窟读后感

云冈石窟读后感走进云冈石窟,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时光隧道,那种震撼和感动,真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说实话,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过云冈石窟的照片,心里头就琢磨着,这得是多大的工程,多少工匠的心血啊。

可真当自己站在那石窟前头,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进门,就被那些石刻佛像给镇住了。

那些佛像,一个个栩栩如生,好像随时都能活过来跟你说话似的。

他们的眼神,深邃而宁静,好像看透了世间万物,又好像啥都不在乎。

你瞅瞅那笑容,慈祥中带着几分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上去磕个头,求个平安。

石窟里的光线有些昏暗,但正是这种昏暗,让那些石刻更加显得神秘莫测。

我摸着那些石头,心里头就琢磨,这得是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能让这些石头变得这么光滑,这么温润。

每一块石头,都像是有生命的,它们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承载着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飞天和乐舞的石刻。

那些飞天,身姿曼妙,衣袂飘飘,好像真的能在空中飞翔一样。

她们的脸上,带着那种超凡脱俗的笑容,让人看了就心情舒畅。

而那些乐舞的石刻,更是活灵活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像是真的有人在跳舞,在奏乐一样。

我站在那里,闭上眼睛,耳边好像就能听到那悠扬的乐声,看到那轻盈的舞姿,真是太美了。

走在云冈石窟里,我就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被这些石刻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一会儿看看这个佛像,一会儿又瞅瞅那个石刻,每一个都让我看得入迷,看得舍不得离开。

我心里头就想着,这些工匠们,得有多大的手艺,多大的耐心,才能刻出这么精美的作品来啊。

他们那时候,肯定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没有这么舒适的工作环境,但他们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一刀一刀地刻出了这些让后人惊叹的艺术品。

走出云冈石窟的时候,我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那些石刻佛像,好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了。

我想,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它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已经远去的人和事。

云冈石窟,不仅仅是一座石窟,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座艺术的宝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冈石窟印象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晋、冀、蒙交界处,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煤都。

全市面积14152平方公里,辖四区七县,人口300余万,距北京340公里。

大同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古城。

壁画,千手观音
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居,公元前3世纪赵武灵王建置云中、雁门、代郡,至今已有2400多个春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古建筑、古遗址多达300余处,堪称国宝。

北岳恒山,是国家首批公布的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海拔高度为五岳之首,在流云漫雾的衬托下,群峰奔突,众岭攒动,有的像飞舞的巨龙,有的像游缰的骏马,有的像漫步跋涉的驼队,无不显示着流动的行进之感。

悬空寺居恒山十八景之首,始建于北魏,飞挂于翠屏峰百丈崖岩,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崖岩暗托,凌空欲飞,被徐霞客誉为“天下巨观”。

上、下华严寺,始建于公元1062年,这座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水平的辽金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佛殿,殿内金碧辉煌的檀香木佛像,鲜艳如初,内涵丰富的大型壁画保存完好,国内罕见。

薄伽教藏殿内保存完好的31尊辽代塑像,或站、或坐、或正、或侧、身态优美,容貌丰满,表情生动,衣饰飘带流畅自然,是国内辽塑中少见的精品。

其中辽塑合掌露齿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左下方为郭沫若题词
九龙壁始建于明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

是我国现存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

1997年4月1日--1999年5月1日,国家邮政局陆续发行万里长城普邮,全套21枚,第14枚为大同灵丘县平型关,第15枚为大同城北得胜口。

此外,还有善化寺、觉山寺、鼓楼、观音堂、雁塔、木塔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北崖。

石窟周围山峦起伏连绵如云,在长约一公里的断崖前,窟室星罗棋布景色静寂,好似一处佛国世界。

唐代诗人宋昱在赞美云冈石窟诗中写道:“梵宇开金池,香龛凿铁围,影中群像动,空中众灵飞”。

云冈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开创了我国全石化佛窟之先河,在继承秦汉传统雕塑艺术的同时,汲取北方各少数民族和外来佛教艺术的有益成份,中外合壁,超越世俗,用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铸凿成了“云冈模式”,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云冈石窟用艺术的形式记载佛教、赞美佛教,所出现的许多有异于印度、中亚石窟的艺术风格又极大地影响着龙门、敦煌及中国北方各地的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群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是世界石窟艺术史壮丽辉煌、璀璨夺目的篇章。

此外云冈石窟是运用雕刻艺术语言揭示宗教艺术特征、从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佳例。

同时也相继完成了从“胡貌梵相”到“改梵为夏”转变的过程。

(以20窟为代表显示出“胡貌梵相”的造像特点,以第6窟为代表的中原风格。

作为中国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服饰样法、乐舞风格及平城佛学之流变特点,无论在形象气质、衣冠服饰、雕刻手法还是题材内容、审美情趣等方面均有突破,为研究北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中期,从文成帝和平元年间(公元460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到竣工,前后共计60多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大小洞窟疏密有致地分布在云冈半腰中。

