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基础(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基础1.(2020•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一模)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蛋白质变性的结果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糖类氧化分解供能多于脂肪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D.缺Fe导致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Fe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2.(2019•浙江省高三月考)下列与糖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能在细胞内进一步被水解B.蔗糖常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合成C.半乳糖醛酸相当于一种单糖物质D.用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可鉴定葡萄糖3.(2020•湖南省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在转录时DNA上会结合RNA聚合酶B.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功能C.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D.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4.(2020•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B.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C.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5.(2020•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A 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6.(2020•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一模)下列四种人体细胞及相关的细胞生命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B.骨骼肌细胞:细胞核内发生转录和翻译C.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合成磷脂D.甲状腺细胞:核糖体合成甲状腺激素7.(2019•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2022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江苏河南广东四川湖南等)分项汇编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原卷版)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冰雪融化C. 海水蒸发D. 溪水流淌2.【2022河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
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煮楻足火B. 斩竹槌洗C. 日晒成干D. 覆帘压纸3.【2022河北中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甲骨刻字B. 烧制陶瓷C. 粮食酿酒D. 火药爆炸4.【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A. 放烟花B. 贴对联C. 剪窗花D. 包饺子5.【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葡萄酿酒B. 金属导电C. 汽油挥发D. 空气液化6.【2022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放鞭炮B. 剪窗花C. 堆雪人D. 放风筝7.【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丹桂飘香C. 玻璃破碎D. 火上浇油8.【2022湖南岳阳中考】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 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C. 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D. 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9.【2022天津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B. 海水晒盐C. 铁丝弯曲D. 玻璃破碎10.【2022湖南常德】“神舟十三号”执行的下列任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出舱行走B. 展示国旗C. 采集水样D. 点火返回11.【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自然沉降B. 过滤C. 活性炭吸附D. 杀菌消毒1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矿石粉碎B. 蓝莓酿红酒C. 铅笔芯导电D. 浓盐酸挥发13.【2022四川眉州中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研钵内研碎胆矾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C. 木炭还原氧化铜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14.【2022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衣服晾干B. 冰雪融化C. 钢铁生锈D. 海水晒盐15.【2022湖南长沙中考】1.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分层练)(原卷版)

专题验收评价专题01 化学与STSE 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内容概览A·常考题不丢分【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转化】【考点二化学与STSE】【考点三化学用语】【微专题化学与传统文化】B·拓展培优拿高分C·挑战真题争满分【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转化】1.(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直径约为80~100nm,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B.75%的酒精和双氧水均能杀灭病毒,且消毒原理相同C.“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D.N95型口罩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2.(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下列有关非遗项目涉及的相关物质中,主要成分由硅酸盐组成的是A .醴陵红瓷B .潮阳剪纸C .天津麻花D .曲阳大理石石雕3.(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22O H O +N aO H H C l −−−−−−→−−−→−−→(或)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 .SiB .SC .CuD .Fe4.(2023·河南郑州·郑州外国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氮循环”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 .“朝坛零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C .2022年7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舱上搭载了2张25m 长的柔性太阳翼,太阳翼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原电池装置D .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5.(2023·安徽六安·六安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国画、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09 说明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1(原卷版)

09 说明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江苏盐城·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之美程应峰①汉字,这具有魔性的、古老神秘的方块字,无疑是时间和空间、情感和审美的纽带。
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汉字,是一道从时光深处照拂过来的智慧之光,点燃了文明,照亮了黑暗,摒弃了蒙昧。
②横平竖直见风骨,撇捺飞扬显气韵。
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
一个字可以表达丰富的意思。
汉字,是未来世界最有生命力的语言,是现实世界广泛运用的意音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仍不曾断绝的古文字。
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的其他四种文字:埃及的圣书、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印度的梵文,或早已退出社会舞台而进入历史博物馆,或束之高阁仅供少数学者研究,唯有“东方魔块”般的汉字,显现出日益强健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魅力。
③汉字是最讲道义平等的。
一个“仁”字,左边的单立人,是普天之下不同身份的生活者,右边的两横,是等同和等齐。
组合在一起,就是对不同身份的人等而视之。
具有象形意义的汉字,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烟,因火而成烟;安,静如处子,安居屋中;休,正是劳作之人,树下乘凉;仙,如人在山巅,临风独立;艳,丰富的色彩构架多姿的世界……④汉字,是地球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文字,凝练含蓄,婉转绮丽。
它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
它教会我们审美,以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至美。
它以颜筋柳骨告诉我们,修身修行字如其人。
汉字是哲学的,止戈为武,告诉世人大国重器只为和平。
汉字,一笔一画都浸染着历史,一词一句都承载着未来,让人心怀恩泽、心存敬畏。
⑤汉字的产生,具有神性的光辉。
仓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神性的汉字具有诗意之美,每一个汉字都闪烁着诗意的光芒、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奥妙和玄机。
一个个汉字,把散碎的生活拼接成一个整体,连缀成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从前、有现在、有将来。
神性的汉字具有形态之美,一如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旷世奇美,“腾蛇”、“游龙”、“坠石”、“悬针”、“垂露”……其形体上的多变,使它富有生命情趣,显现山川灵秀。
专题01 微观示意图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A.
表示氢气分子
B. 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
C. 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2:3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强化训练
6. (2022.黄埔二模节选)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一定条件下,CO2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条件改变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真题演练
6. 根据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2)(2020.广东省)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
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
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
表示H原子,
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个
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1 种。该反应可表示为
H + HD →H2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演练
6. 根据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3)(2021.广东模拟)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
。
(2)有下列事实: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
纸花,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观察到紫色纸花变为红色。通过导电性实
验知道,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从微观角度分析,可推断出氯化氢的
氯化氢在甲苯中不发生解离
甲苯溶液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明推断成立,
人教版
T H E
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0 物质的分类 微粒构成物质(解析版)

