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生殖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生殖系统ppt课件

第七章生殖系统ppt课件

3、黄体 颗粒黄体、膜黄体 功能: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妊娠黄体还分泌松弛素。 卵细胞未受精——黄体发育两周左右就退化——月经黄体 卵细胞受精——黄体可维持4~6个月——妊娠黄体 退化的黄体为结缔组织代替——白体
4、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 5、门细胞——分泌雄性激素
二、输卵管 10~12cm
1、子宫部 2、输卵管峡 3、输卵管壶腹 4、输卵管漏斗
3)次级卵泡:卵泡细胞增殖成6~12层,卵泡腔、卵丘 形成,紧贴透明带的柱状细胞称放射冠。卵泡膜分 化为两层。
4)成熟卵泡:直径2cm,排卵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产生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并 停止于分裂中期。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卵泡细胞)粒层 卵泡腔 卵丘 卵细胞
2、排卵:成熟卵泡破 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 出的过程。
第七章 生殖系统
是由一系列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器官所组成。 内生殖器:生殖腺、生殖管道、附属腺
生殖器
外生殖器 主性征(第一性征):
男女先天固有的差异。 副性征(第二性征): 青春期开始,随着性器官发育成熟而 出现的一系列其他两性差异。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
睾丸 内生殖器 输精管道
附属腺
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精囊 前列腺
直小精管单层立方上皮或矮柱状上皮, 睾丸网单层立方上皮。
功能:将精子送出睾丸
(三)睾丸的年龄变化
10岁之前: 生精小管无官腔 青春期: 精原细胞开始分裂 老年: 生精小管萎缩,最后仅 存支持细胞。
二、输精管道
(一)附睾
1、输出小管:12—15条构 成
头部大部分
2、附睾管:4~6cm,储存 精
子的主要场所,精子要 停

生殖系统ppt课件

生殖系统ppt课件
位置: 阴囊内 形态:扁卵圆形 上、下端 前、后缘 内、外侧面
外 侧 面
上 端
下端
前缘
构造: 白膜 睾丸纵隔 睾丸小隔 睾丸小叶 睾丸输出小管 睾丸网 精直小管 精曲小管
精曲小管
(二)附睾
附于睾丸上 位置: 端及后缘 附睾头 分部 附睾体 附睾尾
(二)附睾 结构: 头: 睾丸输出小管 蟠曲而成 体尾: 附睾管 蟠曲而成 功能: 贮存精子 提供营养 促精子成熟
二、男性内生殖器 生殖腺 睾丸 生殖管道附睾、 输精管、 组成 射精管、尿道 附属腺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睾丸及精索的被膜 精索 精液 精液输出途径
输精管
前列腺
精囊 射精管 尿道球腺 附睾
尿道
睾丸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输精管 附睾 睾丸 尿道
(一)睾丸 后 功能:产生精子 缘 雄激素
2.分部 输卵管壶腹子宫部
输 卵 管 漏 斗
输 卵 管
子 宫 口
输卵管峡 输卵管腹腔口

输 卵 管
输卵管峡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伞
输 卵 管 漏 斗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三)子宫 1. 外形 2. 内腔 3. 位置 倒置梨形 4. 姿势 前后略扁 长 8cm 5. 韧带 宽4cm 厚2cm
髂的 内卵 、巢 窝 外 内 A 起 始 部 夹 角 处
(一)卵巢 1.位置 2.形态 3.韧带 4.构造
在 盆 腔 内 靠 近 盆 腔 侧 壁
2.形态 扁卵圆形
前缘
上端 内侧面 后缘
下端
3.韧带 前缘借卵巢系膜 连子宫阔韧带
上连 端于 借盆 卵壁 巢 内 悬 含 韧 带卵
A V N 下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生殖系统生理医学PPT课件

生殖系统生理医学PPT课件
生殖系统
.
概述
生殖: 指生物体生长发育成 熟后, 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 子代个体的功能。
生殖过程: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 形成过程
交配、受精过程 胚胎发育
主要性器官:睾丸和卵巢 功能: 产生配子和分泌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辅助性的活动,将配子运送 到受精位置及保障其正常发 育的各种器官。
(四)精液的组成
10%精子,90%精液 其中含果糖、前列腺素、凝固因
子、去能因子等糖和蛋白组分, 为精子提供营养,利于受精
精液分泌 精囊腺:60% 前列腺:20% 尿道球腺:
正常精液呈乳白色,弱碱性,适于精子的生存和活 动个。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1.精子的生成过程
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 精子细胞
成熟 精子
精子产生的减数分裂
精原细胞 2n 初级精母细胞2n 46
23
精子细胞1n 精子1n
23 次级精母细胞1n
精子产生的形态变化
精子的生成过程
部位:曲细精管
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进入附睾 进一步成熟, 并获初步运动能力
时间:2个半月
支持细胞的作用
1、为生精细胞提供营养。 2、吞噬死亡和受损的细胞。 3、分泌曲细精管液,有利于精子
运输。 4、形成“血睾屏障”,提供精子
发育的微环境。 5、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ABP可与雄激素结合,以保持生精 小管内雄激素的水平,促进精子发 生。
血睾屏障:相邻的支持细胞 基底部、血管内皮基膜、 结缔组织和曲精细管基膜 牢固紧密连接组成的屏障 结构,可防止精子与免疫 系统接触。