从现存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特色来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缘起。

徜徉于千座窟龛、数万佛像间,依稀可以听见当年工匠在洞中的凿凿之声。

纵观古今中外的宗教造像,人类无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赋予自然。

石头只是一块,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力量,云冈亦如斯,往事越前年,在浩瀚的历史里,在生命的幻想里,有那么多无法抗拒的魅力,美如云冈。

云冈--永远等着你………….
下面是我辅导的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之《云冈石窟印象》。

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设计理念:最近,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把发扬民族传统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
化作为教育主导方针之一,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奠定新一代公民在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应有的热爱祖国的基本情感,祖国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崇洋媚外、妄自菲薄、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才能消除,社会的统一、进步和发展的历程才会顺利。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宝藏的价值,使之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扬光大,真正在当代社会得到延伸和发展,拓展一条与现代艺术审美方式有机结合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的:欣赏大同云冈石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石窟艺术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迁移、创新,将自己对石窟艺术的情感表现出来。

●用多种手法表现出石窟的美,表达对石窟的感受和印象。


●●教学准备:大同云冈石窟图片、录像资料。

●各种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入,了解石窟:
在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大同云冈石窟资料,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看谁能最快回答老师问题:中国三大石窟有哪些?哪个是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云冈石窟地处哪
里?开发于哪个年代?现存洞窟多少个?石窟现存最大和最小的佛像分别高多少?五华洞飞天浮雕造型各有什么特点?用词形容它的颜色,局部图中有什么乐器和图案花纹,你还观察到了哪些细节?等等。

二、欣赏感知,激发情感:
欣赏石窟佛像和壁画资料,一起感受云冈石窟的多姿多彩。

静态的佛像高大庄严,清新的菩萨神情恬淡,威武的天王雄姿勃勃,俊秀的飞天飞扬飘逸。

云冈石窟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民族瑰宝,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品位高雅、无与伦比,造型刚劲,驰名中外,是我国四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三、发挥想象,表达感受:
在对石窟佛像和壁画进行了充分的欣赏和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迁移、创新。

先临摹石窟资料,尝试表现自己喜欢的石窟的一角,体味云冈石窟艺术的内在神韵,以便将对石窟的感受和印象融入自己的创意设计。

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单纯的平涂,亦可表现丰富的笔触肌理;在色调的处理上可把握石窟古朴典雅的色彩感觉,也可大胆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可采用手绘、版画加拼贴,把佛像与大同地理版图(形如展翅凤凰)、书法、游人拜佛、石窟文字等资料打乱、重组、结合进行再加工,也可充分发挥想象将其置于可具对比的现代图形、几何抽象空间,以增加画面的新颖和创意性,更好地烘托主题。

此课题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构想,使描绘的画面内容丰富、布局有序、主次分明,具有较强烈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四、针对具体,辅导作画:
你准备画那个部分,表达什么感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效果好,怎样组织画面构图,把握整体视觉效果,老师针对画面具体问题提出发展画面建议,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以下是学生作品
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布置作业,查阅有关石窟的相关资料
田晓茜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宣纸、水粉颜料、油画棒、明矾、固体胶
王慧敏所用材料:珠光笔、彩色打印纸、宣纸、丝网、刷子、固体胶
王瑾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漆笔、固体胶
郄雨凝所用材料:水粉颜料、素描纸
郄雨凝所用材料:水粉颜料、素描纸
多谢各位耐心支持我首次网上讲座,希望能与各位老师交流意见,谢谢。

再次感谢李会长为我们大家所做的一切。

下面是学生作品与所需材料
冯语所用材料:水粉颜料、吹塑纸、色卡纸、固体胶
高天所用材料:宣纸、墨、油画棒、明矾、固体胶
胡杨所用材料:油画棒、宣纸、色卡纸、水粉颜料、明矾、固体胶
罗绍晨所用材料:油画棒、色卡纸、水粉颜料、吹塑纸、固体胶
马艺馨所用材料:油画棒、色卡纸、水粉颜料、漆笔、固体胶
孟晓宇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宣纸、水粉颜料、明矾、彩笔、固体胶田晓茜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宣纸、水粉颜料、油画棒、明矾、固体胶王慧敏所用材料:珠光笔、彩色打印纸、宣纸、丝网、刷子、固体胶
王瑾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漆笔、固体胶
郄雨凝所用材料:水粉颜料、素描纸
杨熙隆所用材料:石窟文字、报纸、色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立体颜料、固体胶左晨阳所用材料:水粉颜料、吹塑纸、素描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