专题10物质的分类微粒构成物质考点01物质的分类考点02分子考点03原子考点04离子考点01物质的分类1.(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可制造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纳米酶,其中属于单质的是()A.金B.氧化铁C.氧化铈D.四氧化三铁【答案】A【解析】A、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B、氧化铁是由Fe、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氧化铈是由铈、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四氧化三铁是由Fe、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广东·中考真题)玄武岩“织”出“中国红”。
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A.单质B.盐C.氧化物D.碱【答案】C【解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B错误;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二氧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C。
3.(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①五氧化二磷②液氮③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④青铜⑤60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答案】A【解析】①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②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③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氩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④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混合物;⑤C 60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①②⑤属于纯净物;故选:A 。
重难点考点01—微观示意图及微观粒子专题突破(解析版)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答案】B
【解析】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为:8、12、11、12,故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故选项错误;B、对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数=核外电子数,②表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故选项正确;C、④中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所以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D、①中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④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
【解析】(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物质A属于氧化物。(2).由图可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考点专练:
1:(2020年天津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2:(2020—2021河北盐山第六中学期中试题)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20年北京中考)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易错点1 混淆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1.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水玻璃、干冰、液氯、水银B.电解质:BaSO4、熔融NaCl、氢硫酸、石膏C.胶体: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D.酸性氧化物:NO2、SO3、SiO2、Mn2O7【错因分析】SiO2能与NaOH溶液等强碱溶液反应,因此SiO2属酸性氧化物。
SiO2能与HF溶液(唯一)反应,因此不能将其识别为两性氧化物。
本题易误选D项。
【试题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项正确;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有元素化合价变化,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参考答案】C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
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与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是固体混合物。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H2和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aCO3。
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
1.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答案】A【解析】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 项错误;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 项正确;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Fe +Cu 2+=Fe 2++Cu ,属于置换反应,C 项正确;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Hg 生成,反应为HgS ══ΔHg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构成物质的粒子
一.选择题
1.(2020•上海)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镁
2.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充满了刺激性气味。
主要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第1页(共9页)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5.(2020•吉林)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A.B.C.D.7.(2020•云南)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
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
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A.α粒子(氦的原子核)B.电子
C.质子D.中子
第2页(共9页)
9.王军同学撰写的“原子的自叙”一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在转化
B.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10.(2020•西藏)“一家炒菜十家香”,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主要性质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不断运动
11.(2020•桂林)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2B.6C.8D.14
12.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4.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明万寿岩遗址,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发现距今约18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第3页(共9页)
()
A.6B.8C.14D.20
1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上示意图中,共有4种元素
B.①③属于同种原子
C.②④可形成化合物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16.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数目变多
B.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氢离子,故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7.利用微观粒子的知识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汽油应密封保存分子不断运动
B NaOH溶液、Ca(OH)2溶液均溶液中都含有OH﹣
第4页(共9页)
显碱性
C CO有毒而CO2无毒CO2比CO多1个碳原子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A.A B.B C.C D.D
1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9.某混合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Cl﹣:Fe3+:SO42﹣:X=3:1:2:4,则X 为()
A.Ag+B.Cu2+C.Na+D.CO32﹣
2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氨气的化学性质由氨分子保持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21.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铷被誉为“长眼睛”的金属。
如图是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页(共9页)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电子数为37
C.该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85.47
2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
③原子的核电荷数和中子数相等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23.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第6页(共9页)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可分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4.下列关于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微观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粒子甲是原子,粒子乙是阳离子
C.甲、乙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粒子乙的结构是不稳定结构
25.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氘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氘原子和氘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二.非选择题
2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业百尺长”,李商隐的这首诗,实写春光、意寓心绪,其中写景之句说明了分子在,分子间隔变。
第7页(共9页)
第8页(共9页)
27.如图是A 、B 、C 、D 、E 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3)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填字母)。
28.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乙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4)氮气是由无数的 构成的,一个氮分子是由 构成的。
29.(2020•长沙)2020年6月28日,长沙地铁3、5号线载客试运营,长沙主城区实现地铁全覆盖。
(1)“文明乘车,从我做起”。
乘坐地铁时,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请
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2)地铁的开通,使得出行更加便利,有效减少了主城区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因汽油(主要含C、H元素)燃烧产生的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30.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
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1)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