生理学 生殖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 生殖系统ppt课件

发育为胚泡
受精卵在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的作用下,
逐渐运行至子宫腔。受精卵在运行途中, 一面移动,一面进行细胞分裂,经胚球和 桑椹期阶段,发育为胚泡 。在受精后第四 五天,桑椹胚或早期胚泡进入子宫腔,桑 椹胚在子宫腔内继续分裂变成胚泡。胚泡 在子宫腔内停留2-3天,胚泡外面的透明带 变薄,胚泡可以直接从子宫内膜分泌的液 体中吸收营养。
3. 精子获能、运动
曲细精管中的精子无运动能力, 靠小管外周肌
样细胞收缩和管腔液的移动被运送至附睾内, 进一
步发育,成熟并获运动能力。
精子生成需要了适宜的温度,阴囊内温度较腹
腔内温度低2℃左右,适于精子的生成。在胚发育期 间,由于某种原因睾丸不降入阴囊而停留在腹腔内 或腹股沟内,称隐睾症,则曲细精管不能正常发育, 也无精子产生。
在黄体期,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又接
受孕激素的刺激,内膜细胞体积增大,糖原含量 增加腺管由直变弯,分泌含糖原的粘液,故称分 泌期。在子宫的分泌期,一切为妊娠作好准备, “迎接”受精卵子。若不受孕,黄体的寿命为1215天,黄体即退化,血中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明 显下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随后出 现子宫内膜脱落与流血,出现月经。雌激素与孕 激素分泌减少,使腺垂体FSH与LH的分泌又开始 增加,重复另一周期。如怀孕,胎盘分泌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CG),使黄体功能继续维持一定时 间,适应妊娠的需要。
3.黄体萎缩期(月经期):
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4天。黄 体 萎缩、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分泌迅速
减少,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缺血、
坏死、脱落和出血。
机制:
卵泡排卵后,在LH作用下,残余部
分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
和雌激素,特别是孕激素使子宫内膜

11.生殖系统 PPT课件

11.生殖系统 PPT课件
生 殖 系 统
Reproductive System
生殖系统组成
男性生殖器
内 生 殖 器 生殖腺 生殖 管道 附属腺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男性尿道 精囊 前列腺 尿道球腺
女性生殖器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
阴囊
阴茎
女阴
男性生殖系统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由输精管壶腹 末端和精囊腺 排泄管汇合而成
精 索 spermatic cord
精 囊
seminal vesicle
前列腺 prostate
•位置 •形态 •分叶 尿道球腺
bulbourethral gland
二、外生殖器
阴 囊 scrotum
• 位置 • 结构
睾丸与精 索的被膜 阴 茎 penis
一、内 生 殖 器
睾 丸 testis
• 位置 • 形态 • 结构
附 睾
epididymis • 分部
附睾头 附睾体 附睾尾 功能

营养和储存精子
输精管
ductus deferens • 分部
睾丸部
精索部 腹股沟管部 盆部
• 临床要点
输精管结扎术 常在精索部进行。
射精管
ejaculatory duct
男性尿道
• 分部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 三个狭窄
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
• 三个扩大
前列腺部 尿道球部 尿道舟状窝
• 两个弯曲
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一、内生殖器
卵巢
ovary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PPT

• 形态: 子宫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腔。

峡部: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壶腹部:受精的地点。

漏斗部: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末端:输卵管伞: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三)子宫:(uterus)
• 1、形态:呈倒置的梨形。

分部:子宫底

子宫体→子宫峡

子宫颈↗:肿瘤好发部位。

内腔:子宫腔

• 5、前庭大腺(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 位置:位于阴道球后端,开口于阴道口与小阴唇

之间。
• 功能:分泌物能湿润阴道口。
二、女性外生殖器:
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 两侧小阴唇中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
部有阴道口。
学习要点
1、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睾丸的位置、结构、功能。 3、输精管的结扎部位。 4、精索的概念及组成。 5、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 6、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狭窄、弯曲。 7、卵巢的位置、卵泡的结构与功能。 8、输卵管的分部及生理和临床意义。 9、子宫的位置、毗邻、形态。固定子宫的装置。 10、子宫内膜的分层。月经周期。 11、阴道后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2、阴道前庭的概念及开口。

输精管的外侧。

功能:分泌液体,参于精液的组成。
2、前列腺(prostate) 形态:倒置的栗子形。后面有前列腺沟。 分部:底、尖、体。 位置: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包绕尿道起始部,后临直肠。
• 直肠指检
①可触及前列 腺、精囊和输
精管壶腹。
②可行前列腺 按摩,收集前 列腺液或精液。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 卵细胞在排卵前必须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 精子必须成熟和获能 • 精子必须发育正常和有足够的数量 • 精子与卵子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相遇,受精在排卵后24
小时内。 • 男女生殖道必须畅通
受精意义
1、标志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快速的细 胞分裂。
2、染色体恢复46条。保持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同 时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 数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会与交换,从而使新个体既 维持双亲的遗传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亲代的特性。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内部一团细胞 内细胞群
外周一层细胞 滋养层
卵裂和胚泡形成
中央一个空腔 胚泡腔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受精
• 定义:成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 •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的必备条件
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血管扩张充血,腺体增大,腺细 胞的胞质出现许多颗粒,内膜呈现高度分泌状态。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
时间
1-4
螺旋动脉 收缩--扩张 破裂--出血
子 宫 腺 缺血、坏死
脱落
基质细胞 同上
内膜厚度 功能层脱落
增生期
5-14 增长,弯曲
增长,变弯曲 腺腔较窄 分裂、增殖 2-3mm
胎盘
胎盘的功能
• 物质交换 • 屏障作用 • 内分泌功能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第1~2
周在尿中出现,第8周过高峰(尿TT试验) 2、人胎盘催乳素:第2个月分泌,第8个月达高
峰。 3、雌、孕激素:第4个月分泌。
胎儿发育特征

生理学生殖ppt课件

生理学生殖ppt课件
输卵管 子宫底
耻骨联合 尿道内口
小阴唇 大阴唇 尿道外口
子宫
子宫颈 直肠子宫凹陷
直肠 肛门
阴蒂 前庭球
阴道外口 前庭大腺
9
一、卵巢的位置、形态:位于盆腔内,
子宫两侧后方,左右各1,位于骼内、 外a所夹的卵巢窝内。
卵巢悬韧带 输卵管壶腹
卵巢
输卵管峡
输卵管漏斗 子宫底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 管伞
子宫腔
卵巢断面 卵巢固有韧带
分泌雄性激素结合蛋白, 使生精小管内雄激素维持 较高水平。
产生少量雌二醇和抑制素 。
次级精子细胞 支持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紧密连接 精原细胞 基膜
肌样细胞
7
血-生精小管屏障:在生精小管和血之间,存在着间质的
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 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合称血-生精小管屏障 。
(二)睾丸间质及其分泌机能:
附睾尾 3
(一)生精小管及其生精功能:生精细胞、支持细胞
血管 间质细胞 支持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4
1、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4合体பைடு நூலகம்4nDNA;46,XY) →次级精母细胞(2nDNA;23,X、23,Y)→精细胞( 1nDNA;23,X、23,Y)→精子
上皮
固有膜 内膜
子宫腺
黏膜下层
血管层、 血管上层
肌膜
浆膜下层
浆膜
外15膜
(二)月经周期:自青春期起,内膜浅层每月发生一次剥
脱和出血,为月经。
月经周期:一般将一次月经开始到下一次月经开始的时
间称为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24-35天均属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孕激素
(1)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排卵前诱发LH峰,排卵后抑制腺垂体的分泌。 (2)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 ①可使处于增殖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 进入分泌期,从而为受精卵的生存和着床提供素的
敏感性,即具有保胎作用; ③使子宫颈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形成 粘液塞,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一 些孕激素避孕药依此而起作的)。
育,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不再呈现周期性
变化,而进入绝经期。
④关于排卵与受精 ●排卵日:基础体温↓、FSH、LH、雌激素达分泌 峰。 ●卵排出后仅在一天左右内保持受精能力,精子在 女性生殖道内仅在二天左右内维持受精能力。 因此根据规则的排卵日基础体温变化,可以 达到避孕的目的—安全期避孕法。
(3)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
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可促进乳
腺腺泡的发育和成熟, 与缩宫素等一起
为分娩后泌乳作准备。
(4)升高女性基础体温
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
波动: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激素及去甲 肾上腺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一)子宫周期 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成三个期:月经期 (第1~5天)、增生期(第6~14天)、分泌期(第 15~28天)。 增生期: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黄体分泌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月经期:黄体萎缩,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作用。
势 泡

雌激素↑
雌激素No.1峰
环境因素
2.排卵 3.黄体期 FSH
下丘脑GnRH 腺垂体
L H

黄体
排卵→黄体→在
LH作用下,孕激素、 雌激素分泌↑(雌激素
卵 颗粒 优 细胞 卵
排 抑制素
势 泡 卵
第二分泌峰)
孕 激 素 雌激素↑ ↑ 雌激素No.1峰 No.2峰
若未受精: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腺垂体与下丘脑 负反馈调节→FSH↓LH↓→黄体退化→经血 期(此时的黄体称为月经黄体);
环境因素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FSH

下丘脑 GnRH 腺垂体
L H 丸
曲细 支持 间质 精管 细胞 细胞 精 雄激素 子 抑制素 激活素
(一)下丘脑-垂体对睾丸活动的调节
1.腺垂体对生精作用的调节 2.腺垂体对睾酮分泌的调节
(二)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 馈调节
1.雄激素
③影响月经周期的其他因素
●强烈的情绪波动、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体内其他系统的疾 病,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而影响月经周期, 引起月经失调。 ●青春期以前,腺垂体未发育成熟,对下丘脑分泌的GnRH
不敏感,FSH、LH分泌很少,未能引起卵巢和子宫内膜的
周期性变化。 ●妇女45~50岁,卵巢对FSH、LH的反应性↓,卵泡停止发
2.抑制素
(三)睾丸内的局部调节
第二节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一、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青春期后,卵泡发育成熟→排卵→ 黄体→白体(呈月节律性)。 1.卵泡期 2.排卵
3.黄体期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排卵前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黄体
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呈月节律)。卵泡还
分泌少量雄激素和抑制素。
(2)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和性欲的产生
①促进乳腺发育。 ②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形成,并维持于成熟状态。 (3)对代谢的影响 ①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加速骨
骼的生长,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 ③降低血浆胆固醇与β 脂蛋白含量。
④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提高肾小管对ADH的敏
感性,引起水钠潴留。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分泌雄激素。
睾丸支持细胞合成、分泌抑制素。
1、雄激素
(1)睾酮的合成、运输与代谢
(2)睾酮的生理作用
1)影响胚胎分化; 2)维持生精作用; 3)刺激附性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 4)对代谢的影响;
2.抑制素
抑制素对腺垂体FSH的分泌具有很 强的抑制作用(生理剂量对LH无明显作 用)。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
归纳:①关于激素的分泌峰: ●排卵前一天左右雌激素达第一分泌峰; 排卵后一周左右雌激素达第二分泌峰。 ●排卵后一周左右孕激素达分泌峰。 ●排卵前一日FSH、LH、雌激素达分泌峰。
②关于激素的反馈调节
●排卵前对下丘脑正反馈调节是雌激素第一分泌。 ●排卵前对下丘脑、腺垂体负反馈调节是雌激素 在低浓度时(即子宫内膜增生期)。 ●排卵后对下丘脑和腺垂体负反馈调节是雌激素 第二分泌峰和孕激素分泌峰。
1.雌激素 (1)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①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通过对下丘 脑的正反馈作用,间接促进排卵。 ②输卵管:增强其分泌和运动,利于精子与卵 子的运行。
③子宫 A 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增殖处于增生期阶段; B 子宫颈腺分泌多而稀薄粘液,宫口松弛,利于 精子穿行; C 分娩前,加强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提高对缩 宫素的敏感性。 ④阴道 增强阴道的抵抗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糖原含量↑→分解后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生殖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妊娠与分娩
第四节
性生理学
掌握内容:
雄激素的作用;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殖是动物绵延和繁殖种系的重要 生命活动,是保持种族延续的各种生理 过程的总称。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一、睾丸的功能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妊娠前10周 胎盘分泌hCG 妊娠10周后 胎盘代替 妊娠黄体 胎盘分泌hCS 胎盘与胎儿 共同参与合成 妊娠 黄体 雌激素 孕激素 雌 孕 负反馈 激 + 激 素 素 下丘脑 腺垂体 FSH↓ L H↓ 不 再 受 孕
抑制妊娠子宫防流产
妊娠子宫和内膜生长发育
调节母体与胎儿三大营养物质 的代谢,促进胎儿生长。 雌三醇 检测母体血雌三醇浓度 用来判断胎儿是否存活 hCS-人绒毛膜生长素
(二)卵巢周期与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1.卵泡期
卵泡发育过程中,优势卵泡的出现→雌激素 分泌↑→雌激素和抑制素共同对腺垂体的负反馈 调节→FSH↓LH↓(尤FSH↓)。
这一调节过程对优势排卵卵泡的形成和雌激 素的第一分泌峰的出现起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 下丘脑GnRH 腺垂体
FSH
L H

卵 颗粒 优 细胞 卵 排 抑制素
若受精: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还分泌松
弛素(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此时的黄
体称为妊娠黄体。
第三节 妊娠与分娩
一、妊娠 (一)受精 1.精子的运行 2.精子获能 3.顶体反应
(二)着床 概念: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包括定位、黏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三)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
★妊娠过程中的激素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